【关键词】中国军人;心理健康;应激;心理训练
本文对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综述如下。
一、军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1.2生活环境可明显影响军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由于职业要求,军人常驻扎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如驻新疆部队,由于新疆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客观条件相对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兵营生活相对艰苦,交通及通信相对不便,更易有孤独苦闷的感觉,加上训练强度高、作风纪律严、任务重等,更易出现压抑、情感脆弱等心理变化。张志斌等分别于1993年、2003年两次用整群抽样与分层流调方法,对驻疆2180名及2984名官兵进行SCL90测试,结果显示:驻疆官兵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李斯特、任中文等分别使用SCL90对驻西藏边防军人进行测试,发现9项因子分和阳性项目数均高于全国常模。
1.4军事应激对军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军事应激是在特殊军事活动环境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绪状态,是军人通过对军事活动环境和军事活动形式的认知评价而产生的生理及心理反应。和平时期军事应激主要包括军事演习、特殊条件外训和应急突发任务。作者曾对驻疆高原边防及应激上山战士SCL90测试,结果显示,驻疆官兵总分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说明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卫生状况比一般人群和平时军人差。主要表现为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
二、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健康教育被认为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的工程,我国军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2.3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精神医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军人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力,进而促进军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提高战斗力和应激能力。当前,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全军各部队蓬勃开展,军人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得到广大官兵的认可和欢迎。但是,部队进行军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部队把军人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场运动,开始劲头很大,搞得热热闹闹,但坚持不了多久就销声匿迹了,结果难免使教育活动虎头蛇尾,效果欠佳;有的部队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弄不清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与联系;还有的部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青年军人的心理特点,也没有考虑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结果广大官兵对心理健康教育不感兴趣,致使教育起不到实效。调查发现,72.1%的官兵认为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部队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骨干。
三、建议与展望
总政治部在《关于加强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在加强现代化高科技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军官兵不仅要有过硬的军事技能,同时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军人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也关系到全军“三化”建设,关系到国家安全问题。可见加强军人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在此提几点建议。
3.1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环境、军营环境对军人产生的压力日益增大,应激源不断增多,军人对心理卫生知识的需求显著提高。因此,军队健康教育内容应相应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比重,力求将有关问题讲深、讲透,特别要侧重于心理保健、调整心理状态的方法指导。
3.2突出心理训练。军人的心理素质不仅会影响到平时的训练与工作成绩,还会影响战时的部队战斗力,甚至影响到战争结局。所以,军队心理健康教育应突出心理训练内容。通过职业心理选拔,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训练中模拟高难度的战争条件,逐步稳定战士的训练情绪,并指导进行自我心理调节等措施,可有效地培养他们英勇、机智、果敢的优良品质。公务员之家
3.3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针对战士,基层干部也应该认真学习心理卫生知识,真正掌握战士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心理特点,在基层管理工作中,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导之以行,取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
3.4编写适合部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军队系统应组织编写紧密结合官兵实际,满足官兵真正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和普及资料,真正把健康教育理论策略同军队实际相结合,形成一套实用的教育模式,制作出一批优秀的教材,基本做到因人施教。军队各级在此基础上组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班,尽快培养出一批业务能力强的健康教育指导人员。1994年~1998年解放军第23医院兰州军区精神卫生中心以自编的《军人精神卫生保健常识》一书为教材,在全区范围内举办了7期精神疾病防治兼职医师培训班,1998年南京军区卫生部在全区范围内举办了4期精神疾病防治兼职医师培训班,分别培养出一批精神疾病防治骨干,对于缓解基层部队心理健康教育人员需求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焕林,孙剑,余海鹰,等.我国军人症状自评量表常模的建立及其结果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9,32(1):38
[2]陈继军,武雪冰,刘清波.用SCL90、EPQ调查某部队神经症结果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112
[3]蔡丽萍,刘少壮,王琼.SCL90评价武警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89
[4]刘素珍.军人心理问题自我评估结果的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8):905
[5]张小战,朱爱荣,唐华.某部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3,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