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如何看待小红书社区写手内容代写?
曹磊认为,小红书作为平台方,既不能替商家“刷单”造假被外界冤枉“背黑锅”,更不能做“甩手掌柜”;对此“毒瘤”,既要明确态度、严厉打击、刮骨疗伤,更要多重并举、“未雨绸缪”、防范未然。
在讲整个电商行业的时候,其实有一些积极的例子,比如淘宝一直在打击刷单,15年曾经公安破获淘宝刷单的案件,但一直到现在,刷单刷量就像行业毒瘤一样,仍然活跃在各大平台,这目前在我国是一个在长期打击的对象。
解读二:谁该担责?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对于网购来说,评价是引导销量的重要因素。刷单制造虚假销量和好评,商品却以次充优,让消费者防不胜防。几元钱能买一条好评,一两千元能升一颗钻,一些网络平台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刷单几乎成为一条暴利产业链。
蒙慧欣指出,在此次小红书被曝“种草笔记”代写中,无论是商家“笔记”造假者,还是提供“刷单”服务的个人、专业公司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销售状况、用户评价刷单,不得作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内容。其中,第二十条明确规定: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这意味着除了经营者对产品的虚假宣传,帮助他人刷单、炒信、删除差评、虚构交易等也将受到严厉查处。
解读三:如何看待此类刷量“一条龙服务”产业链?
蒙慧欣认还为,日渐“成熟”的刷量产业链,反映出的问题显而易见,电商从业者通过刷量营造虚假繁荣现象,用看似“好看”的数据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为之“付费买单”,从中谋取利益,都是不被认可的。任何虚假的数据,对真正尊重游戏规则以及用心去做电商从业者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电商卖家要有自信,不能盲目刷量,不能不经过亲自对商品的进行真实的评测就认定好坏与否,而是应该多在商品品质和售后服务等良好的购物体验上下功夫,重视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品牌和行业影响力,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毕竟,优质的商品服务才是电商卖家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解读四:如何遏制“刷量”、“刷好评”泡沫现象?
此外,曹磊还认为,“刷单”行为在国内根深蒂固、利益盘根错节,任何人、任何公司都无法凭借任何一方一己之力根除。要想抑制“刷单”现象,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联动花大气力来解决。
第一,政府监管。一直以来,立法滞后和监管空白让电商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我国首部《电子商务法》在通过后填补电子商务领域的诸多法律空白。新《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假宣传、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侵害消费者知情权。这意味着,电子商务经营者“刷量”“刷单”“刷信誉”等行为或被禁止。只有监管、立法、司法等各部门重视了,商家、平台才会更加积极配合,协同治理。
第二、平台防范。“刷量”“刷好评”现象的屡禁不止,平台若不防范到位就会难辞其咎。要想解决“刷量”、“刷好评”问题,平台层面首先要表明态度,坚决反对。对于商家出现的“刷量”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久而久之此类现象才能逐渐减少。
第三、外部力量。包括消协、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广大用户,以及“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为代表的在内的市场的监督观察者,在抑制电商平台“刷量”现象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陷入“刷单泥潭”的平台方要更加开放、要虚怀若谷、广开言路,要广泛“发动群众”,与“黑灰产”打一场“人民战争”。通过各类社会机构的这一方面的力量,与平台之间相互配合,可以更全面地对“刷量”行为进行监督治理。
姚建芳进而指出,监管刷量行为需要电商、消费者、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对于电商平台,完善搜索排名机制,不能仅通过销量和评价来评价卖家信誉形象。对于刷量的卖家要坚决予以处罚,严重者关店处理;消费者一旦发现卖家有刷量行为应向平台和监管部门举报;监管部门需要完善立法,严格执法。
解读五:消费者如何辨别“刷量”、“刷好评”店铺、商品?
目前,电商平台商家“刷量”、“刷好评”的行为,严重影响网络购买信用评价体系,干扰消费者的正常购物判断。那么,消费者要如何防范?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提醒消费者,在网购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识别出有“刷量”“刷好评”行为的卖家:
4、看评价与商品是否相符。有些评价是复制好的,比如看到的是护肤品,但评价的内容却说衣服质量不错。
5、看晒图和差评。好评会造假,但恶意投诉的消费者毕竟是少数,因此差评的参考价值比好评高。
附:小红书回应经过
1、小红书已经就这类事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积极配合公安调查处理。
2019年1至3月,小红书反作弊技术团队处理涉及黑产账号138万个,作弊账号38万,作弊笔记121万篇。小红书正在不断搭建更先进的反作弊系统,以更完备的技术+更合理的社区规则捍卫社区生态。
3、小红书创业5年,是2亿用户的信任让我们发展至今,我们一直把“信任”当作立身之本。未来,我们会坚定更加敬畏的心态,接受来自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并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