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3年后半年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安排
根据《甘肃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细则》、《陇南市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陇教发〔2008〕69号)等有关规定,现就2013年后半年全市申请认定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和在职人员、社会人员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安排如下:
一、测试对象
经审查,本次全市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共330人,其中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测试178人(含文科117人,理科61人),申请认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教育教学能力测试152人(含文科104人,理科48人)。测试对象名单附后。
凡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人员必须于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在市教育局人事科报到,11月30日(星期六)全天测试对象在市实验小学测试点进行测试。
三、测试机构及职责
(一)总负责:王晓平市教育局局长
负责:刘为民市教育局副局长
屈兑梅市教育局副局长
马骎市教育局副局长
李宗明市教育局纪检组长
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制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办法和意见。
2、组织、指导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
3、督促、检查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有关人员履行其工作职责。
(二)初中测试组
1、文科一组
2、文科二组
3、理科组
(三)高中测试组
1、测试组
(1)认真学习省、市关于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有关规定,熟悉掌握测试工作有关要求。
(2)实施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
(3)在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过程中,对申请者提出问题,并给予测试者教育教学能力客观公正的评价。
(4)根据《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与办法(试行)》评判申请者得分。
2、候测室管理员
(1)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前一天(29日),负责布置本组测试室和候测室,张贴测试工作有关材料。
(2)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当天(30日)上午8:00时,负责在本组候侧室集中测试对象,并进行点名清查本组侯测人员报到情况,协助测试组记录员、计时计分员完成测试对象抽签,确定候测对象测试顺序。
(4)维持好候测室及测试室周围秩序,确保安静,保障测试工作正常、有序、高效进行。
(5)及时完成测试考务组安排的其它工作。
(三)考务组:张立群刘永明王岁琴
2、负责测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衔接工作,保障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3、收集《教育教学能力试讲测评表》、《教育教学能力面试测评表》等测试工作有关材料。
5、负责测试现场有关的工作。
(四)巡视组:李宗明秦世明姚汉平
1、巡视组在市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对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进行全面巡视。
2、巡视组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办公室指出。
(五)后勤组:何铭李明芳王娟张占国
李逢军段小宁13909391818
1、负责测试报名和工作用品的购买。
2、负责收测试人员认定教师资格费和所有参加测试工作的人员加班补助金的发放。
3、负责测试工作期间用车及餐饮安排。
四、测试程序
(一)通知申请测试人员按时在规定地点报到。
(二)对测试人员进行编号、抽签。
(三)召开专家审查委员会测试组成员会议,宣布有关规定,学习政策文件,安排测试工作。
(四)对申请人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测试,分面试、说课、试讲三环节进行。专家审查委员会学科组成员依据甘肃省测试标准与办法评定最终测试成绩,提出综合评价意见。
(五)工作人员收集整理测试工作有关资料。
附件:
1、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与办法
3、陇南市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规程
4、陇南市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纪律
5、2013年后半年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测试人员分组名单
6、2013年后半年申请认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测试人员分组名单
陇南市教育局
2013年11月28日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
测试标准与办法(试行)
一、教育教学能力标准
1、仪表仪态端庄,行为举止大方。
2、普通话标准、流利。
3、思维敏捷、灵活。
4、具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包括:
①具有教育教学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②能正确处理和选择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③能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案;
④具有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⑤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学生;
⑥能掌握和恰当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
⑦具备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⑧具有承担班主任工作的能力。
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办法
1、测试的组织形式
①省、地、县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成立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并按学科(专业)设立若干小组。
②省、地、县各级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由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教育教学专家、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教研人员等组成。
2、测试的方式方法
专家审查委员会通过面试、说课、试讲等三种方式方法考核申请人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专家审查意见。
3、测试的类别
测试类别按高中、初中、小学三种方式设置。
4、测试的主要内容
①面试:通过观察、提问、交谈等方式重点考察申请人的仪表仪态、行为举止、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掌握教育理论和教学原理的情况以及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可以从已经发表的论文、经验总结等方面进行考察。
②说课:即阐述对某一章节(课时)教材内容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呈述的主要内容有:某一章节(课时)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等。特别要在“为什么”上进行合理的说明。
③试讲:重点考察申请人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的,掌握课程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使用普通话教学、提问,板书设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等。
5、测试成绩的加合计算
专家审查委员会根据面试(20%)、说课(30%)、试讲(50%)的权重比例评定最终测试结果,提出综合审查意见。
附:1、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
2、教育教学能力面试测评表
3、教育教学能力说课测评表
4、教育教学能力试讲测评表
5、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成绩统计表
附件1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
层次与学科
实现教学目的的要求
掌握教材内容的要求
运用教学语言的要求
普通话的要求
板书和讲解的要求
运用教具的要求
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的要求
高中文科教师
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要求具体适度。
教学语言生动、形象、亲切自然,能有机结合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普通话比较标准,语言流利。
板书工整、清晰,设计合理,字体优美,笔顺正确,讲解方法符合教材内容需要和学生实际。
能恰当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和教具。
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理科教师
基本上用普通话。
板书工整、清楚,规范,设计合理,突出重点、难点,注重讲练结合。
能恰当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及有关的教具,实验仪器,注重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能力的培养。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初中文科教师
教学语言生动、亲切自然,能有机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普通话比较标准。
初中理科教师
教材内容讲解正确,紧扣教材,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公式、定理能作出效果显著的讲解。
板书工整、清楚,规范,设计合理,突出重点、难点,处理适当。
能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及教具、实验仪器、帮助学生攻克重点、难点。
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各学科教师
教学内容讲解正确,教学条理清楚,环节紧凑,节奏适度,对重点内容、学生感到困难的知识点能有效突破。
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能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生动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普通话标准、流利
板书工整、清楚,编排合理,笔顺正确,讲解深入浅出,循循善诱。
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和恰当的教具让学生从直观中理解教材内容。
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音体美教师
教学内容讲解正确,教学条理清楚,环节紧凑,节奏适度,能够紧扣课程的特殊性进行讲解、示范。
教学语言生动、活泼、有趣,引人入胜,能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充分运用准确、形象的口头语言、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板书工整、清楚,编排巧妙,字体优美,深入浅出,准确、形象,能发挥示范的感染作用。
运用各种电教手段和恰当的教具器材,使学生从直观、合理、规范中理解教材内容。
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实践兴趣。
信息技术课教师
教学内容讲解正确,教材条理清楚,节奏适度,能够把握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教学语言生动、准确、引人入胜,能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全新的思维方式的教育。
板书工整、清楚,编排科学,字体优美,讲解深入浅出,思路清晰。
充分运用电教手段,并能够熟练地上机操作,能使学生从直观、具体实践中掌握理解教材。
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地实践操作。
教育教学能力面试测评表
姓名:??????类别:?????科目:
项?目
等??第
优
良
中
差
小计(分)
仪表仪态
(20分)
思维能力
(25分)
表达能力
(30分)
研究能力
总计
(100分)
说明:100-80为优,79-70为良,69-60为中,59及以下为差
教育教学能力说课测评表
说课内容
教学目标
(10分)
教学重难点
(15分)
教学具准备
教学程序
(35分)
教学方法
教育教学能力试讲测评表
姓名:
类别:
科目:
项目
等?????第
小计(分)
教学目的(10分)
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要求具体适度,具有应变能力(10-9)
教学目的比较明确,教学要求比较具体(8-7)
教学目的太明确,教学要求基本达到。(6)
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要求达不到。(5分及以下)
教材处理(20分)
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环节紧凑,节奏适度。(20-18)
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条理较清楚,环节较紧凑,节奏尚可(17-15)
教学内容安排较好,但条理、层次不够分明、清楚,缺乏节奏感(14-12)
教学内容处理不当,没有层次条件(11分及以下)
教学方法(20分)
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作用,课堂气氛活跃。(20-18)
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确定适当的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学生的能动作用。(17-15)
能够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完成教学任务(14-12)
教学方法运用不当,未能完成教学任务。(11分及以下)
教学语言(10分)
普通话标准、流利、语言?亮、生动、引人入胜,讲课善于启发。(10-9)
普通话标准,语言响亮,但不够生动,讲课启发性不够。(8-7)
普通话一般,语言不够响亮,欠生动,讲课不善于启发。(6)
普通话不标准,语言不响亮、不生动,有明显语病,有知识性错误。(5分及以下)
板书和讲解
字迹优美、工整、规范,板书设计合理,无错别字,讲解深入浅出,示范准确熟练。(10-9)
字迹工整、规范、设计比较合理,无错别字,讲解技巧尚好,示范比较准确熟练。(8-7)
字迹比较端正,设计比较合理,讲解技巧和示范一般。(6)
字迹不端正,笔顺有错误,设计不合理,讲解乏味,示范效果不佳。(5分及以下)
运用和制作教具(10分)
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能运用教具帮助学生弄懂教学内容,能举一反三。(10-9)
能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能借助教具帮助学生弄懂教学内容。(8-7)
能借助于常规教具,完成教学任务(6)
虽用教具,但讲不清楚,学生听后不得要领。(5分及以下)
组织教学(20分)
教态自然、亲切、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而不乱。(20-18)
教态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7-15)
教态尚自然,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够(14-12)
教态不自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1分及以下)
总计分
说明:100-80为优,79-70为良,69-60为中,59以下为差。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成绩统计表
姓名
科目
面试(20%)
说课(30%)
试讲(50%)
总成绩
结论
成绩
折合
说明:总成绩在80分(包括80分)以上为合格,80分以下为不合格
陇南市教师资格认定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程序
一、测试对象上午8:00时在测试点相应候测室集中点名并抽签,确定测试顺序。
二、上午8:30点,测试对象按照抽签顺序由候测室管理员引领进入测试教室,测试开始。
四、说课。测试对象阐述本人对某一章节(课时)教材内容(提前准备)全面的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某一章节(课时)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教学过程的设计,教育方法的选择等。特别要在“为什么”上进行合理说明。
五、试讲。测试对象面对专家讲课。主要考察申请人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的,掌握教材内容,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使用普通话教学、提问,板书设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等。
六、专家根据面试、说课、试讲情况分别给测试对象评分,并按规定权重比例评定最终测试结果,提出综合审查意见。
陇南市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工作规程
一、陇南市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的职责是:对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组织对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试,并做出认定结论。
二、专家审查委员会下设学科组,具体负责教育教学能力的测试工作。学科组分初中组和高中组。初中学科组对申请认定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的人员,按照《甘肃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细则》和《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与办法》等规定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并给出测试结论。高中学科组对申请认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的人员,按照《甘肃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细则》和《甘肃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能力测试标准与办法》等规定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并给出测试结论。
三、学科组对陇南市教师资格专家审查委员会负责。学科组成员以专家身份依据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对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测试,不代表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测试工作人员由市教育局选派或指定,工作人员负责测试材料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对测试工作不发表评议意见。
六、学科组的测试工作受市教育局监督,市教育局纪检组对测试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陇南市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
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纪律
一、测试人员必须按时抽签,并按抽签顺序进行测试。
二、测试人员必须服从工作人员和学科专家的安排,遵守测试工作秩序。
三、测试人员凭本人身份证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对确有特殊情况没带身份证的人员,经测试工作组人员审验身份后方可参加测试。
五、对冒名顶替测试的人员,顶替者是教师的市、县区教育局将给予行政处分。测试者本人在三年内不予认定教师资格。
六、对因病因事不能参加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的人员,本人可申请推迟到下一次测试(附因病因事证明),但只能提供推迟一次的测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