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春节,不少父母又开始为儿女的婚姻大事操心。
就在最近,玄武湖相亲角在南京火了起来。一到周末,都是未婚子女的父母在此聚集,给孩子物色合适的对象。
他们有的拿着手机在快速笔记,有的以一目十行的速度在极限扫射,都在为儿女们的幸福暗地里较劲。
1、可怜天下父母心!有人每周从外地赶来玄武湖为孩子相亲,有人已经在这里找了1年多...
我来到玄武湖相亲角时已经是中午12点了,本以为这个点大家可能都去吃饭了,没想到依然很热闹。
玄武湖门口的门卫大叔告诉我,其实现在疫情影响不让集聚搞相亲角了,但是不少家长还是风雨无阻,为了孩子的幸福,戴着口罩全副武装来相亲。
这些叔叔阿姨大多是给自己的儿子女儿相亲,大家都非常活跃,有人在不停地找人搭话,有些人三五成群地簇拥议论,而有些大爷大妈甚至变成了熟人,遇到还会互相打招呼。
试探的方式开门见山,防守的路数也五花八门,充分演绎出了问答的辗转腾挪。
让我惊讶的是,来这里相亲的居然不止有南京的家长,我还遇到了孩子在上海、苏州、盐城、杭州等地工作的家长们,他们几乎每周都会赶来相亲角,为孩子物色对象。
有家长表示:“孩子上班忙,我们就要多操心,多跑跑就当锻炼身体了。”
1点钟之后,玄武湖相亲角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仍然有人连连摇头,表示现在春节大家都回去过年了,加上疫情影响,“人这么少就更难找了。”
在和这些家长交流的过程,我还发现了比较有趣的一点:来玄武湖相亲的家长们大多数都不信任婚介公司,有一位大爷直接说,婚介公司最是“货不对板”,千万别信!
2、一看学历二看颜值!南京人找对象出现新标准:谁家没有几套房,关键要人好
不得不说,南京家长们为孩子择偶的标准,已经和几年前不同了。
总体来说,男生对女生的要求,比女生对男生的要求更严格。
比如这位87年的南京本地男生,个人条件非常不错:身高177cm,东南大学研究生,现在在体制内担任工程师,年薪没有透露,神秘的写了个“丰”。
他找女朋友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不但要南京本地人,还有严格限制身高164cm,只要全日制本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
这位87年的高校老师要求更高:女生要90后、要漂亮,只接受老师、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者,而且最好能喜欢音乐和钢琴。
除此以外,“清秀苗条”、“颜值匹配”、“品貌较好”、“相貌尚可”也是男方征婚的常见要求之一:
相比较而言,女方在相亲中除了年龄和身高,强调的最多的是“无不良嗜好”、“顾家”。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婚房,我在和这些家长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大家都表现的比较淡定——不是不要,是觉得大家都有。
一位叔叔告诉我,这里来为儿子相亲的,八成以上都是南京的退休正处级干部,家里压根不缺房子,对女方自然也没要求。
女方的征婚启事上大多数还是提了婚房要求的,认为房子是既是未来生活的基础,也是男方基本实力的证明:房子都买不起,凭什么娶我姑娘呢?
但也有阿姨说无所谓:我家姑娘就有2套房,我们也有三四套房,男的有没有房对我们来说压根没影响。
3、不少家长都是瞒着子女来的,成功率不高!
今天的相亲现场,有第一天来的,也有已经来了好多次的。
看着这些素不相识的大爷大妈,为了同一个心愿,每周都要来这里,询问、交谈、物色…真的不得不感慨父母的伟大,为孩子操碎了心。
我仔细看了一下他们孩子的资料,我发现大部分人都是比较优秀的。
需要相亲的人群以80后为主,也有小部分的70后。
职业也相当体面,其中公务员、银行职员、国企员工、外企员工、私企中高层等最受欢迎,都是年薪10万起步。
尽管来相亲角的人很多,但大多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能在现场相中的确是少之又少。
被拒绝、被怀疑是这里的家常便饭,但家长们并不会放在心上。一位阿姨说:一次找不到我就来2次,2次不行就3次,肯定能找到有缘人的。
在我国,结婚率从2013年开始连续7年下跌,安居客研究院给出的预测,2021年,中国成年独居人口将达到9200万。
中新网官微曾发起一项关于“年轻人不结婚的原因”调查,参与人数近2.7万人。其中,选择“没钱买车买房”将近50%,而房价肯定占据一大头。
以南京为例,250万总价段的刚需房是这座城市的准入门槛,首付3成需要75万左右,月供要还7000多元。根据智联招聘数据,南京平均不到9000元/月,去掉房贷根本剩不了多少钱。
不得不感慨,当代年轻人压力真的很大,这也造成了很多人都不愿意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