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结婚是绝大多数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事情。
古时候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是在两人结婚的前一天,也大概都不曾见过,只能从媒人或是别人的口中了解自己的夫君、妻子。
这样的嫁娶模式对男女双方都不公平,因此早已被淘汰。
取而代之的是先认识后了解,最终再由双方决定是否要步入婚姻的殿堂。
在婚姻都是以认识为前提条件下,相亲成了男女双方认识的契机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绝大部分人都是将自己投身于事业之中。到了结婚的年纪,自己可能觉得还早,家里的亲戚倒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他们费心费力地给晚辈找相亲对象,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介绍的相亲对象几乎都和自己想象中的另一半有所差距,所以很多男生女生在走个过场后就不再联系了。
这时候,婚姻中介机构似乎成了年轻男女们眼中的“希望之光”,机构中的“红娘”会按照自己对另一半的要求,挑选出合适的相亲对象,安排见面、约会,促成一段美好姻缘。
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显示,婚介机构利用“婚托”上传虚假信息,骗钱诈婚不办事,甚至还想拉顾客一起“招摇撞骗”。
今天,我们就来起底“婚介黑幕”,了解一下这样的机构是如何运作的。
婚姻中介机构中的套路
婚介公司一般都是通过介绍想要结婚的男女双方认识,以此来赚取服务费。
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是真心想要为顾客牵线搭桥,看到那些男男女女在自己的介绍下,从一个变成一对,心中有着说不出的骄傲。
但是渐渐地,它却变质了。
当今社会上的很多男女对自己的认知都偏高,对另一半的要求也大多数都很高。自己拿着2000块的工资,却想找个月薪数万的对象,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一些婚介机构就开始打歪主意,他们以能介绍白富美或者高富帅为由,不断地吸引着那些对另一半有高要求的人。
当然,这些高富帅或者是白富美,大多数都是“婚托”。
但急于找对象的人并不知道,就这样心甘情愿地给婚介中心交上了一笔又一笔的介绍费。
因为有需求的人很多,这样的婚介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尝到甜头的他们更加贪心,制定各种会员制服务,会员等级越高服务越好,也就能骗取更多的钱。
“婚托”的信息,几乎都是经过“红娘”们夸大其词的包装后才传出来的。
比如一个男士的资料显示是小店的老板,上面可能就会夸大为私营企业的老总。
被精心包装过的“婚托”很受那些单身人士的欢迎,都想要认识一下,这时候婚介公司骗钱的第一个套路就出来了:成为我们的会员,两人就可以见面。
经不住诱惑、又不明所以的顾客虽然心有不满,但是为了自己以后的婚姻质量,他们思虑再三,还是决定花钱来换一次见面。
经过公司“红娘”们的沟通,两人会在约定好的地点见面,双方怀着期待的心情前来相亲,但都在了解之后,那些谎言被戳破,所有的美好幻想都化为泡影,心中还会忍不住想:“怎么是这样的人,公司靠谱吗?”
但来都来了,他们又不好意思借故离开,只能硬着头皮尬聊。
等到会面终于结束,他们才有机会与“红娘”沟通,表达自己的不满意。
这时“红娘”们就会将责任推出去,安慰似地说道:“可能人家觉得不合适,隐藏了自己的身份信息吧。”
与此同时,婚介公司就会实施第二个骗钱套路:你可以升级会员,会遇到更好的相亲对象,会员等级越高,相亲对象的质量就越好。
不甘心的顾客就会继续“投资”,而“红娘”们等的就是这一刻,在后来推荐的确实是条件比较好的人,也会加上联系方式,日常聊天、嘘寒问暖都是会有的。
这时候想要婚介公司再为自己找“对象”,人家就开始“冷处理”,不管不顾,偶尔问候。
一些非法婚介所就是靠着这样的手段,昧着良心圈了不少钱,能被报道出来还是因为一些“婚托”的良心发现,这才揭开了“婚介黑幕”。
被婚介公司所骗的案例
起初,婚介公司的“红娘”对他十分上心,认认真真地问了问他理想中的女孩是什么样的。
因为王某是第一次接触这个,对行业内的事情并不了解。只是觉得“红娘”十分负责任,还美滋滋地觉得离自己结婚的日子不远了。
再加上高额的会费,王某觉得这个公司可以信任,毕竟骗钱没有这么明目张胆的。
可偏偏这家公司就是这样骗钱的,会员的会费从1.8万到98万元不等,愿者上钩。
王某根据安排和第一个“婚托”见了面,对方的条件并不理想。于是他升级会员约见更好的“婚托”,可还是无疾而终,此时的他已经质疑起相亲是否真的要花费这么多。
但还是在“红娘”的软磨硬泡之下,他还是再一次升级了会员。这一次,他破罐子破摔,当第三个“婚托”坐在他对面时,在老套地打完招呼后,开始了聊天。
无意中,王某说道:“我是真心想找个伴,但是我在这儿都花了58万了,还是没能找到合适的,我都觉得你们是虚假宣传了。”
“婚托”一听,觉得公司做得太过分了,竟然狠狠地宰了面前这个老实人一顿。她虽然是个“婚托”,但是面对老板如此过分地骗钱,就气不打一处来。
“婚托”想了想之后,实在不忍心看他继续“挥金如土”,于是将自己是“婚托”的事情和盘托出,王某这才得知自己被骗了。
王某越想越气,最后来到公安局报案,婚介公司的老板得到了惩罚,他才没有继续损失下去。
无独有偶,40多岁的黄强(化名)在某报纸上看到一家婚介公司。已经离异的他还带着一个孩子,并且当时黄强没有什么好的工作,工资只有两千元。因此想要在亲戚朋友们的介绍下重新再找一个,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于是在婚介公司中看到一个叫做温音的女人后,觉得很是合适,因为对方不仅离过婚,还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而且她想要的恰好就是自己这样的类型。
就这样,黄强和该公司的“红娘”沟通后,两人就在温女士的开的大奔里见了面,见过面的两人对彼此都很满意,二话不说就交了介绍费。
黄强与温音深入了解后,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恋爱中的温音要包包、护肤品等贵重物品时,黄强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满足。
但温音一听说要见父母,就开始支支吾吾地推诿,用各种理由搪塞黄强,黄强觉得温音并不想和自己结婚,于是提出了“分手”。
然后他又不死心地继续请婚介公司帮忙,前前后后总共花了6000多元,却一直没什么结果,后来婚介公司的“红娘”对他也爱搭不理的。
此时的黄强想要追回介绍费,但是婚介公司却不答应,一气之下他到当地的公安局报了案,这才发现这所“有名有姓”的婚介公司,实际上就是个诈骗团伙。
在这个男多女少的社会里,男人很容易被无良的婚介公司骗钱,但是也不是说就没有女人被骗,对于婚介公司而言,他们只会想尽办法骗财,根本就不考虑你是男是女。
甚至还有些“红娘”还拉着自己的顾客充当“婚托”,以此来骗更多的钱。得到的钱“婚托”也有分红,渐渐地,“婚托”竟然还成了一种职业。
“婚托”各种各样的身份
一些条件比较好的顾客在婚介公司相亲无果后,“红娘”就会想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要不你来我们公司吧,反正你也是为了相亲,不如多见见那些人,见一次若是没想法就找借口推了,要是感觉情投意合,可以发展,你也不吃亏。”
他们觉得“红娘”说得有道理,于是就答应了下来,充当公司的“廉价劳动力”。
还有一些婚托,他们甚至都是一些无业游民,但是因为形象好,就会被婚介公司聘用。
婚介所将这种人好好包装一番,拿去“售卖”,得到的钱按提成分给他们,当作工资。
本是无业游民,但只要见见人,聊聊天,就能得到丰厚的报酬,对他们来说还是一份正经的、稳赚不赔的工作,他们求之不得。
所以“婚托”就会在见面的时候,尽力表现“红娘”们给自己安排的身份,让人找不出问题,等到钱一到手,他们就开始计划着如何全身而退。
除了这些,还有一种人,他们利用人们对军人、老师等职业的信任感,进行征婚诈骗。
2014年的时候,除了上大学时军训过,没有一点当兵经历的张金宝,在网上买了一些军服、军帽、假的军官证等,将自己包装成拥有上校军衔副师长。
随后,开始了他的征婚诈骗之路。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一个军人是不会骗自己的,还有些女生也会幻想自己有一个当兵的老公,所以张金宝的假军人身份很快就吸引了一些女生的注意。
在这些女孩当中,他选了一个条件不错的刘姓女生。在经过了解后,女方很是满意,对他军人的身份也从不怀疑,两人很快就确定了恋爱关系。
经过9个月的接触后,刘某对张金宝的身份更是坚信不疑,所以当张金宝说出自己想要投资,但是缺钱的时候,刘某毫不犹豫地就将自己的积蓄拿了出来。
可张金宝没有就此收手,他对刘某说:“还差一些钱,你能不能再借我点,等我投资成功了,我就把所有的钱都交给你。”
就这样,刘某在张金宝画的大饼里迷失了自我,竟然把自己的房产都做了抵押,总共借给了张金宝300万元。
而张金宝在得手后,就玩起了消失。
刘某这时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张金宝也可能不是一个军人。
但幸好,最后在警方的帮助下,张金宝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刘某的钱也被追了回来。
在婚姻类诈骗案中,无良商家们利用“婚托”为自己“谋生”,不论是男性女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的伤害。
新闻频频报道这样的案件,就是在提醒大家在相亲的过程中,一定要明辨是非。
对于不良婚介公司,我们更是要擦亮双眼,不排除有一些真正愿意为顾客服务的婚介公司,但我们还是要多个心眼,不要轻易相信他们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