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有很多人问我:e租宝靠谱吗?我都是甩出很酷的四个字:“别去,别买。”然而仍然有很多人在不懂什么是互联网金融、甚至连“e租宝”是什么都不太明白之时,投入了金钱,却收获了泪水。
近日,曾经掀起大波的“e租宝”案终于宣判了!26人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公司罚金19亿元,丁宁等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处罚金1亿元,其余2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至30年。
至此,持续了近1年零10个月的“中国规模最大庞氏骗局案”暂时告一段落。
案件回顾:
广东肇庆9人涉嫌利用“e租宝”非法吸储被捕
林某飞自2015年8月开始筹办并成立深圳钰诚财富管理有限公司肇庆第一分公司,并任该公司负责人,之后同叶某文、梁某福、冯某庭、何某红、胡某芬、李某鸿、彭某贤等人,利用网络“e租宝”平台,承诺年收益率为9%至14.6%不等,以高利息、高回报等手段为引诱,通过电视、互联网、印发宣传单张等向社会公众推介。
截至2015年12月8日,“e租宝”总成交量745.68亿元,总投资人数90.95万人,待收总额703.97亿元。
e租宝非法集资真相:虚构项目实为空手套白狼
公安部开通非法集资登记先对e租宝投资人开放
记者从公安部获悉,公安部组织建设的非法集资案件投资人信息登记平台,即日起正式启用,并首先对“e租宝”及其关联公司涉嫌非法集资案件的投资人开放(登记期限为2016年2月13日至2016年5月13日)。
北京检方对“e租宝”案提起公诉
e租宝案一审开庭26人涉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存款
据央视新闻2017年4月27日报道,2017年4月26日、27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被告单位安徽钰诚控股集团、钰诚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被告人丁宁等10人涉嫌集资诈骗罪,被告人王之焕等16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案依法公开开庭审理。
案件回顾到这里,问一个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e租宝的案子得到宣判,那投资者的钱能拿回来吗?
e租宝事件曾经震惊整个金融圈,涉案金额之大、参与人数之多,超出了大多数业内人士的想象。现在该案件有了宣判,相当于在法律层面给了投资者一个交代,但对于受害的投资者来说,后续的赔付方案则显得更为重要。
据不完全统计,在此前涉及P2P的金融案件中,大多数平台的赔付比例分布在12%-60%区间。也就是说e租宝的投资者,要做好承担相当比例损失的心里准备。
e租宝的崩塌对整个P2P行业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网贷问题不断,那么网贷投资安全吗?
网贷凭借高收益、低门槛、低风险的特点,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由于前期爆发式增长后接连出现了倒闭、跑路等局面,P2P一度成为风险的标志。
但在2015年12月《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随之而来的种种监管政策,促使行业加速优胜劣汰,不符合监管要求的平台主动清退或被迫停业。监管介入后网贷行业的景气指数、借款人数、投资人数、成交量等指标明显上升,大众对网贷行业的信心稳步回升。
e租宝的案件给当下投资者做了警示:即使现在的网贷投资环境要比e租宝时代规范的多,但仍不能排除少量平台铤而走险从事违法活动的情况,投资者若不慎“踩雷”仍将面对漫长的赔付周期和不菲的经济损失。
最后,小编请大家记住一句话:
一切号称年化收益率在15%以上还自信无风险能保本的理财机构都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