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学的认识论文(通用8篇)

【摘要】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与哲学一样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指导作用。通过学习发展心理学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现状与成长有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教育心理学则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各学科课程;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等则不断推动各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心理学则有效地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本文从以上几点出发讨论了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关键词】心理学作用发展

一、心理学促进人的自我认识

学习心理学加深了人们对自身的了解。通过学习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解释自己的行为,并研究这些行为背后隐藏着的心理活动。通过心理学的测验我们可以明确知道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的人,是胆汁质、粘液质、多血质还是抑郁症。再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进行自我完善,同时也可以指导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气质优势,丰富生活。

二、心理学有利于教学

心理学研究证明,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分为认知因素和情感心理因素两大类,正确处理这两大类心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教师在教学时采取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心理学使人更好地工作

四、心理学使人际关系更和谐

人际交往总会存在一些心理效应,如刻板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晕轮效应等,这些效应会影响到我们的人际交往。心理学家根据这些效应提出一些合理的交往法则,例如匈牙利传播学家拉希尔提出了一个拉希尔法则,也称为人际交往第二法则,核心思想是:人际交往尊重为本。这个观点与我国儒学大师孟子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相似,这些思想多多少少都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促使我们与他人友好相处,是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五、结论

由此,心理学涉及每个人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凡是人,不论幼儿或老人,正常人或精神病患者,都会运用到心理学,终身受其影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心理学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来造福自己,使自己更完善,学习更轻松,工作更顺利,人际更和谐,让生活更加丰富。

1患者就医心理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为了长寿有病就要看医生,首先是考虑去哪家医院、找哪位医生他一定选择有信誉的医院,找技术高超的医生就诊。他要向周围人群询问打听一下,听听对某医院或某位医生的评价,因此可以说凡是曾经来我们医院或经我看过的患者都是我们的宣传员,宣传他满意的,也宣传他不满意的,医生服务的好坏,有关医院的信誉。

到了医院接触医生无非要求

①诊断正确及时;

②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

③花费合理。

各阶层人们的就医要求也不一样,农民患者想找一名中医老大夫,他愿意接受传统的中医中药,对诊断什么病名他并不介意,他关心的是能不能治好,需要花多少钱叫他入院住院有时他很为难,经济拮据脱离不开家城镇居民患者平均文化较高,对卫生常识了解得多,他关心的是,诊断什么病怎样治疗预后怎样要求医生向他交代明确,刨根问底,富裕的人不考虑花钱多少。

经医生初诊不能确诊的患者,或者病者对诊断有怀疑,有时还要到其他医院找其他大夫在诊断一下以资对照。有条件的患者还要求去大城市医院就诊。要问医生:去那个大医院能解决我的病挂什么科的'号

临终患者心理较为复杂,考虑后事,急于减轻躯体痛苦,甚至想安乐死。越是年高老人越怕死,人之将亡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通过解释、说明、支持、同情、相互之间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式,来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达到消除患者病态心理所造成的痛苦,我们普通医生在临床医疗实践中也要利用心理治疗方法解决患者的病态心理,如果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要求尽快治好病或减轻痛苦,医生应全力支持他,尽量满足患者要求,如果他心理反应不正常,不合乎正常逻辑,医生要分析其心理动机耐心说明解释,从同情角度纠正其扭曲的心理,使他对自己的疾病有个正确的认识。比如一位患者要求医生为他处方一种“灵丹妙药”吃了就能治愈,医生应该向他解释现代的医学水平是达不到的科学道理。又有一位患者是疑心病,认为自己肚子里有虫子作怪,医生在他腹部只切开皮层,缝合数针,术后拿一条蛔虫给他看,虫子取出来了,他的疑心病立刻就好了。内科门诊常遇到患有心因性疾病的患者最容易接受医生的暗示,在取得神经官能症患者的信任以后为他开处方“非常好使”的药,并说,吃了这种药肯定他的病一定能很快治愈。使他把治愈的希望寄托在服药上,果然他的病就好了。

心理治疗的前提是要让患者知情,用大众的言语科学的解释他所患的疾病,尽可能讲出病因,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的患者用其能够理解的比喻使其了解疾病的起病过程及归宿,对知识分子可用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原理解释疾病,对工农人众要用其生产实际现象或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疾病,如把心脏比作水泵,周围血管比作管道来解释循环系统。

对于患有癌症等不治疾病的患者,不可直接说出不良预后,应逐渐暗示其疾病的严重性,先说:“你患的是某某良性疾病,但也不排除或待排除某种肿瘤。”使其有个思想准备,再说:“先按预后好的疾病治疗,以观察其效果以资鉴别。”当然,应背着患者本人将真相适时告知其亲人,在患者临终前应嘱咐家属告知其患的是不治之症,使患者死个“明白”。

3心理治疗对医生的要求

心理治疗成功的前提是医生必需取得患者的信任,他才认真的接受你设计的治疗方案,遵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打针、建立治愈的信心。作为一名医生怎样才能取得患者的信任呢

首先,要有高尚的医德,仁爱之心,对患者一视同仁,文明社会是人与人协作共同创造的,互助共存时,处世要多谅解,多同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医生要为患者全面着想,疾病预后,经济条件,家庭关系,社会地位等等。

其次,是要有渊博的医学知识,要有进化论的科学观,对待“万物之灵”的“人”除掌握医学知识临床技术以外,还要了解当今和谐社会的政治经济及人文状况,了解当地人群的风俗习惯,语言信仰多方面知识。

再次是良好的作风,医生的作风在心理治疗方面影响很大,医生要有忠厚仁爱的仪表,朴素庄重的穿着,在患者面前表现对治病胸有成竹,言词有信,话语中肯。为患者处方开笔一气呵成,假若患者买不到医生处方中的药,医生又换了另一种药,患者吃了病没好,患者就想,“若是服了前一种药,病一定能好。”没钓上来的鱼都是大鱼。

医生收红包接受患者的馈赠也带来了患者的心理的错觉,过去某医院有一位患肝硬化的患者,三次住院,第一次、第二次都见好,腹水消退了,第三次住院不见好,他爱人找院长反映说:“我前两次都给经治大夫送礼了,第三次住院我经济困难,没送礼,可能大夫就没尽心,病不见好。”大家都知道,肝硬化病情只能一回比一回重,与送礼无关,这是患者家属的心理错觉。

妇科病房一间住了四位患者,一位家属反映说:“那三个患者都给大夫送礼了,他们病愈都先后出院了,我没送礼,我爱人病就好的慢”。这些事例说明医生作风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有很大影响。

医生是修理人体的工程师,比起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伟大,更光荣。重任在肩,要有良好的医德,技术及作风,才能胜任我们的医疗任务。患者对医生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非常敏感。医生对患者有好的心理影响,也有坏的心理影响,医生要有一个好的态度好的作风就是心理治疗。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对策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是好的,思想上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对生活充满希望但不可避免仍有少部分的研究生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据有关调查表明,近30%的研究生存在着心理问题,总体水平明显低于本科生。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相对也落后于本科教育,研究生心理干预机制的建构暂时也处于落后的状态,导致研究生心理问题时有暴发,见诸报端。因此,以笔者所在单位动力与机械学院(后称学院)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及时了解工科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对较好的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指导意义。

一、学院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

作为一个工科学院,表现出男多女少、总体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特点,而从心理普查结果了解到需进一步筛查的比例为2。6%,应该说整体状况积极良好,但复查中仍然有四例研究生普查结果表现出有心理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在读研究生出现了多起心理健康问题。笔者试图从学院暴发出的研究生心理问题,对研究生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一)形成因素分析

1、学习与科研的压力

2、人际交往的压力

进入研究生阶段后,他们需要建立新的师生、同学室友两种新的人际关系。师生间普遍相处较好,但在同学室友关系上出现问题则较为突出。室友之间在生活上和习惯上会有一些差别,容易产生摩擦,同时研究生活动范围较小,还分布在不同的课题组中,多重压力导致参加集体活动少,相互交流的机会也较少,在单独从事科研工作时,长期的压力没有释放,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如果其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则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如一名本校考入的学生性格内向,较少与他人交往,在压力之下,由内向、多疑发展到妄想、幻觉,最后不得不休学一年。

3、经济压力

工科研究生较大比例经济状况较差,因经济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异常时有发生。04年由外校考入我院的一男生感觉本科阶段已经花费了家庭大量的金钱和精力,研究生阶段不好意思继续向家里索取生活费,尽管也有学院及导师的一些补贴,但维持生活还很艰难,只能在外兼职打工,却不能兼顾学业,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导师与同学的劝说无效,困境中他越来越焦虑,最后只能退学。虽属个案,但工科研究生的经济压力仍然较大,尽管有学校的补助和导师的资助,但繁重的科研任务下无法获得其他的收入,尤其是没有基本奖学金的少部分研究生面临着万余元的学费压力,由此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风险不小。

4、婚恋情感的压力

研究生对异性交往的需要和对爱的追求显得迫切,在此过程中容易困惑进而影响心理。研究生在恋爱上更加现实,目标很明确,失恋、爱情挫折会严重地影响到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和心理健康。在七起心理问题中,有三起就是因为感情因素,较为严重的一个女生还被送往省人民医院精神科进行治疗。因情感而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有的逃避现实、缩小交际圈,不能坚持学习;有的是陷入单恋之中不能自拔,不停地干扰对方,对彼此双方及周围同学产生了严重的干扰。

(二)学院独有的特征

1、校外生源出现心理危机概率更大。绝对数量上要多(总共7起,校外4起),而且在所占比例上也居多。笔者认为,问题主要在于学业和科研以及人际交往的压力。校外研究生对本院了解较少,存在着适应的问题,同时人际交往上需要与导师和同学间重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但是面对困难时其化解压力渠道也相对较少。

2、女生多于男生。女生多因情感、家庭,而男生则多因学业等方面因素。笔者大胆推测:在情感问题上,男生相对女生宣泄渠道较多,有较强的社会支持,能及时地化解,而在学业上,男生相较女生对科研的需求更为迫切。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研究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针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要坚持预防为主,干预为辅,促进发展的原则。

(一)树立危机意识,做好预防工作

1、建立心理建康监控机制。一是进行心理普查,对问题新生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必要的治疗;二是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实施动态的管理;三是要有效地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工作。

2、发挥导师的作用。一要明确导师职责,二要提倡、鼓励导师主动与学生交流。

3、开展自我教育。在自我意识、成就目标、对待挫折及婚恋上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应对问题,学会自我宣泄。

4、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宣传鼓励研究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健全帮扶体制,化解经济压力,做好就业指导,解决学生就业困惑。

(二)建立快速有效的危机干预机制

一是要有健全的运行体制,面对问题,各方能形成合力对研究生进行心理支持。二是学生工作者要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来应对各种心理问题。三是运用科学的危机处理方式和方法,对研究生进行劝告、干预。

(三)学院的一些做法

1、把好入学关,做好筛查。在复试过程中,导师有针对性了解思想政治及心理状况,辅以心理测试来具体了解。

2、研究生结对子。通过党员联系人制度使研究生相互结对子。一方面可以发挥帮扶作用,另一方面学院也可更快了解情况,展开干预工作。同时对普查中有问题倾向的新生会安排合理的心理监控网,适时引导,避免危机发生。

3、开展丰富的校园生活。一方面多组织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克服人际交往压力;另一方面要求研究生多听人文讲座,开阔心胸,增强抗打击的能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概念框架;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理论

作为心理学的范式转换,积极心理学博得了人们的好评,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本文选择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进展做简要述评。

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

十年后,卡罗瑞福(CarolRyff)和他的同事们发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们辨认出交互的6个点,其中大部分与嘉合妲提出的概念重合。但是他们的贡献在于方法论上,他们提出了自我报告法使后来的研究者能科学地探究这个领域。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开发与培养人性的优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等等,成为当代心理学知识新的增长点与兴奋点,在这种思想与观念影响下,积极心理学思潮终于在新世纪伊始爆发出来。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既是对前期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总结,同时又吹响了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从此,揭开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历史序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积极心理学体系中首当其冲的.是Diener所引导的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研究。主观幸福感是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肯定性的评估,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另外一个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涉及人的三个基本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自主需要,这些需要满足导致人们幸福感和社会发展,支持自主、能力与关系的社会能够促进个人发展。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能力和关系)的满足会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被视为人本质的生活目标。积极心理学的其他研究思路有认知方向研究。认知理论包括选择模型、保护水平,目标理论、社会比较和应对方式理论,这些均涉及主观的认知心理过程。有关的认知研究发现人们对常规和非常规的事件两者的反应导致不同的幸福感水平。因此,理解人的认知差异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这种研究途径为实施积极的心理调控与干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向和可行的策略。

三、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态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要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首先,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一个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Kahneman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快乐等等,正如Diener(2000)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这方面更有待开拓;第二个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着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第三个方向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其次,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

参考文献:

[1]JohodaM.CurrentConceptsofPositiveMentalHealth〔M〕.NewYok:BasisBooks.1958

[2]DienerE.SubjectiveWell-being〔J〕.PsychologyBulletin.1984,95(3):542-575

[3]DienerE.SubjectiveWell-being:theScienceofHappinessandaProposalforNationalIndex〔J〕.AmericanPsychologist,2000,55:34-43

一、我国学前心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并不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观念

现在很多学前心理学专业教师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有在进行比赛或者公开课的时候才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很难引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并且无法保证学前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自身不熟练的计算机操作

(三)缺乏优质的学前教育学软件

大量的市场调查显示,目前学前心理学教学教师所选用的各种信息技术资源大部分都是通过商业途径购买而来的,只有少量的信息技术资源的是教师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与此同时,经过走访我们发现,现在针对中小学教育的多媒体软件和信息技术资源在教育教学市场上比较广泛,却很少出现针对学前教育的信息技术资源和多媒体软件,而关于学前心理学教学的资源更是少之又少。除此之外,现在很多学前教育软件并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无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的吸引过来,这样就使得信息技术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很难提升上去。一些信息技术软件对视听效果进行了更多地强调,却忽视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只会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起到干扰作用,无法使教师教学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对这些教学软件进行不断的修改,严重的困扰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信心。

(四)没有充分地发挥出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二、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策略

(一)发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作用

(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可用的教学资源很多,不仅有有形的物质资源,例如仪器设备、教具、学前心理学教材等等,还包括一些无形的教学资源,例如学前心理学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家长的能力和支持态度、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等等。这些资源都对学前心理学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推动学前心理教学的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有机会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到幼儿园,进行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的实践教学。教师的要求学生分别与大班、小班的幼儿进行接触,并与他们共同游戏。学前心理学的学生可以用实物、图片和文字对幼儿的感知觉进行分别刺激,教师要要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观察力及其特点进行观察和概括,要求学生总结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共性和个性。这样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开拓,使学生总结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以及该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三)将良好的教学情境创设出来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中发挥联想与想象,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重组和改造,从而实现知识的顺应与同化。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合作性教学情境、模拟真实情境、真实情境和问题情境。

1.合作性教学情境。在合作性教学情境中,可以让学生开展充分的合作,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课堂氛围进行改善,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

2.模拟真实情境。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有一些教学内容很难进行真实的接触,例如遗忘规律、人脑的机能等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教学内容就无法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可以创设模拟现实的情境,例如利用多媒体动画来呈现人脑的机能和遗忘的规律等等,同样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

4.问题情境。问题情境也就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充分考虑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教师要紧紧地围绕教学目的来创设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用学生耳熟能详的狼孩的故事作为引导,让学生思考同伴交往的影响力,激发学生探讨的积极性。

(四)不断提高教师本身的信息素养

三、结语

在学前心理学教学中充分地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学前心理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其最终目的是要使学前心理学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环境的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并且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学前心理学教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学前教育者。

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媒体从业者的引导作用

2媒体工作者所在的心理问题

3积极引导媒体工作者健康乐观从业

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不但要具有超强的专业水平,极高的媒体思维,还要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面貌和心理健康是评价其专业性的基本特征。我们从具体的指导上对其进行分析如下:

3.1实施心理帮助计划,有目的性的降低从业人员压力

3.2激发媒体工作者自我实现动力

4结语

参考文献:

[1]王淙一.试析教育心理学在媒体工作者乐观工作中的应用[J].家教世界,2013(22).

[2]丁宁.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引导媒体工作者积极乐观从业[J].新闻传播,2012(06).

摘要:色彩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类就意识到色彩具有的特殊魅力,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使用色彩对生活进行装饰。七色光谱(1666年牛顿发现七色光谱)的发现,使人类对色彩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人们逐渐意识到色彩对人们心理的影响,尼古拉斯·金·达莎比亚正是提出色彩心理学的观点。本文以“色彩心理学在艺术設计中的应用”为核心,主要的内容有:色彩心理学在艺术設计中运用的核心、每种色彩代表的意义、色彩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色彩心理艺术設计应用

一、研究目的

目前,人们对色彩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不同的色彩对人们的感官有着不同作用,色彩影响这人们的思想、情感、意识等诸多方面。由于文化背景等原因,不同的国家对颜色的解读也各不相同,例如,红色在我国代表的喜庆、欢快,在节日和举行重大活动的时候,多采用红色进行装点,在西方红色代表着血腥和杀戮,所以西方人在结婚的时候,几乎不会使用红色。艺术設计抓住了色彩的特点,巧妙运用了色彩对人类心理影响的作用。现在,色彩心理学在艺术設计中被广泛运用。

二、色彩心理学在艺术設计中的关键核心

艺术設计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绘画、平面設计、建筑、雕塑、室内装修等方面都是艺术設计的范畴,色彩心理学在艺术設计中的运用,不是平白无故的添加。艺术設计中色彩的添加应该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创造性思维。任何艺术設计都不离开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它是艺术設计的关键,色彩在艺术設计中的使用同样离不开创造性思维的支持,它可以保证艺术設计的原创性。第二,保持一致性。色彩在艺术設计中的使用,必须要与設计的作品保持一致性。保持色彩与使用场所的氛围相匹配。例如,在幼儿园的設计中,要多一下粉色、紫色、这样可以把幼儿园烘托出童话般的氛围,如果使用黑色或者白色来装饰幼儿园的话,就会缺乏生气。很多医院在室内設计的时候,都会采用白色来装点,这样会使医院从整体上看起来显得格外的整洁肃静,如果用其他颜色,就会显得比较突兀。所以在艺术設计中色彩的使用,必须与使用的场所保持一致。

三、色彩对人们心理的作用

1.色彩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产生不同的产生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色彩的观察,很大程度上来自心理因素的,通过颜色的观察,人们在心理会形成一种:心理颜色观察感。在人们心理联想的作用下,色彩还可以使人在视觉上产生出相应的错觉,虽然在不同文化的背景下,人们对也色彩有着不同的解读,但是色彩会使人产生的联想是共同的。并且,在不同的年纪对颜色也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例如,年轻人看到白色,心理第一个感觉就是干净、纯洁。而老人看到白色,就会联想的死亡,内心就会感觉到消沉。粉色对儿童来说以为的童趣、天真。而年轻人看到粉色就会感觉到温暖、浪漫。粉色对于老人来说就是喜庆。

2.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

四、结束语

艺术設计中颜色的应用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色彩不仅可以给予我们感官上的冲击,还可以影响我们的心理变化。在电影海报設计方面,对色彩使用要求的比较严格,色彩的使用取决于电影题材,喜剧电影多采用红色、黄色、橙色等暖色调,这样可以使观众感受到祥和欢快的气氛,历史剧多采用褐色、黑色为主色调,这也可以彰显时代感。人文题材的电影多采用白色、黑色,这样为了突出人文主义的简约。电脑网页的設计,对颜色的使用把控的也比较严格,新闻版块色彩运用比较简明,娱乐版块多采用明亮的色调。此外,在对节日的装点,人们大多采用红色、粉色等暖色调,来烘托节日氛围。由于色彩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它在生活中被应用到各个方面。

[1]况敏.从色彩心理学角度解读商品色彩营销[J].美术教育研究,2012

[2]张文静.性格心理在艺术設计色彩中的应用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3]吴伟晶.色彩心理学在景观設计空间中的运用[J].居业,2015

关键词:影视娱乐化;审美心理;影视娱乐化的问题;影视发展方向

一、影视娱乐的审美心理原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视娱乐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主要是靠人的精神潜意识来完成的。影视娱乐的内容触发人们的潜意识,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后会在脑海中产生合理或夸张的想象,这是审美意识产生的基础。这种潜意识的形成和人的梦境形成比较相像,在梦境中除了可以生活场景重现,还会将人的想法或者内心渴望的东西重现在画面,组合成人们的梦境。电视、电影通过较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将人们的生活真实的反映出来,因此电视和电影是目前最受欢迎的文化娱乐产业之一。电视电影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和听觉感受,两种体验相结合,通过还原较为真实的生活片段,刺激观众的大脑皮层,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潜意识。

二、影视娱乐产生的必要性

心理学家对于人的心理进行分析,总结成三种心理状态“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与生俱来的精神状态,而人的心理需求就是趋向轻松、快乐方面的内容。电影和电视因其较完美的画面感、故事内容以及听觉享受,给观众精神上的享受,放松观众的精神状态。但是这种放松只是暂时的,仅仅会在潜意识中对观众的心理产生影响。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还会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精神状况越来越差。我国的人民群众不习惯通过心理医生来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因此影视作品成为解压较为有效的方式之一。观众可以通过愉快的影视作品,暂时忘却烦恼,沉浸在轻松的故事内容中,从而减轻部分压力,使观众能够放下部分忧愁,自信乐观的继续生活。

三、影视娱乐发展的不足

由于受商业化影视作品的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影视作品缺乏真实内涵,这使得人们在观看影视节目时被错误引导逐渐失去了文化审美能力。观察近几年飞速发展的电影市场,不可否认,电影市场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影响着人民的审美理念与生活观念。例如,这两年来真人秀节目以其趣味性的内容受到了众多观众的追捧,于是真人秀进军电影市场,诞生了一系列的真人秀电影作品。虽然这些能给人愉快的精神享乐,但缺少艺术内涵,电影纯粹只是为了商业。看过真人秀电影的我们,顶多在电影院内哈哈大笑,电影并没有对我们实际的审美价值和文化观念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影视娱乐作品的监管,给观众正确的审美心理暗示,这对我国影视娱乐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影视娱乐化的发展方向

五、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兴起为我国影视娱乐文化审美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了基础,同时对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文明产业的发展,并为我国新兴文化的发展走向树立新的航标。因此对影视文化审美心理学的研究对我国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1]方荟玲.影视娱乐化的审美心理学解读[J].电影文学,2013(03).

[2]葛在波.辨思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娱乐化转向[J].现代视听,2013(11).

THE END
1.《女性与婚恋家庭》课件20241123.ppt女性与婚恋家庭本课件将探讨女性在婚恋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角色和挑战。uj演讲大纲引言当代女性地位的变迁婚恋家庭是女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与女性女性的择偶需求婚姻对女性的影响女性婚恋观的变化趋势家庭与女性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家庭责任对女性的影响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2738229.html
2.第六讲气质性格与择偶课件.ppt心理学试题/课件第六讲 气质性格与择偶课件.ppt 10页内容提供方:lifang365 大小:505 KB 字数:约3.56千字 发布时间:2024-11-22发布于河南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第六讲 气质性格与择偶课件.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21/6152150103011001.shtm
3.社会心理学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PPT课件经社会心理学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PPT课件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553970-1-1.html
4.ppt婚恋图片ppt婚恋设计素材红动中国素材网提供101个ppt婚恋图片、ppt婚恋素材、ppt婚恋背景、ppt婚恋模板、ppt婚恋海报等PS素材下载,包含PSD、AI、PNG、JPG、CDR等格式源文件素材,更多精品ppt婚恋设计素材下载,就来红动中国,最后更新于2024-11-15 09:29:31。https://so.redocn.com/ppt/707074c4a3b0e5bbe9c1b5.htm
5.课程来《恋爱心理学》吧,它能让你做的更好! 本课程一共有8周,分为7个章节,建议大家每周至少学习1个章节,并完成一次作业。老师在每章节学习后都设置了讨论话题,欢迎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并随时向老师提出学习疑问,教师团队会和大家在线交流,同时我们也设置了1-2次直播课答疑交流,在学习即将结束时,老师会发布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2aca48bee70ef79f43a774
6.大学生的恋爱与心理降教育课件PPT含讲稿此PPT模板主要通过四个部分展开大学生恋爱心理学的讲解。第一部分是爱情是什么,神秘爱情的科学研究。此部分详细介绍了爱情的含义、爱情的实质和恋爱发展的阶段心理过程。第二部分是怎样去追求爱情,爱的能力培养。此部分详细介绍了爱的能力的含义、爱的能力的组成和解读失https://m.mikeppt.com/moban/2024112336244F.html
7.恋爱情况报告PPT恋爱情况报告PPT目录CONTENTS?恋爱背景与初衷?恋爱生活点滴分享?沟通交流与理解包容?价值观契合度评估?面临挑战及应对策略?感情升华与未来展望CHAPTER03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家庭情况01姓名**龄、职业等基本信息02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个人情况双方基本信息介绍相遇的时间、地点和场景随后的交往和了解https://www.docin.com/touch_new/preview_new.do?id=4769989903
8.正确的婚恋观PPT正确的婚恋观ppt模板下载粉色简约渐变高级婚姻家庭沟通心理学培训PPT模板 立即下载 在线修改 内容型 浅色梦幻风婚姻家庭沟通课程动态PPT 立即下载 在线修改 立即体验 12> 正确的婚恋观PPT模板 觅知网提供大量正确的婚恋观PPT模版,正确的婚恋观PPT素材,正确的婚恋观幻灯片在线下载,更多精美正确的婚恋观ppt模版下载,尽在觅知网。 正确的婚恋https://www.51miz.com/so-ppt/2998089.html
9.护理心理学课件5(心理降)资源描述 ,第三章 心理健康,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三章 心理健康,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第三章 心理健康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1,第二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健康,一、,孕期,心理健康,二、,婴儿期,心理健康,三、,幼儿期,心理健康,四、,儿童期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2474032.html
10.结婚PPT免费下载结婚PPT课件,结婚PPT模板,PPT素材,PPT背景图片,PPT免费下载。https://www.1ppt.com/tags/683/
11.恋爱PPT模板恋爱ppt下载红色插画简约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健康PPT课件 1 0 蓝色浪漫遇见爱情情人节恋爱表白PPT 256 487 结婚恋爱纪念相册PPT模版 231 685 情侣恋爱婚恋周年纪念相册PPT模板 258 695 手绘浪漫爱情成长恋爱婚礼PPT模板 343 650 2023年大学生认识爱情恋爱心理学课程PPT课件大学生恋爱 0 0 婚礼开场浪漫恋爱求婚爱情电子相册https://www.515ppt.com/search/1686.html
12.恋爱PPT模板恋爱PPT模板下载粉色卡通风大学生的恋爱观PPT模板 7611 大学生恋爱心理课件说课动态PPT模板 718 唯美浪漫求婚恋爱PPT模板 11417 手绘浪漫爱情成长恋爱婚礼ppt模板 9817 粉色大学生恋爱心理PPT模板 50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恋爱 395 蓝色清新风恋爱心理学教育课件PPT模板 https://m.tukuppt.com/pptmuban/lianai.html
13.精神卫生法讲稿看问题,用综合、整体措施解决问题。 2020PPT课件精神卫生工作的价值取向与工作重心病理心理学 → 强调积极心理学矫治病态 → 扩大到提前预防关注缺陷 → 适应、弹性、努力利用资源专注于个体 → 扩展到生态-社会 -文化环境对心理 健康的影响2121PPT课件精神卫生人员数量不足近1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809/08/79930059_1130823769.shtml
14.复旦大学:《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经济伦理(要点复旦大学:《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婚恋与伦理 复旦大学:《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医学与伦理 复旦大学:《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人生与伦理 复旦大学:《应用伦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人性与伦理 复旦大学:《应用伦理学》课程http://mall.hezhiquan.com/docs/view/e0e4925238514cf4bd806d72cd382ef1.html
15.爱情心理11课件.ppt爱情心理11课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页数:约16页 分享到: 1/16 分享到: 1/16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文档介绍 爱情心理 一、爱情的本质 1、对爱情本质的认识 (1)名人论爱情 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的过早的亲昵。https://www.taodocs.com/p-146769595.html
16.企业员工心理降管理培训PPT课件下载链接: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培训PPT课件 前言 员工心理健康,就是企业员工有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五大心理状态,职业压力感、职业倦怠感、职业方向感、组织归属感、人际亲和感都是积极均衡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压力并非都是有害的,工作绩效与压力的对应关系呈倒U型曲线。适度的压力能够带https://zhuanlan.zhihu.com/p/431997819
17.何巧丽美爱情关系现货著张皓社婚恋正版奥托·克恩伯格译¥3.36月销0 李玫瑾育儿讲座全集视频心理学抚养家庭教育早教情感青少年叛逆 ¥9.8月销0 中小学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情绪调节优质课教案课件ppt教学资料 ¥3.68月销0主页 分享 口令购买 立即购买复制分享文案 分享给好友 著 汪璇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婚恋 正版 何巧丽 美 奥托·克恩伯格 张皓 爱情关系 现货原价:http://www.lers168.net/m_item.php?id=rkPj3ASMv8eNDzGHX
18.心理学用行动突破困境李松蔚心理学讲义果麦出品44个心理干预樊登推荐 改变 心理学 果麦出品 李松蔚心理学讲义 心理自助 44个心理干预案例 用行动突破困境 李松蔚原价:3.36元折后:3.36元 --- 所在地:河北 廊坊店铺掌柜:果麦官方旗舰店 --- 速度抢购:http://www.s31.com.cn/m_item.php?id=63vgz9HypaKRkoQHKW 点击一键复制复制口令购买 ↓↓复制下方口令,打开手http://www.s31.com.cn/m_item.php?id=63vgz9HypaKRkoQH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