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情加班为幸福加油——各地民政部门七夕节开展婚姻登记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翟倩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择良辰吉日办喜事是中国人的情结,在七夕这个象征爱情美满幸福的节日里申领结婚证,深得现今年轻人的心。今年8月10日七夕节,恰逢周六,全国绝大多数婚姻登记机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爱”加班,为新人营造温馨浪漫的氛围,满足他们在充满爱的日子里办理结婚登记的需求。
精心部署,领证温馨又高效
“本来以为今年七夕不是工作日不能领证呢,没想到民政部门为‘爱’加班,让我们能够如愿登记结婚。”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婚姻登记处领到结婚证的王女士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除了照常开展婚姻登记服务外,该婚姻登记处还精心布置了领证环境,“爱在七夕”“我们结婚啦”等打卡墙吸引了不少新人拍照留念。
活动精彩,增加领证仪式感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共同肩负起婚姻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8月9日,一场公益集体婚礼在天津市武清区体育中心举办,来自机关、企业、部队,以及省外的50对新人参与其中。
七夕节前后,各地举办的集体婚礼、颁证仪式形式多样、异彩纷呈,不但让新人体验到婚姻的神圣感和责任感,更推动了婚事新办理念广为传播。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在玉女峰婚姻颁证点、黑龙江省铁力市民政局在铁力公园、河北省承德市利用公交婚车举办了集体婚礼,践行文明婚俗新风尚。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特邀颁证员手中接过结婚证后,新人姜先生和温女士说:“集体颁证活动非常有仪式感,特别是特邀颁证员的祝福,让我们很感动。”
一些婚姻登记机关还在七夕节这天组织了各种国潮国风活动,丰富新人们的登记体验。
浙江省桐庐县婚姻登记处邀请手工艺者教新人制作手链、挂件,并为新人准备了造型别致的蛋糕、糖果等“巧果”,还特制了“永结‘桐’心”喜庆婚书,由书法家现场挥毫,祝福新人爱情甜蜜长久、家庭和睦、生活富足。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举办七夕文化活动,新人参加“幸福婚姻课堂”“婚俗文化闯关答题”“宣读结婚誓言”“爱情香包DIY”“爱情上上签”等活动,集齐五枚七夕爱情印章,即可领取一本“爱情银行”存折,在以后的每个周年纪念日都可以回婚姻登记处打卡,见证婚姻爱情长长久久。
福建省晋江市婚姻登记处设置了“月老办事区”,由鹤发童颜的“月老”为“喜上眉梢”的新人们证良缘、谱家规、树新风。三明市沙县区开展“婚姻+慈善”宣传,七夕节当天有8对新人捐赠了善款,助力民生项目实施。
广东省东莞市在七夕当天推出了两个具有当地特色的婚俗改革宣传公仔,其身穿红色中国传统服饰,各牵红绸布一端,绸布中间打结成花,寓意永结同心;绸布两端分别写着“办文明婚事”“树婚俗新风”的宣传语。公仔造型可爱,引得新人们争相拍照合影。
婚前教育,倡树正确婚恋观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引导新人传承优良家风家教,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家庭观,是婚姻登记机关的责任和义务。
七夕节前后,不少婚姻登记机关还举办了青年联谊会,为单身男女创造相识相恋的机会。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民政局联合区总工会、区妇联等部门举办“会聚良缘情定东营”相亲大会暨文明婚恋主题活动,既为青年男女搭鹊桥,又倡树文明理性的婚恋观念。河北省吴桥县民政局、县文明办、县总工会等主办的“相约七夕·情缘牵手”活动,吸引了百余名青年参与,这些青年还在弘扬时代新风承诺书上郑重地签下了名字,表示将践行移风易俗。
新婚辅导也是各婚姻登记机关的服务特色。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举办“乞巧双飞翼,星河入梦来”活动,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新人提供婚前辅导;天津市津南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走进咸水沽镇米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良好家风家教进社区大讲堂活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民政局联合区文明办、区妇联、光明街道筹划了一系列婚姻家庭普法讲座;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前进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为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发放《致新人的一封信》,宣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只要心中有爱,天天都是好日子。”一对新人在烟台市芝罘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领取结婚证后,幸福地说,“中式浪漫早就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能够在七夕领证我们很高兴,希望我们的爱情长长久久、家庭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