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法律援助 可保“打工人”权益权益

原标题:发生劳动纠纷怎么办?集体讨薪如何更有效?(引题)

依靠法律援助可保“打工人”权益(主题)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王俐燃通讯员杨小兵

工作中遭受网络诈骗不知如何赔偿?集体讨薪申请手续不便?法律援助来帮你。

确定工伤时,证据很重要

葛某是武汉某眼科黄陂医院的员工,2021年8月与公司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6个月,从2021年7月19日至2022年1月18日。公司于2021年8月18日将葛某从医务影像岗位调至综合眼科见习医生岗位,调动正式生效日期为2021年9月1日。公司领导要求员工加强学习,同时葛某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于是每晚下班后会到住院部学习。

本案可为用人单位正确处理工伤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以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

集体讨薪未果,可申请法律援助

2022年5月26日,某陶瓷公司50余名员工到当阳市信访局上访,反映该公司长期拖欠工资。当阳市人社局遂依法对该公司下达了《劳动保障监察限期改正指令书》。在期限届满后,该公司仍未支付拖欠工资。255名工人经多方奔走,仍拿不到工资,情绪较为激动,矛盾纠纷有升级态势。知晓该情况后,当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动与庙前镇人民政府、人社局、总工会积极对接,协商确定引导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

经过总工会、人社局、庙前镇人民政府与公司协商,承办律师前往公司开展走访、核查、登记工作,确定涉案金额高达425万余元。此时,工人们对采取法律途径的态度逐渐缓和,由原来的试试看转变为相信、依靠承办律师。

2022年8月,承办律师向法院提交司法确认申请,法院当天出具民事裁定书,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而后,承办律师向法院提交财产保全申请,法院当天裁定,在欠薪限额内将其公司的财产和设备予以查封,以进一步保障255人的工资后续能按时发放。

本案是比较典型的工人集体讨薪案。拖欠工资、集体讨薪案件,因为劳动报酬纠纷涉案人数多、金额大,在法律力量还没介入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群体事件或舆论风波,对社会稳定性影响较大。

本案中,当阳市法律援助中心及时介入,组织3名法律援助律师成立案件专班,在与各方协调配合下,历时2个月,帮助工人成功维权,充分彰显了法律援助在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遭遇网络诈骗,需明确责任主体

姚某是武汉某某有限公司的一名文员,工作内容为开票和销售记录,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入职后,公司调整姚某工作岗位为出纳,后姚某日常主要工作是根据某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某的指示对外收支款项。

姚某向其转款两次,共计796000元。徐某在第二笔款项转出后发现手机短信转款提示,遂发现遭遇电信诈骗。

当年11月,某某公司申请劳动仲裁,但劳动仲裁机构未受理,遂诉至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请求判令姚某赔偿损失238800元。

而后,姚某至武汉市江岸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湖北瑞竹律师事务所张侠妹律师被指派承办该案件。

本案经人民法院审判后,判决书中采纳了承办律师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经法院开庭审理后,考虑到姚某本人在犯罪嫌疑人实施诈骗过程中,未尽审慎核查义务将款项转出,其行为也存在过错,最终酌定姚某就某某公司的经济损失承担50000元赔偿责任。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公司财务人员在履职过程中遭受网络诈骗,导致用人单位巨额损失的案件。正因为电信诈骗欺骗性强、手段隐蔽的特点,法律在确定该类案件责任承担主体时,通过对劳动关系的隶属性、劳动者从事工作的性质、薪酬情况、用人单位的经营利益和经营风险以及劳动者的过错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结合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认定各方责任方符合立法本意。

湖北省法律援助中心提醒:劳动者要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法律纠纷问题,可以到就近的法律援助中心咨询,也可以通过省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湖北法律服务网等7×24小时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来寻求法律帮助。

THE END
1.网络诈骗如何维权?一、网络诈骗如何维权? 网络诈骗属于诈骗罪的一种,可参照诈骗罪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惩罚。 参照《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https://www.64365.com/zs/1193152.aspx
2.网络电信诈骗如何维权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网络电信诈骗如何维权”问题进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律霸网进行法律咨询。https://www.lawpa.cn/changshi/546882.html
3.网贷加微信盗取图片是不是犯法?怎样解决?逾期资讯对这类网贷加微信盗取图片的侵害表现,社会应高度关注,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客户也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当遭遇类似的侵权人表现时,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寻求帮助和维权。 网贷加微信盗取图片是一种新型网络诈骗手法,严重侵犯客户的停止个人权益,对客户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怎么。客户应提升警惕,加强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ixun/496284.html
4.法律在线官网原创栏目经济台[法律在线]《法律在线》让侵权远离我们生活 [法律在线]《法律在线》老百姓身边的侵权烦恼 [法律在线]《法律在线》大学毕业生租房烦恼 [法律在线]《法律在线》信用卡诈骗众生相 [法律在线]《法律在线》我的生活谁做主? [法律在线]《法律在线》打响“网络维权”战 [法律在线]《法律在线》婚姻保卫战 第1/http://jingji.cntv.cn/special/flzx
5.北京市司法局大数据时代,信息“裸奔”是大众普遍的感受。公民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窃取,严重干扰广大民众正常生活,滋生大量电信网络诈骗、敲诈勒索等犯罪。《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给个人信息上了一把安全锁。 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保护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非常重要。《民法典》对个人信息保护有具体条文,很多法律对https://www.bj148.org/wq/szfdw/bjssfj/202208/t20220825_163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