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法制网讯(□姚召伟房佳伟朱兵兵程湘钰)日前,中央政法委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3个单位入选,分别是第八师石河子市老街街道、第五师双河市八十一团双桥镇、第十四师昆玉市皮山农场昆泉镇。以下是上述3个单位的工作经验亮点,展现了兵团在基层治理中的探索与创新。
第五师双河市八十一团双桥镇——
“三融聚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
由八十一团双桥镇打造的“三融聚力”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评选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团镇党委书记、政委盛辉明作为代表,进京领奖。这是他第二次去北京接受表彰,第一次是在2021年12月15日举行的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八十一团双桥镇被授予“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称号。
“我们的工作得到党中央的肯定,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用好发展好本地特色品牌‘三融聚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好保障好职工群众权益的决心和信心。”盛辉明说。
近年来,八十一团双桥镇党委结合辖区实际,着力破解矛盾纠纷调处中存在的工作分散、部门壁垒、推诿扯皮等难题,探索出“多机制融汇、多平台融通、多力量融合”的“三融聚力”工作机制,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向系统集成专业高效跃升,多年来未发生“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八十一团双桥镇始终将职工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织密信息收集“全域网”,推动“三官一律一员”资源下沉,探索实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做到预警及时化、调解责任化、解纷时限化。
2021年,赵某与该团某连多名职工签订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这两年,因为流转土地价格上涨,职工们反悔,要让赵某加价,赵某一气之下到团镇有关部门讨说法。考虑到此事涉及人员多,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其他职工群众误解。团镇立即召开化解部署会,形成党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干、具体业务详细办的化解模式,成立由专职人民调解员、连队书记等为成员的协调处置工作专班,同时邀请团镇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在保障双方当事人权益的基础上寻求突破点。
通过多次沟通、交流,工作专班摸清楚赵某的真实想法,当即安排团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介入,与涉事职工“一对一”面谈,并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涉事职工向赵某支付了违约金,双方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在化解矛盾纠纷过程中或办理群众困难诉求时,哪里出现‘肠梗阻’,我们就找哪个单位,不允许推诿扯皮。”盛辉明说。
在推进力量联合中,八十一团双桥镇充分发挥“五老”和“乡贤能人”作用,建立了法律、医学、婚姻家庭等调解专家库,建成涵盖民事纠纷、劳动争议、行政复议等专门调解组织,统筹用好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政法干警、连队(社区)“两委”、志愿者等5支队伍,建立机制转换、流程监督等8项制度,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提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水平。2021年以来,调解人员联合调处各类纠纷273件、有效防止16件矛盾纠纷激化升级。
第八师石河子市老街街道——
消费纠纷“疏、定、调、防”工作法
11月8日一大早,第八师石河子市老街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仕权一从北京回来,就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不久前,由老街街道打造的消费纠纷“疏、定、调、防”工作法被中政委评选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成绩让我们倍感骄傲、倍感振奋,同时也给了我们继续勇攀高峰的目标和动力,我们将继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努力奉献、探索创新中,赋予消费纠纷‘疏、定、调、防’工作法新的内涵,为石河子市市民以及来石城投资、旅游的全国各地群众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张仕权说。
老街街道位于石河子市中心,辖区的幸福路商圈有大型商业综合体10个、商铺3200余家,日均客流量5万余人次,其中幸福路步行街2022年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样的繁荣之地,一度消费纠纷易发多发,是当地社会治理的难题。
一次,商圈服务站工作人员开展例行巡查时,发现有多名消费者因购买的香肠过期,与商户发生纠纷。工作人员一方面逐个劝导,舒缓消费者的情绪;另一方面迅速将情况反馈给市场监管、公安机关等执法单位,发挥“一站式”执法力量机制作用,组织执法人员到现场调查取证。经核实,商户陈某为了蝇头小利,将一部分过期烤肠混入合格烤肠中售卖,执法人员从其家中还搜查出20包过期产品,当场没收并依法销毁。
“‘一站式’执法力量机制的推行,让消费纠纷分级化解更快捷,目前90%以上的矛盾纠纷都能化解在初始阶段。”张仕权说。
努力让商圈成为矛盾纠纷“终点站”的同时,老街街道着力开展消费纠纷源头防范,推动开展“法治进商圈”“法治进商户”专题普法活动,将法治宣传融入幸福路商圈日常街演、网络直播、文化沙龙等形式中,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今年,老街街道通过广泛听取意见,制定出台《幸福路商圈自治管理公约》,在辖区推行经营相伴、诚信相待、困难相助、过失相规、矛盾相劝的“五相”公约。同时,发挥商户力量,从经营者中推选321名“十铺长”,设置154个“联铺说事点”,成为消费纠纷最小调处单元,在商圈治理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据统计,2023年至今,老街街道的消费纠纷投诉同比2019年下降82%,群众消费安全满意度达98%。
张仕权说:“成绩已是过去。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依靠群众进行探索创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
第十四师昆玉市皮山农场昆泉镇——
“昆仑山下古丽花”婚恋家庭纠纷品牌调解工作法
“我们的‘古丽’(维吾尔语,意为‘花儿’,多指女子)不仅美丽、自信、坚韧、包容,还懂法律、善调解,她们引领文明新风,提升了农场的精神文明水平和职工群众特别是妇女同志的文化素养。”11月9日,看着自己从北京领回来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牌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昆泉镇党委书记、政委胡明武感叹道。
胡明武口中的“古丽”是当地打造的“昆仑山下古丽花”调解品牌成员中的女性人民调解员。11月6日,该品牌推行的“昆仑山下古丽花”婚恋家庭纠纷品牌调解工作法入选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
“昆仑山下古丽花”调解品牌现有23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其中20名是女性,她们文化水平高,在皮山农场昆泉镇司法所的培养下,法律业务素质过硬,调解能力突出,特别是调处婚恋家庭矛盾纠纷时,“古丽”们发挥女性优势,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以情入手,以理服人,让一起起婚恋家庭矛盾化解于无形。
今年4月,团镇忠义路社区居民拜某一脸委屈地走进司法所,找到调解员说,她要和丈夫离婚。在拜某眼里,丈夫不顾家,挣的钱不花在家庭上,又不理解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唯有离婚才能消解怒气。调解员走访了解到,夫妻俩感情基础尚好,调解和好的概率较大,便根据掌握的情况,分别与夫妻二人谈话。调解员向拜某的丈夫重点强调他应承担的家庭责任,对拜某则侧重劝说她学会用好女性在家庭中的优势,既温柔又要有主见。两人觉得调解员的话有道理,答应好好过日子。5月,司法所回访二人,看到两人夫唱妇随,生活和美。
今年8月,团镇司法所联合辖区派出所为数十对夫妻上了一堂家庭教育课。不同的是,丈夫由派出所民警上课,重点宣传反家庭暴力法,讲解实施家暴的后果;妻子由司法所干警及专职人民调解员上课,重点讲解我国对妇女儿童的保护,鼓励她们大胆说出心中的委屈,司法所会保护其隐私并维护其权益。这堂课结束至今,听课的夫妻中90%没有再因家庭纠纷走进司法所。
今年以来,“古丽”们共调解婚恋家庭矛盾纠纷178件,调解成功率达80%。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理念,以踏实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扎实的能力,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同时,继续开展好‘千名干部下基层挂钩帮扶暖人心’活动,变上访为下访,把‘昆仑山下古丽花’人民调解品牌打造成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皮山农场实践,真正做到小事不出连、大事不出团、矛盾不上交。”胡明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