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第句(填写句子序号)标点使用不当,应改为:
②第句(填写句子序号)有语病,应改为:
4)第③句是本次活动的宣传口号,请你帮忙创作。
5)小江看到海报上“星航科技社团”的logo(见下图)很好奇,请你向他介绍该logo设计的内容与寓意。
1)为准备“科技嘉年华”活动开幕式的演讲,小江搜集了以下素材:
类别
材料
古诗中的科学现象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古诗文中的科学思维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纪昀《河中石兽》)
,。
名著中的科学精神
请你帮助小江补充表格里的素材,其中第(4)处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朱熹的《观书有感》中选择任一组上下句填写。
2)请你仿照小江的示例,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另选角度,为“名著中的科学精神”补充一个素材。
引水①
[唐]杜甫
月峡瞿塘云作顶,乱石峥嵘俗无井。
云安②酤③水奴仆悲,鱼复④移居心力省。
白帝城西万竹蟠,接筒引水喉不干。
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选自《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7月版)
【注释】①大历元年杜甫流寓夔州所作。时年55岁的杜甫步入了他多病多难的暮年时期。②云安:地名,杜甫曾在云安养病。③酤:买。④鱼复:地名,与白帝城都属夔州。
与王敏仲书①(节选)
[宋]苏轼
(一)
广州一城人,好饮咸苦水,春夏疾疫时,所损多矣。惟官员及有力者得饮刘王山井水,贫丁何由得。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盖二十里以下尔。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之,以麻缠之,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过用大竹万余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然须于循州置少良田,令岁可得租课五七千者,令岁买大筋竹万竿,作筏下广州,以备不住抽换。又须于广州城中置少房钱,可以日掠二百,以备抽换之费。专差兵匠数人,巡觑修葺,则一城贫富同饮甘凉,其利便不在言也。自有广州以来,以此为患,若人户知有此作,其欣愿可知。
(二)
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②。道远,日久,无不塞之理。若无以验之,则一竿之塞,辄累百竿矣。仍愿公擘画③少钱,令岁入五十余竿竹,不住抽换,水不废。
(选自《苏东坡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20年8月版,题另加)
【注释】①苏轼曾给时任广州太守的好友王敏仲写过18封书信,这是其中两封节选。②塞:阻塞。③擘(bò)画:谋划,经营。
1)古文中常存在“意同字不同”或者“字同意不同”的现象,请任选一种现象,参考示例,从选文的画线句中举一例解释。
示例:①意同字不同:“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中的“要”和“延”都是“邀请”的意思。(《桃花源记》)
②字同意不同:“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中的“使”,前一个意为“派遣”,后一个意为“出使”。(《唐雎不辱使命》)
2)阅读杜甫的《引水》,你发现夔州在地理环境和饮水习惯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广州博物馆中有一个“宋代广州三城自来水系统模型”,所展示的就是苏轼在两封信中提及的引水系统。请你根据书信内容,帮助博物馆工作人员完善解说表格。
图:宋代广州三城自来水系统模型(箭头为引水分流方向)
宋代广州三城自来水系统
规划缘由
水源地点
蒲涧山滴水岩
总体设计
管道保护
葵茅苫盖,派专人巡查修葺,
购田出租,设置公租房
检验通塞
根据诗文内容,分别分析杜甫和苏轼对待“引水”的态度。
(材料一)
朱林来自安徽省,毕业后,他回家做起了AI修复老照片的工作。通过AI技术,他将一张张原本泛黄、模糊不清的老照片变得清晰,被修复的人脸甚至还能眨眼、微笑、摆头。通过老照片修复,很多人得以用另一种方式重见逝去的亲人、朋友。截至目前,小伙已经帮500人“复活”了逝去亲人的老照片。____________。
(材料二)
(材料三)
人脸识别技术日渐成熟,广泛地渗透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看手机时“刷脸”解锁、网购时“刷脸”支付、回家“刷脸”开门、在公厕“刷脸”取纸……靠“刷脸”来解决衣食住行,似乎不再是天方夜谭。
然而,“刷脸”时代,欢呼与隐忧并存。在美国,有人发现通过搜索一个匿名婚恋网站上的用户照片,就能轻而易举地“人肉”这些用户的真实信息;迪士尼也因擅自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获取消费者的信用卡信息,为其推送他们可能感兴趣的产品而遭到投诉;谷歌曾研发出一个能够装在智能手机上的街景软件,这个软件扫描街景的同时,也采集了路人的面部信息,引发公众极大的不满。
(以上材料选自网络,有删改)
爆冬
田烨然
①纽曼已经很久都没有发动车子的引擎了,总觉钥匙扭开的瞬间,背后这座欧式建筑风格的房子会跟着汽车爆炸的火光一起灰飞烟灭,他觉得附近住着的那些邻居也是这样想的。这一辆辆车呈现着不同的姿态静静地躺在车库里,油箱内的汽油想必也因为这冬天过分的寒冷而冻结,街道上雾气越来越大,让他有些看不清电轨车是否停靠到了他的身旁。\n
②只听见哗啦一声,周围那浓浓的气体全部朝着一个方向涌去,他按下了口罩的循环过滤系统,跟着那团白冲了进去,车门关闭的那一刹那,像是从鬼门关逃出来似的,车厢内所有的乘客都戴着形似防毒面具的口罩,他看不见他们的眼睛和表情,无法分辨在那被遮挡下的一个个面容上是嘲笑还是惋惜。
③电轨车的挡风玻璃早已换成了智能电子屏幕,将前方的道路通过雷达和红外线扫描得一清二楚,路上没有车,没有行人,甚至连流浪猫狗都没有。啊,对了,去年冬天因为一场自然环境的灾变,整个纳斯金州的动物在一个星期内几乎灭绝,除了一种动物,即日夜躲藏在山洞中,倒挂着身体冬眠的蝙蝠。
④市区内的街道被政府包裹了一层透明的纳米搁板,在这里,人们终于摘下了悚人的口罩,面露笑容地冲着对方自由自在打着招呼,呼吸着郊区外那座工厂制造出来的氧气。纽曼是个银行经理,但现在的银行已经不再管理金钱这种低级的玩意儿了,偌大的金库内没有金碧辉煌,没有积压的特殊脂味,而是被分割成两块区域,左面的罐子里存储的是氧气,右面的罐子里存储的是淡水,因为,在这个时代,这两种东西要比任何奢侈品还要奢侈。
⑤从金库出来,把存单递交给客户后,他突然被杰克和沈贤叫住,三个人闲聊了几句,便登上了天台的咖啡厅,说是透透气,却依然只能躲在那些搁板层下看着眼前这座虚无缥缈的城市,这秒还能看到情人塔,下一秒这座塔就被吞噬在了浓雾中。
⑥杰克抿了口咖啡发牢骚道:“见鬼,又涨价了,前天一杯咖啡还是只需要40____,今天竟然60____了,我一个月也才几千____的收入啊!”
⑦沈贤没有点咖啡,而是点了半杯水,他也是小啜了—口说:“环境越来越恶劣,尤其到了冬天,这所谓的雾霾根本就散不去,表面上看起来挺温柔的,其实化学组成一看,今年又多了几样有害物质。”
⑧纽曼将咖啡一饮而尽说:“所以,还是要努力工作,多拉客户,才能拿到提成。”
⑨“你说,为什么一到了冬天,整个州就禁止私家车出行了呢?”沈贤问道。
⑩“能见度半米,找撞啊。”杰克回道。
纽曼轻轻地用手指磕了几下桌子说:“我觉得雾霾要是再这样下去,恐怕,我在中心点燃根火柴,政府大楼就炸了!”
三个人开始哈哈大笑,戏谑着眼前这一场人为灾难。
纽曼抬头看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罗生门·未来》,作家出版社,有删改)
A.美元\nB.毫升
我选()
理由:
结尾一:搁板上空依旧是浓雾蒙蒙,一切仍被吞噬着。“燃根火柴”“就炸了”!真的会炸吗?
结尾二:头顶的搁板有着几道裂缝,那些白色的气体像是一条条细长蛇偷袭了进来,接着,他听到了打火机点烟的声音,然后眼前一片火光。
①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世界肯定不能与现实太近,否则就会失去其魅力甚至存在的意义;但想象世界与现实的距离也不能太远,否则读者无法把握。
(刘慈欣)
②科幻小说基于科学虚构,不论科幻小说中所构想的场景多么新奇古怪,多么违反习惯与常识,多么超越当下的认知能力,其似无边际的想象都在“科学”范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