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畔、岳麓山下,春光明媚。3月31日,2016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在这里激情启幕。众多移动互联网大咖闪亮登场,畅想移动互联网的美好未来,展开一场思想与智慧的大碰撞。他们创业创新、奋斗拼搏的故事,传奇又耐人寻味;他们的精彩演讲,动听又启人思考。这些移动大咖与湖南有着深深的情缘,本报特选取几位推介给广大读者。
陈小华:回到长沙,获文化认同感
陈小华通讯员摄
湖南日报记者李国斌
成立不到一年,便首轮融资3亿美元。这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对于58到家,外界已了解不少,而对于陈小华过往的经历,却知之不多。3月30日,在2016年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开幕前夕,陈小华与湖南日报记者在长沙的58到家总部畅聊他的人生经历。
陈小华出生于邵阳县农村。就读于湘潭大学时,他学的是机械工程,却对互联网信息技术情有独钟。他自认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学生,为了学习喜欢的计算机,经常逃课。大学期间,他通过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难以企及的计算机四级考试。
“有一天恍然大悟:那不是我想要的创业。”陈小华果断退出,甚至不惜放弃公司股份。他悟到的是:大学生创业不具备条件,一没有资金积累,二没有人脉资源,三没有管理经验。陈小华说,尤其如今的互联网创业,一开始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果第一天就想要挣钱,很难有远大的愿景。
2007年,他进入58同城,一家不用为资金发愁的公司。58同城在纽约挂牌上市没多久,他创办58到家。
以前,湖南只是家乡,并不是事业所在地。在2014年首届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上,他萌生回湘发展的打算。2015年的“岳麓峰会”,确定58到家的总部落户长沙。
一些互联网企业不敢把总部放在中部长沙,为什么58到家反其道而行之陈小华的回答是,首先58同城和58到家本身有自己建一个“生态系统”的能力,58同城有超过100亿美元的市值,员工多达3万人;其次58到家能给出与北上广一样的薪酬,吸引高端人才来长沙;第三是有人才培养能力,可以就地招聘应届毕业生,然后请导师进行培训。
“58到家总部落户长沙,不仅仅是乡情使然,我们还想获得主场作战的文化认同感,也希望能成长为华中的标志性互联网企业。”陈小华说,杭州成就了马云,山西人李彦宏的福地在北京,潮汕人马化腾在临近的深圳更容易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目前中西部还没有大的互联网企业,而作为中部交通枢纽的长沙,是教育高地、人才高地,率先回来就能占据人才优势。
互联网+服务业,让人看到了到家服务的广阔前景。“服务业将诞生下一个巨头企业。”陈小华自信地预计,到2020年58到家交易额目标是突破千亿元。
吴晓波:互联网把世界推平了
吴晓波
湖南日报记者陈薇
因湖南日报社推出的“寻找廖厂长”系列报道,吴晓波与湖南深厚情缘被揭开。
当“吴晓波频道”聚集的用户越来越多,吴晓波开始着手建设属于自己的社群,通过一系列试验来尝试推行“社群经济”。
其中一个试验,是在“吴晓波频道”里最早提出“反屌丝文化”。吴晓波认为,“屌丝”不是没钱,而是消极堕落。在他理解的社群经济中,理性中产阶级会在未来的社群经济试验中成为最主流的势力。在这个意义上,“得屌丝者得天下”的互联网铁律变成过去时。
吴晓波坚持在“吴晓波频道”中倡导“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于奉献共享,反对屌丝文化”的价值观,逐渐得到了用户的认同。
“好玩嘛。其实互联网经济就是‘打打看’,错了就回过来,考虑清楚了重新来过。”吴晓波说,“运营社群最重要的是‘人格的清晰’和‘价值观的认同’。我们可以把‘社群经济’看成是一种后市场经济模式,即所有的交易互动,先是建立在价值认同的前提下,‘商品——人’的关系倒置为‘人——商品’的关系。”
吴晓波说:“互联网把世界推平了,年轻人有一点热情,有一点创意,就能快速创业。”
倪正东:门槛相当低,成功却更难
倪正东
湖南日报记者胡宇芬
回湖南,对于桃源游子倪正东来说,除了浓浓的亲情、乡情,如今还多了一份激情。
3月31日,又一次回到湖南的倪正东,这位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走上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的演讲台。19年前,他从岳麓山下的湖南大学毕业,考入清华园继续攻读硕士和博士。如今,他一手创办的清科集团,不仅是我国股权投资领域最大的信息服务提供商,还涉足创投领域风生水起。
“这两年,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回来。上两个月清科集团刚在湖南投资了1家企业,一年多来,在湖南已经投资了3家移动互联网企业。”面对记者的提问,倪正东说话节奏很快。
“湖南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之快,我感受非常深。”倪正东告诉记者,从政策、观念、氛围和人才等创业环境来看,长沙离移动互联网创业“第五城”越来越近。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和长沙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政策,让湘籍人士回乡创业的越来越多,即使在外地的湘籍互联网人士,交流互助也越来越多。
“清科目前的投资重点为移动互联网、大消费、文化娱乐、医疗健康、教育等。除投资湖南本地企业,去年以来清科集团还投资了10家湖南人在外地创办的互联网企业。”倪正东说,他的理想是管理1000亿元的资产,做1000家公司的股东、100家基金的LP,相信未来投资湖南企业或湖南人企业的机会还会增加。
磁石科技,是由芒果传媒和倪正东联合投资在长沙高新区创办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倪正东看中了正往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芒果传媒。他告诉记者,湖南媒体的影响力很大,磁石科技开发的智能硬件来势不错,下一步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让娱乐、消费与生活紧密相联,正在不断摸索中。
“湖湘汇”,由倪正东和其他5位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湘籍大佬联合发起成立。这个为湖南及湘籍移动互联网从业者搭建交流平台的纯公益性质组织,正在努力推动移动互联网成为我省的新兴战略型支柱产业。
倪正东曾说,做梦百分之八十都是在老家。湖南元素,已经深深融进了他的血脉中。
叶大清:移动互联网圈子,“湘军”占三成
叶大清通讯员摄
湖南日报记者余蓉
“湖南是一个消费大省,未来湖南将成消费金融大省。”3月31日,融360联合创始人叶大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预测。
在叶大清看来,湖南政府部门大力推动“移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眼光前沿,出现一批不错的娱乐、文化、消费、旅游等生活服务类移动公司,“85后在这些方面的需求非常旺盛,消费金融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叶大清是湖南益阳人,融360是一个金融产品的在线搜索平台。过去4年,融360推荐成交金额达3000亿元,并通过D轮融资获得超10亿元的风投,已成中国最大的平台。叶大清本人也荣膺“2015年度十大创业家”。
“湖南人敢闯、敢拼、敢为天下先,正适合在互联网创业。”叶大清称,不管是革命年代,还是当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变革时代,都留下了湖南人的影子。在移动互联网圈子,流传着有三成“湘军”之说,开放的眼界、包容的格局、跨界的思维,恰恰是湖南人最浓厚的互联网基因。
叶大清于1990年考入湖南大学经管工程系。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园,包含道教、佛教、朱熹理学等多种文化的岳麓山,都让他非常着迷,也奠定了他开放、包容的思维方式。
大学毕业后,叶大清想出国看看,开始准备留学。当时湖南甚至没有英语GMAT考点,他坐了一夜的绿皮火车,前往武汉参加考试。然后,他拿着半额奖学金,来到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攻读金融学硕士学位。
一个未知的世界,一个并非万全的准备。他为此吃了不少苦,端过盘子洗过碗。这只是他人生的第一次冒险,叶大清骨子里有股“不安分”。随后他先后跳槽到CapitalOne、AOL(美国在线)、美国运通和支付公司PayPal等世界顶级金融公司、互联网公司,但一直没有停止自己创业的想法。
2006年,叶大清和妻子做起了电商生意,把中国制造的mp3眼镜等物件卖给美国人,挣了几万美元,但项目最终失败。叶大清分析原因是当时做电商是兼职,不够聚焦。
2009年,叶大清回国工作,开始研究各种金融模式,准备创业。“互联网正在改变各个行业,我不能放弃这次机会。”2011年,叶大清瞄准互联网金融,和2个合伙人创办了融360。
“做互联网金融就要霸得蛮、吃得苦、耐得烦,这也是我们湖南人的特点。”叶大清说,融360也面临各种诱惑,比如大公司开出高价收购,银行出钱买竞价排名服务等,但他都不忘初心,坚持下来了。
叶大清认为创业首先需要精力集中、全神贯注,同时要瞄准老百姓生活中的痛点,解决他们的问题。他鼓励年轻人大胆地去想象、尝试,“互联网的机会依然很多,什么时候创业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