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云南

LED显示屏播放、张贴海报、推送短信、组建反诈防骗“好友群”,甚至在全员核酸检测的过程中都能“邂逅”反诈知识,宣传攻势如海浪般铺天盖地,但为何电信网络诈骗还是令人防不胜防?

公安部多次在全国推广天津市反诈经验,同时反诈任重道远。据介绍,当前,天津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然严峻。通过全面梳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类型,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5种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0%,成为最为突出的五大高发类案,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总数的1/3左右;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涉案金额最大,占全部涉案资金的1/3左右。

数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让人追悔莫及的被骗经历,特别是当老年人看到自己一辈子的辛苦钱打了水漂,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在被骗的人群中,相信还有这样的人──不认为自己会成为骗子的“猎物”,却“鬼使神差”地将自己的钱财“拱手相让”于他人。为什么看似并不高明的骗术却击败了那些曾经“胸有成竹”的人?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手段,我们该怎样提高防诈“免疫力”?五大反诈利器您都知道吗?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刷单就是诈骗!当心骗子改头换面

在高发诈骗类型中,刷单诈骗名列榜首。“刷单就是诈骗”,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个防骗口诀。可是,依旧有人掉坑,这是什么原因呢?

“多数受害人直到被骗报警时,都不知道自己在参与刷单。”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中心三大队教导员高鹏说,当前,骗子绝口不提刷单这个词。因为打开手机搜索刷单这个关键词,弹出的几乎全是公安机关的防骗提醒,所以骗子会改变剧本,用“免费送”“轻松赚”为新诱饵,请君入瓮。

真实案例

高鹏说,“刷单+App”的合体,让刷单返利类诈骗蒙蔽了许多人,以往的刷单,“客服”会要求不要付款,而是以转账的形式进行刷单,这就等于并未下单,而是直接把钱给别人,引人怀疑。如今,套上看似正规App的马甲后,你以为的正规订单直接付款,其实既不能“到货”,也无法退款,而订单的钱则会直接打到卖家也就是骗子手中。

高鹏提醒:刷单诈骗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先以小利诱惑大额追加投资。因此,广大市民一定要牢记,切勿相信“中大奖”“免费送”等噱头,凡是需要先行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网购警惕“维权客服”来电当心退款变贷款

因为网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所以冒充客服类诈骗很有“市场”,成为频发、高发类案件。

按对方提示操作,张先生在支付宝内透支了备用金所有额度,后将透支的钱款转入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对方承诺后期会将备用金和理赔金一起返还,并让张先生继续下载网贷App透支额度转账。张先生发觉不对劲,遂不愿配合,当其与对方进行联系时,发现对方“失联”,最后损失金额2.5万元。

“高回报”“高收益”?当心“投”进坑

如今,随着理财观念深入人心,“钱能生钱”是很多人的迫切需求。随之而来的,就是骗子乘虚而入,设计出千变万化的骗局,等人上钩。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的受害人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群体或热衷投资、理财、炒股的人群。”高鹏说,由于缺少经验和辨别能力,再加上“高回报”“高收益”等博眼球的宣传口号,使得一腔热血换来大把资金付之东流。投资理财类诈骗因为涉案金额巨大,成为诈骗“案值”之王。

针对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的犯罪手法,高鹏介绍,首先是社交平台找目标。锁定受害人的方式包括通过社交软件寻找受害人并建立联系、发布股票外汇等投资理财信息网罗目标人群、通过婚恋交友平台确定婚恋关系骗取信任等。在获得受害人信任后,以“‘炒股高手’带你零风险炒股”“高收益投资项目稳赚不赔”,或是“虚拟货币升值快,让你实现财富自由”等为借口,让受害人下载非法App进行投资,而这些平台往往已经被骗子掌控,能够随时控制后台数据,前期小额投资试水可获得返利,一旦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后,就会发现无法提现或全部亏损。

“以动辄12%以上,甚至高达30%至50%的超高年化收益,而且‘稳赚不赔’作为诱饵,往往都是诈骗,大家千万不能被这些甜头所迷惑,一定要保持戒心。”高鹏提醒,对于投资理财类诈骗,不要被高利率迷惑双眼;不要轻信互联网平台上陌生人发布的荐股、释放内幕消息之类的信息;不要轻易下载陌生人推荐的无法验证是否合法合规的理财平台;不要向陌生的对公、个人账号汇款转账。

网贷放款之前先收费当心“越贷越穷”

“只需要提供身份证信息就能拿到贷款”“可以做到大额度、低利息贷款,对征信没有要求”“零抵押零担保,手机闪电放款”……打着“零门槛”“零手续费”的幌子,层出不穷的网贷平台背后却是套路。

“受新冠疫情影响,网络贷款诈骗数量激增。”高鹏说,过去,网贷诈骗分子紧盯的是“低信用”群体。而近几年,一些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创业者因资金周转困难,向网络贷款平台融资,不法分子借机诈骗敛财,这样使得网贷的受害群体范围扩大。

高鹏介绍,此类诈骗之所以能屡屡得逞,就是能精准定位到目标对象。“需要钱的人往往在各类正规借贷平台或机构无法通过信用审核,犯罪分子恰恰抓住被害人急需用钱又不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弱点,‘对症下套’实施诈骗。”

“放款之前先收费,是网络贷款诈骗最常见的伎俩。”高鹏说,被骗者中十有八九就是掉入这个坑里。因此,贷款人要谨记:正规的贷款平台不会在贷款前收取任何费用,更不会收取保证金。

此外,高鹏提醒,有贷款需求的金融消费者要充分提高风险和防范意识,一是通过正规渠道、官方平台贷款;二是在进入借贷平台之后,可以通过企查查、天眼查等工具做必要的背景调查;三是借贷过程中切忌给个人转账。

“你涉嫌藏毒、洗黑钱,这是你的通缉令、拘捕令,不要泄密,按我说的去做……”这些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正是因为知道大家都有了防范意识,所以,骗子又出新花样。

“此类诈骗让受害人深信不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诈骗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从而在诈骗过程中准确说出受害人姓名、工作单位、住址等,具有极强的迷惑性。”高鹏说。

常见养老诈骗记住这六种

提供“养老服务”: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等项目为名,将老年客户诱骗至所谓的基地、福利院进行参观、游玩,描绘养老项目的未来,进而以预售床位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投资“养老项目”:抛出高额分红、保本高息、预订服务等说辞吸引老年人投资。这些机构的资金运作、流向不明,有很高的卷款跑路风险。

宣称“以房养老”:诱骗老年人将抵押房产的资金拿去购买其推荐的理财产品,最终导致老年人没了房子还背负贷款。

销售“养老产品”:一些企业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验、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购买价格虚高或假冒伪劣产品。

开展“养老帮扶”:不法分子以空巢老人为目标,在老年人面前装儿子、扮孙子,假借心理关爱、志愿陪护、送温暖活动等方式,获得老人信任后,以多种手段实施诈骗。

代办“养老保险”:不法分子冒充银行、保险机构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帮助未参保人员代办“养老保险”或者代办“提前退休”,收取老年人“材料费”“保险金”等。

五大反诈利器一定用起来

“增强防骗的‘免疫力’关键靠自己。”高鹏曾对一个个被骗的受害人进行走访,询问是否看到反诈的宣传单,多数人表示,接到过,也听过介绍,就是没有当回事,觉得这事摊不到自己头上,“由此可见,对于防骗知识一定要入脑入心。”

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除了要有警惕性和主动性之外,还需要行之有效的反诈手段。高鹏说,目前已经有“五大反诈利器”,多角度织密防诈安全网。

THE END
1.婚恋平台交的会员费怎么退婚恋网站不肯退费怎么办→MAIGOO知识婚恋网站不肯退会员费的话,可以考虑向12315投诉,除了不肯退费外,因婚恋网站“霸王条款”而产生的退费纠纷可以也由消费者协会来解决,或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除了投诉外,向法院提起诉讼也是一个办法,可以以合同纠纷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退款,如果对方违约的,还可以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https://www.maigoo.com/goomai/314297.html
2.珠海余生有你套路消费,不按合同约定退款珠海余生有你套路消费,不按合同约定退款 2022-04-22 已完结 2022年2月11日,我在微信的广告里填了一个婚恋的资料,第二天这个余生有你就打电话过来,说有个女孩非常适合我,24岁,是我老乡,性格好,不要车不要房不要高工资还孝顺(真不明白当时我为何会信)就这样把我*到了门店。到了门店一开始跟我聊了一个多https://www.xfb315.com/tousu/95263347.html
3.推荐对象明明不符合要求,婚介平台为什么还不退费?—新京报例如,婚介机构的虚假宣传并没有在合同中载明,消费者如果缺乏法律意识,没有保留和收集相关证据,事后再收集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在恋爱过程中交友对象恶意诈骗,也很难界定是普通情感纠纷还是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有不少消费者因为维权成本高而放弃维权。 另外,近年来,利用婚介机构、婚恋网站实施诈骗的案件也屡屡发生。2022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64740686514649.html
4.在婚恋所被忽悠签了合同,交了钱,当天回到家感觉不对,要求退款在婚恋所被忽悠签了合同,交了钱,当天回到家感觉不对,要求退款,怎么才能把钱全额要回来https://m.findlaw.cn/ask/question_65965677.html
5.婚恋相亲平台不给退费怎么办婚恋相亲平台不给退费退款难题,背后隐藏的“套路”每当看到一些消费者因婚恋平台退款难题而愤怒维权的新闻时,我不禁感叹:这难道是一个巧妙设计的商业陷阱吗?婚恋相亲平台的退款问题并非孤例,几乎所有服务型行业中都有类似的“收费陷阱”。相较于其他行业,婚恋相亲的“隐性收费”和退款条款常常更复杂、含糊,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http://www.wedating.cn/hunl/47387.html
6.湖南消费维权联盟丨男子征婚被关小黑屋消费4万退款需扣15%服务费事后饶先生冷静下来,回顾整个过程觉得疑点丛生,通过网上搜索也发现“我主良缘”有不少类似的纠纷与投诉。饶先生担心自己上当受骗,在“我主良缘”还未实际提供任何服务的前提下,第二天就再次返回“我主良缘”线下店长沙雨花区分公司,要求取消服务合同并退款,结果对方却称必须扣除15%服务费,这让饶先生很气愤。http://hunan.sina.cn/tousu/2022-05-23/detail-imizmscu296956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