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5万元买婚恋服务发现与宣传不符,“三所联动”调解退费

深化“三所联动”机制,上海公安打造了“3+N”协同解纷新模式。

“三所联动”是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和律师事务所通过签约结对共建方式,开展矛盾纠纷化解。2024年以来,检法机关、行业部门、群团组织也加入调解体系,解纷的“朋友圈”越画越大,着力把矛盾纠纷更多更快更好地化解在基层一线。

7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近一年,“三所联动”机制已累计排查化解93.8万余起矛盾纠纷,回访满意率超95%;为群众提供“家门口”法律咨询服务7万余次;因矛盾纠纷引发的严重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5%。

化解4700余起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

近年来,婚恋中介服务渐受热捧,但由于部分婚介机构存在信息审核不严、“红娘”资质不规范、退款难等问题,引发了一系列消费纠纷,甚至转化为治安问题。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徐家汇派出所所长杜明介绍,2024年5月徐家汇派出所处理了一起有关婚介服务的消费纠纷。一名女青年在婚介机构花费5万元购买婚恋中介服务,签订合同后发现婚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并不符合事先宣传介绍的内容,于是找到婚介机构要求退费。

起初,婚介机构以当事人自身原因、机构已提供完整服务为由只愿退款5000元,女青年见协商未果,便从开始的“安静地要”、“吵着要”直至在门店现场穿着前后印满字的T恤衫,于是婚介机构以影响门店正常经营为由报警。徐家汇派出所摸底调查后发现,该婚介机构确实存在服务不匹配等问题,并且该婚介机构其他消费者也碰到了类似问题。后经派出所介入对双方调解,该婚介机构退还了大部分费用。

为预防减少此类矛盾纠纷,上海公安依托“三所联动”机制,会同民政、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召开徐汇区婚姻介绍机构规范管理工作会议,9家婚介机构签署了《徐汇区婚姻介绍机构合规经营承诺书》。

例如,针对工作中发现的劳资、医疗、消费等领域的矛盾纠纷,警方积极探索构建矛盾纠纷“3+N”调解体系,推送教育、民政、住建、卫健、市场等部门以及全市220余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助、功能互补。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压实解纷主体责任。今年以来上海全市共4700余起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对解纷过程中发现的社会前端治理问题,我们建立完善了预警通报机制,推动从‘解剖一个问题’上升到‘解决一类问题’。”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基层基础工作指导支队支队长金捷介绍,“近一年来,‘三所联动’累计将93万余起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基层,纠纷调处回访满意率达95%以上;助力本市公众安全感连续第11年提升。”

检察院、法院融入“三所联动”机制

“感谢民警同志,多亏有你们调解,不然我们还要打官司才能拿到医药费。”近日,吴先生家属专程赶到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四平路派出所向民警致谢。

今年以来,检察院、法院主动融入“三所联动”机制,司法部门的提前介入,进一步增强了纠纷调解的权威性,让当事人不用“打官司”也能预知法律后果,更好发挥法治的预期功能。

在上海,法院“巡回审判庭”“诉源治理中心”与“三所联动”纠纷调解室已实现深度对接,调解协议与司法确认无缝衔接,更加增强了调解的法律效力。今年以来,共有涉及物权纠纷、遗产继承等方面的13000余份调解协议获司法确认。

检察机关也将有刑事和解基础的轻微刑事案件纳入“三所联动”平台,经“三所联动”调解成功后,由检察院认定并作出不起诉决定,有效减少积怨形成,修复社会关系。

“检法机关的提前介入,为老百姓提供了家门口的‘法律服务站’,避免矛盾纠纷发酵后全部进入诉讼程序和后端社会治理,减轻了诉讼压力,节约了社会资源,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就在身边’。”金捷表示。

THE END
1.帮女子相亲三次婚介公司曾涉服务合同纠纷婚庆解释权据媒体报道,近日,厦门王女士通过社交平台接触到婚介机构爱渡公司。在先后约见3个男生后,发现一名男士身高疑似造假,另外两名男子和她聊不上话。气愤之下王女士找到该公司要求退费,但被告知扣除相关费用后只能退2万元左右。 天眼查App显示,涉事的厦门爱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6月,法定代表人为肖玉平,注册资本10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D5KO910511D2LM.html
2.珍爱网黑猫投诉[投诉要求]退款 0 0 0 正在加载 《文明诚信投诉公约》 我要投诉 我的投诉单 24小时有效投诉17678 累计有效投诉22449352 新手引导商家指南常见Q&A网站地图 官方邮箱:heimaotousu@vip.sina.com 合作机构 合作媒体 合作律所 北京浩云律师事务所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 https://sd.tousu.sina.com.cn/company/view/?couid=1902484860
3.签了婚恋介绍合同,婚恋机构自己介绍了过一个相亲对象,但是后面自己找到问题描述: 签了婚恋介绍合同,婚恋机构自己介绍了过一个相亲对象,但是后面自己找到了,还能找机构退款吗?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514619 人·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0080362.html
4.牵手来福文化诱导消费,霸王条款,退款纠纷牵手本人于2024年 10月9日晚在 天津来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报名 婚姻介绍 花费 14800元 该机构诱导消费,在牵手APP婚恋平台上购买一年牵手红娘服务,前期与销售顾问进行了沟通,并且产生了消费。10月10日在网上看到有欺诈行为,同时使用了牵手平台的APP后,发现该平台和宣传说述有较大的差异,导致本人对该平台的今后服务质量产https://www.xfb315.com/tousu/97739728
5.涉青年婚介服务纠纷应警惕三方面“以爱为名”挖坑设障(记者 贾增远 通讯员 武鑫蓉)《2023年轻人婚恋压力报告》显示,从第六次到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青年人口总体下降近4千万,单身青年却从1.31亿增至1.34亿。越来越多面临婚恋压力的青年选择通过婚介机构介绍拓展交友圈、寻觅良缘。但婚介服务中偶有一些消费套路,容易引发矛盾纠纷。法官提示,选择婚介服务警惕以下风险。 https://m.btime.com/item/4346ae8rv649pbb2lf5rfhrt5eh
6.记者深度调查:相亲遭遇“职业红娘”今年开始,我们栏目接报多起因为在婚恋机构付费相亲而引发合同纠纷的案件。事主们往往在婚恋机构缴纳了巨额的“中介费”,结果往往发现:合同货不对板;相亲对象货不对板;机构的前后态度差异巨大,而且向我们反映的事主多为女性。而今天给我们打电话的事主是一名男性,他说自己遇到了所谓的婚托。 https://m.gmw.cn/2024-08/05/content_1303812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