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每经编辑段炼
经常在网上购物的朋友,对“运费险”这个险种应该不陌生。
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自己的“运费险”权益被平台取消,一些商家也开始关闭这项服务。
消费者退单多,“运费险”权益被限?
商家:“运费险”比快递费还贵
据央广网,近日,李梦(化名)发现,自己被某电商平台限制了“运费险”权益。
李梦表示:“我看直播的时候,看到他们在卖的东西,我就发现,每个商品都没有运费险。有一次,一个直播的主播说,他们的商品都是有运费险的,我看了一下链接,是没有运费险的。我就把我那个链接发给了我的另外一个小号,小号显示是有运费险的,但是我这个大号就没有。”
此后,李梦与平台客服沟通得知,可能是因为她的大号此前退单较多导致。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查询发现,近一个月以来,被平台限制使用“运费险”权益的消费者有不少。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商家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从今年8月下旬开始,他们的店铺主动关闭了“运费险”服务。退货率逐年升高,是其中一个原因。
电商经营者张燕娜此前经营了一家女装店铺,今年下半年关停了。
张燕娜:从去年开始,我觉得运费险对于某些类目不是很好,像女装,她可能想回去试试,会买好几件,其中选择一件到两件,所以导致我们的退货率增加了好多,前两年的话,可能还在百分之三十、四十的样子,退货率去年开始达到百分之五十、六十,今年还要高。
张燕娜说,除了女装,童装、男装、生活用品等品类的退货率也在逐年上升。从商家的角度来说,推出赠送“运费险”服务,每一单的保费成本要增加五块钱左右,如果退货率过高,会“得不偿失”。
张燕娜:我们之前运费险已经平均要五块多一单,比发货的快递费还要贵,快递费你如果量大的话,跟快递公司谈一下可能全国还能三块、四块走。你可能刚开始,因为退货险销量增加了,但是你的退货率也会增加,后续就是库存增大,品不可控了。衣服是季节性的,像羽绒服之类的,它就是卖一个两个月销量比较好,后续就卖不上这个量了,那导致库存特别多。还有运营、售后这一方面,你要重新整理衣服、挂烫,再发货的话,还有包装、也添加了一部分人工费用。
有电商从业者讲述了自己进行线上测试的过程:选择一部分客户支持“运费险”,另一部分则关掉“运费险”。结果显示,售后纠纷减少、运营成本下降的同时,退款率也下降10%左右。也就是说,对于商家来说,关闭运费险服务本身可以筛选掉一批随意下单的消费者。
在电商分析师鲁振旺看来,运费险成为电商平台“卷服务”的标配,对于商家来说,增加了很高的成本,而且退货率暴增,今年618、双11期间,服装退货率非常高,赔本赚吆喝。在他看来,强制运费险对于某些类目来说可能成本更高,比如服装鞋帽领域,可能会引起行业的洗牌,退货率不可控的商家可能会退出竞争。
而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相较于其他产品,这一险种赔付率也更高。据了解,某电商平台的“运费险”赔付率达到80%左右。
保险业资深从业者:这个业务保费规模有量,一般业务落地到某家分公司,分公司的保费规模就冲上来了。尤其像是中小公司,本身保费规模不大,你拉个几千万或者上亿的运费险,保费增速、它的市场份额立马就上来了。考核方面,在保费这个角度,保险公司一般考核两个方面,一个是保费规模,另一个方面就是效益。但是现在往往考核规模的权重要大于对效益的考核权重。
据了解,目前已有平台推出了降低商家运费险的措施,比如简化退换货步骤、判定异常账户、加大优惠补贴力度、降低运费险价格等方式,来解决当下出现的问题。专家认为,未来还需从动态调整保费、共建电商生态等方面入手,进一步达成用户体验与商家利益等多方平衡。
销量下滑,利润缩水
与此同时,“运费险”还吸引来了羊毛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大部分消费者在下单后商品不满意需要退换都会直接在平台选择退、换货,平台安排快递员上门取货,如果有运费险的保障,消费者在退换货时无需支付运费。
而羊毛党们看到了运费险赔付和快递差价之间的漏洞,他们通常会选择自己去快递驿站选择最便宜的快递寄给商家,运费险赔付金额多为寄送地运费平均价格,赚取其中差价。王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从黑龙江向浙江义乌退货,运费险会赔付退货人13元,如果实际下单只用了8元,一单就可以“薅”5元。
刘琦:他们首先是用自己还有亲戚朋友的身份信息注册了一大批网店、支付宝账户,之后在网店里面上架大件商品,比如说橡胶床垫、乳胶床垫这种,上架之后,就会用自己注册的一个支付宝账户,在自己那个网店里面下单,自己买自己的商品,下单的同时就会投保大件商品运费险。这个大件商品运费险的保费一般是18块钱到30块钱不等,赔付金额有250块钱一单。下单成功以后,就会在另外一个叫礼品网的网站上,那个网站上会上架一些价格很低廉的商品,下单之后,就会直接生成一个订单号,然后他就会把这个订单号,填到淘宝退款页面那里,系统就识别完成了这一次退款退货,之后250块钱的保费就会打到嫌疑人的支付宝账户内。
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通过虚构交易并频繁退货骗取运费险理赔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针对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构成保险诈骗罪。
他同时表示,运费险一般并非电商平台强制商家购买,消费者购买商品时会根据自身意愿主动选择购买。当然商家也可以自己主动购买,作为提供给消费者的一种交易条件。至于电商平台,通常不应直接强制商家或者消费者选择购买运费险。
“如果电商平台强制消费者或者商家购买运费险,消费者或者商家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赵占领表示。
编辑|段炼盖源源
校对|王月龙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广网、央视新闻、每经网、公开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