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吸引办卡霸王条款“卡还在,商家没了”……
预付式消费踩坑现象层出不穷
消费者的权益谁来维护?
1
预付消费遭跑路
支持起诉破解维权难
“我在舞蹈培训机构办了一张课程卡,还没开始上课店铺就倒闭了,现在既没办法联系商家退款,之前使用的后台程序也下架了,这该怎么办?”
2023年11月,刘先生充值的预付卡遭遇商家跑路,向静安区检察院提出申请,希望检察机关支持其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承办检察官经初步调查,了解到刘先生在购买舞蹈卡时与商家未签订书面合同,对经营者信息一无所知,且商家提供的后续约课小程序突然下架,刘先生无法提供能直接证明其与商家之间法律关系的证据,更无力证实剩余课次或课时数,维权受阻。
检察官认为,涉案舞蹈公司拒不履行服务合同约定义务,刘先生依法有权请求解除合同、主张公司退回剩余课程费用。此外,另有20余名消费者与刘先生面临同样的问题,有必要通过对类案支持起诉,破解举证难题,保障消费者行使诉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023年12月起,静安区检察院陆续对刘先生等27名消费者与涉案舞蹈公司服务合同纠纷案支持起诉。2024年3月28日,静安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强出庭支持起诉。2024年3月起,静安区法院陆续全部采纳支持起诉意见,对27名消费者提出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依法判决涉案舞蹈公司退还预付款共计8万余元。
2
公益诉讼助力预付卡资金监管
2024年4月,静安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室在走访时发现,辖区内有部分提供体育服务企业存在过度低价宣传诱导充值、违反限额规定、资金用途未尽披露义务等问题,遂决定立案调查。
静安区检察院发现,辖区内有部分提供体育服务企业存在过度低价宣传诱导充值、违反限额规定、资金用途未尽披露义务等问题。
经进一步实地走访,约谈企业负责人,检察官发现有三家体育企业在使用第三方平台作为预付消费卡经营活动的处理系统时,并未将上述处理系统与本市单用途预付费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对接,行政机关未能及时掌握商户预付卡发行数量、预收资金用途、余额等重要信息,致使消费资金未能得到有效监管。
3
低价充值是陷阱
刑事检察推进追赃挽损
在另一起案例中,2019年5月,某培训公司注册成立,主要经营乐器培训、文化艺术辅导课程。
△涉案聊天记录
2024年7月5日,案件移送至静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审查全案证据材料,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同步开展追赃挽损、释法说理等工作,先行保障涉案家长的合法权益。
检察官认为,杨某某利用职务便利,虚构低价课程骗取课程费,构成职务侵占罪。案发后涉案公司主动向家长提供相应课程,承担损失。鉴于本案犯罪情节轻微,且具有自首、认罪认罚、赔偿被害单位损失并取得谅解等情节,经公开听证后,听证员一致同意拟对杨某某相对不起诉意见。2024年9月11日,静安区检察院依法对杨某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此事
有网友表示
还有很多网友求助
你有预付费方面的困扰吗?
留言说说吧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