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笔者看来,迎合国家监管要求,各种创新模式也在积极孕育,近日,多家媒体曝光了一种创新型交易模式——应价零批。
至此,想必大家都知道,这赚的8元实际上就是按批发价(2元)配售的那1手,一周后按零售价(10元)转卖出去后获得的利润。所以,在这个买卖当中,要想赚钱,必须得想办法获得最多的配售商品(按批发价计价的商品),即特价仓单。
那如何才能获得更多的特价仓单呢?
根据规则设计,有两种方式可以获得,
实际上,在专业术语中,上述两种方式分别叫静态收益和动态收益。
简单归纳一下“应价批零”模式,就是客户按市场零售价买平台上的商品,获得配售资格,然后根据游戏规则获取静态收益和动态收益。
“应价零批”模式是否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一、是否涉嫌骗取财物
根据目前曝光的资料,应价零批模式组织者、领导者确实编造、歪曲国家政策,夸大盈利前景的情形,至于是否使用了其他欺诈手段(三方开发、婚恋等)不得而知。
应价零批模式要求参加者以零售价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才能使其获得批发价购买商品资格和推荐别人加入的资格。并且,根据资料显示,他们的层级,按照拼团、代理的方式,少则3级,多则达10级,并一次为计酬依据。对于参与者来说,他们获利的主要方式就是把手中持有的特价仓单(批发价仓单)以零售价卖给新加入的人,而他们获得特价仓单的主要方式也就是推荐更多的下线加入。
所以实质上,上线就是从参与人员购买他们的特价仓单中获利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应价批零模式是涉嫌骗取财物的。
二、是否涉嫌分层级
是否按一定顺序组成层级,是判断应价零批模式是否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第二个因素。
三、是否涉嫌团队计酬
团队计酬,即指传销活动的组织者或者领导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传销活动的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根据曝光的资料显示,应价批零模式根据上述层级进行收益计算,其给付上线报酬的方式比较隐蔽,并非直接给付金钱,而是替代以以零售价购买上线以批发价获得的商品的方式。而拼团方式更是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计酬依据。如果没有新的人员加入,该应价批零模式根本不可能维持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