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公益报道】“杀猪盘”是一个网络流行词,也是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友,诱导受害人投资赌博的电信诈骗方式。困在“杀猪盘”里的人们,大多数被骗的倾家荡产。“杀猪盘”里没有爱情,只有充满谎言和欲望的一群磨刀霍霍的“屠夫”。
为帮助大家辨别“杀猪盘”,避免被“杀猪”,11月30日,由北京市反诈中心指导,环球网发起的《反诈这一课》反诈科普视频栏目第四期正式上线,本期栏目聚焦“杀猪盘”网络诈骗陷阱,帮助大家在网络交友、恋爱时对杀猪“屠夫”加强防范意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副中队长高山、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晓南、360手机安全专家葛健出席本期栏目,讨论“杀猪盘”中的常见套路和诈骗手段,普及司法知识和防范技巧,共同为净化网络空间出言献策。
“杀猪盘”:以情感为纽带的大金额诈骗局
提到,“杀猪盘”,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十支队副中队长高山介绍称,“杀猪盘”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是诈骗分子将这种交友投资类的诈骗统称为“杀猪盘”,一般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称之为“找猪”,即骗子会在各个交友平台上寻找目标对象。第二步称之为“养猪”,即和对方建立起感情上的联系,一般是男女朋友关系。第三步称之为“杀猪”,基于亲密关系,骗子会有各种的理由投资理财诱导我们事主进行转账汇款。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辨别“杀猪盘”,高山总结了几个“杀猪盘”的特点。其一是犯罪金额较大;其二是被骗事主大多为女性;其三是诈骗周期较长。
“杀猪盘”诈骗案件数量和侦办难度逐渐增加
同时,“杀猪盘”的诈骗方式,也越来越向专业化、团队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高山介绍称,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的骗子都是团伙性质的犯罪,好多都是在境外分工协作,有专门负责在平台上去寻找目标的,有专门负责跟群众建立感情联系的,有专门负责转账的,所以当群众在网上交友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
从技术角度来看,葛健坦言,这种IP可能也会直接触发平台的攻防风控,但是犯罪分子会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改IP代理,把它的位置改成境内的。另外在手段上,这些年很明显的变化是,最开始的时候犯罪分子做一些软件或者冒充的平台进行虚拟投资,后来变成直接充钱购买虚拟币,导致根本就没法从正常的资金流向去发现他们。
此外,“杀猪盘”的诈骗案件在侦办过程中也存在很多困难。高山称,首先是“杀猪盘”诈骗是多种诈骗手段都融合在一起,其次是部分事主会将此类网络交友当成自己的隐私,不愿意承认。“以去年4月份发生过的一个案例来说,当时的事主遇到了一个自称在加拿大的骗子,引诱事主将名下两套共价值3000万的房产进行抵押,反诈中心民警发现之后进行劝阻,但是对方拒不承认,最后联系了对方父母一起劝才劝阻成功。”高山介绍道。
遇到“杀猪盘”,及时报警是止损关键
“我们报警报的越早,公安机关介入的就越早,可能挽回损失、侦破案件的成功率就会越高。此外,报警之前一定要留存好我们所有掌握的证据材料。”李晓南说道。
无论“杀猪盘”手段再多,套路再深,只要我们加强防范,就一定能减少被骗的几率。诈骗环球网《反诈这一课》也会持续开展反诈宣传教育,和各部门一起,共同提升群众反诈意识,推动加强网络平台治理,净化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