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甘孜

今(15)日,2022年第一次全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在康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全面回顾总结2021年全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工作,分析形势、查摆问题,研究部署今年的打击治理重点工作。

州政府副州长、州公安局局长、局际联席会议总召集人李强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充分肯定了2021年全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取得的成效。

●一是打击破案成效初显。2021年共破获本州电诈案件26起,串并异地案件303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5人,共止付账户2664个,止付资金6306.02万元,冻结账户662个,冻结资金2240.97万元,追缴资金173.9万元。挽回群众损失237万元。

●二是专业打防格局逐步建立。按照“以专对专”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州公安局反诈中心牵头,金融、通讯部门参与,集预警劝阻、协调联动、情报研判、侦查打击为一体的反诈工作体系。2021年全州公安机关共计完成预警27385条,发送预警短信13327条,见面预警18254人,成功帮助群众止损500余万元。

●三是宣传防范全面延伸。联席办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全力营造“全民反诈”氛围,防范触角向全州域延伸,切实提升了群众防骗意识。

会议强调,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事关经济金融安全,各县(市)、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当前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新形势、新变化,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和历史主动精神,扎实抓好打击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坚决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虚假贷款、代办信用卡类;刷单返利类;杀猪盘类;冒充电商物流类;冒充领导、熟人诈骗。以上五类是主要发案类型。骗取金额最高的案类也是这五类。受害群体主要集中在急需贷款人员、个体工商户、单身(离异)女性、工程建筑商、社会无业、待业人员及在校学生等群体。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大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安全问题也是时有发生。因为信息的泄漏,或者是因为一时的不小心,很多人都被一些电信诈骗分子盯上了,现在的网络电信诈骗也让大家是防不胜防,同时也让很多人是深恶痛绝,其中被犯罪分子骗钱的人更是深受其害。

完成开始的简单任务后,“客服”又发出了新的刷单任务,需要投入的金额更高,但“收益”也更加诱人。

(部分聊天记录)

陆续转账200余万元后,艾先生在突然发现联系不上对方,该软件也已关闭,才意识到被骗而选择报警。

民警记得,艾先生来到公安局报警时的情形:无助,整个人都要崩溃了,一说起钱,他更是蹲在地上,双手抓扯着头发,不时捶打着自己的脑袋。

案发后,甘孜白玉县公安局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通过多次召开专案分析研判会议,很快便锁定了10名犯罪嫌疑人,并于2月24日开始派员前往各地开展抓捕工作。

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花样繁多

欺骗性很大

其中主要的是交友投资进行诈骗

贷款进行诈骗

点赞刷单进行诈骗等

2021年3月9日下午4点左右,道孚县受害人陈某某在翻看手机时看见一条由0079163977130发送的关于贷款的短信,随后根据短信提供的网址(o7.yukky.cn/ZyGfoF),下载了一个名为微粒贷的APP,之后用自己的信息注册了该平台,之后与在线客户交流说自己想贷款15万元,客户说几分钟就可以到账,之后客服以账号错误为由,需要6万元认证才能提款,要求陈某某打款,陈某某打款之后还是提不出现,客服以二次认证为由,要求陈某某再打款12万才能提现,陈某某又向对方账户共计打款12万元,之后对方以银行卡错误需要打款20万才能把之前的钱退回,这时陈某某就意识到被诈骗了。

如何才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如何才能有效打击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甘孜州、县(市)公安局开展有力举措

牢牢守住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2022年1月13日,康定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抓获1名电诈犯罪嫌疑人。经查,犯罪嫌疑人崔某某(男,32岁,山东省临沂市人)涉嫌2022年1月3日接到夏吉国的报警,夏吉国称其在2021年12月28日收到诈骗短信,通过短信的方式向夏吉国以韵达快递累计收件20件寄送苏泊尔豆浆机为由推送了“米家商社”APP在“米家商社”APP内以做任务为由被骗150500元。

雅江县破获1起帮信案

2021年12月28日,雅江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推送线索,辖区人员斯某某某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接到线索后,雅江警方立即展开调查。通过对资金流水进行分析,2021年12月30日,刑警大队民警找到斯某某某和黄某展开询问。斯某某某和黄某称两人在李某和曾某某的指挥下,分别支付结算被诈骗人员资金十余万元,斯某某某收到返点收入(比例为百分之二点五)1400余元,黄某收到3000余元。斯郎降措还称曾某某通过给诈骗集团进行支付结算每日收入返点费用上万元人民币,李阳每日收入上千元。

雅江县公安局再破电信网络诈骗案

电信网络诈骗作案手段隐蔽,套路很深

稍有不慎群众就会掉进犯罪分子设好的陷阱里

多年的积蓄被骗光

有没有一种办法

不仅能看清所有诈骗套路

还能实时预警,守护“钱袋子”

当然是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啦!

要想得到实时防护

安装后要立即注册

开启预警守护

还没有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的

看过来

↓↓↓

这是一款国家级王炸系统

对于防诈、反诈

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

如何注册和使用?

1、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国家反诈中心”并下载安装;

2、打开应用,点击“快速注册”,输入手机号→获取验证码→点击“下一步”,完善账号并保存;

3、开始使用。

主要功能

“国家反诈中心”APP含有三大板块,“国家反诈”、“我要举报”、“报案助手”等。

1.上面有各种诈骗的方式方法,可以提前了解骗子的所有套路。

2.各种面对诈骗时候的处理方案和预防受骗的心理预警都可以进行学习。

3.通过手机对于各种情况进行匿名举报,还可以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并开发了如全机检测查杀可疑APP、音视频录制、防骗评分等工具帮助用户有效提交线索、检测手机风险,可实现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线索提供的防诈骗能力闭环,并紧跟新发案例不断更新防诈骗功能。

注意事项

使用线索提供、指尖举报、号码标注功能时,需先身份验证。

诈骗预警权限不开启不能使用预警功能。

国家反诈中心APP有什么用?

该APP集合报案助手、举报线索、诈骗预警、反诈宣传多种功能于一体。

一是上面有各种诈骗的方式方法,可以提前了解骗子的所有套路。

二是各种面对诈骗时候的处理方案和预防受骗的心理预警都可以进行学习。

三是通过手机对于各种情况进行匿名举报,还可以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THE END
1.最新诈骗案例解析,揭示手法,增强防范意识媒体矩阵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诈骗手法日益翻新,给人们的生活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旨在介绍最新诈骗案例,帮助公众了解各类诈骗手法,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网络购物诈骗 1、虚假平台诈骗:骗子通过搭建虚假的购物平台,以低价商品为诱饵,吸引消费者下单,一旦消费者支付货款,骗子便消失无踪。 https://wojoy.cn/post/18879.html
2.@榆林人!谨防这十种常见的网络诈骗行为钓鱼信息泄露垃圾邮件谨防这十种常见的网络诈骗行为 “榆林日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然而 随之而来的 还有各种网络诈骗、垃圾邮件和钓鱼网站 这些威胁 不仅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还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小编提醒大家 识别以下十种常见的网络诈骗行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Q671K0530T7RH.html
3.网络贷款中的4种电信诈骗套路提高警惕别踩坑了贷款网络贷款网络贷款现在也比较多,很多人在急用钱的时候会选择使用网络贷款,网络贷款的多样化也滋生了很多贷款诈骗套路,今天卡农社区来给大家说说网络贷款中的电信诈骗,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网络贷款虽方便快捷吸引人 ,但这往往是骗局的开始,如果一不小心踩入坑中“客服人员”、“审核员”一齐上阵,层层设套!“平台费”、“保险https://daikuan.51kanong.com/guide/44930.html
4.校园贷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2、套路二 发布虚假广告,骗取押金 诈骗分子一般在搜索引擎上大量散布虚假网络贷款信息,待大学生搜索到该公司信息后与其联系,便伪造贷款合同,并要求大学生缴纳数千元的保险金,有些还会继续以信誉不足等为由,多次要求学生向其转账。 3、套路三 骗取学生信息,迅速转账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2a9de2r.html
5.电信网络诈骗套路多,反诈一直在路上科技频道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网络诈骗频发,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诈骗手段和套路也在不断翻新,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王佳警官通过分享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教大家快速识别诈骗套路,诸如冒充公检法、网络刷单诈骗、虚假征信诈骗、贷款诈骗,涉疫诈骗等,以提升民众防诈“免疫力”和警觉性,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http://tech.youth.cn/wzlb/202209/t20220926_14025009.htm
6.反诈科普真实案例!网络贷款诈骗,让人“越贷越穷”贷款类诈骗手法 钱不够花?急需用钱?银行贷款程序又繁琐,这就是您选择“网贷”的原因吗? 若您不懂网络贷款诈骗的套路,可要当心被骗子掏空钱包!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起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 典型案例 2023年2月份,来宾市兴宾区良塘镇一名男子报警称被诈骗将近5万元。男子在家里刷短视频时偶然看到一条“https://m.btime.com/item/router?gid=420fj14oq7t8kcrdl07tb7m6f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