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教你防范诈骗套路:有人冒充公检法诈骗警惕AI换脸等新型诈骗凤凰网江西

婚恋交友类诈骗、冒充亲友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教育退费诈骗……近年来,随着各类诈骗案件的发生,群众反诈意识不断提高,但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迭代更新,套路层出不穷,反诈形势依然严峻。众多真实案件警示我们,学习反诈知识、增强防骗意识刻不容缓。

以高考录取、保送为诱饵实施诈骗

案例:“爸爸,我要保送清华了”

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

案例:“检察官”来电,七旬老人凌晨筹钱

冒充培训机构实施诈骗

案例:主动联系退学费?男子被骗97.4万元

在群聊里众多“好友”的怂恿下,李先生多次投钱。之后对方又以操作失误导致账户被冻结等各种理由让李先生继续充钱,李先生才逐渐感觉到不对劲,意识到被骗,遂报警,此时已累计被骗97.4万元。

以相亲交友名义实施诈骗

案例:“网恋女友”竟是男人

套路揭秘: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社交工具,以与被害人发展恋爱关系、婚姻关系等方式,虚构各种生活困难需要用钱、购买礼物等理由诱导被害人转钱,实施诈骗。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案例:骗你“高回报”实则“杀猪刀”

近日,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民警在乡镇了解村民参与网络投资情况时发现,村民王女士在4月通过朋友介绍,在一款名为“欧力士”的App进行项目投资。该项目声称最高回报率接近50%,投资额度越多,回报率越高。起初,王女士仅投资几百元试水,成功提现后,王女士投资金额越来越大,累计投资10万元。最终,仅退回3万元,被骗7万余元。

套路揭秘:此类案件中,有的诈骗分子通过多种方式将受害人拉入“投资”群聊,然后冒充投资导师、金融理财顾问,以发送投资成功假消息或“直播课”骗取受害人信任;有的通过婚恋交友平台与受害人确定婚恋关系,再以有特殊资源、平台有漏洞等可获得高额理财回报等理由,骗取受害人信任。随后,诈骗分子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投资平台开设账户进行投资,并对受害人前期小额投资试水予以返利,受害人一旦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出现无法提现的情况。受骗人群多为具有一定收入、资产的单身人员或热衷于投资、炒股的群体。

冒充电商客服诈骗

案例:“客服”来电要退款小心存款被骗光

前不久,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刑侦大队六中队接到两起报案,受害者分别被诈骗6.5万元和11万元,且诈骗手法如出一辙。通过询问,民警了解到,两名受害人都是在网购时遭遇了“迷魂阵”。

“我接到了一个自称是某购物网站客服发来的信息,说订单没成功,让我申请退款,还发给我一个退款网址。”受害人称,当他点击网址后,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及身份证号,并将手机验证码一并告诉给了客服。没过多久,受害人发现,银行卡里的钱被人转走了。

套路揭秘: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谎称受害人网购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售卖的商品因违规被下架,以交易异常需要退款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进行诈骗。受骗人群多为经常在电商平台网购的消费者或电商平台的店铺经营者。

警惕AI换脸等新型诈骗

案例:AI换脸迷惑人,上饶一男子陷“不雅视频”圈套

胡先生反复看了几遍视频,发现画面中的房间环境自己完全不熟悉,他隐约意识到视频中的人可能并不是自己。正在胡先生犹豫是否转账时,对方直接威胁他,如果不立刻转账就把视频在网络上公开并发送给胡先生的家人、同事。想到这个视频一旦公开可能对自己的名誉造成影响,胡先生惊慌之下选择了转账。不料,对方并没有就此收手,很快再次要求其转账2万元。胡先生这才清醒过来并报警。

套路揭秘:近年来,AI换脸技术被广泛应用,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心思,AI换脸诈骗便是其中极具迷惑性的犯罪手法之一。嫌疑人收集目标人群姓名、照片、联系方式等信息,再用AI换脸技术,把受害者的人像合成“不雅视频”或“艳照”,通过软件发送给受害人,以要举报、散播、告知家属等手段进行威胁,诱导受害人转账或提供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从而实施诈骗。

裘莎莎、邓敏、黄建恒、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周珺/文、肖文忠/策划

THE END
1.最新诈骗案例解析,揭示手法,增强防范意识媒体矩阵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诈骗手法日益翻新,给人们的生活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旨在介绍最新诈骗案例,帮助公众了解各类诈骗手法,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网络购物诈骗 1、虚假平台诈骗:骗子通过搭建虚假的购物平台,以低价商品为诱饵,吸引消费者下单,一旦消费者支付货款,骗子便消失无踪。 https://wojoy.cn/post/18879.html
2.@榆林人!谨防这十种常见的网络诈骗行为钓鱼信息泄露垃圾邮件谨防这十种常见的网络诈骗行为 “榆林日报”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然而 随之而来的 还有各种网络诈骗、垃圾邮件和钓鱼网站 这些威胁 不仅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还可能造成财产损失 小编提醒大家 识别以下十种常见的网络诈骗行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Q671K0530T7RH.html
3.网络贷款中的4种电信诈骗套路提高警惕别踩坑了贷款网络贷款网络贷款现在也比较多,很多人在急用钱的时候会选择使用网络贷款,网络贷款的多样化也滋生了很多贷款诈骗套路,今天卡农社区来给大家说说网络贷款中的电信诈骗,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网络贷款虽方便快捷吸引人 ,但这往往是骗局的开始,如果一不小心踩入坑中“客服人员”、“审核员”一齐上阵,层层设套!“平台费”、“保险https://daikuan.51kanong.com/guide/44930.html
4.校园贷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2、套路二 发布虚假广告,骗取押金 诈骗分子一般在搜索引擎上大量散布虚假网络贷款信息,待大学生搜索到该公司信息后与其联系,便伪造贷款合同,并要求大学生缴纳数千元的保险金,有些还会继续以信誉不足等为由,多次要求学生向其转账。 3、套路三 骗取学生信息,迅速转账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2a9de2r.html
5.电信网络诈骗套路多,反诈一直在路上科技频道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网络诈骗频发,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诈骗手段和套路也在不断翻新,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王佳警官通过分享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教大家快速识别诈骗套路,诸如冒充公检法、网络刷单诈骗、虚假征信诈骗、贷款诈骗,涉疫诈骗等,以提升民众防诈“免疫力”和警觉性,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http://tech.youth.cn/wzlb/202209/t20220926_14025009.htm
6.反诈科普真实案例!网络贷款诈骗,让人“越贷越穷”贷款类诈骗手法 钱不够花?急需用钱?银行贷款程序又繁琐,这就是您选择“网贷”的原因吗? 若您不懂网络贷款诈骗的套路,可要当心被骗子掏空钱包!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看下面这起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 典型案例 2023年2月份,来宾市兴宾区良塘镇一名男子报警称被诈骗将近5万元。男子在家里刷短视频时偶然看到一条“https://m.btime.com/item/router?gid=420fj14oq7t8kcrdl07tb7m6f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