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缘:严厉打击网络诈骗,全力守护相亲社交安全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表决通过,将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在“全民反诈”的背景下,国家不断升级反电诈措施,以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从购物平台、支付平台,再到直播及短视频平台,各大互联网企业也在加强升级平台反诈防护体系,相亲平台对缘APP便是其中之一。

全力维护用户社交安全单月处理违规内容18.9万例

据了解,对缘平台用户主要为30-45岁的下沉城市单身用户,普遍具备教育水平偏低、法律意识淡泊、诈骗识别能力较弱的特点,因而极易成为电信诈骗的下手目标。

尤其在维护用户社交安全方面,对缘取得了良好成效。以2022年10月为例,对缘平台累计拦截处理违规内容189193例,禁言限制账号28450个,永久拉黑账号2794个。

升级风控体系强化落实安全举措

针对层出不穷的违法案例,对缘通过多样手段,不断强化升级风控体系,迭代实时检测处理模型,加强防骗宣导。通过定期公示违规处罚结果,提高用户安全意识。

技术层面上,对缘利用大数据、AI等技术手段,搭建“全场景”的风控模型,实时检测拦截违规内容。在保障用户隐私安全基础上,对违规图文、音视频等内容定位拦截,同时标记行为异常的账号,进行降权过滤。此外,深入分析用户举报反馈,学习并制定升级策略,对不断进化的骗术快速提高识别与阻断能力,持续迭代模型。

针对用户及红娘,在内部做好防骗反诈宣传。通过深度分析用户画像,总结以往案例,定制专门面向婚恋社交用户的防骗指南,公开常见骗术,并定期更新话术套路新变形;同时,对红娘进行反诈培训考试,公示违规处罚案例加强警示;在平台内不同功能场景下,做针对性滚动提示语,全面提高用户防骗意识。比如为用户总结高发常见的两种诈骗类型:一类是情感杀猪盘诈骗,以赌博彩票、理财投资、转账汇款等方式为主,另一类是色情淫秽诈骗类,如卖淫招嫖、裸聊敲诈等。

对缘还积极对外协同,共创社交安全大环境。比如参与行业反诈宣传,促进建立违规数据共享机制,联防联控,共同打击互联网社交诈骗产业链;积极与警方协作,定期向反诈中心报送违规用户信息。去年2月份,对缘曾协助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公安局,破获两起涉“对缘”用户数额数百万的电信诈骗案,端掉两个诈骗窝点,有力震摄了地下黑产。

以“让天下没有难谈的恋爱”为使命,对缘将时刻牢记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打造安全健康的婚恋社交平台,提供高质量相亲服务,严格落实监管职责,守护用户交友安全。同时,作为数字经济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对缘也将始终依托科技赋能,持续引领视频相亲行业新业态的发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盘点2017年网络诈骗十大事件这些案例你肯定见到过盘点网络诈骗[摘要]近年来,网络诈骗逐渐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等特性。面临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广大网民不仅需要增强防诈骗意识,还应当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诈骗的辨别能力,尽早识破不法分子的骗局。 中新网1月3日电 近年来,网络诈骗逐渐呈现出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等特性。面临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广大网民不仅需要增https://news.hsw.cn/system/2018/0103/944798.shtml
2.上海警方通报“网络红娘”诈骗案:客服扮相亲女,2888元包同居4月13日,上海警方通报了第一季度案件办理情况及典型案例。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上海闵行警方办理的一起诈骗案件中,共抓获了8名“网络红娘”,而与男会员相亲的是婚恋平台的客服工作人员。 2月26日,上海市民何先生向闵行警方报案称,1个月前他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主播在线上帮人介绍相亲,就添加了主播的微信,支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sh/202304/t20230414_14453776.htm
3.2020法考热点分析:网络相亲存在这么多诈骗陷阱,你知道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http://m.shantou.offcn.com/html/2020/09/46075.html
4.2024年4月綦江区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公布!大家速看这些套路4、国家反诈中心APP一定要下载!原标题:2024年4月綦江区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 来源:綦江反诈拒赌 https://www.qj023.com/thread-2132707-1-1.html
5.以案释法网络交友须警惕,莫把“高回报率”投资陷阱当馅饼防骗免疫力,不靠知识靠常识。了解骗子的骗术和手法等常识,增强防骗警惕性,这也正是我们编辑系列案例的目的所在。我们所推出的有关电信诈骗案例是从实际发生的案件中选取较为多发的案例,并在分析总结诈骗分子作案手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防范和应对之策,以免市民受骗,财产受损。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2/13/c7351484.html
6.“云相亲”已成电信诈骗高发地此外,网络交友诈骗受害人群也呈现低龄化趋势。太原警方介绍,网络交友诈骗受害人群已从40岁下降至32岁左右,并有继续下降趋势。根据统计,近六成受害人年龄在27岁至36岁之间,近三成受害人年龄为37岁以上,还有一成受害人为26岁以下,且有未成年人受骗案例。 上述某老牌婚恋公司营销人员也说,年纪小的更容易被说动,只要给http://news.hnr.cn/yqzz/article/1/1335789222543626240
7.中国法院网本次发布会,我们选择了六个婚恋交友诈骗的典型案例,分别从不同角度释明此类犯罪的特征,包括冒用女性身份与男性交往行骗,通过网络游戏、顺风车等方式结识交往行骗,利用直播打赏等方式行骗,同时与多名被害人交往行骗等案例。我们希望通过此次发布会,帮助大众了解此类诈骗案件的惯用套路,提高防范意识,为营造诚信社会环境做出应https://www.chinacourt.org/chat/chat/2021/08/id/52851.shtml
8.普陀警方成功劝阻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普陀公安分局8月12日11时许,普陀公安分局长寿路派出所接到辖区某银行工作人员的报警求助电话,银行内有一位老太太,准备向陌生账户汇款5万元,转账理由是向某理财APP充值,疑似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民警立刻赶赴银行进行反诈劝阻。民警到场后了解到,这位准备转账的老太太姓李,早年丧偶的她,于近日在某网络相亲平台上,结识了一自称退休https://3g.163.com/dy/article/HET31EF00512DU6N.html
9.网络诈爱——你以为的爱情,可能都是套路“之前,有人在相亲网站上认识了一名资料上显示经济富足的女士,聊了一阵子,对方表示可以带着他一起赚钱,就把他介绍到赌博网站去了,最后输掉了上百万元。”该业内人士表示,网上相亲不要轻信对方写的资料,未经谨慎证实很容易被骗。 今年接警上百起 警惕网络婚恋诈骗 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6/12/content_5829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