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已婚男子同时劈腿8名女子诈骗66万元

江苏法院一项统计显示,近年来,通过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在相亲网站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骗取钱财后便销声匿迹的网络交友诈骗案上升较快。据统计,2013年至今,江苏仅南通地区两级法院一审审结涉网络诈骗犯罪案件314件,而征婚交友类106件,占比33.76%,涉案金额共计1000余万元,从案件数量上看,已成为网络诈骗案件中的主流。

典型案例

网上征婚找到心仪“白领”

2011年元旦,30岁的王琳在母亲的催促下,在一家婚恋网站上进行了注册。第二天,就有十几位男士在网上和王琳打招呼,可王琳都没看上。直到2011年底,网站上有位名叫许忠的男子引起了王琳的注意。许忠的个人信息显示他一直未婚,比王琳大一岁,有房有车是高级白领,并且月薪过万元。带着好奇心,王琳给许忠发去了私信。很快,许忠就回复了王琳。随后的聊天过程中,许忠表现得成熟、幽默、大方,王琳便对他产生了好感。在许忠的再三邀请下,王琳和他见了面。

为了表明交往的诚心,许忠主动将自己的房产证、银行存折、尚未承兑的汇票单据拿到了王琳面前。几次见面后,许忠向王琳提出正式交往的要求。两人交往后,王琳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中。可就在2012年元旦期间,许忠突然没了音讯。一个星期后,许忠出现了。眼前的许忠憔悴了许多,他向王琳提出分手。许忠说他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导致公司损失10万元,如果他不赔上这笔钱,很可能被公司告到法院。随后,许忠又向王琳解释,他银行里几十万元的存款刚刚借给了一个朋友做生意,现在要不回来。现在,许忠不想连累王琳,便提出分手的要求。见男友对自己有情有义,王琳很感动,主动拿出自己的存款9万元,之后又向朋友借了1万元交给了许忠。而许忠见女友对自己不离不弃,便激动地对王琳承诺,他会尽快将这笔钱归还,两人结婚后,他还会把房子过户给王琳。

晒幸福帖巧遇另一位受害人

每次和许忠约会,王琳都感到很幸福。她想把这种感觉记录下来,让两人以后慢慢回味。于是,她开始在婚恋网站的论坛上发布自己和许忠的恋爱经历。很多网友看到王琳的帖子后,都会留言夸赞王琳遇到了好姻缘。就在王琳每天发帖晒幸福的同时,有位名叫刘雯的女孩对她的帖子额外留意。刘雯也是通过婚恋网站找到了男友,所以王琳的帖子引起了她的兴趣。虽然王琳在帖子中没有提到男友的真实姓名,但刘雯却发现王琳男友的一言一行与自己的男友非常相似。

随后,刘雯给王琳发了私信希望两人聊一聊。几次聊天后,王琳和刘雯发现两人的男友都叫许忠。最初,王琳以为同名同姓只是巧合,直到刘雯告诉她,许忠第一次见面就把房产证、存折、尚未承兑的汇票拿给自己看时,王琳才确定两人的男友真是同一个人。这时王琳才想起许忠向自己借的那10万元。而不出王琳所料,许忠也用同样的方法从刘雯那里借走了3万元。

男子花言巧语骗8位女性66万

更让王琳和刘雯感到惊讶的是,许忠欺骗的女性并不仅仅是她们两人。许忠还用甜言蜜语同时让8位女性掉进了温柔的陷阱,而他从这8位女性身上共骗走了66万元。法庭上,许忠辩称,那些钱都是女友主动借给他的,自己并没有犯诈骗罪。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许忠在婚恋网站虚构身份,隐瞒已婚的事实,骗取8位女性的存款达66万元。以虚构的事实骗取他人财产,且数额巨大,已经构成诈骗罪。法院一审判处被告人许忠有期徒刑13年,追缴剩余赃款归还给受害人,并处罚金20万元。许忠没有提起上诉。

法官析案

当心不要被征婚者优秀条件迷惑

“网络征婚诈骗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屡屡得手,主要缘于受害人警惕意识与法律意识的缺失。许多受害人在通过网络结识诈骗分子后,贪图对方较好的‘经济条件’,急于确立感情关系,未经核实对方真实身份便将自身重要信息透露给对方,如银行卡、身份证等重要私人信息,或者在骗子的花言巧语下,轻易就将钱款借出,使得诈骗分子的犯罪目的轻易达到。”

该案承办法官孙驾飞介绍说,在这个案子中,王琳和刘雯等人正是被许忠虚构的优秀条件所迷惑,进而受骗。此外,不少受害人担心亲戚朋友取笑自己的行为,不愿意主动报案,使公安机关证据的收集渠道与破案线索大大减少,这在无形之中更加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本案8位受害人中幸好还有两人及时选择报了案,不然许忠可能仍逍遥法外。警方抓获许忠时还追回了一小部分赃款,这些赃款会按比例归还给8位受害人。

切记网络婚恋骗子有三大特点

据统计,国内某些流行网络社交软件的注册用户已达数亿人,在线用户动辄也以千万计。但由于注册门槛低、信息审核难等原因,婚恋交友网站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透明、资料掺假等现象。

从近年来法院审理的网络征婚诈骗案件来看,同一个案件、同一个犯罪主体,往往有数个受害人,受害人可能位于不同的地理区域,诈骗范围较广。而此类骗子一般具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一是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有的人甚至隐瞒自己的年龄、婚史等,在相亲网站或其他网络社交平台对受害人进行利诱;二是编造失败婚恋史或不幸生活史,通过网络聊天骗取同情;三是编造虚假身份或人际关系信息对受害人作虚假承诺,在骗取对方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就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周转、急需医疗、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后便消失无踪。

提醒网络征婚要认真核查身份

“此类犯罪分子在征婚交友网站注册时,填报的大都是虚假信息,通过编造家境优越、有房有车等较好的经济条件来吸引异性,并在与异性相约见面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极力证明其身份的真实性,以博取受害人的好感。在确信受害人已经陷入其精心编织的情感圈套后,犯罪分子就开始编造诸如家人生病、公司资金紧张或经商投资等各种理由来骗取受害人的钱财。”网络骗婚案二审审判长陈广宇提醒,网络征婚者要认真及时核实对方身份,在征婚对象以“做生意”“家人生病”等理由借钱时,一定要认真调查真实情况,防止落入“圈套”;当受害人感觉可能已上当受骗时,应注意收集保存涉案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主动协助警方调查,既可使受害人的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又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THE END
1.网上相亲一见钟情未料遇到诈骗团伙渴望脱单,32岁的单身男青年段某祈盼通过“线上月老”寻得良偶,殊不知,诈骗团伙瞄准的是他的钱包。1月25日,山西省泽州县检察院以杜某甲、杜某乙、袁某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 2020年9月,段某在浏览某相亲网站时被“小兰”姣好的容貌、体面的工作、有文化的个性签名吸引,对“小兰”一见钟情,深感“小兰”就是他http://ntha.jsjc.gov.cn/zt/tszs/202402/t20240227_1599538.shtml
2.婚恋网诈骗案例,网络婚介诈骗术揭秘㈠犯罪方式隐蔽化。由于此类诈骗案件男女双方都是通过网络的交友网站或是征婚广告、QQ聊天后联系的,犯罪嫌疑人通常编造一个或几个假名,虚构身份背景和经济状况(有的还隐瞒已婚事实),伪造身份证明,用虚假身份证办理银行卡诱使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作案手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https://mip.66law.cn/topic2012/hlwzp/
3.全民反诈在行动十大高发类电信网络诈骗,你都了解吗?小编提醒:前期小利返佣金是为了引你加大投入好收网,切勿被蝇头小利所迷惑,让你先垫付资金的刷单兼职行为都是诈骗。 02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案例速览】于某在某直播平台上观看炒股知识直播时,收到自称是主播的好友请求,私聊后双方添加了QQ好友,对方又将于某拉入一投资交流群,于某在群内看见其他人在某款https://m.dezhoudaily.com/p/1635210.html
4.诈骗范文范文7篇(全文)犯罪有不同的级别组成一个总网络,分若干等级,有专门负责打电话的、有专门用虚假身份办银行卡的、有专门收钱的、有专门转移资金的,最后,各大小级别按比例分成。 二 电信诈骗犯罪有哪些犯罪类型 网络诈骗 1、网络购物诈骗。 2、网络招工诈骗。 3、网络征婚、交友诈骗。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cxyf2yh.html
5.网络赌博网络借贷和网络诈骗危害经典.ppt网络赌博、网络不良借贷与网络诈骗 王 澍 2018.08.21/p/%E5%B8%A6%E7%9D%80%E6%9C%88%E4%BA%AE%E5%87%BA%E5%BE%81 网络赌博01/p/%E5%B8%A6%E7%9D%80%E6%9C%88%E4%BA%AE%E5%87%BA%E5%BE%81 网络赌博(博彩)的界定网络赌博(网络博彩),通常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博彩行为。网络博彩类型繁多,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309/8116025056005044.shtm
6.“云相亲”靠谱吗?起底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乱象“谈及婚恋骗局频发的原因,关乎用户、平台、监管等多个方面,对于用户而言,不能为了脱单而脱单,更不能为了满足情感空虚而一股脑地投入婚恋交友平台,不然轻则被骗钱财,重则被骗色,甚至因此而搭上自身性命;对于婚恋交友平台,更是做好把关人,加强平台管理;其次,现阶段而言我国缺乏对网络征婚诈骗的相关法律法规,这也导致用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8/26/content_135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