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

原标题:会员信息审核不严、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格式合同显失公平(引题)

小心避坑!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套路多(主题)

花两万多元购买VIP服务却遭遇不实相亲信息

2023年12月23日,韦萍来到门店,一位红娘表示,珍爱网拥有丰富的会员资源,服务非常专业,可在短期内为她找到合适伴侣,并称珍爱网是严肃的婚恋平台,会通过学信网、个人所得税等平台对会员的婚姻状况、学历、工作单位、收入等基本信息进行把关核实,非常可靠。在红娘的极力推荐下,韦萍购买了为期5个月的VIP服务,价格为24960元,折合下来每个月约4992元。

5天后,红娘向韦萍推荐了男会员王彬(化名)。韦萍看到珍爱网页面显示,王彬的个人资料已通过双重身份认证和多项资料审核,为“美国太平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及“公司高管”。见面后,王彬声称自己“清迈大学博士在读”。

在红娘的撮合下,两人开始了热恋。在男方的催促下,两人见了双方父母,还去医疗机构做了婚检。但在交往过程中,韦萍越来越觉得不对劲,王彬的言谈常常自相矛盾,有时出现明显漏洞,引起韦萍的怀疑。

相处47天后,在韦萍的要求下,王彬出示了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显示其毕业于广西当地一所专科院校,目前在重庆某高校接受本科阶段的网络教育。通过朋友核实,韦萍得知,王彬的职务也并非珍爱网显示的公司高管,实为某企业劳务派遣人员。

韦萍在与另外几名珍爱网男会员见面中了解到,该平台的VIP服务费存在很大差异,“一个月的会员服务费折合下来,有的人两三千元,我却被收了近5000元,销售红娘还说给我优惠了不少”。韦萍认为,珍爱网没有按法律要求公示收费标准,明码标价,服务收费是根据客户收入水平“看人下菜”,“看客户收入高,就多收点儿”。

网络婚恋交友平台问题频发

根据韦萍与珍爱网签订的合同,会员应当为珍爱网提供真实、有效、合法、完整的身份信息,若会员信息存在欺诈,除受害者追责外,会员要向珍爱网赔偿违约金5万元。若因其他会员或第三方故意隐瞒、恶意欺诈等行为对会员造成损失,珍爱网会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与援助,但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后果和责任。

“会员欺诈平台,会员要赔平台5万元;平台给会员介绍基本信息造假的相亲对象,却没有同等的赔偿。”韦萍认为,平台的格式合同有违公平原则。

今年2月,韦萍向珍爱网讨要说法,珍爱网表示将在服务期内继续提供婚介服务,但不愿赔偿违约金。

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了珍爱网存在资料审核不严、价格不透明、虚构人物吸引会员消费等问题。韦萍感到自己的遭遇与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乱象非常相似,她认为自己是“掉坑了”,随即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投诉。

4月7日,在南宁市青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东盟市场监督管理所介入下,珍爱网向韦萍退还了与王彬交往期间以及剩余服务期的服务费,但拒绝退还多收取的差价,未赔偿违约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通过“天眼查”平台查询发现,珍爱网涉及多起法律诉讼,案由包括劳动争议、委托合同纠纷、肖像权纠纷等。

随着网络婚恋交友兴起,婚恋交友平台问题频发。据媒体报道,2021年12月,陕西一女子刷信用卡在某婚恋交友平台购买了8万元相亲服务,疑遇“婚托”相亲接连失败。其后,平台又以形象有问题为由,诱导她买下两万元的形象课程;2022年10月,广东一女子花费6.88万元购买某婚恋交友平台“婚保”服务,平台承诺一年内保证结婚,但一年后女子仍未结婚,平台拒绝退款;2024年3月,贵州一女子发现自己照片被某婚恋App盗用;2024年3月,媒体报道了某相亲交友平台用专业“聊天员”冒充单身女性,吸引男用户打赏、刷礼物。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针对各类婚恋交友平台的投诉多达数万条,涉及诱导消费、虚假信息、拒绝退款、不平等条款等内容。

应提高网络婚恋平台准入门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网络婚恋交友平台在合同和服务环节挖坑设套,涉嫌违法违规,消费者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应勇敢拿起法律武器,向监管部门和司法机关寻求维权保护。

对于韦萍反映的平台格式合同问题,广东诺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杨治东认为,根据民法典第496条和497条,这种明显加重会员责任且对平台所应承担责任进行不合理的免除/忽略情形,应属无效条款。

“平台应主动承担起相应责任。”杨治东说,一方面,平台不能以所有信息均为用户自主提供为由,忽略自身审核责任:平台应该尽到基本的审核义务,例如对于消费者提供的违法违规或者显然不真实、自相矛盾的信息,不予通过或要求用户进行补正。另一方面,平台方掌握信息和资源,与消费者处于不对等地位,平台方更要秉持诚信原则,不应该用虚假信息欺骗会员,对此应承担更多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该法第二十条对经营者的违法行为明确了处罚标准。

4月15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该法,以不正当竞争行为为由,对珍爱网所属的深圳市珍爱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处以行政处罚170万元。

对于婚恋平台“看人下菜”的定价方式,杨治东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第(五)项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务时,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的其他经营者实行价格歧视,否则应按照《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第四条第(二)项,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网络相亲交友平台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应禁止的行为,我国现有法律已有较为明确的规范,监管部门对于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不可谓不大。”杨治东说,现在依然乱象频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价格歧视、婚托等违法行为过于隐蔽,很难为外部所感知。有时,消费者明明上了当,却并不自知,监管、处罚难以启动。即使消费者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当事人、监管者有时也难以查明具体的违法行为,更难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取证。

THE END
1.风险提示七夕来了小心相亲平台那些“温柔陷阱”有媒体工作者以相亲者身份实地走访几家婚恋平台的线下门店。“你等会儿看看我们给你筛选的匹配对象,咱们再沟通。首次到店签约,我还可以帮你申请VIP,165,00元享受28,800元的服务。”一名自称“店内相亲成功率排名前三”的工作人员打出“优惠牌”,劝说其签约,并以查询信用为由询问并查看了上述媒体工作人员的花呗、http://credit.wuzhi.gov.cn/news/content/1565170189970
2.网上相亲如何才能更靠谱权益云南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沐炜对婚恋平台常见套路进行破解:首先,平台创造理想化的伴侣形象,放大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让他们相信付费服务更能找到理想伴侣;接着,平台利用紧迫感和稀缺性,如告知某个很符合你要求的人对你感兴趣,机会难得,以此增加消费冲动;此外,还会让消费者的社交圈变得封闭,消费者感到孤立无援时,会https://www.workercn.cn/c/2024-05-14/8253613.shtml
3.对婚恋相亲平台的建议和意见简短对婚恋相亲平台的建议和意见我的建议是,平台不仅要基于数据匹配,还要鼓励用户通过实际互动,去体验和感知彼此的化学反应。机器匹配可以提供一个起点,但真正的火花,往往是在面对面的交流中闪现的。婚恋相亲平台应该多为用户提供一些互动的机会,比如视频见面、兴趣小组等,让数据与真实体验相结合,打破冷冰冰的“面具”。 http://www.wedating.cn/hunl/47377.html
4.都是套路!相亲平台的那些消费陷阱,你踩过多少?南方plus记者以相亲者身份实地走访几家婚恋平台的线下门店。“你等会儿看看我们给你筛选的匹配对象,咱们再沟通。首次到店签 约,我还可以帮你申请VIP,16500元享受28800元的服务。”一名自称“店内相亲成功率排名前三”的工作人员打出“优 惠牌”,劝说记者签约,并以查询信用为由询问并查看了记者的花呗、信用卡额度及还款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8/07/c2500246.html
5.你见过哪些不敢苟同的婚恋观?但父亲坚决不去,他活到这年龄,知足了,唯一的遗憾是没能看到她结婚成家。 担心她以后一个人孤零零的,太可怜了。 黎依依辗转反侧了一夜,然后决定相亲闪婚,在父亲离世前完成终身大事,让他安心。 她年轻漂亮,又有高学历,在婚恋市场非常受欢迎,特别她为了能尽快结婚,提出不要彩礼。 https://story.hao.360.cn/topic/LNHWPkTsNHz6Pw
6.世纪佳缘,白领,相亲,套路,红娘——快科技(驱动之家旗下媒体3·15之际,新民网对国内最大婚恋平台世纪佳缘的红娘业务进行了暗访,结果令人吃惊。 以下是记者暗访调查实录: “付了28800元,结果介绍的对象学历、工作、甚至相貌和资料里全都对不上!世纪佳缘坏我姻缘!”市民诗女士致电爆料电话,反映她在购买世纪佳缘线下服务后,怀疑自己遭遇了“假相亲”。无独有偶,市民陈先生和李https://news.mydrivers.com/1/523/523803.htm
7.相亲平台哪个比较靠谱不收费哪个相亲网站靠谱不用交钱接亲网一、相亲平台哪个比较靠谱不收费 1、世纪佳缘 世纪佳缘作为国内的知名婚恋交友平台,把百合网收购了之后,差不多是国内最大的婚恋网站了,官方数据显示已有近1300万用户通过佳缘成功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视频交友、互动问答、一对一闪聊、“缘分圈”、礼物系统等特色功能。 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132378.html
8.调查与研究残疾与爱情:残障者婚恋之困相似的场景出现2017年1月15日的一间KTV包房中,主办人梦娜对来参加活动的残障者的情况了如指掌,她善于挖掘别人的优点,用最大的赞美推荐每一位相亲者。 曾在婚恋中介公司工作过的梦娜于2013年起自发举办残障人群相亲会,场地多为咖啡馆或KTV的包厢,因为场地、宣传、资金等问题,来参与的人数在20-50人。 https://www.douban.com/note/60633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