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洁甘孜

“多一人观看,少一人受骗!”近期,反诈题材电影《孤注一掷》在暑期档热映。该片讲述了程序员潘生和模特安娜被海外高薪招聘吸引,出国淘金却意外落入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团伙陷阱的故事。

电影中逼真的场景和写实的情节

让不少观众直呼

“走出电影院的那一刻,

仿佛逃出了缅甸”。

其实,

电影中呈现的境外电信网络诈骗内幕

只是冰山一角。

与电影情节相比,

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诈骗案例

更加触动人心。

↓↓↓

李某被缅北诈骗团伙毒打后满身伤痕受访者供图

2020年初,宜宾小伙李某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叫“小明”的朋友,李某听信对方在缅甸佤邦做生意“一年能挣几十万”的说辞,跟随“小明”来到缅甸佤邦,结果被卖给了一家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的公司,被逼签下了一张10万元的欠条。此后,李某又被辗转卖了两次,分别签下了50万元和200万元的欠条。其间,李某两次试图逃跑均未成功,还遭到了毒打和虐待。李某说:“他们用棒球棍大小的电击棍打我,我的手臂都被打骨裂了,他们还把我关进狗笼子,浸到水牢里一个星期,后来我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才能勉强下地。”

直到2022年的一天,李某抓住工作时的机会,偷偷用手机联系上了两年多前曾对其进行劝返的宜宾市公安局两海分局民警。民警当即与云南边境警方对接,并制定了细致的营救计划。在警方的帮助下,李某从境外电诈犯罪团伙中成功逃脱。“我跑出大门后,距离警方的接应位置大概有500米左右,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跑’!”李某回忆,这500米,是他这辈子跑得最快的一次。回想起3年来在缅北的经历,李某几度哽咽:“我现在都有不真实的感觉,不敢相信自己居然还能有活着回来的一天。”(四川法治报2023年6月1日曾作详细报道)

民警到机场接回从缅北逃回来的王平遂宁经开区公安供图

2020年4月,33岁的木工王平(化名)和另外几个互不认识的中国人一起,从云南省勐海县打洛镇穿越边境线,抵达了缅甸北部的小勐拉。初到缅甸的他做着自己的老本行——木工,在小勐拉帮人修住宅楼、酒店等。2022年夏天,工程越来越少,王平渐渐地没有活可干。8月的一天,王平经当地人介绍接了一个修别墅的活,带上工具和行李随对方前往“工地”。

2023年4月30日傍晚,王平借着被转运途中上厕所的机会,撒腿狂奔,钻进山坡上的密林躲了整整一夜。次日早上,王平终于走到中缅边界,翻越数米高的边境防护栏进入中国境内并成功获救。回想起缅北的那段经历,王平至今心有余悸。刚回国那几天,他总做噩梦,梦见自己拼命地跑,身后有人在追,被追赶的场景发生在电诈园区里,有时候又在橡胶林里……(四川法治报2023年6月8日曾作详细报道)

许龄匀介绍,《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二条规定,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有几个地方需要特别注意。”许龄匀说,第一,电信网络诈骗必须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第二,“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包括电信手段、网络手段或者电信网络手段的结合,实际上电信和网络也存在交叉融合。第三,“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实施诈骗,通常是针对不特定人,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诈骗脚本,利用掌握的一些公民个人信息,采取广撒网方式在线上实施诈骗活动。

“这种行为在民间俗称‘跑分’,其实是一种洗钱行为。”何源介绍,上述行为的实质是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充当工具,视其不同情形,将可能分别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及洗钱罪等罪名。

“违反上述规定的,将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或者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何源说。

“在电影中,陆秉坤属网络诈骗集团犯罪的首要分子,应当对其所领导的犯罪集团成员所犯的全部罪行承担责任。”何源分析,结合电影呈现出来的情节,该网络诈骗集团累计诈骗数额达到数千万元以上,达到了数额特别巨大标准,并有被害人自杀等恶劣情节,可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量刑范围内酌情从严惩处。陆秉坤除了犯诈骗罪以外,还犯有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等,应当数罪并罚。

“不合法!”何源阐释,字幕组的行为涉嫌犯罪,但其具体罪名要结合上游犯罪行为来进行综合判断,根据电影中情节来看,字幕组的行为将至少构成开设赌场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

“两个罪名中,开设赌场罪更重,在实践中通常还是以帮信罪为准。电影中字幕组的行为难言与诈骗组织有共谋和密切联系,因此罪名适用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更为适当。”何源表示。

“参与网络赌博属于赌博罪。”许龄匀介绍,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开设赌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开设赌场既包括在现实空间,也包括网络空间。

02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虚假网络投资类诈骗(又称“杀猪盘”)是指犯罪嫌疑人构建虚假投资平台、渠道,告诉受害人自己有高人指点或者内幕信息,稳赚不赔,用高额回报为饵,诱使被害人投资,进而实施诈骗。

04冒充“公检法”类诈骗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以被害人的银行卡、社保卡、医保卡等信用支付工具被冒用,或被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要求被害人配合调查,并发送虚假“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使被害人陷入恐惧,再让被害人进行“资金清查”或者将钱转入公检法指定“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从而实施诈骗。

THE END
1.人民法院报:打击预防并举扼制诈骗犯罪——浙江衢州中院关于诈骗2.诈骗手段呈现多样化 按诈骗手段统计,线上诈骗中最常见的诈骗手段是虚假身份诈骗,占比33.79%;其次为电信诈骗和婚恋诈骗,分别占比18.37%和14.74%;投资类诈骗和兼职招工类诈骗分别占比8.88%、6.06%。最常见的线下诈骗手段也是虚假身份诈骗,占比27.29%;其次为涉车类诈骗和赌博类诈骗,分别占比25.24%和12.53%;虚假关系http://www.qzzjfy.gov.cn/?p=9493
2.“云相亲”靠谱吗?起底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乱象然而,婚恋平台“杀猪盘”骗局,“云相亲”成诈骗高发地,引发不少媒体关注。击碎不少用户“交友寻爱”的憧憬,有的深陷情感骗局,甚至人财两空,损失重惨。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婚恋用户群体对平台粗放管理、审核缺位等方面的质疑。 高学历人群相对更钟爱线上社交 近日,社交软件探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95后社交观念与https://www.gzdaily.cn/site2/pad/content/2020-08/26/content_1359921.html
3.婚恋网诈骗案例,网络婚介诈骗术揭秘一、婚恋诈骗案件的特点 ㈠犯罪方式隐蔽化。由于此类诈骗案件男女双方都是通过网络的交友网站或是征婚广告、QQ聊天后联系的,犯罪嫌疑人通常编造一个或几个假名,虚构身份背景和经济状况(有的还隐瞒已婚事实),伪造身份证明,用虚假身份证办理银行卡诱使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作案手法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https://mip.66law.cn/topic2012/hlwzp/
4.警惕“情人节”变“情人劫”,检察官提醒谨防婚恋诈骗小编盘点了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检察院近年来办理的婚恋诈骗常见的几类案件,希望广大网友能够引以为戒。 案例一 谈恋爱吗?好看的“越南新娘”那种 来自云南的杨小甲投靠嫁在灌云县南岗镇的亲戚,意欲谋取一份工作。连云港市灌云县南岗镇大龄青年李某请托其介绍对象,正愁赚钱无门的杨小甲觅此“商机”,便马不停地赶回老http://www.jszf.org/yasf/202005/t20200521_44254.html
5.彩礼诈骗盯上农村大龄男青年,谨防以婚恋为名实施诈骗彩礼诈骗案多发背后,折射的是农村婚恋市场的结构失衡和当前农村地区高额彩礼等畸形婚恋观念。王俊峰建议,应充分发挥建立在群众协商民主基础上的村规民约的作用,逐渐营造接纳、崇尚适度彩礼的舆论氛围和价值导向。基层自治组织、群团组织也要积极发挥作用,以交友联谊等活动为载体,丰富农村婚恋服务供给,缓解农村单身男青年https://www.hntv.tv/zw/article/1/1837051071470526466
6.东营市公安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新闻发布会【防骗提醒】建议广大市民通过银行等正规途径办理贷款业务,凡是声称贷款时需先缴纳保证金或中介费、包装费、返点费、还款验证的,都是诈骗。 6、婚恋交友诈骗:骗子在婚恋交友网站上注册信息或者通过即时聊天软件,冒充帅哥美女以恋爱、交友为目的骗取受害者信任,后以生病、家里出事、投资失败、共同投资、共同炒股等理由不http://www.dyxcb.org/Item/8732.aspx
7.德州“安全网恋”线上联盟成立遏制“杀猪盘”诈骗4月12日,记者从德州市公安局获悉,德州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与“珍爱网”“百合网”“世纪佳缘”全国三大婚恋网站运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联手成立“打击治理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互联网线上联盟”,深化“互联网+警务服务”,遏制网络违法犯罪高发态势。 据了解,“珍爱网”“百合网”“世纪佳缘”婚恋网站,德州注册会员均有数https://m.dezhoudaily.com/p/1545334.html
8.防诈骗案例七:跨国婚恋交友诈骗案例分析 此类诈骗是针对中年离异妇女实施的精准诈骗,涉案金额巨大。警方提醒:广大女性不要轻信所谓的“成功人士”和“外国友人”,交友时要尽早多方验证对方的身份信息,如对方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提出借钱时,要高度警惕,谨防受骗。https://m.rzfinancialedubase.com/h-nd-70.html
9.四大类电信网络诈骗占比近七成防范有妙招典型案例: “招聘线上兼职人员,操作简单,每单收入50元,不限制地域当日可赚300—800元,宝妈、在职职工、个体老板均可参与……”这样的网络广告宣传单,是不是让你很感兴趣?但这些广告单的背后,却可能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巨大陷阱! 2月19日,大学生小李在网上聊天时,看到聊天群里有人发广告——“兼职刷单赚钱,正规平http://cq.people.com.cn/n2/2021/0531/c365402-3475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