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诈骗普法宣传婚恋交友诈骗“偏爱”老年人,如何破?

【养老诈骗普法宣传】婚恋交友诈骗“偏爱”老年人,如何破?

8月26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法官揭露养老诈骗套路》第三场直播如期上线,第三期话题为“你陪伴了吗?守护最美夕阳红”,本场直播在北京、上海和安徽三个会场进行。

本场直播由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主办,在人民法院报官方微博、视频号,中国法院网抖音号、快手号,以及天平阳光APP、B站号等平台同步播出,近40万网友在线观看。

张立建:

抓住老年人心理弱点“打感情牌”

“在办案过程中发现,以老年人为犯罪对象的犯罪分子最惯用的手法就是‘打感情牌’”。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法官张立建说到这儿,特别有感触。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北京丰台法院依法从快、从严审理了一批严重侵害老年人人身和财产权益的案件。这些“打感情牌”的犯罪分子利用部分老年人缺乏情感关怀的心理弱点,想法设法拉近与老年人的心理距离,进而取得老年被害人的信任,达到骗取财物的非法目的。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张立建(左)

张立建法官表示,尽管案件作案手法上不尽相同,但从犯罪构成要件上进行实质判断时会发现,被告人的主观上均具有非法占有被害人的钱款为目的,客观上都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致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从而将钱款交付给被告人造成经济损失,案件中被告人的行为均符合刑法第266条规定的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时长03:15

此外,利用“情感陪伴”手段取得老年人钱财的行为还有可能触犯刑法第264条规定的盗窃罪。司法实践中发现,有些女子会为独居老人聘请“住家保姆”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有些保姆会利用独居老人缺少陪伴、心理空虚的心理状态,取得老年人信任后获取老年人保险柜密码、银行卡密码等,进而盗窃保险柜内财物,或者盗取老年人银行卡后取款,以上行为可以认定为盗窃罪。

养老诈骗案件审理难度大

对司法实践中养老诈骗案件总结梳理可以发现,涉老年人情感诈骗类有一个特点尤其突出。

,时长00:32

“不法分子会耐心‘经营’与老年人的关系,此时可能不仅仅满足于‘线上’聊天,还会发展为‘线下’见面。”张立建法官表示,被告人与被害人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钱款往来,既有转账形式也有现金形式,由于老年被害人留取证据的意识不足,以现金形式的钱款给付往往没有证据证明,以上多方面的原因对案件侦查、起诉、审判均带来较大的困难。在法院审理阶段,犯罪数额的认定往往是案件争议最大的部分。

陈霜:

不法分子给老年人造成极大心理创伤

作为一名在反诈一线工作多年的民警,安徽省肥西县公安局民警陈霜目睹了太多因为婚恋交友被骗的老年人。

“这些被害人多为独居老人,他们信息收集渠道单一,防骗意识相对缺乏,一旦被骗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对其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造成极大的创伤”。

陈霜表示,如今的婚恋诈骗套路深,花样多。现在不少老年人都有智能手机,开始玩起了短视频,骗子也抓住风口,通过短视频吸引独居老年人。通过日常沟通,不法分子会不断试探,寻找目标,表现出自身婚姻不幸或者家庭困难等情况博取对方的同情,双方日渐产生暧昧,之后再以各种理由需要资金周转实施诈骗。

安徽省肥西县公安局民警陈霜(右)

陈霜警官回忆了一个细节:“一些被骗老人平时生活很孤单,身边没有子女陪伴,有人过来找他们聊聊天,他们觉得心里很温暖。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老年人这种心理,以结婚为名索要彩礼、首饰,一些老年人碍于面子,出手通常比较大方。甚至有时候知道对方是在骗自己,一开始也不想拆穿他们。”

身边没人帮受骗老人及时止损,老人攒了一辈子的血汗钱就这样轻轻松松进了不法分子的口袋,不得不说让人很是心酸。

婚托诈骗越发专业,如何见招拆招?

婚恋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往往以合法公司作掩护,实施团伙作案,手法可谓“成熟专业”。

有的“婚托”诱导受害者下载APP投资理财,先是给受害者一个账号,实际上这些账号都可以被不法分子控制,受害者会先得到一些蝇头小利,之后就会因为看到甜头不断追加投资,可是当他们大额入账后,APP便无法使用。

为了更好地帮助老人防骗,陈霜与其他公安干警也都与时俱进,拍摄了不少防诈短剧,干警假扮骗子,配合朗朗上口的台词,让普法宣传更直观、更深入人心。

同时,民警也来到辖区企业、社区开展预防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宣传活动,积极动员老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醒他们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银行账号等,要高度警惕“收藏品投资”“低价旅游团”“缴纳养老金”“算命消灾”“养老产品”“抵房养老”“保健品治病”等骗局。

杨雪晶:

现实生活中,一些老年人生活不太如意,或者本身社交圈非常窄,相比于年轻人,他们又没有那么多社会互援的能力。一旦老年人被不法分子欺骗,他们更容易产生情感问题,比如抑郁,甚至是引起家庭内部的冲突。

合情、合理、合法,三者缺一不可

“法律是最后一道屏障,那么在法律之外,您认为应该如何预防老年人婚恋交友诈骗呢?”

对于这个问题,杨雪晶老师说,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就是用各种各样的力量,帮助老年人提升认知能力、理性思维能力、甚至是情绪管理能力,当老年人的这些能力得到提升,自然而然可以比较好地成为预防老年人诈骗的第一道防线,其中当仁不让的是家庭支持。

“这里我们要提到一个词,叫文化反哺。”杨雪晶表示,以前我们说养儿防老,孩子长大后可以从经济上照顾老人,但是现在年轻人需要做的,可不仅仅是这些。年轻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告诉老人如何识别高危信息、常见的骗局话术,日常生活的叮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老年人,对于提升老年人认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另外动员社区组织、社区工作者、养老服务专业人员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当一些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时,他们专业的话语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要,当老人的幸福感提升了,他们的理性能力也会有所增加。

“过去我们说帮助老年人要合理、合法,现在我们还有加一条,就是合情,三者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兼备,才能更好地应对深度老龄化社会。”

THE END
1.郑州市一些婚介所是如何行骗及如何防范崔新江律师婚姻是终身大事,所以要慎之又慎了,现在的剩男剩女也是越来越多,为了给这些朋友找到合适一生的对象,婚介公司就出现了,婚介公司好似古代的红娘,为两个人牵线搭桥,然而现在的红娘似乎不单纯的只是红娘了,还是一个会骗你钱财的红娘,这些婚介所会让你老婆看不到,但是钱却不翼而飞,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黑婚介是如何耍骗人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557484.html
2.婚托自曝黑婚介内幕:捞钱就走人当“托” 像临时演员 张琴说,她所在的那个婚介所,“婚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们就像一个个临时演员,在婚介所用天花乱坠的广告将一些未婚人士骗进门。“婚托”的作用就是扮演广告上那些征婚人的角色,从而骗得那些前来应征者从兜中掏出“见面费”、“婚介费”。她说,在兰州市一些黑婚介所里面所干的勾当更黑https://news.sina.com.cn/s/2004-07-19/02093745881.shtml
3.购买珍爱网婚介服务,发现全是婚托骗子,真实性跟实际宣传不符黑猫投诉处理投诉不收取任何费用,凡以黑猫投诉名义收费的均为冒充、欺骗行为,请及时报警并与黑猫官方反馈。举报邮箱 heimaotousu@vip.sina.com。 4. 黑猫平台不会有所谓的“客服”主动联系协商退款,发起投诉后纠纷处理会由被投诉企业与消费者进行联系沟通。 https://tousu.sina.cn/complaint/view/17372047534/
4.遇到婚托,被骗钱,如何维权被婚介公司骗钱可以报警吗检方指控,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被告人高某伙同马某(另案处理)经事先预谋,由马某充当情感导师、婚介服务人员,虚构其拥有单身高端男士资源的事实,骗取女性接受其提供的婚介服务。后由高某充当单身高端男士与女性接触,在取得女性好感后,以继续交往需缴纳服务费用等为由,骗取女性被害人财物。https://blog.csdn.net/zy5826261/article/details/120553078
5.央视曝光“婚介”市场乱象昆明也有人中招周先生婚介婚托昆明“婚介”市场乱象的问题每个城市都存在,小编以昆明为例,给大家分享几个昆明市民遭遇的婚托诈骗案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昆明做建材生意的赵先生,3年前与妻子离婚后,一直很渴望有个新的家。不久前,他在一家婚介所刊登了征婚广告,信息登出一周后,赵先生就接到一个姓林的女人打来的电话并约他见面,首次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D6LG4G4Q0519K9UI.html
6.雇佣8名婚托诈骗钱财收完介绍费婚介所黄了东北网黑龙江东北网11月28日电 25日16时50分,齐齐哈尔车站第一候车室里,准备在此换乘车辆潜回老家的康某,被齐市铁路公安处民警抓获。康某在河北省以开婚介所为名,雇佣8名婚托诈骗钱财,被列为网上通缉犯。 犯罪嫌疑人康某,30岁左右,齐市富裕县人。今年他与朋友合伙在河北省通化县开办了一家婚姻介绍所。打着为人介绍对象的https://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07/11/28/051065344.shtml
7.长沙蓝茉婚介,是经工商局登记的婚介机构,电话0731(不提供交友和介绍情人服务,绝无婚托,经由省市多家官方媒体连年明采暗访,正面报道,均赞赏有加!)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诚为信”的服务理念,以“爱心、真心、热心、悉心”服务单身人士,严格把好单身人士入会关,严禁婚托婚骗,倾力打造省会婚介行业诚信规范服务品牌!https://csflhjw.com/abou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