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子,听起来跟恋人毫无关系,但却有一种若即若离的暧昧。据说找搭子已经成为年轻人一种新型的社交关系,它浅于朋友,重于同事,主打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所以也就衍生出了饭搭子、摸鱼搭子,酒搭子,午睡搭子……
如果说每一场相亲都是一场竞技的话,作为主力军的年轻人,在这场竞技场里展现出惊人的创造力——把相亲思路打开,用饭搭子的方式相亲,这显然是一种灵活且高效的竞技方式。也许,这也是一种更乐观的生活态度。
01
可以不恋爱,但不能没有饭搭子
“年纪一大把连个对象都没有,你有什么资本什么脸出去玩?”
“你能不能像别人一样正常一点,到年龄就结婚?”
“我宁愿你结婚再离婚都比现在好!”
“一六几哪里矮?33岁哪里大?我看人家长得挺好的(其实很丑),怎么就配不上你了?”
“没有好工作,赚的还不够你花,不结婚以后谁养你?”
……
这样的戏码如今正成为章薇的日常,她已经受够了妈妈每天连环夺命式的催婚。她自称是“母单花”(网络用语,指从出生起那天就单身,并且每个月还得还花呗),毕业后就回福建一个小县城工作。“去年开始,只要跟我妈待在一起超过一个小时,必定要因为结婚的事情吵架,上述PUA语录说来就来,仿佛我不是他们的亲生女儿,我就是他们的一个耻辱。”
从去年开始,章薇已经相亲了60多次。这些相亲大多数都是家里安排的,为了能够让章薇在30岁之前嫁出去,家里人无所不用其极,发动全家族的人际关系全国介绍适婚对象。章薇苦笑说,我的周末几乎都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的,甚至一天还分早中晚班,要相亲3个人。
章薇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社交懒人”,面对高强度的“相亲工作”,她发现把相亲看成是新的“饭搭子”,相亲的过程就是和饭搭子一起去探店,这样相亲不成还能够解锁一个想去但没有去成的餐厅。她统计过,在60多次的相亲中,除了2位男生拒绝吃饭外,其他人都是愿意一起吃个饭的。
而60多次的相亲也让章薇成为了一个“吃货达人”。她手机的各大APP收藏了很多餐厅,每次相亲见面前,如果对方没有什么好的想法,章薇便会从收藏里挑一个想吃的餐厅发给对方。
她在相亲中,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干饭流程」:点菜的时候礼貌问下对方对方喜欢吃什么,或者有没有忌口,如果对方说随便,就按照自己的打卡清单点上;上菜时如果遇上特别好看的菜会拍一张,然后告诉对方说我对好看的美食总是喜欢记录;干饭时,如果对方聊得来那就多聊点,如果聊不来那就专心品尝,“恋爱和美食,总得要解锁一个吧。”
“相亲很多时候是为了完成家里人的任务,但是吃是我喜欢的,我可以不恋爱,但是不能没有饭搭子。把相亲思路打开,你会发现除了被催婚,相亲也还挺有趣的。”章薇进一步说其实用饭搭子的方式相亲,会避免很多尴尬,“相亲中最怕空气突然尴尬,但只要你脸皮够厚,即使和对方话不投机,我还是可以吃得很开心。”
当问起章薇现在家里人是否还逼着相亲,章薇说那只会变本加厉,毕竟在老家按照虚岁算已经30岁了。“有时候被这样催婚,我真的好绝望,但是我有朋友热爱生活热爱美食,我只是不想因为年龄结婚而已。”
任何生活都不用被相亲打扰,洒脱一点,我们只记住美好的事情,如章薇,依然在热爱的生活中感受着美食的力量。
02
嫁给饭搭子的后果,3年2人胖了100斤
夏美玲的先生是北大的博士生,毕业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金融男,但属于妥妥的一枚“高智商低情商”的理工科直男。
他们初次见面是在北大的校园里。因为北大的食堂是出了名的好吃便宜,所以美玲来找她的研究生同学打算去北大食堂蹭个饭。而机缘巧合,她的先生和她们坐同一张桌子。当时吃饭的时候,美玲看到对方的餐盘里的麻婆豆腐看着很不错的样子,不经意说了句“这麻婆豆腐看着很好吃,可惜没买。”刚落座的她的先生听到后说,不嫌弃的话这盘菜给你们吧,我没有吃过。
“不过很有意思,我虽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从他的眼神里能够看到很纯粹的东西。”一次,她先生发表了6篇SCI,拿到了一些钱,很大方地说要请美玲吃高端餐。美玲从来没有去过那么高端的餐厅,所以有点心生胆怯,但反观她先生,“虽然是一介穷书生,家里在贵州条件也不好,但是一点也不自卑很自信。”“他总是觉得自己很有钱,花不完,听说5000元的酒店舒适感很好,他就会去体验。”
这种体验人生与专注度特别吸引美玲。“专注一件事,只要认准就去做好,不为未来过于担忧。”美玲说,她是师范学校毕业,总是会为未来的事做好详尽的规划,而她先生与她的性格截然相反,除了吃这件事。美玲先生毕业那年,并没有着急找工作,那时把美玲急坏了,当时在北大教务处工作的美玲看到有一家金融公司招聘,便发给了她先生,她先生就去了,刚好工作就在五道口,离学校近。而第一次面试成功后,她先生就没有再找过其他工作,“如果你觉得合适那就做,不需要花额外的精力做无用功。”
如今他们已经结婚,他们既是夫妻也是饭搭子,依然会每周出去寻找好吃的。3年间,他们两人曾经一度胖了近100斤,美玲从86斤涨到115斤,她先生从145斤,胖到200斤。他们现在正在一起减肥,打算要个孩子,与孩子一起体验世界的美好。
他们孩子的名字都已经取好了,叫夸克,因为这是构成物质最小的单位。也许,最小的组成单元才会见证最奇妙的发生,如美食,如爱情,如人生。
03
以前纠结找爱我的还是我爱的,现在觉得找个饭搭子也难
全蓉蓉是中文系毕业的温州女孩。97年的她在大学的时候就被拉去相亲,按照家里人的规划,最好一毕业就可以结婚。在家人看来,女孩子早点结婚生孩子对自己比较好。不过学生时候的她,没能遂家人愿。所以毕业后就加入了相亲大军。
全蓉蓉在找另一半有一个打分表,分为个人素质、家庭状况、加分项等,具体来说包括身高、学历、长相、房、车、年龄、身体是否健康、父母是否有退休金、工作、兴趣爱好等,如果超过3个不达标,她就会回绝。
几次相亲下来,全蓉蓉发现大多数相亲男对象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眼缘、善良、人品是他们大多数人的回答。但这些答案是一个模糊界限,全蓉蓉说宁可听到是否会做饭、彩礼这类具体的问题,“我现在的相亲状态就是男性模式,我一开始就把一切都说清楚,可以的话就认真接触,不行的话就趁早礼貌结束。”
但这些相亲也让马蓉蓉对相亲、结婚这件事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她说,找对象就和读书时候一样,以前纠结是上北大好还是上清华好,后来读了个大专。找对象也是一样,以前纠结是找一个爱我的还是我爱的,现在觉得找个真诚合适的饭搭子也挺难的。“得亏我现在不在乎爱不爱这种幼稚女生才有的爱情观,否则我想我这辈子就结不了婚。”
让全蓉蓉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和某个相亲对象去吃饭,对方选了一个高级餐厅,聊天中说自己的年收入有72万,当时她就疑惑这条件为啥还要相亲。打听后才知道对方的工作分淡旺季,旺季个把月收入6万,其他几个月都很惨淡,一年不超过10万,他把最高工资乘以12个月来计算。所以这次高级餐厅也就是一次烟雾弹,“我找的饭搭子是要吃长久的饭的,总不能每一餐都是高级餐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