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琐事分手后,心有不甘的赵芳(化名)想要挽回感情,情急之下误信了一家自称可以提供“情感挽回”的咨询公司。先后两次缴纳了6380元的费用后,赵芳和前男友的关系不仅未缓和,反而陷入僵局。赵芳不解:明明自己按照咨询师的要求和前男友接触,为何适得其反?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咨询师此前承诺的“专人接触前男友”的服务并未兑现,就在她提出退费要求时,对方又强硬地回复说不仅费用“不予退还”,还拿出当时赵芳签署的“协议”要挟她。
记者了解到,赵芳并不是唯一的受害人。对此,法律界人士表示,在这些所谓的“合同”或“协议”中,部分免除商家责任,加重甲方主要责任、排除甲方主要权利的“霸王条款”可以被认定为无效的合同条款。
事件:
6380元买咨询师“支招”
致关系僵化提出退费却遭拒
与客服沟通之后,一时心急的赵芳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表示愿意试一试,对方给赵芳报价3380元,称会提供为期1个月的服务。
直到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赵芳见到了前男友,两人互相询问了近况,赵芳才知道,最近根本没有陌生人联系过前男友,更不存在咨询师所说的陪他聊天、打游戏的“专人”。而前男友也知道了赵芳借助这种“情感挽回”的公司在处理两人的关系,更加生气,两人彻底闹掰了。
感觉受骗后,赵芳向咨询师提出要回自己支付的6380元,“他们既没有帮我挽回这段感情,还存在欺骗行为。”但是,咨询师却回复说“按照公司的规定”,赵芳的费用“是不予退还的”。赵芳质问咨询师所谓的“专人”是编造的,对方回怼说“不聊了”,还称“想上哪儿投诉都可以”。此外,对方还建议赵芳“再看看合同”,并称给赵芳“制作方案也已经消耗公司的财力物力了”。
回应:
称挽回感情成功率70%至85%
咨询师有资质但不便展示
协议中还规定,“自签订之日起,甲乙双方不得单方面终止合同”,并称“协议签订之前,乙方未向甲方做出任何与咨询服务结果有关的结果性保证和承诺……甲方不得以乙方服务结果的不满意而要求返还咨询费用”。此外,在免责条款中,协议中还不断强调“如因甲方故意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导致咨询服务的效果受到影响,乙方和咨询师将不承担任何道义和良心上的责任。咨询师在服务中和服务后均不对甲方的任何个人行为承担法律和道义的责任”。
赵芳总结了一下,这份协议中,作为甲方的自己,权利未受到任何保护,反而是作为提供服务的乙方,为她设置了诸多门槛,各种“不需要负责”“不允许投诉”。
11月17日,记者以咨询者身份致电赵芳购买服务的贝壳心理咨询(山东)有限公司。谈及赵芳的遭遇,客服人员称“那是同行竞争,恶意编造的假消息”,对方还表示,按照他们的大数据统计,该公司挽回感情的成功率平均在70%至85%。
而经客服推荐的一名高级咨询师则告诉记者,赵芳没有成功,“是因为她没有按照咨询师给的流程来做,执行不到位”。对于赵芳所描述的欺骗行为,该咨询师直接回复说“是同行的负面诋毁”。谈及挽回情感的成功率时,该咨询师主动介绍说,一般恋爱挽回的成功率为80%至90%,婚姻挽回的成功率为60%至70%。问及该公司从业人员是否有资质,咨询师自称“有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咨询师的证件”,记者提出想要查看,对方搪塞称“收费后才能展示,涉及个人隐私”。
探访:
网售挽回服务报价2500元起
多使用“不许退费”等“霸王条款”
和赵芳遭遇差不多,一名同在该公司花费3000元购买“情感挽回”服务的受害者称,经过咨询师的“挽回”,两人的关系不仅未好转反而恶化了,现在她将情况反映到当地的消费者协会,经过协商,商家也仅愿意赔付600元。
剩余阅读时长约1分钟
情侣和夫妻之间出现感情问题怎么办?在自己没办法有效解决的时候,很多人想到情感机构协助解决,作为一个刚出现的行业,情感公司机构效果怎么样?最近一直居高不下的情感机构投诉,让大家清楚的看到目前国内的情感机构一些鲜为人知的情况。邹女士的情感挽回之路(因为工作接触异性导致与丈夫矛盾)周女士今年29岁,自由职
随着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国出国留学、旅游及探亲的人数直线上升,尤其是每年的六七八月是涉外公证业务的集中爆发期,而涉外公证则成为国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法律程序。国内许多法律文件往往需要公证才能得到国外有关部门的认可。为了更好的办理涉外公证,确保涉外公证的质量,需要不断提高涉外公证人
1、要不要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答:要,因为《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