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光伏就是在海洋环境中建设和运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海上光伏是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
产业链来看,我国海上光伏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分为两大板块,光伏发电集成系统和适配海上环境的结构件及电力电缆线路。适配海上环境的结构件包括漂浮系统、锚固系统、敷设系统以及接地系统。海上光伏中游是指承接海上光伏工程的承建商,按照项目类型分为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和漂浮式海上光伏。
从建成项目来看,我国海上光伏项目主要为渔光互补项目(桩基式海上光伏),实现并网发电+渔光互补。
截至2024年我国海上光伏行业重点建成项目情况
市场份额来看,截至2024年3月我国海上光伏项目装机容量约1600万千瓦。山东能源集团和国家电投项目装机量占比较大,均为17%;其次,国家能源集团占比约13%;中国电建和华能集团占比约7%。
集中度来看,我国海上光伏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山东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和国家能源集团等3家厂商合计市场集中度约为46.6%,CR7约为68.4%。
2024年上半年正泰电器和隆基绿能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按燃料电池装机功率和配套数量来看,2023年上半年我国燃料电池行业中,捷氢科技市场份额占比均最高,分别为9%和8%。
市场份额来看,2023年,我国地热能开发利用行业各企业市场份额中,中国石化地热供暖面积占比约为6.06%,位居行业第一;万江集团和陆特新能占比分别为5.45%和5.21%。
从区域分布来看,目前已投产的项目均分布在内蒙古和新疆,其中,内蒙古产能占比相对较高,达到51%。
随着新能源和消费电子等行业发展,下游应用市场对石墨烯需求持续增长,这也让石墨烯市场规模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到2023年我国石墨烯行业市场规模为386亿元,同比增长15.22%,连续五年稳定增长。
柔性电池用途广泛,可以应用于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而随着这些行业的发展,对柔性电池需求也不断增加,而从市场集中度情况来看,当前我国柔性电池市场集中度较低,截至2024年3月我国柔性电池项目专利数量CR8占比约为20%。
从行业竞争梯队来看,位于我国能源物联网行业第一梯队的企业为国电南瑞、中国西电、亨通光电、易事特、天合光能等,企业注册资本在20亿元以上;位于行业第二梯队的企业为威胜信息、科陆电子等企业,企业注册资本在10到20亿元之间;位于行业第三梯队的企业为其他企业,注册资本在10亿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