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们不爱自己也不爱你:「自恋型人格障碍」万字科普

豆瓣有个小组叫「自恋型人格障碍」(简称NPD,后文的NPD均代指自恋型人格障碍),相比较其他人格障碍类型的小组(比如回避型、边缘型等),该小组中多以曾和NPD有过亲密关系的人求助为主:

「大家是如何说服自己不去报复NPD的呢?」「为什么会反复吸引来NPD?」「被NPD摧毁的人生还能重建吗?」

他们统称自己为「幸存者」。

为什么NPD会给身边的人带来巨大痛苦?他们内心又在经历怎样的挣扎?一个人「自恋」到什么程度会发展成为NPD?

今天,我们推送一篇「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万字科普,和大家一起了解「自恋型人格障碍」身上的那些事,主要包括5个方面:

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哪些症状表现?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自恋型人格障碍?

得了自恋型人格障碍,应该如何治疗?

家人/朋友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我们如何与他们相处?

我们推荐的一些自助资源(书/影视剧)

1968年,心理学家科胡特基于自恋的概念提出了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一词(Kohut,1968)。随后1980年,《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明确了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并为其诊断建立了标准(3rded.;DSM-III;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APA],1980)。

NPD是言行具有戏剧性和夸张性的B类人格障碍(表演型、边缘型、反社会型)中的一员,指一种需要他人赞扬且缺乏共情的自大(幻想或行为)的普遍模式。NPD经常被描述为傲慢、自我中心、控制欲强,且缺乏共情,他们也可能有浮夸的幻想,确信他们应该得到特殊待遇。

这些特征通常始于成年早期(18-25岁),并且具有跨情景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无论是在亲密还是工作关系抑或其他任何场景中,都会表现出上述特征。其患病率估计在0%到6.2%之间,相较于女性,男性更容易患有NPD,大概占比50-75%。

01

NPD有一系列的症状表现,自恋谱系模型(NarcissismSpectrumModel)指出认为自己和自己的需求比他人更重要是NPD的核心特征(Krizan&Herlache,2018)。根据DSM-5,常常有下列9种表现:

例如,夸大成就和才能,在没有相应成就时却盼望被认为是优胜者。当他们谈论工作或人际关系时,他们经常夸大或谎报自己的能力和成就,例如你会听到他们总是强调自己付出贡献了多少,有多伟大,对于他人来说自己是多么的重要。

由于现实并不支持NPD对自我重要性过分夸大的感觉,因此自恋者生活在一个自我扭曲、自欺欺人的幻想世界中。他们幻想着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以维持自我的特殊感和掌控感。

这些幻想将现实和想法之间的矛盾合理化,以保护他们免受羞耻的体验。旁人任何有可能打破幻想泡沫的事情都会遭到NPD极端的防御,例如愤怒,否定,攻击他人。

他们认为自己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构)所理解或与之交往,亲密伴侣也常因为自己不够「优秀或特别」而遭到他们的贬低。

NPD需要来自周围人源源不断的赞美,以维持对自我的肯定。因此,NPD建立起的人际关系通常是较为肤浅和工具性的,他们并不是为了寻求体验亲密感,互惠感,而是为了他人赞扬,仰慕自己,从而感觉良好。如果你不再赞美他们,他们可能会把这种行为视为背叛。而且他们的自尊感非常脆弱,无法忍受被批评,接受批评时往往会贬低对方。

他们期望自己得到一些特殊的优待,总是认为自己的需求比他人更重要,无论他们想要什么,期望他人做什么,他们都理应得到。例如,NPD会让别人帮忙拿一个快递,尽管别人现在非常忙。

他们总会利用、剥削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太考虑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算你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他们仍然难以真正理解。

NPD在共情能力发展上存在缺陷,他们很难理解他人感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因此和他们在一起的人常常感觉到痛苦,觉得自己被忽略。在NPD小组里,NPD的伴侣们通常称自己为「血包」,供NPD吸血用。

当NPD遇到那些自信和受欢迎的人时,更容产生恶意妒忌和威胁感。他们不会通过提升自己来消除这种差距,而是用贬低,否认来作为防御机制。例如,有同事绩效排名靠前,NPD可能会说:「绩效好就能代表他厉害?谁知道他怎么得到的?」

02

NPD的临床症状具有复杂性,上述内容只描述了相对单一、同质的症状表现——即显性自恋。而随着对NPD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发现其存在不同的亚型(Levy,2012),其在病理学上存在不同的表现:

显性自恋的典型症状和上述内容描述的相似,他们往往比较外向,但缺乏合作性,让人觉得自私,专横。他们总是夸大自己,让自己看起来非常「自信」。表现为傲慢自大,高度特权感,无根据的期望、过高的愿望和自我中心,以及不能实现的野心或成功等。

隐性自恋的特征没有很清晰地体现在上述特征中,和人们普遍认为的自大型的自恋不同,隐性自恋相对内向。其通常表现出不安全感,对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自尊心低下,更容易嫉妒他人。尽管隐性自恋也异常自我,但这类人群和典型的自恋特征不太相同的是,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害羞与脆弱。

虽然两种自恋表现出了看似截然相反的特征,但是可以看出他们的核心特征都是自恋,对自尊有不现实的要求,且不允许他人否定和破坏。

NPD经常会和一些病症共同发生,例如药物滥用、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人格障碍。此外,两个不同亚型的NPD的共病类型存在一定区别,显性NPD通常和药物滥用,反社会、偏执型人格障碍有关。而隐性NPD更容易抑郁,焦虑,产生自伤行为(Caligoretal.,2015)。

03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听到:「XX好自恋呀」,自恋和NPD是一回事吗?

自恋的定义和NPD存在相似性,是指一种认为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比他人的更重要,并表现出自我夸大性的特权感。适度的自恋是健康的,认为「自己的需求比他人更重要」实际上是自然进化过程中,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发展出的心理特征。人们必须首先考虑自我利益能否得到实现,否则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Brunelletal.,2008)。

而且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和不同侧面的自恋,自恋也有适应性和非适应性之分,适应性自恋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幸福感,乐观水平和自我觉知力。而非适应性自恋个体通常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冲动性和更低的共情能力。

只有当自恋特征发展为非适应性,其阻碍了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损害了个体的健康心理能力时,它才会变成一种人格障碍,并且需要同时满足多种诊断标准中的表现,只有少部分人会患病。

因此自恋不一定是NPD。

自信是一种关于自我的概念,意指基于客观事实,对自我能力的确信。其包括三层含义:

自信指向自我,是对自己的相信而不是他人。

这种「信」是准确和稳定的,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轻易变化。

信的内容尤指能力维度,例如自己的学习成就,做的什么事情等等。

NPD和自信在上述三个层面上都有所差别,NPD不仅是一种关于自我的概念,也十分强调了其人际交往的心理行为模式,例如NPD存在剥削,利用他人的表现。

其次,NPD对自我的认知是自大的,有偏差的,且不稳定的。例如,同样是面对常常考试年级前三,而这次却考了三十几名的情境。自信的个体会认为我仅仅是没有发挥好,继续努力学习,下次一定能正常发挥。而NPD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例如认为自己不够优秀或责怪考试太难。

最后,NPD不仅仅觉得自己能力优秀,而是自己这个人的存在本身就是特别的、高人一等的。

因此自信和NPD存在很大区别。自信有助于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而NPD作为一种病态人格,会干扰其社会生活,同时也会给其身边的朋友,家人等造成困扰。

04

研究表明NPD发病存在一定的个体和环境差异,但是研究尚未明确特定成因,可能是由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导致的,以下几点是NPD的「风险因素」:

研究表明相较于女性,男性的自恋水平更高(Grijalvaetal.,2015),也更容易患有NPD(Carteretal.,1999)。但就具体症状而言,男性更缺乏共情力,女性更容易表现出妒忌(Hoerteletal.,2018)。

究其原因,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而言,为了繁衍后代,男性进化出更强的攻击性,支配性等容易产生自恋的特质。从社会文化视角来看,一方面男性在社会中占据着更多的资源和更高的地位,另一方面社会期待男性角色表现出更多的竞争性,这些也增长着男性的自恋特征,也更容易患有NPD。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人,有其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对于NPD来说,随着年龄变化,自恋程度也会发生变化。

除了生物遗传因素以外,养育方式和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影响NPD的产生。就社会文化而言,在个人主义文化中,社会鼓励人们提升自身地位,强调自我利益与发展。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尤其是中国社会,人们讲求他人与集体的利益,和人际间的和谐。因此个体主义文化的整体自恋水平要高于集体主义文化(Fosteretal.,2003)。

心理学家科恩伯格指出:当一个人不能成为自己,甚至被要求牺牲自己、满足他人预期时,会产生自恋损伤。孩子可能会认为「我自己是一无是处,不值得被爱的,所以我要做些特别的事才能值得被爱」。

此外,儿童期父母的高估,认为他们比其他儿童更特殊或更有资格做某些事情时,儿童可能将他们是特殊的、具有特权的个体信念内化,长大后也更可能成为NPD(Brummelmanetal.,2015)。

而精神分析理论则认为NPD是由儿童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导致的,父母较少对孩子表达欣赏和积极情感。在这种养育风格下,儿童可能会发展出NPD,以从他人处获取父母未能给予的认同(Kohut,2013)。

但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某些文化类型或育儿方式与更高水平的自恋有关,但没有一种单一文化和育儿模式一定会导致NPD。

自恋人格的产生有相应的生理基础,神经影像研究表明,NPD和大脑脑区结构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双侧前脑岛与自恋个体的共情有关,尤其是右侧前脑岛。NPD表现出大脑结构的异常,如左侧前脑岛灰质容积的减少和右外侧前额叶皮层的病变(Nenadicetal.,2015)。也就是说NPD并非单纯的心理障碍,其发生发展也伴随者生理层面的病变,这也提升了治疗改变的困难程度。

05

和其他人格障碍一样,NPD是一种较难治疗的心理疾病,目前药物疗法对NPD的疗效尚未得到系统或实证研究,NPD的浮夸性和防御性都也阻碍了心理咨询的开展。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不认为自己存在什么问题,所以他们不会寻求治疗。如果他们寻求治疗,往往不是想要治疗NPD,而是一些让他们感到痛苦的共病症状,例如抑郁症、滥用药物等。因此需要朋友,家人的鼓励和引导,让他们参与到治疗中来。

专业的心理咨询可以帮助NPD患者发展以更富同理心的方式与他人相处,以及更好地理解自己。通过建立咨询关系,探索NPD患者的经历,他们可以培育更具适应性的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

但需要知道的是,和NPD的形成过程是漫长的一样,治疗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NPD的治疗可能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斗争,就像其他人格障碍一样,患者可能需要比其他心理疾病(例如,焦虑症、睡眠-觉醒障碍)更多的动力来取得持续性进展直到改善他们的社会适应功能。

具体而言,以下三种心理咨询疗法,对改善NPD有一定作用:

心智化是一种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能够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心理状态是相互独立而又互相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心比心

对误解的理解

从外部看自己,从内部看他人

NPD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共情能力,在理解,感受他人的情绪等心理状态上存在障碍,这导致他们难以建立互惠互持的人际关系。心智化疗法注重稳定情绪的表达,通过识别和表达情绪达到控制情绪和冲动性的目的。通过心智化疗法,能让NPD患者有效调节自身情绪(如心烦时平静下来),了解自己与他人相处的问题和困难,反思和理解他人感受。

移情焦点心理治疗(TFP)是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其总目标是聚焦于身份认同弥散和原始性防御机制的解决和整合。社会适应良好的个体对自我的身份认同是连贯的,整体的。而社会适应出现异常的人,身份认同是弥散的,支离破碎的,主观体验不稳定,无法对社会线索做出准确解读。

防御机制是保护人类为了避免心理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等不愉快体验作出的调整方式,不同防御形式间「成熟度」不同,那些相对不太成熟的机制就被称为原始性防御机制。例如,NPD常常使用「否认」的防御机制,当面临他人的建议或负面评价时,他们通常会通过否认别人的看法来维持自我形象。

TFP可以从上述两方面帮助NPD改善当下问题,治疗主要包括两个阶段,首先需要对NPD者的状况进行评估,例如NPD的症状表现(夸大感,人际交往困难,缺乏同理心等)是否存在。接下来通过移情等技术,帮助患者发展更稳定、更现实、更好地人际关系,从而改善人际交往功能和提升社会适应性。

在TFP中移情特指来访者将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感受和态度转移到咨询师上,其要点包括:

来访者与自我或他人关的问题会复现在个体治疗师的关系中。

自我意识可以在治疗中发展。

来访者可以在治疗中改变病态人格以更好地生活。

图式治疗是由JeffreyE.Young创立的,其融了诸如认知行为、格式塔、客体关系、建构主义和心理动力学等多种理论,主要用于治疗人格障碍和慢性临床障碍。

所谓图式,是指个体基于生活经历形成的应对事物的方式和原则。图式分为适应性和非适应性,适应性是指个体在使用特定图式应对某种场景时,获得了积极的反馈,而非适应性相反。例如,一个经常被家长贬低的小孩,可能会通过形成虚假的,自大的图式应对批评和贬低,这会导致他对外界的评价过于敏感,产生不适应的结果。

非适应性图式多表现出自我挫败的情绪和认知方式,并在随后生活中不断重复,个体难以发展形成新的适应性图式,以至于产生诸如NPD的心理疾病。图式治疗主要是针对性解决来访者在以往经历中形成的种种非适应性图式,以此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

图式疗法的过程主要包括图式评定和图式改变。图式评定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来访者当下的问题(如不适应的生活模式,应对风格等)和要达成的治疗目标。明确问题后,就进入图式改变阶段。在这个阶段咨询师会根据来访者的需求,选择适宜的策略,用更为适应性的图式取代非适应的图式,促进来访者图式和应对方式的改变。

06

尽管NPD者通常不认为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也不会因为NPD本身产生不适感。但诸如抑郁,焦虑等NPD的共病症状可能会导致自身出现痛苦感受和自伤行为。

请记得,你无需独自面对一切。当感到痛苦,不舒服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当下的状态,缓解不适感。

你也可以拨打简单心理「免费热线」,心理志愿者将为你提供即使的情绪舒缓和安抚。

当你出现危机情况:如果你有自伤或自杀意图或行为,请让你信任的人陪在你身边。接通24小时免费危机干预热线:010-82951332;800-810-1117(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与研究中心)。并联系亲密的朋友、亲人。

07

NPD者善于创造一种美好的自我形象来吸引他人,但是NPD者通常并不是为了寻求亲密伴侣,而是寻找「崇拜者」。通过他人来体现自己的伟大,独特,但他人的感受,需求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关心的基础上,但NPD者的人际关系中并不能做到真正的互惠。他们不承认别人有自己的需求,而经常侵犯他人的界限。比如窥探你的私人信件,给你不想要的意见和建议。总是满足NPD的需求会丧失自我边界,这时你需要建立更健康的关系,让你的需求得到尊重。你可以试着:

体会NPD者行为给你带来的感受,而非他们的动机

为人际关系变化做好准备

NPD者为了保护自己免受自卑和羞耻感的伤害,经常否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通常,他们会把自己的问题推卸给别人。和NPD者在一起生活,工作,你可能会因为一些错不在你的事情而受到指责,或者被一些你不具备的负面特征来诋毁。但请你相信,这一切都不是因为你。

首先,不要和NPD者争论。当受到诋毁时,为自己辩护是本能的反应。但无论你多么理性,你的论点多么合理,他们都不太可能听到你的声音。只需告诉自恋者你不同意他们的评价,然后做自己的事情。其次肯定自我,稳定的自我概念是对自恋者侮辱最好的防御。当你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时,就容易拒绝任何针对你的不公平批评。最后,抽离NPD者的指责,避免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去取悦他们的任何欲望。

NPD对情绪的采择能力是有缺陷的,他们很难通过情景线索推断和识别你当下的情绪状态。因此当你感到不愉快时,采用非暴力沟通方式,直接向他表达情绪,更有益于让他们清晰地了解到你的感受。

和其它类型人格障碍一样,NPD往往不会认为自己存在问题。你可以用关心而非命令的方式,建议他参与心理咨询,更好地了解自己。当然,如果需要,你也可以陪他一起加入团体或家庭治疗。

如果你要和NPD者保持一段关系,就要清晰的知道自己期待什么,不期待什么。如果不接受专业的治疗,他们很难变成真正重视你的人,所以在某些令你感到痛苦,却又无法改变他的时候,你可能需要从其他地方寻求情感支持和亲密感。在一段关系中,没有人理所应当地被欺负、威胁或情感虐待。

08

由美国加州大学的注册临床心理学家RamaniDurvasu-la所著。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与亲密关系中NPD伴侣相处。和他们生活,可能经常感到被忽视,被否认,那么一定要及时意识到:不是你不好,而是他们过于自恋,生病了。他们利用你将内心深层的不安全感转化成短期内的心理安全。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自恋人格的理论,可以看由精神分析学家HeinzKohut所著的《自体的分析》,自体心理学作为精神分析的一种理论,强调了人类的三类发展需求:

与建立和维持自信有关的镜映需求

与体验到安全感、笃定感和抚慰感有关的理想化需求

与在人类伙伴中体验到相似感和亲切感有关的另我体验需求

基于自体心理学强调的共情技术,可以更好地帮助NPD。

由精神分析学师NevilleSymington所著,作者基于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探寻了NPD的起源。认为童年期的创伤不足以解释自恋的起源,其病因并非创伤本身,而是个体对此的回应。本书将为读者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自恋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开展有效地治疗。

4.《情感勒索》

来自著名心理治疗师师SusanForward,「情感勒索」也是NPD在亲密关系中经常使用的模式,通过了解什么是关系中的「控制行为」以及如何应对,能帮助你更好地和NPD相处,保护自己。

5.《恰如其分的自尊》

由法国心理治疗师克里斯托弗·安德烈和弗朗索瓦·勒洛尔合著,讲述了高自尊和低自尊其实都有问题——自尊就像血糖,稳定最重要。NPD的核心特征在于自尊不稳定,因此总在自大和自卑之间徘徊。通过阅读本书能帮助你了解如何建立起稳定的自尊。

如果你好奇一个病态自恋者的样子可以看看这部电影,来自加拿大导演MaryHarron作品,描述了一位拥有双重性格的华尔街骄子疯狂杀人的故事。他白天谈吐风趣幽默,是炙手可热的股票经济人。但他实际是一位内心压抑、精神空虚、极度自恋的双面冷血杀手。

他病态人格的背后是一个消费主义,金钱至上、虚荣伪善、情感枯竭的病态社会,从侧面表现了不良的社会环境会增加人们出现NPD等病态人格的风险。

来自美国历史与社会学家克里奇托弗·拉什,可以帮助你进一步了解文化对自恋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现今大部分关于自恋的研究结果(包括本书)都是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在考虑个体自恋程度时要考虑到具体文化的差异。

「我所有的自负都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内心的软弱,所有的振振有词都因为心中满是怀疑。

我假装无情,其实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四处游荡流亡,其实只是掩饰至今没有找到愿意驻足的地方。」

过度的自恋是对基本自爱缺乏的补偿。也许,我们共同的命题都是要学会如何真正爱自己。

参考文献

[1]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1980).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3rded.).Washington,DC:Author.

[2]AmericanPsychiatricAssociation.(2013).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aldisorders(5thed.).Arlington,VA:AmericanPsychiatricPublishing.

[3]Brummelman,E.,Thomaes,S.,Nelemans,S.A.,DeCastro,B.O.,Overbeek,G.,&Bushman,B.J.(2015).Originsofnarcissisminchildren.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112(12),3659–3662.doi:10.1073/pnas.1420870112.

[5]Caligor,Eve;Levy,KennethN.;Yeomans,FrankE.(2015).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DiagnosticandClinicalChallenges.AmericanJournalofPsychiatry,172(5),415–422.doi:10.1176/appi.ajp.2014.14060723

[10]Kohut,H.(1968).Thepsychoanalytictreatmentof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s:Outlineofasystematicapproach.ThePsychoanalyticStudyoftheChild,23,86-113.

[11]Kohut,H.(2013).Theanalysisoftheself:Asystematicapproachtothepsychoanalytictreatmentof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s.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14]Luo,Y.L.L.,Cai,H.J.,Sedikides,C.,&Song,H.R.(2014).Distinguishingcommunalnarcissismfromagenticnarcissism:Abehaviorgeneticsanalysisontheagency–communionmodelofnarcissism.JournalofResearchinPersonality,49(1),52–58.

[15]Nenadic,I.,Güllmar,D.,Dietzek,M.,Langbein,K.,Steinke,J.,&Gaser,C.(2015).Brainstructureinnarcissisticpersonalitydisorder:AVBMandDTIpilotstudy.PsychiatryResearch:Neuroimaging,231(2),184186.

THE END
1.法律情感咨询电话(国家免费心理咨询电话)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国家设立了免费的心理咨询电话。以下是关于法律情感咨询电话的介绍。1.什么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国家设立了免费的心理咨询电话。以下是关于法律情感咨询电话的介绍。http://www.bfgh.cn/xljk/29324.html
2.从“心”开始,等你来!“杭向幸福”公益咨询日于12月正式启动!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 12338 心理疏导预约热线 0571-88892535 2.线下来访咨询地址 杭州市钱江路426号杭州市妇女联合会608室(地铁近江站C2出口北100米) 3.公益咨询时间 本服务纯公益,无需任何费用。 咨询频率建议每周一次,每次咨询时间不超过1小时。 倾听您的心声 https://hznews.hangzhou.com.cn/chengshi/content/2024-11/28/content_8819322.htm
3.桐庐县“公益情感免费热线”开通近日,我县首条“公益情感免费热线” 正式开通。一根电话线,连接起专家与市民,将为在婚姻情感、家庭关系、人际交往中产生困惑的人群提供咨询服务。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无论是未婚、已婚,恋人、夫妻、亲子又或者长辈之间的相处,都会遇到方方面面问题、困惑,所以我们开通了这个‘公益情感热线’。”县民政局婚姻http://www.tonglu.gov.cn/art/2023/3/2/art_1229271189_59015577.html
4.恋爱咨询情感求助电话:恋爱咨询机构如果您认为被上饶市的一位51岁妇女骗取了您的财物,您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同时,您也可以拨打上饶市情感求助热线,电话号码为:0793-8222222,向专业的心理辅导师求助,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 情感咨询热线24小时如下:24小时免费倾诉热线电话号码是:400-1619995还可以拨打12355也可以。 http://www.rekhadesai.com/post/4746.html
5.心灵的呼唤情感求助电话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压力也随之增大。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有时候我们会感到无助和孤独,这时,“感情求助电话”就成为了一种宝贵的情感支持。 寻找安慰与帮助 第一站:心理咨询热线 在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相对完善,有很多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提供24小时免费心理咨询服务。这些“感情求https://www.wcqxabeoor.cn/biao-bai-qing-hua/369754.html
6.web.lygtjzx.com/nodenews/605711.shtml《日本为挽救老公被裁员求助于部长》(免费)在线观看_海外网 686.98MB 80好评 挺进绝色老师的紧窄小肉六视频 一小孩儿半夜给女孩吃坤巴 亚洲一区色 182.46MB 16好评 小东西这才一根手指而已视频 互操白虎 羞羞色院91蜜桃 在线观看 116.75MB 263好评 小草视频官网 亚洲成人电影av 上语文课操英语http://web.lygtjzx.com/nodenews/605711.shtml
7.抑郁求助热线24小时在线吗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病情描述:抑郁求助热线24小时在线吗 什么是双向情感障碍 展开 2022-10-11 14:41 1回答 8.7万浏览 好问题 医生回答 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中医内科 2022-10-11 15:19 问题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类型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有既有躁狂、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这一类的心境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临床https://m.bohe.cn/yao/ask/xd7emr1j5n.html
8.富士康工会开通“78585”关爱热线回应职工求助纾解职工心结吴亦明说,时常有员工一打电话来就先骂一通,刚来热线工作时,她很不适应。 “但后来心态就慢慢转变了。”吴亦明说,她会先静静地听员工宣泄情绪,再询问发生什么事情,了解对方诉求。 新生代务工者情感困惑多 吴亦明每个月都要统计当月诉求,了解员工反映的问题,从而分析公司在这段时间出现的问题。例如,如果某段时间员工https://www.workercn.cn/28/201707/04/170704085400313.shtml
9.百合情感王女士向情感导师李老师进行了挽爱咨询 已成功挽回77930对危情客户,挽回率86.9% 立即预约求助 情感挽回概率测试 完成测试,获得免费咨询 开始测试 婚姻挽救 婚姻到了破裂的边缘 爱情挽回 各种原因不能继续相爱的恋人 第三者分离 快速有效处理第三者困扰 婚姻诊断 评估婚姻状况,寻找症结所在 同性情感 面对同性情感无法https://qg.baihe.com/index/mi2
10.教案中学心理降之情绪调节12篇(全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调节自己情绪,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心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掌握“情绪ABC理论”。教学难点: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教学方法】 游戏活动 情景表演 讨论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ho96iwc.html
11.宁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宁波心理咨询宁波婚姻情感咨询为抗击疫情,为期一个月的免费咨询热线于前日结束。一个月中,我们共接到求助电话77个,有关对疫情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及其引发的抑郁、神经症性贪食、躯体障碍约占36%,婚姻情感问题约占15%,大部分的求助电话是有关孩子在家的生活和学习问题。 本中心将继续为有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免费咨询,免费咨询时间延迟到4月1http://qidianxl.com/dynamic_view.asp?article_id=392
12.心理热线(通用6篇)著名心理学家钱铭怡将心理热线定位为一级预防, 大约70%~80%的心理卫生服务可以通过电话来解决。随着电话的普及, 人们习惯于抓起电话谈心诉苦, 无论在天涯海角、白天黑夜, 求助者只要拨打心理咨询热线就能及时获得专业人士的心理援助, 具有方便、快捷、匿名、保密、跨地域、24小时服务等特点, 非常适合个体危机咨询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jgzhyy6.html
13.《[火影/进巨/咒回]深情宇智波》陈柯一梦晋江文学城全文字数:896890字 版权转化: 尚未出版(联系出版) 签约状态: 未签约 作品荣誉: 尚无任何作品简评 本文包含小众情感等元素,建议18岁以上读者观看。 支持手机扫描二维码阅读 wap阅读点击:https://m.jjwxc.net/book2/6299878 打开晋江App扫码即可阅读 [火影/进巨/咒回]深情宇智波 作者:陈柯一梦 [https://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6299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