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消费是指消费者主要是出于情绪释放、情感体验和精神享受的需求而购买的商品或服务。它具有消费虚拟化、行为符号化、心理补偿性等特征,满足了消费者在精神层面上的多种需求。目前,主要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情绪消费服务包括倾诉、叫醒、陪聊、哄睡、安慰等类型。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情绪消费项目的销量稳步增长,尤其是“陪聊”和“哄睡”等服务受到青睐。这些服务满足了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寻求情感支持的需求,成为他们缓解孤独与焦虑的一种方式。
消费者多为年轻人
情绪消费市场的消费者主要是年轻人。根据新京报贝壳财经发布的《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以及青年消费十大趋势,近三成受访年轻人会因为情绪价值疗愈身心而进行消费。
情绪价值图片据新京报贝壳财经
该报告指出,这届年轻人不仅“人间清醒”,更是品质和情绪价值都要的“局部大方”型消费者。年轻人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消费金额也从几元到数万元不等。
在某电商平台,记者输入关键词“倾诉”进行搜索发现,提供“情感倾诉”“语音唠嗑”等服务的商家非常多。这些商家的服务价格差异较大,但销量普遍不错。
记者进入一家提供情绪消费服务的网店发现,该商户单份商品的售价为10元,提供的服务包括视频聊天、陪伴说话、聊天搭子、倾诉树洞等。网店主页信息显示,该产品售出数量高达30万+,生意火爆。
网页截图
据媒体早前公开的某网店客服提供的表格显示:这家店铺的陪聊人员分为“盲盒、金牌、男女神、首席、锦鲤和翘楚”不同级别,级别越高价格越贵。此外还分不同服务时长,从15分钟到包周都有,甚至有的店铺包月的费用最高达3万多元。
图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消费风险要警惕
尽管情绪消费市场火热,但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和伦理问题。
古人如何释放情绪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年轻人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烦恼。无论是情绪消费火爆,还是在今年成为年轻人“上班搭子”的“焦绿香蕉”“动感光菠”“放青松”等创意绿植流行,抑或是电影、电视剧、综艺所提供的轻松、搞笑情绪价值,成为年轻人日常的“情绪调节器”……这些产品的走红,是年轻人快节奏职场生活的另一种情绪发泄方式。
那么,如果“穿越”到古代,古人以什么方式释放情绪、充实自身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这些方法反映了古代人对情绪处理的独特见解和方法,也可以为现代人处理情绪问题提供参考。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情绪消费服务来满足短期的情感需求,但更应始终保持警惕,理智面对潜在的风险与挑战。真正的情感支持还需来自于身边的人际关系,情绪消费的长久之计,仍应建立在健康的心理和真诚的交流之上。
开屏新闻综合央视网、北京晚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人民日报、新京报、贝壳财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