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网络搭建了互联互通的社交平台,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也随之不断翻新。“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始于“真情”、终于“套路”,分为博彩类、投资类、索要红包等类别。较传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而言,“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犯罪手段智能化、隐蔽化,犯罪方式链条化、定制化,犯罪经营形式长线化、国际化等特征。公安机关在打击“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面临着犯罪社会影响大、危害程度高、侦破难度大等难题,要通过建立合成作战机制、强化金融监管体系、构建高频敏感词汇反诈预警模型、完善精准有效的劝阻支付机制、强化全链条打击机制、创新全民反诈宣传机制,完善打击策略。
关键词:杀猪盘;公安机关;电信网络诈骗
一、“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概述
“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形象地将结交受害者、建立亲密关系、骗取被害人财物的过程比作“选猪、养猪、杀猪”,把交友工具比作“猪槽”,把聊天剧本作为“猪饲料”,②具体过程归纳如下(见图1)。
图1“杀猪盘”电信网络诈骗的具体流程思维导图
(一)“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含义
(二)“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类型
在“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被害人既被骗取真情实感,又有大量钱财被诈骗,“人财两空”的结局屡见不鲜。“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博彩类“杀猪盘”。一般是在建立亲密关系后,逐渐谈及收入等话题,并无意间透露知晓“平台漏洞”或者认识后台工作人员等虚假信息。在引起被害人好奇心后,向其介绍游戏类赌博或彩票平台,并谎称共同投资,以小额投资回报为诱饵。被害人由于已深陷所谓“亲密关系”和“高额投资收益”的陷阱中,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甚至不惜变卖家产,以期回本。
二是投资类“杀猪盘”。以建立感情为前提,不刻意提及投资等话题,但从侧面透露有投资渠道,勾起被害人兴趣后,向其介绍股票、期货等交易平台,诱导被害人下载非法交易平台。随后,同样以小额回报为诱饵,使被害人相信平台的“真实性”后进行大额投资,在达到一定投资金额后,会通过后台控制数据,侵吞被害人钱财。③
三是索要红包类“杀猪盘”。相对于前两者,此类诈骗金额相对较小,受害者往往以男性为主。犯罪嫌疑人一般通过社交软件与被害人确立关系后,以情感交流为诱饵,日常发送语音、图片等深化情感联系;必要时会通过视频聊天的形式获取被害人信任,而这些视频聊天过程往往是通过软件操控播放提前下载好的网络视频。此后,犯罪嫌疑人会以买衣服、家人出事等“情侣”间无法拒绝的理由索要红包,实施诈骗。根据目前已侦破的案件来看,大部分犯罪嫌疑人都是男性冒充女性实施诈骗。
二、“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特征
相较于传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犯罪手段、犯罪方式、犯罪人员、犯罪对象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犯罪手段智能化、隐蔽化
智能化是“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特征,诈骗团伙往往不惜重金,聘请高科技人才开发和维护非法平台,其诈骗方式和话术设计贴近百姓生活,契合社会热点。同时,犯罪嫌疑人通过社交工具寻找作案对象,与被害人通过即时通讯软件进行交流,在不与被害人实际接触的情况下获得信任。随后,利用虚假的网络投资理财、赌博等平台使被害人获得小额投资回报,从而激发被害人贪财心理,待被害者投入巨额资金后,犯罪嫌疑人即关闭提现接口,抽身卷款走人。此类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具有较强的反侦查意识和能力,在依托互联网平台实施诈骗的过程中,有意避开公安机关的侦查,而被害人往往也只掌握犯罪嫌疑人的网络虚拟身份信息,无法获得其真实的身份。
(二)犯罪方式链条化、定制化
(三)犯罪经营形式长线化、国际化
(四)犯罪人员地域化、家族化
在司法实践中,绝大部分“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属于“地域性团伙犯罪”,即以一定的地缘关系为纽带,纠合、流窜实施的,以侵财为主要犯罪目的,手段具有一定地域性的犯罪。②团伙成员多来自同一县乡,存在血亲或姻亲关系,形成由一根根私人联系为纽带所构成的团伙结构网络。犯罪嫌疑人均来自“熟人社会”,这样的成员架构有利于形成对作案手法的共识,相互传授学习犯罪方法,产生“犯罪文化”的相互认同。③
(五)犯罪组织群体化、产业化
“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一改传统的“独狼式”诈骗方式,向群体化诈骗方向发展,呈现集团化、产业化特征,通过“流水线”诈骗模式,形成完整的黑色产业链,其中猎头、话术、博彩平台、洗钱等每个环节都由专人来完成。④在实施“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的过程中,犯罪集团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紧密配合衔接:前端“圈猪”是由专业推手通过社交软件寻找目标,负责购买非法身份信息以创造虚拟人设,甚至购买网络公司后台数据以便有针对性地撒网;中端“养猪”是由键盘手负责每天通过专业话术“喂养”被害人,建立信任;终端“杀猪”是由网络运营人员负责非法APP的开发、运营和数据控制,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六)犯罪对象非特定化、以女性居多
据《中国妇女报》报道:“深圳市龙岗分局反诈中心根据报案统计,2019年1-4月,龙岗区已有47人被骗近1200万元,其中女性居多,在X爱网、世纪XX网、X合网三大知名婚恋交友平台的28名受害者中,女性达到22人,平均年龄36岁,人均被骗45万元,最高个人被骗金额达600万元”。①针对女性被害人,犯罪嫌疑人在网络平台上往往伪装成高富帅或者“钻石王老五”,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介绍、搭讪以与被害人取得联系,如发现对自己有意向的被害人,就加大“攻势”,逐渐获取对方信任,从而实施下一步诈骗行为。在中国传统婚恋文化中,女性普遍处于被动地位,特别是大龄未婚女青年或离异女性,对情感更加渴求,归宿感相比男性而言更为强烈,对情感的态度也更加专一。犯罪嫌疑人利用被害人的心理有针对性地设置骗局,在婚恋网、交友群、各速配平台上编织所谓“美好未来”“共同发财致富”等谎言。而女性被害人在“情感攻势”和“高利诱惑”双重因素影响下,往往无法加以理性判断甚而笃信不疑,最终越陷越深,不断投入大额资金。②
三、打击“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面临的困境
互联网中的信息虚虚实实,当前“杀猪盘”受害者数不胜数,被骗钱财或超亿元,虽然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此类案件的打击与侦办,但依然面临诸多现实难题。
(一)追查难
(二)取证难
(三)追逃难
国民党内的上下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利益交换关系,由于不是政治信仰的结合,终究是靠不住的。陈立夫对此曾有反思,“蒋公出生军事,威胜于信,军阀之来归者,畏威而非心服”。国民党政权的派系分化剧烈且频繁,贯穿其统治大陆的始终,即与上述原因有关。
(四)信息化合成作战能力仍需加强(五)网络黑灰产的打击力度略显不足
四、“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的打击策略
“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社会影响大、危害程度高、侦破难度大,公安机关必须要健全打击机制、加大打击力度,实现长治长效。
(一)建立合成作战机制
(二)强化金融监管体系
银行卡资金转移、提现等是“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监管不到位,银行卡开户实名制形同虚设,犯罪嫌疑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大量银行卡将其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成为实施犯罪的便利条件。有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压实业务合法合规主体责任,坚决斩断“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资金链条。有关部门要加强支付业务合规管理,建立健全覆盖“事前、事中、事后”支付风险防控体系,严格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对涉案银行、支付机构一律倒查问责。同时,加强对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的打击力度,进一步加大针对用于洗钱的银行卡、对公账户,用于藏匿的移动无线设备以及境外远程操控的“多卡宝”等监管力度④,从源头上防范“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滋生。
(三)构建高敏感词汇反诈预警模型
公安机关通过分析已侦破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的聊天记录,通过调整技术路线优化“资金线”和“情感线”的高频敏感词汇数据库(见表1、表2)①,并以上述高频敏感词汇数据库为侦查对象,建立基于犯罪心理学的反诈预警模型。在该模型中,为处于“资金线”和“情感线”不同阶段的高频敏感词汇设置不同阈值,一旦双线都超过设定阈值,即启动预警提醒机制,对被害人开展精准劝阻,并实现对应调整开展后续工作。
表1“资金线”各阶段高频敏感词汇总
表2“情感线”各阶段高频敏感词汇总
(四)完善精准有效的劝阻支付机制
(五)强化全链条打击机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已朝着体系化趋势演化,呈现出“上游获取信息、中游精准施诈、下游洗钱套现”的链式结构。现有的执法和司法实践表明,源头整治比事后打击更为重要。一是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犯罪嫌疑人无论是寻找目标,还是利用虚拟社交账号包装形象,都要通过平台实现,所以网络平台是“杀猪盘”式婚恋交友电信网络诈骗的唯一途径。公安机关通过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的整治规范力度,进一步提高相亲网站、投资论坛、聊天APP等各大社交平台的准入门槛,做到源头管控;并针对具有较强隐蔽性的洗钱套现等黑灰产业,加强反制技术的应用,尤其应以实名认证、人脸识别等方面进行多点突破。
(六)创新全民反诈宣传机制
基金项目:2022年度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浙江省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研究”(2022ND26)。
作者简介:孙梓翔,上海公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于龙,鞍山市公安局办公室研究员、《辽宁公安研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