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该法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2.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
(1)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力。
(2)实际交付的定金数额多于或者少于约定数额的,视为变更约定的定金数额。
3.第五百八十七条还规定了定金罚则:
(1)即债务人履行债务时,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
(2)如果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3)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定金合同要生效,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能够理解和承担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
2.意思表示必须真实,即双方当事人在签订定金合同时必须是出于真实意愿,没有受到欺诈、胁迫等不当影响;
3.定金合同的内容必须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即合同内容要合法合规,符合社会公共道德和公序良俗。
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满足时,定金合同才能被认定为有效。
1.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了定金合同行为,那么该行为将无效;
2.如果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定金合同行为,那么该行为也将无效;
3.如果定金合同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
4.如果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而实施定金合同行为,那么该行为也将被认定为无效。
这些无效情形都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签订定金合同时,务必明确约定各项条款并保留好证据。你对定金合同还有疑问吗?欢迎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为你提供专业建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