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钱币学会收藏中国钱币的历史(上)

没有哪种钱币像远东国家的那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材质,书体也千变万化。没什么比这更有吸引力的了,然而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

—亨利·拉姆斯登,1914年

亨利·亚历山大·拉姆斯登在1914年写下了上面这段话,现在西方学者对远东钱币的了解在此之后就没有多大进步。上个世纪,以西文出版的有关东亚钱币的书籍寥寥无几。古希腊钱币和拉丁文明持续不断吸引着西方学者的注意力,他们对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铜钱却知之甚少。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最好的东亚钱币收藏之一竟然在美国钱币学会而无人问津。这些藏品包括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的古代钱币和压胜钱,总数量逾37000枚,其中中国古今钱币就有29742枚之多。美国钱币学会还有一批重要的藏书可以支持藏品的研究。霍华德·包克(HowardF.Bowker)在1943年出版的《远东钱币书目》中列出了美国钱币学会图书馆收藏的西文图书,却没有收录以东亚国家的语言撰写的书籍。这些书有三分之二来自日本,包括中国的钱币学经典,如洪遵的《泉志》、成书于清代的《钦定钱录》和李佐贤的《古泉汇》。这批东亚钱币书籍的重要性不应被低估。

学者兼商人—亨利·亚历山大·拉姆斯登

亨利·亚历山大·拉姆斯登1872年生于古巴。他父亲弗雷德里克·沃拉斯顿·拉姆斯登是英国人,任英国驻古巴圣地亚哥省领事。亨利·拉姆斯登和他父亲一样也曾服务于英国领事馆,先后驻在巴塞罗那、西班牙、古巴和菲律宾。但后来他离职,作为古巴驻日本代办常驻横滨。他在那里度过了大半余生,娶了一位教中国古典文献的日本女人为妻并有了两个孩子。拉姆斯登于1915年1月27日去世,年仅43岁。

小早川公司印制的明信片展示了他们的工作状态:拉姆斯登和小早川领导一众男女员工。

很多委托人都住在国外,他们作为中间商为欧美藏家供货,拉姆斯登提供建议,也尽力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然而当他寻找钱币时,往往把品相最好的留给自己。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也有拉姆斯登的代理人,他们积极寻找钱币,当时市场上大部分钱币都是通过非法盗掘获得的。他还会亲自去看大规模的藏品。当时正值清朝灭亡和辛亥革命之际,政治环境给了拉姆斯登很大便利,因为很多藏家试图变卖财产逃离家园。他在信中这样描述:

“去年夏天(1911年)在中国的时候我感觉局势风波诡谲,于是打算买些藏品,它们的拥有者担心局势不稳,因此我能以合适的价格入手。我尽可能购买钱币以满足这一两年的需求。”

1912年春他又写道:

“北京的代理人前几天刚回来,他说尽管劫掠来的文物能以比较便宜的价格拿到,但是在钱币圈里很难找到东西了。我和他的看法一样,这些麻烦事过去以后中国的情况会好转,尤其是钱币,日本在最近的两次战争后也是这样。我在南京的代理人回来了,他说钱币稀缺且价格高的情况持续加剧。我开始担心很快就在中国买不到好东西了,市场变得和日本一样贫瘠,尽管这个过程会慢一些。”

1909年,拉姆斯登这样描述横滨古泉会:

“……更像是小家庭。我们在会员们的家里见一面(有时是两次或三次)。我估计我收藏的中国钱币是最好的也是最多的,当然也有一些日本钱币,在这个国家我们完全不谈外币,我们比日本其他的钱币学会做的都好。我们定期举办展览,并且明年将作为唯一的日本钱币学会代表前往布鲁塞尔。”

学会成员会把拓片寄给拉姆斯登,他再把这些拓片粘在杂志上。钱币被分门别类地注明品名和藏家姓名。相当一部分钱币来自霍兰德·伍德和小约翰·莱利,他们都在纽约,也有尼尔·芒罗以及拉姆斯登自己的。

“莱利大概已经告诉你(罗宾逊)我有独立谋生的手段可以让我过得很舒服,在这个国家已经足够了。我的主要兴趣不在商业运作上。我已经辞职了,之前曾两次提出不想做币商了,但我发现在这个岁数还闲不住,所以我和我妻子的兄弟一起做生意,同时也是我的爱好。当初我告诉你我更看重名而不是利,你现在应该能理解吧。”

但生意确实提高了他作为藏家的乐趣,支撑着他持续不断地寻找珍稀古钱,让他得以和其他泉友见面交流,讨论钱币,互相提高。拉姆斯登还将钱币成套出售以培养西方藏家对中国钱币的兴趣。例如这样一套收藏:

“中国最早的带有文字的铸钱,包括明刀、王莽篡位时期的布币、半两以及安阳的龟背钱,除了一个,其他的都是公元前的货币。”

这是一套有教育意义的收藏,涵盖了形状各异的钱币,它们年代不同,钱文风格也不同。拉姆斯登的套装藏品意在激励藏家涉足亚洲钱币。拉姆斯登还帮助其他人建立了成体系的收藏。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帮助约翰·罗宾逊筹集藏品。

“我的总体计划是这样的:我按照拉古皮埃的书(目前同类书中最好的)把他所有的钱币列出来。考虑到你已经有的,我会多少给你一些建议,哪些是你必须要有的,请牢记你要建立的收藏要有显著特色。”

他建议罗宾逊选取经典钱币,包括他在信中对中国钱币学的评价。他还帮助罗宾逊建立了钱币图书收藏,推荐的都是重要作品,近期的出版物则不在考虑范围内。拉姆斯登认为最不可或缺的一部中国钱币经典就是李佐贤的《古泉汇》,该书在19世纪中叶首次出版。1914年他写信给罗宾逊:

“我认为你手里的《古泉汇》及其续篇《续泉汇》是中国钱币的标准目录,分别有16册和4册,总共大约20册。这是最有价值的中国钱币文献,论述严谨,信息可靠。我记得我卖到你们国家两套,一套给了辛吉斯,一套给了伍德。这套书有很多版本,早期版比后期版贵。20册的价格大约在16-18美元。我觉得你应该收一套,无论公共还是私人图书收藏,没有这套书都是巨大的遗憾。”

在罗宾逊的图书馆里只找到了4套中文图书,都是含金量很高的。它们是:《泉布统志》、《钱式图》、《钦定钱录》以及《古泉汇》和《续泉汇》。

拉姆斯登真正感兴趣的是普及东亚钱币的研究。霍兰德·伍德(1913年起任业务主管)在1914年初的信件中,认为拉姆斯登完全有能力成为美国钱币学会出色的策展人:

“就像你说的,我认为你很适合这个工作。坦率地说,这个职务很适合你,如果一切顺利,肯定会有足够的地方。将来有一天我可以说学会拥有了最好的东亚钱币收藏,并成为这一领域的权威。如果真有那一天,你会觉得在我们团队中是值得的。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

拉姆斯登在回信中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表示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钱币研究中”。也许是出于这个原因,拉姆斯登在给伍德的信中写下了他的人生志向,我们也得以窥见他的个性、事业和历史中那段特殊时期。如果拉姆斯登出现在图2的明信片中,那将是他留下的唯一照片。

遗憾的是,拉姆斯登没能成为美国钱币学会的业务主管。他在1915年1月去世,留下伤心的妻子和两个孩子。

扩大东亚钱币收藏的四个人

20世纪初,亨利·拉姆斯登已经是东亚钱币和文献专家,国际声誉与日俱增。1909年,他雇了一名叫霍兰德·伍德的年轻人作为在美国的中间商。伍德将拉姆斯登介绍给另一位藏家——约翰·罗宾逊,这时拉姆斯登已经开始为约翰·莱利供货。拉姆斯登、伍德、罗宾逊和莱利,他们四人为壮大美国钱币学会的东亚钱币集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他们,并说明他们之间的联系。

霍兰德·伍德

约翰·罗宾逊

约翰·罗宾逊(1846-1925)出生于马萨诸塞州萨勒姆,是一位植物学家和景观建筑师。他对钱币的兴趣始于在父亲书桌上发现的几枚东亚钱币。他父亲在中国生活了几年,年轻的罗宾逊扩大了自己的收藏,范围涵盖几乎整个东亚和南亚:中国、安南、暹罗、日本、朝鲜半岛、印度以及东南亚群岛。终其一生他收藏了3418枚钱币(包括少量中亚、非洲和地中海国家的钱币)。1913年他将这批钱币捐给了埃塞克斯研究所。他在皮博迪博物馆馆长任上去世。他还是美国钱币协会、波士顿钱币学会、横滨古泉会和位于勒克瑙的印度钱币学会的会员。

小约翰·莱利

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小约翰·莱利(1876-1931)是电气工程师。他是著名的胶水企业AmbroidCompany的董事长。他是美国钱币学会理事会成员并担任财务主管多年。他一生专注于学会的工作,在那里有一间常驻办公室。54岁去世后,这个办公室以他的名字命名。

1926年,莱利第三次来到中国,在中国的几个月间他收集了3000枚钱币。他一生共收集了26000枚中国历代钱币,一个没有接触过中国交易商且不会读写中文和日文的美国人能拥有如此的收藏令人震惊。

相较而言,大部分收藏中国钱币的美国人往往是通过常驻中国的教士、外交官和商人获得钱币的。莱利在美国建立了钱币收藏。他和所有美国和欧洲交易商都有联系,他表妹莉莉也定居在日本神户,但是他的主要联系人还是亨利·拉姆斯登,他们二人1907年在横滨见过面。拉姆斯登送给他一本芒罗的《日本钱币》。莱利非常渴望得到芒罗的藏品,1909年他返回日本以4000日元买下这批钱币。在这次会面中,拉姆斯登还介绍他加入横滨古泉会。莱利从拉姆斯登处购买的中国钱币价格是合理的。首先,这些都是铜钱;其次,几乎没有其他藏家竞争。通过莱利保存的发票来看,他以每枚15-25美元的价格买下了拉姆斯登的中国钱币。

1910年的引见

大约在1910年,拉姆斯登把莱利介绍给伍德,两人逐渐成为密友,尤其是在1913年伍德被任命为美国钱币学会策展人之后,莱利成为财政主管。1910年,伍德把一位新的委托人介绍给拉姆斯登,他就是约翰·罗宾逊。这又促成了另一段佳话。

1910年4月26日,拉姆斯登写信给罗宾逊:

为了尽可能避免你的不便,并且如果你同意见面,伍德先生可以帮你办妥你看上的任何钱币,你也可以把你不想要的任何钱币退给他。

1910年7月26日,拉姆斯登写信给伍德:

非常感谢你把罗宾逊先生引见给我,我希望很快能和他直接联系,这也是他所希望的。我很高兴莱利和我的熟识对此有帮助,我相信我们能让他满意。尽管拉姆斯登同时为罗宾逊和莱利供应钱币,但他明显优先考虑罗宾逊:(拉姆斯登)系统地优先为罗宾逊供应钱币,后者先挑,然后把剩下的寄给在纽约的霍兰德·伍德。伍德告诉莱利该买哪些来丰富他的收藏。

拣选的顺序也对应信息:拉姆斯登会写信给罗宾逊,后者将消息转达给伍德,伍德再告诉莱利。1911年5月7日,拉姆斯登写信给伍德:

我已在前详述,可否请你拨冗将此信递给伍德先生,如此我就不用就这个话题再给他写一封了。

这个安排似乎预示了事情进展顺利,并且为将来做好了准备:拉姆斯登是藏品和专业知识的资源,伍德的角色是中间商和业务主管,罗宾逊是藏家(我们可以推测,拉姆斯登曾助力罗宾逊在1911年被选举为横滨古泉会会员),而莱利则是藏家和美国钱币学会的忠实拥护者。伍德在1913年被任命为美国钱币学会策展人是一个拐点,此事加强了他和莱利的联系。这两个人合作共事,通过展览、讲座和出版等形式推动了美国的东亚钱币研究。(未完待续)

THE END
1.中国钱币杂志是什么级别?杂志刊期是多久?中国钱币杂志级别为部级期刊, 目前刊期为双月刊。 中国钱币杂志简介信息 中国钱币杂志,双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中国传统货币金融文献导读、出土与发现、根据地货币、外国钱币等。于1983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 https://www.youfabiao.com/zgqb/wenti/05.html
2.人民币珍邮最新行情分析概览公司产品3、品种分化:虽然整体行情上涨,但不同品种的人民币珍邮表现有所分化,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特殊版式或稀缺性较高的邮票更受追捧。 行情背后的原因 1、收藏市场繁荣: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收藏市场日益繁荣,人民币珍邮作为热门收藏品自然受到关注。 2、市场需求增加:收藏爱好者的数量不断增多,对人民币珍邮的需求也在持https://m.ferton.cn/post/30167.html
3.低面值的邮票也有着特殊的用途这也是低值邮票的特殊使用方式之一,收集普票、邮资及邮资机戳的邮友,一定要留意收集此种素材。 本专栏曾有文章介绍了半分邮票在钱币无法找零时“以邮代币”使用的特例,引起了邮友的兴趣。该文刊出后,已有多位邮友在本人主编的《中国邮史》杂志上发表文章补充,由此可见《中国集邮报》的影响力是如何的广泛。http://m.5151sc.com/news_show.php?nid=2456
4.铜元里的“马钱”钱币铜元铜质马兰马钱在民俗钱币中,马钱自成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富有魅力的钱币文化。赏析马钱,首先要准确识读马钱钱文,这对研究马钱钱文的涵义、了解马钱自身所蕴涵的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是铜元里的“马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8年天津五文型光背黄铜质马钱 1918年天津https://m.163.com/dy/article/JGQVM2U3055690N7.html
5.最新!第四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公布(附名单)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3月9日继续公布一批未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涉及“中国公益事业联合会”、“中国医疗行业协会”、“中国养老服务业者联合会”、“全国科学政策研究会”、“世界艺术学会”、“中国当代油画院”等32家涉嫌非法社会组织。 http://tzcredit.zjtz.gov.cn/art/2018/3/13/art_1229688737_5598.html
6.北京保利2023秋拍,多线共叙,引领收藏回归艺术本真本季秋拍呈现涵盖中国书画、古代书画、中国古董珍玩、现当代艺术、珠宝钟表尚品、名酒茗品、邮品钱币信札和收藏卡等7大门类、33个专场、近8000件艺术精品,与广大藏家共赴一场历史与现代交织的艺术之旅。 01 现当代艺术 北京保利2023秋拍预展现场 北京保利拍卖现当代艺术一直秉持专业化、多元化、精品化的理念。面对市http://www.99ys.com/home/2023/12/11/09/216374.html
7.北京大学座谈会心得(通用8篇)值得欣慰的是,如今的钱币收藏圈后浪汹涌,近年间成长起不少对民俗钱币有着深入研究和过硬眼力的年轻泉友。他们通过专业网站,与同好和许多专家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关系,时常切磋、共勉,享受与人分享的快乐。 中国钱币学会理事、钱币收藏家刘春声呼吁,民俗钱币的收藏者一定要注重学术研究,不能只满足于当个保管员。他认为,随https://www.360wenmi.com/f/filezvem8yvh.html
8.19831990年中国钱币目录.pdf年期 标 题 栏目 作者 1983.1 发刊词 本刊编委会 1983.1 李葆华同志在中国钱币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1983.1 耿道明同志在中国钱币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1983.1 中国钱币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钱币论坛 汪庆正 1983.1 古币三谈 钱币论坛 朱活 1983.1 鉴别古铜币真伪的几个问题 钱币论坛 石瑄 1983.1 《历代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221/8121120110001140.shtm
9.中国邮票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分三次刷发。 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http://baike.soso.com/v91949.htm?ch=ch.bk.rel2
10.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钱币博物馆 0 赞数: 中国钱币博物馆是直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主要从事钱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肩负有指导和推动钱币收藏、研究及宣传钱币文化的任务,下设办公室、陈列宣教部、征集保管部、研究信息部、《中国钱币》编辑部、安全保卫部和开发服务部,代管中国钱币学会秘书处。中国钱币博物馆https://www.maigoo.com/citiao/56682.html
11.邮票钱币名录国有资产邮票钱币 高端商品 玉器 名茶 邮币首页 公告公示 邮币名录 邮币价格 交易文件 交易指南 合作81 659101 J180 第十三届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大会 北京猿人套票 枚 82 659203 1992-5 纪念《在延安36 810010 JF12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针灸学术大会 针灸封 枚 37 810011 中国共产党成立http://qbyp.jinmajia.com/market/s/48/list.shtml
12.力荐收藏!你想要的邮币封都在这儿了!背面文字:为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周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毛泽东同志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钱币一枚,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纪念钱币封一枚,以资纪念。 11、PFB11 希望工程纪念币封 一套1枚,贴T.168邮票全套1枚,内嵌币为“希望工程流通纪念币”1枚。币封设计者:闫炳武。发行日期:1994年10月26日,发行数量:8万枚。 http://www.isenlin.cn/sf_6556DA29C8A8407D9B920425E8A6DCD5_209_66E3D680754.html
13.中国集邮大事年表(19261935)1月15日《邮票新声》在浙江杭州创刊 3月陈复祥、卢赋梅合编《中国邮票汇编》由苏州卢义思邮票公司出版 6月朱世杰编《中国集邮图谱》定位贴票册由上海集古社出版 7月新光邮票研究会在杭州成立。会刊为《邮票新声》,后相继改名《新光月刊》、《新 光特刊》、《新光邮票钱币杂志》、《新光邮票杂志》 http://www.91youpiao.com/stamp/show.asp?id=4289
14.云南农大入党考试题9篇(全文)无论在文化艺术、还是民俗风情方面,均可以看到昆虫的踪影。如昆虫邮票、昆虫钱币、昆虫食品、昆虫书画、昆虫工艺品及服饰、昆虫文字、民俗风情中的昆虫、昆虫节日、昆虫鸣声文化等等,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度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昆虫文化。千古之恋化作蝶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mwgjshy.html
15.传承钱币文化,73岁的他还没有退休——记梧州学院西江流域民间余天佑现为中国钱币学会会员、梧州学院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2004年以前从事的是东南亚历史货币研究,2005年撰写论文《越南景兴钱分析研究》入选“中国与东南亚古代货币出土与发现”学术研讨会。受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戴志强的启发与鼓励,2005年正式转为对宋代梧州元丰监的专题性研究,2018年12月,由余天佑和黄启https://www.gxuwz.edu.cn/arti_show.php?id=41852
16.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15.人脸防伪数据与算法研究华为2022.1-2022.12。 16.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软件开发项目 广东电力设计院创新项目2020-2021。 17.智慧财务系统,河北国网项目,2019-2022。 18.邮票钱币检测和识别技术开发 上海钱币学会2018.1-2018.12。 论文 1.Hejun Xiao, Kunyu Peng, Xiangsheng Huang, Alina Roitberg, Hao Li,Zhaohui Wanhttp://xii.ac.cn/Researcher/info/497
17.2024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名单北京 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 普通单位会员 北京 保利艺术博物馆 普通单位会员 北京 观复博物馆 普通单位会员 北京 北京晋商博物馆 普通单位会员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博物馆 普通单位会员 北京 北京市古代钱币博物馆 普通单位会员 北京 北京市古代建筑博物馆 普通单位会员 北京 北京曹雪芹学会(曹雪芹红楼梦资料馆) 普通单https://resource.emagecompany.com/culture/chinamuseum.html
18.《中国古代钱币鉴定》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联合中艺藏文博教育,精心打造了《中国古代钱币鉴定》线上课程。古旧钱币鉴定,是一门细致的学科,它需要我们日常知识的积累,注重观察与思考,仔细比较。结合历代的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的成果,找出一些可循的、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从而归纳总结出古旧钱币鉴定中的一般性规律。 http://www.zycpx.com/h-nd-53.html?fromMid=354&fromCol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