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四川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下一页
2017-04-2322:52
推荐访问
【liuxue86.com-申论】
材料1.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略
材料2.美国学者查理德·斯皮内洛说过:“技术往往比论理学理论发展得快,而这方面的滞后效应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相当大的危害”。确实,网络论理的失范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略
材料6.传统文化对网络伦理的滋养,还需要网民转换思维,发掘内容,创新形式,注重教化的方式与态度。2016年,一则关于“网络端午”的新闻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众所周知,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通过包粽子、戴香包、挂菖蒲、赛龙舟等一系列传统文化习俗活动几年著名爱国诗人屈原,通过这与每个个体紧密关联的节日,可以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塑造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灵认同。但是,传统节日不能只是变成商家促销的噱头,不能只是成为购物节、吃饭节、旅游节,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创新过节方式。
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2,概括当前网络伦理失范的危害(20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
【答案解析】1、网络虚假信息,混淆视听、冲刺三观。2、人肉搜索:隐私信息曝光、引发网络犯罪。3、网络色情:诱发青少年犯罪、冲刺传统道德。4、直播平台不健康内容:侵权、侵害青少年身心。5、无底线娱乐:无道德、法律、文明底线。
第二题:假设你是某市文明办工作人员,给定资料5-6是你搜集的资料,就“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向领导提出意见。(30分)要求:内容全面,紧扣材料,观点明确,有针对性;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不超过500字。
【答案解析】1、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陶冶人性、充盈思想、国民修养提高;传承内涵,服务当今2、强化政府作为:各级教育体系深度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各个板块普及传统文化;多种手段承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硬件建设。3、营造社会氛围:主题宣传、执行合一、积极实践、跨元素融合。4、精品传播:互联网技术+传统文化产品的结合:广泛传播,打造传统文化“生态圈”5、思维转化: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方式,挖掘经典,打造精品,创新形式,正面引导,传导正能量。
第三题:网络空间已成为公众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精神家园,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现有的道德体系受到冲击,侵犯和伦理的错位可能发生,净化网络空间,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需要更多的正能量。请从材料出发,联系实际,以“网络文明建设呼唤正能量”为主旨,自拟题目,写一篇论文(50分)要求: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总字数800-1000字
正能量是网络文明建设的源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当前,社会上思想活跃、观念碰撞,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介日新月异,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就是指引我们做好工作的“源头活水”,为网络文明建设注入清澈活力,提供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这股活水就是:正能量!!!
正能量还是当今精神文明建设乃至传统文化弘扬的重要动力源泉。当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设网上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全社会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人民群众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变,生活得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品位。随着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和阵地不断拓展,将各项工作向网络空间延伸,把创建活动在线上线下结合,已成为形势发展必然要求,成为各地工作明确导向。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的良好成效,为我们开展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利契机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要善于依靠互联网,研究运用新媒体新媒介,面对网民这个受众群体,倡导文明建网、文明上网、文明用网,不断创新宣传内容和传播载体,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传播针对性、活动互动性,借力网络网站,传播主流价值,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
道德不是一句空话,文明更是一个动词。建设网上文明已是无争共识,网聚正能量成为“中国好声音”,让我们有责任勇担当,有目标勤奋斗,持之以恒,躬身实践。让正能量这台永动机源源不断的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