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碱期货将于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起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批上市交易的烧碱期货合约为SH2405、SH2406、SH2407、SH2408和SH2409。
目前,烧碱市场的驱动因素在于供应减少以及下游需求环比改善。因此,市场短期内偏向强势。随着检修装置逐渐复产,11月之后市场供应可能会增加。另一方面,上半年氯碱有较大亏损,从利润的角度来考虑,制造商可能会维持当前的产能水平,以稳定经营,以弥补上半年氯碱利润下降所带来的损失。而如果扩大氯碱产能,就意味着液碱产能也要提升。可能会导致液氯价格下跌,再次陷入需要政府补贴的局面。因此,即使未来检修装置重新投产,氯碱装置的开工率仍然可能受到下游氯需求的限制,这将继续支撑烧碱市场。
一
烧碱基础情况介绍
1、烧碱基本知识
烧碱,又称氢氧化钠(化学式NaOH),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化合物,常被用作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碱性试剂。它具有强碱性,是碱性溶液的一种常见成分。烧碱在许多工业和实验室应用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它被用于制造肥皂、纸浆和纸张、化学肥料、清洁剂和洗涤剂等产品。此外,烧碱也被用作酸碱中和剂,用于调整溶液的pH值,以及在一些化学实验中用于反应和分析。
外观上,烧碱可以呈现为液体或固体形态:固态烧碱则被简称为固碱,呈现为无色透明的片状晶体。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固碱产品也可分为不同浓度的系列,包括73%、95%、96%、99%和99.5%固碱等;液态烧碱,通常称为液碱,是氢氧化钠(NaOH)的溶液,呈无色透明液体。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液碱可分为不同浓度的产品,包括30%、32%、42%、45%和50%液碱等。
国内主要以液碱形态生产、销售、使用烧碱。因此,烧碱期货交割品也是用液碱。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规定,烧碱期货基准交割品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用氢氧化钠》(GB/T209―2018)规定的IL-III型液碱,且氢氧化钠含量≥32%;替代交割品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用氢氧化钠》(GB/T209―2018)规定的IL-I型液碱(氢氧化钠含量≥50%)。
2、烧碱的生产方法
烧碱的生产通常采用氯碱法,也称为氯化碱法。这是一种主要基于电解的工业过程,通过电解食盐水溶液来产生氢氧化钠和其他化学产品。以下是氯碱法的主要步骤:
①电解槽:首先,在电解槽中准备一个含有食盐(NaCl)的水溶液。通常,这个水溶液的浓度在盐水中约为10-30%;
②电解过程:电解槽中放置一对电极,通常使用铁或镍制成。电极将电流传递到盐水溶液中。在电解的过程中,水分子(H2O)在电极表面发生水解反应,产生氢气(H2)和氧气(O2)气体,同时也发生了离子迁移。具体的电解反应如下: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HO+2e→2OH+H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e
③生成氢氧化钠:在电解槽中,氢氧根离子(OH)与钠离子(Na)结合,生成氢氧化钠(NaOH)。这是因为氢氧根离子是强碱,与盐中的钠离子结合产生氢氧化钠溶液。
④收集氯气:在阳极处产生的氯气被收集并用于其他化学工艺,例如制备氯化物。
提取和处理: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经过提取、浓缩和纯化过程,以获得所需浓度的烧碱。这可能涉及蒸发、结晶和过滤等工艺步骤。
氯碱法是烧碱的主要生产方法之一,它高效且经济,因此在工业中广泛应用。
3、烧碱产业链
在产业链的下游应用方面,烧碱主要用于生产氧化铝,约占烧碱下游需求的32%。此外,在电解法生产1吨烧碱的同时,还会产生约0.886吨氯气。由于氯气属于高危化学品,不适合进行长途运输,因此氯碱工厂通常会考虑同时生产其他耗氯产品,如PVC,因此烧碱和PVC之间在产业链上存在紧密的联系。除氧化铝外,烧碱也在化工、纸业、化纤和印染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二
烧碱基本面介绍
1、烧碱的生产格局
截止到2022年,中国烧碱年产量达到了3980万吨/年。其中烧碱的主要产地主要分布在山东、内蒙古、江苏和新疆等地区,分别占总产量的26%、9%、8%和8%。根据烧碱的形态来看,固碱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西北和山东,而液碱的生产则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江苏。
从全球供给上看,2022年全球烧碱产能为10245万吨,其中亚洲地区产能超6成。仅中国的产能就占到近50%。
我国烧碱产能和产量经历了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而从2015年起,受到供给侧改革、环保政策、技术升级以及产能结构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能和产量的年均增速分别下降至2.2%和2.9%。
截至2022年,我国的烧碱行业总产能达到4658万吨,烧碱企业装置开工率为85.44%。2023年上半年,我国烧碱行业迎来了一些积极变化:企业数量增加至166家,总产能提升至4756万吨,增幅2.1%,年产量达到2016.6万吨,和2022年上半年同期相比,产量提高了2.5%。同时,行业的开工率保持稳定,仍然维持在85%的水平。
烧碱的生产也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性:具体来说,3-5月份通常是企业生产积极性相对较高的时期,而一旦进入6月,企业会利用暑假进行休检,导致开工率降低。一般而言,企业的休假周期为2周到1个月不等。然后在9月之后,随着气温的下降,烧碱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再次提升至高位,一直持续到年底。然而,1-2月份会面临春节假期等因素,生产水平可能会受到短期影响。
2、烧碱的消费格局
我国也是烧碱的主要消费国。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公布的数据,2022年我国烧碱消费量达到3656万吨,占全球烧碱消费的44.4%。
在2016年到2021年期间,中国烧碱需求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长阶段。年需求量从3093.5万吨增加到3748.4万吨,年均增速约为4.7%。然而,到了2022年,由于出口大幅增加,导致国内烧碱的表观消费略微减少。
以2022年的数据来看,氧化铝产业对地区烧碱需求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消费占比达35%。特别是在山东、山西、广西、河南和贵州等五个省份,这些地区的氧化铝生产较为集中。印染和化纤(粘胶)行业合并在一起,成为烧碱下游的第二大需求行业,占比达到21%。这两个行业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四川、江西和新疆等五个地区。制浆造纸行业在烧碱下游的占比为13%。制浆和造纸行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浙江和广西等地,这四个省份占据了制浆造纸行业烧碱总需求的约65%。
此外,烧碱下游的化工行业主要集中在江苏、山东、广东、江西和河北等地,这五个省份占化工行业烧碱总需求的约60%。
3、烧碱行情分析
①烧碱现货价格走势情况
今年上半年,受国内需求减弱和出口下滑的影响,烧碱价格一路走低,第一季度烧碱价格降幅达到27.35%。第二季度,由于氯碱装置的利润下滑,生产企业在经历亏损后开始削减成本。经过价格有所下调,但因为需求不足,烧碱出库不畅,库存压力较高,使得第二季度行情震荡偏弱运行。进入7月份,电价上涨,同时原盐价格稳定,这一成本方面的阶段性挫折告一段落。与此同时,许多生产企业进入停车休检,烧碱开工率大幅降低,导致从7月下旬开始库存明显减少,市场陷入了产量和库存下降、利润偏低的情况,市场结构趋向坚实。同时,减产也导致了华南地区出口价格上涨,恰逢7-8月出口市场有所恢复,烧碱出口利润有所提高。同时,由于季节性因素,下游需求有所改善。自此,上半年市场下跌主要利空因素基本消化,烧碱价格迎来上涨期。
②烧碱下游消费情况
(1)氧化铝:第三季度开始需求提升
从7月开始,云南地区的电解铝企业复产速度加快,并在8月达到历史高水平。氧化铝市场的需求明显上升,在这一市场行情下,氧化铝企业表现出强烈的挺价意愿。一些下游的电解铝企业存在一定的刚性需求,因此氧化铝的现货价格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下游企业提前采购。在需求和库存的支撑下,导致氧化铝的现货价格总体上升,推动了氧化铝的开工率回升,也对烧碱需求提供了支撑。
(2)纸浆:行业进入“金九银十”
截止到2023年1-7月,我国机制纸及纸板的累计产量达到了7894.7万吨,同比增长了1.6%。从终端行业的角度来看,白卡、生活、文化纸等终端行业的利润在7月底明显回升,整体开工状况也有所改善。随着9月消费旺季的到来,预计造纸行业的需求将继续改善。总体来看,2023年内造纸行业对烧碱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3)粘胶(化纤):终端需求边际改善
2023年1-7月全国限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类值7776亿元,累计同比增长11.4%,增速环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
4、第四季度行情判断
目前,烧碱市场的驱动因素在于供应减少以及下游需求环比改善。因此,市场短期内偏向强势。随着检修装置逐渐复产,11月之后市场供应可能会增加。
另一方面,上半年氯碱有较大亏损,从利润的角度来考虑,制造商可能会维持当前的产能水平,以稳定经营,以弥补上半年氯碱利润下降所带来的损失。而如果扩大氯碱产能,就意味着液碱产能也要提升。可能会导致液氯价格下跌,再次陷入需要政府补贴的局面。因此,即使未来检修装置重新投产,氯碱装置的开工率仍然可能受到下游氯需求的限制,这将继续支撑烧碱市场。
三
烧碱期货策略展望
策略一:单边做多SH2405
目前需要参考首日挂牌价格。9月13日烧碱(32%离子膜)的市场价格为1021元/吨。
策略二:烧碱纯碱跨品种套利
烧碱和纯碱都是依赖于原盐作为上游原材料的生产工艺。在中国,超过90%的原盐被用于制造烧碱和纯碱,其中约占55.8%的原盐用于烧碱生产,而约占38.2%的原盐用于纯碱生产。由于烧碱和纯碱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因此在选址时,企业通常更多地考虑原材料的产能分布区域,以降低运输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考虑到两者都依赖于原盐作为原材料,烧碱和纯碱的生产能力分布具有很高的重叠性。
一般使用32%液碱折百价和1.325*轻碱市场价的价差去衡量液碱和轻碱的替代性,当该价差为负数时,液碱可部分替代轻碱需求;当该价差为正时,轻碱可部分替代液碱的需求。
从价差角度分析,烧碱和纯碱的正常价差范围为0-3000,价差最大值出现在2018年,达到3500;最小值出现在2021年达到-600。目前(9月13日),两者价差为2052元/吨。可以考虑多烧碱空纯碱的套利策略。
策略三:用料企业套期保值
由于烧碱占氧化铝生产成本的15-20%,近期烧碱价格的上涨将抬升氧化铝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侵蚀企业利润,建议氧化铝生产企业买入烧碱期货合约,进行盘面套期保值,控制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