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亏损,说明知乎没妥协、没低头。要实现盈利,可能更多是投资人的要求。周源这个大当家的,明显被逼着只能向钱靠近了。
文|韩湘
作为一家成立13年,上市3年半的内容平台,知乎再一次交出了一份亏损的财报。
三季度报显示,知乎实现营收8.45亿元,同比减少17.3%,净亏损同比缩减96.8%至900万元。这是知乎自2021年初登陆资本市场后亏损额最少的一个季度。
看起来,知乎距离盈利,只差“临门一脚”了。照这个节奏下去,知乎很有可能最快在四季度就实现盈利。知乎CEO周源在回答“何时实现收支平衡”时用“快了”给了所有人一个交代。
5年亏掉65亿元
细究这份知乎即将盈利的三季报发现,基于内容场景,知乎已经形成了付费阅读、营销服务和职业教育这三大类型的商业模式,且在三季度分别贡献4.59亿元、2.57亿元和1.05亿元收入。占比达到54%的付费阅读业务,撑起了知乎半壁江山。
据「数智研究社」了解,知乎付费会员的本质其实就是花钱,在知乎上看盐选故事会。作为资深的知乎老用户,“一个回答看了半天后,最后充会员解锁剩余内容”的威力,已经领教过了。在“知乎盐选会员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下面,甚至有答主直言,“最大的用处就是看小说。”
另外两块业务营销服务和职业教育,也存在没什么特色和优势的窘境。知乎入局职业教育业务后,虽说先后拿下了财经会计在线培训平台品职教育、教师备考服务平台一起考教师,以及在线留学考试培训机构趴趴教育,覆盖了包括考研、财会、MBA和职场技能提升等业务。但公考有中公教育和华图教育,财会也有高顿等,各个领域都有深耕多年的大品牌在。在职业教育业务上,知乎似乎没什么优势可言。这么一比较,知乎的职业教育梦大概率是镜花水月。
与此同时,沉淀多年的优质内容创作者,沦为知乎变现的牺牲品。流量、数据和收益分成。在金钱和KOL面前,知乎选择了前者。
“精英社区”的定位和商业化之间的错位,让知乎一直在做权衡。毕竟,精英主义这个标签曾成就了知乎。而权衡的片刻,便让知乎失去了很多机会。知乎确实也想过改变,2021年上市后后,知乎试水“短视频战略”。2022年又提出了“生态第一”,2023年又试了一下“短内容战略”,发现与生态契合存在匹配问题,也叫停了。
兜兜转转的这三年,知乎的市值从最高的52亿美元缩水到现在,只剩下零头的3.4亿美元。这三年间,知乎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从2021年至2023年,知乎分别亏损14.69亿元、15.81亿元和8.44亿元,若算上2019年和2020年的14.31亿元、11.98亿元亏损,五年间知乎合计亏损超过65亿元。
AI和答主如何平衡
在朝着减亏和盈利之路迈进时,知乎也顺应全球大趋势,在AI方面持续布局。
不过,和众多科技企业下场做大模型产品不同,知乎重在投资和应用。如在2022年底ChatGPT火爆全球之际,知乎直接出手投资了国内AI大模型加速和应用落地的公司面壁智能。
应用端,知乎在2023年先后发布“知海图”AI大模型和社区原生AI功能“AI搜索”。2024年10月,知乎直答也上线了“专业搜索”功能。
知乎直答被称为是“中文版Perplexity”。PerplexityAI上线两个月月活就突破了千万人次。2024年7月单月Perplexity回答了2.5亿个问题,超过了2023年的一半。近日坊间再度传出Perplexity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的报道,投后估值将达到90亿美元。
据「数智研究社」了解,近期周源在一场对话中表示,“如果把搜索引擎和搜索引擎能索引的网页、网站服务放在一块想,对标现有、通用型AI搜索架构,可以做一个对应。如果两者加在一块能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解决消费者问题,会非常有想象力。”
确实非常有想象力,知乎直答10月底上线的“专业搜索”功能也在朝这一方向进化。
但是也存在明显的问题,如当下多家公司推出的AI都是结合自身业务需求的,从全局看还没有出现一款具有压倒性优势和统治力的AI产品出现,AI技术的标准化和生态整合也在探索推进,新的范式也在探索中。周源在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表示,“AI搜索整体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做AI搜索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消费者没有完全习惯,场景侧的深入程度还远远不够,不能满足用户痛点等。”
这边,周源认定了AI搜索作为知乎下一步的发展指引。在消费者还没完全习惯,场景侧深入程度不够的初期,知乎先把位置占好。
更何况,人是AI的目的,在这个内容社区里,用户更愿意去看人的回答和体验,而不是AI的。
好消息是知乎快要盈利了,坏消息明显比好消息要多,就看接下来知乎怎么继续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