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ICO(首次代币发行)被全面叫停,各大交易平台陷入了“退币”(ICO代币)、关停交易的大整顿中。这场来势猛烈的监管风暴,在今年8月下旬酝酿出台,其准备阶段可能要追溯到今年初。那么,ICO监管风暴到底是如何掀起的?进展如何?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ICO监管风暴下,疯狂一时的比特币会如何?各大比特币交易平台又将如何?北京青年报记者就此进行深入采访。
回应
李笑来积极响应监管
在这次ICO监管风暴中,被认为是“中国比特币首富“的云币网创始人李笑来,其一举一动备受市场注目。
9月6日,李笑来连发两条微博,表明态度积极响应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监管及严格执行政策要求,云币网在慎重讨论后决定将下线所有使用ICO方式发行的区块链资产交易;目前公司全员恪尽职守,正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工作。
李笑来表示,区块链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市场上存在诸多劣币,需要大力净化,由此才能保证行业的良性向前。对于其个人的议论,李笑来称不予理会,将以更多精力用于公司治理、行业发展,以及积极响应和支持各种形式的监管督查,尽心尽力确保行业风险不外溢。
9月9日首次公开认错
该文首先回顾了李笑来与其团队的一周工作:
李笑来首次公开认错,“如果说我错了,最错的地方在于,首先对自己的驾驶水平有些高估,其次在于自己开得太欢,乃至于根本没发现刹车已经失灵了,却还在那里一个劲儿地踩油门……”
李笑来表示,ICO对民众来说,风险过大。据他介绍,排名前十的区块链资产市值总额大约是所有区块链资产市值总额的90%左右。总计计入计算的、正在至少一个市场上交易的区块链资产有多少种呢?1104种。剩下的1094种区块链资产的市值全部加起来,也凑不够总量的10%——这些超小市值的区块链资产,通常只有账面价值,一旦想要“套现”,实际价值就会大幅度缩水(弄不好缩水90%以上)。最终,真正表现为靠谱的币种从数量上来看,绝对不会超过0.5%……
因为ICO面向全球,所以,参与者与项目实施者常常并不在同一个国度,不要说沟通,甚至连物理上接近都有时做不到,所以一旦出现纠纷,常常完全无解。因为参与者使用的是虚拟资产,可通过网络匿名传输,所以“股东”常常在血本无归之后完全没有办法了解资金去向。
李笑来承认,“我真的错了,这跟‘过失杀人’也是‘杀人’的一种,于是依然要承担责任一样,是一模一样的道理”。
焦点
李笑来成名之路
在整个比特币圈和ICO圈,李笑来一直是非常活跃的人物,今年尤其如此。
与其他做ICO项目人群的IT背景或者海归背景相比,李笑来的演讲,是成功激发投资人兴趣的一把“金钥匙”。
传闻称,2013年之前,李笑来在比特币圈还没有名气。但是有一天他接受了电视媒体采访,声称自己手中有“6位数的比特币”,说是在2011年买的。随后,李笑来被视为中国比特币第一人。当时报道显示,李笑来在2011年卖掉了四分之三的比特币,组装了23台计算机用来挖矿。随后李笑来顺利进入比特币圈,靠着以身作则大力为币圈推广,靠着自己的名气用翻身财富自由的噱头吸引来大批投资者,推动币圈行情一路上涨。在推动代币市场快速壮大的过程中,李笑来功不可没。
争议
两大项目将李笑来推入漩涡
作为比特币首富的李笑来,市场分析道,他不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交易市场可以搅动风浪的人,但是其角色至关重要,他背后的那一群人才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今年6月底,也就是李笑来第45个生日前夕,他的第一个ICO项目EOS白皮书问世,尽管面临质疑,但EOS短短五天融到1.85亿美元,不亚于为市场树立了一个新标杆。7月2日,EOS整体市值达到了近50亿美元——有人称之为“价值50亿美元的空气”。EOS币在7月3日达到最高点36.58元后,便开始一路下跌,截至8月29日,EOS币成交价跌到了8.74元,相比最高点下跌了76%。
紧接着7月10日,李笑来宣布了另一个更具争议的ICO项目——Press·One项目的融资。更让市场震惊的是,Press·One更让人无法以寻常逻辑理解:这一次没有白皮书,仅在官网有几百字介绍——项目方给出的理由非常“霸气”:“不提供那个,即使提供了也没多少人看得懂,甚至没几个人看的东西。”
整个市场为之轰动。
逆转
开始被朋友撇清关系
市场注意到,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发布代币发行融资活动监管文件时,与李笑来本人及其项目有关系的人和机构,纷纷与其撇清关系。
市场知情人士分析指出,在整个虚拟数字圈,所有玩家就像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生态分布,处于顶尖位置的人群,是那些将比特币概念引入国内的“海归”,他们在全球IT界、密码分布学领域、金融领域都具备超强的投资意识,他们也想把比特币作为一种通用货币推广开来;第二类人群则是以大私募、幕后的金融大佬们为代表的投资资本,他们参与其中的动机就是要获得暴利;第三类则是以李笑来等为代表的鼓吹手,同时他们又开始想利用比特币创造更多的发财机会,于是ICO就大行其道;第四类才是各类中小投资者,被眼前“财富自由”、“一夜暴富”的字眼迷住了,纷纷不顾一切投身其中。
财经人物
李笑来的标签:从来不卖比特币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8月28日和9月5日,媒体对其口诛笔伐的时候,他在微博里报怨却仍然坚持,“我平日里尽量不接受记者采访,这次被教训了,大家都接受采访,你不接受,那就只能批评你了。唉……以后还是坚决不接受采访罢”。他还与媒体杠上了,“有些媒体开始写我没说过的话了……坚决不接受采访就是对的”。
今年六七月份,李笑来的两大ICO项目,成为最受市场诟病的对象。作为这个行业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他所推出的EOS和Press.One,一方面在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一方面从来不卖比特币又备受公众质疑和指责。因为其不按套路出牌的做法,以及不断挑战和突破市场常规的逻辑。
但沉迷于财富自由的投资者是否预感到市场所蕴藏的巨大风险呢?一个失去监管者的最前沿市场,一堆不被外界所熟悉的游戏规则,一套套看不懂的致富方案,一个个高位接盘的投资者,是否会想到,一招致富与一地鸡毛,哪个故事离自己更近呢?
李笑来曾经发微博说,监管一定是必要的,但很可能教育是更重要的。
他为此提出建议——要么确定合格投资者门槛,只让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参与。要么确定一个可投资最高额度,把它定小一点,让普通人有能力承担那么大的风险。
李笑来公开认错了,弦外之音,但愿更多的投资者能够听懂。本来是想吃肉的,别到市场转了一圈,就剩下骂娘了。
提到ICO的风险,李笑来称,全球4000多个交易所,总计交易上万种虚拟资产,但其中真正有价值的,或者说被市场认可的,只占千分之一。这个新兴世界里,绝大多数投资人并不是合格投资者,更多的是关心10倍、50倍、100倍的传闻,完全不关心摆在你面前的数字。全球上万种交易的ICO虚拟资产里,不是说99%,而是99.9%,其实都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