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吉林市公安局调查中了解到,2015年,吉林地区电信诈骗发案1023起,受骗群众1023人,其中离退休和出国务工返乡人员最易受骗,分别占总人数的41%和26%;40到60左右年龄的人群也易受骗,占总人数的72%。而2016年上半年吉林地区电信诈骗发案319起,在校大学生和个体从业人员成为受害“重灾区”,分别占总人数的21%和37%。
41.PS图片实施敲诈勒索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收集公职人员照片,使用电脑合成淫秽图片,并附上收款卡号邮寄给受害人,勒索钱财。
【典型案例】刚刚退休的某局干部张某连续接到十余条内容为“已掌握你与其他女人开房、有不正当男女关系的证据,如不给钱就把事情传到互联网上去”的短信,以及写有“张某”“女人”“开房”“腐败”等文字的淫秽照片的彩信,索要金额8万元。作为一名老干部,被敲诈事小,无休止地骚扰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人格受到了莫大侮辱,于是立即报警。民警发现,向张某某手机发送敲诈短信的手机也向该局数名领导发送过短信和彩信,内容相似,照片均为“PS”过的。
42.提供考题诈骗
【典型案例】张某通过短信平台向大量参加当年初级会计师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国家司法资格考试等考试的考生发送短信,声称可提供真题答案等内部考试资料,被害人一旦付款后,即失去联系。后警方根据被骗群众的报案,将张某和女友抓获。
【防范措施】要诚信考试,不听信、不传播所谓的“提供考试真题、零风险包过”的谎言;发现兜售、“提供”考试试题等违法行为后,要立即向公安机关或考试主管部门举报;不以身试法,不与违法分子接触,坚决抵制考试的违纪违规行为。
43.高薪招聘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典型案例】某科技园内一劳务中介公司,通过在某些知名网站上发布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信息,吸引全国各地务工人员前来应聘。待务工人员到达中介公司面试后,招工者以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向应聘者收取钱款。应聘者交费后,招工者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事主安排工作,钱财积累到一定阶段便人去楼空。
44.复制手机卡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嫌疑人,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
【防范措施】在没有原卡的基础上,不可能复制一张相同的SIM卡。犯罪嫌疑人利用“任意显号”软件,将事主想要复制的手机号码显示在事主手机上。取得事主信任后,再以缴纳手续费、制作费、押金、交易风险金等为由骗取钱财,不要因好奇而上当受骗。
45.ATM机告示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分子预先堵塞ATM机出卡口,并在ATM机上粘贴虚假服务热线告示,诱使银行卡用户在卡“被吞”后与其联系,套取密码,待用户离开后到ATM机取出银行卡,盗取用户卡内现金。
46.钓鱼网站诈骗
47.虚假股票平台诈骗
【防范措施】在投资股票或寻求投资指导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最好是去正规的证券公司进行咨询。股票投资一定要在正规的证券市场进行,不要在不明的交易平台上操作,尤其不要轻信网上一些称有内幕消息或能进行内部操作、能“稳赚”的信息。
48.炒“贵金属”等现货诈骗
【作案手段】犯罪嫌疑人利用“现货热”现象,租用虚假交易平台炒“贵金属”等,并雇佣操盘手幕后操纵价格,从中骗取被害人投资。
【典型案例】2013年,夏某与朱某商定开设虚拟的贵金属交易平台。朱某在网上租来服务器和交易软件,设计标志后将该贵金属交易平台更名为贵丰(兴盛)珠宝订货回购系统。夏某则开始找代理人发展客户资源,然后让客户到贵丰珠宝订货回购系统来炒南非蓝钻、贵金属白银。自2013年6月开始,朱某找到代理商发展客户,并向客户推荐这个虚拟的现货交易平台,吹嘘炒现货南非蓝钻和白银的利润可观,之
后一步步引诱客户亏损大量投资本金,而他们则将客户的损失非法占为己有。经司法审计,自2013年至2014年,共有来自广东、湖南、陕西、浙江、上海等全国各地的159名被害人被骗取约计2440万人民币。2014年8月7日,大量的被害人遭遇诈骗后,朱某、夏某关闭了贵丰珠宝订货回购系统交易平台。
【防范措施】在购买网络理财产品时,应寻找正规渠道,要看该公司是否是正规的理财公司。网络理财要慎对高额回报承诺,不要受各种高息的诱惑,时刻都要保持平和心态,对于过高收益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必须要保持警惕。
49.虚拟游戏财产被盗
【作案手段】一些不法人员利用木马、游戏外挂软件等,盗取他人游戏帐号,将帐号内高级装备、游戏币等盗走后销售,从中牟利。
【防范措施】目前,对网络游戏帐号及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没有作出相应规定,对虚拟财产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盗窃罪构成要件,法律也无明确定论。在现实中难以估价,是导致无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关键。因此,目前公安机关尚无法受理网络虚拟财产被盗案件。玩家注册游戏账号,则与游戏公司形成了游戏服务的合同关系,游戏公司应当为玩家提供游戏号保护的服务及相应措施,游戏玩家发生了账号和装备等虚拟财产被盗事件,可直接与游戏服务运营商协商解决,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50.兑换积分诈骗
【典型案例】市民陶先生刚还完信用卡欠款便收到了银行短信,通知陶先生可用积分以5%的比例兑换现金,如不兑换,积分将自动清零。陶先生看到号码确实是该行客服,并且自己已有了大约1.5万点积分,便点开了短信中附带的链接进行兑换。“按照网页的要求,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信用卡有效期等,并输入了手机收到的验证码,没想到马上收到短信说消费33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