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服务实体奋楫十载铁矿期货历久弥新

铁矿石期货上市十年来,不仅是为铁矿石生产、贸易、消费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更是补齐了钢铁行业核心产品期货上市品种的空白,完善了全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

为探究铁矿石期货上市十周年对铁矿石期货及现货市场产生的影响,我们在贸易模式、价格发现、风险管理、资源配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应运而生铁矿石期货逐步获得市场认可

1.铁金属的历史渊源

金属,是大自然给人类的珍贵馈赠,在6000-7000年的人类文明史中,金属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考古学家更是将石器时代之后的文明时期命名为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人类对金属的开发和运用始终携带着人类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脉络。

铁是一种古老的金属,铁金属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金属之一,约占地壳质量的5.1%,居元素分布序列中的第四位,仅次于氧、硅和铝,由于其应用范围广泛,被誉为“金属之王”。公元前3世纪,《吕氏春秋》中已有“词史昭帖”的记载,表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早就知道用磁铁矿石找铁矿石,人们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铁,公元前1500年左右,炼铁业开始兴起于古埃及、两河流域等地,中国的炼铁工业大约兴起于西周,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器,明代,我国年铁产量达到4.5万吨,居世界第一。

3.铁矿石期货市场参与度与日俱增

2014年铁矿石期货成交量为9635万手,2022年成交量为22112万手,较2014年上升130%,年均上升11%。2014年铁矿石期货成交量在46个上市品种中排名第八,2022年铁矿石期货成交量在103个上市品种中排名第九。

2014年铁矿石成交额为60,505.43亿元,2022年成交额为167,114.33亿元,较2014年上升176%,年化上升13.5%。2014年铁矿石期货成交额在46个上市品种中排名第九,2022年铁矿石期货成交额在103个上市品种中排名第九。

2014年年末铁矿石期货持仓量仅为437,509手,在46个上市品种中排名第六。2022年末铁矿石期货持仓量增长至1313万手,在103个上市品种中排名第七。持仓量大幅上升,表明市场机构交易者日趋增加。

二、期现融合铁矿石贸易模式日趋多元化

中国铁矿石贸易商群体随着中国铁矿石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而扩大,根据定价机制,铁矿石贸易模式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变化。

1.铁矿石贸易模式1.0:“背对背”贸易

1981年起,国际铁矿石贸易采用“长协定价”机制,三大矿商和全球的大钢厂每年进行一次价格谈判,只要有任意一家钢厂与三大矿商中的任意一家谈判成功,这一年铁矿石价格即确定,未来一年国际铁矿石交易就以此价格为准。随着我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05年开始,商务部对符合条件的钢厂和贸易商发放铁矿石进口资质,许多需要进口铁矿石的小钢厂没有进口资质,因此需要有进口资质的贸易商来代理进口。“背对背”贸易模式是指贸易商先与下游钢厂约好,再从上游买货给下游,赚取中间差价的行为。这类铁矿石贸易定价转为现货定价,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容易成交,在行情不好时,贸易商面临货物无法顺利销售或者降价销售风险。由于进口周期较长,为了减少风险,双方常约定先收到下游的信用证,才给上游开信用证。

“背对背”贸易模式依托于铁矿石年度“长协定价”机制。伴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蓬勃发展,铁矿石全球供需格局变化剧烈,矿石产量的增长无法满足钢铁产能的迅速扩张,原材料严重紧缺,现货价远高于长协价,成为长协年度定价机制解体的导火索。出于对长协年度定价机制不满,三大矿山各自谋求对自身有利的定价方式。2010年,三大矿山放弃年度基准定价,转向更为灵活的铁矿石定价策略。“背对背”贸易模式也面临巨大挑战。

2.铁矿石贸易模式2.0:“一口价”贸易

长协定价机制解体后,铁矿石价格波动明显加剧,贸易商和钢厂均面临更大外部风险。当铁矿石价格产生波动时,贸易商面临高买低卖从而产生亏损的风险;而钢厂由于生产周期长,面临难以及时调节生产销售的风险;高价原料到销售时,产品面临库存贬值风险、成本价格风险等。传统贸易模式面临的风险唯有引入新的衍生品工具才能得到解决。

3.铁矿石贸易模式3.0:引入期货管理风险

在此背景下,2013年铁矿石期货在万众瞩目中上市,企业管理铁矿石价格风险有了新的金融工具。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期货市场实现套期保值和建立虚拟库存两个途径。

(1)套期保值

铁矿石产业链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套期保值操作,在买进(或卖出)某种货物的同时,在期货交易所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量的对应期货合约的行为。

对于铁矿石下游钢厂来说,可以使用买入套期保值对冲未来铁矿石价格上涨的风险。例如,某铁矿石贸易企业接到一份长期订单,为了锁定利润,该企业在期货市场上对全年的原料铁矿石做买入保值。如果价格上涨,期货上出现盈利,现货采购成本高,两相抵充,企业订单利润不受影响;如果价格下跌,期现对冲后,能实现采购预管理。

(2)建立虚拟库存

铁矿石企业可以通过期现结合操作,利用虚拟库存代替实际库存。例如,某企业在铁矿石库存较低,盘面价格也比较低的时候,就买入铁矿石期货,通过较少的保证金资金占用,实现虚拟库存

4.铁矿石贸易模式4.0:引入期货期权实现利益共享

(1)基差贸易

基差贸易是以某月份的期货作为计价基础,以期货价格加上双方协商同意的基差来确定未来买卖现货商品价格的贸易方式,目前基差贸易是大宗商品领域广泛应用的风险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上游和下游采用“期货合约价格+基差”的方式来确定买卖商品的价格,一般由卖方确定基差,买方进行点价。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利用基差定价的贸易模式能为企业提供一种规避风险的新方式,上下游企业通过“利益共享”,调整经营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从期货市场角度来说,引导现货企业通过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为产业企业提供贸易模式创新平台。2021年,23家钢矿企业通过大商所开办的“企风计划”搭建了精准化风险管理平台,市场中逐渐涌现出一批利用基差贸易等创新模式开展业务的企业,为钢矿产业用好期货工具提供了有益经验。

(2)含权贸易

含权贸易是将场外期权或期权组合包含在现货贸易合同中的新型贸易模式,根据期权是否行权来确定商品交易的最终结算价。场外期权满足了上下游各类企业多样且独特的管理价格风险的需求。2019年9月,大商所铁矿石期权的上市,使得铁矿石产业链内的企业可以将风险由场外含权贸易转移到场内含权贸易,丰富含权贸易工具的同时,能够对产业链各方参与者实现更全面的风险管理效果。

(3)“基差点价+场外期权”贸易模式

“基差点价+场外期权”贸易是前两种模式的组合,此种含权贸易也叫作二次点价。企业通过金融服务公司在现货购销合同中嵌入的期权条款进行价格保护,大大减小了套保的难度。此外,二次点价根据嵌入期权及期权组合的不同,可以满足贸易双方的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

传统的铁矿石贸易方式单一,企业面临较高的价格波动风险,在铁矿石贸易行业发展过程中,从初期的铁矿石“背对背”贸易模式慢慢发展到市场价格透明化的“一口价”贸易模式再到今天的基差贸易和含权贸易模式,关键是期货和期权的引入。期货及期权市场能将商品的绝对价格波动风险转化为基差风险,有效对冲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实现全产业链的风险管理。

三、价格发现铁矿石期货助力现货市场稳健运行

1.铁矿石期货与现货价格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期货市场最基础的功能之一便是价格发现功能,这也是企业套期保值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

铁矿石期货对现货价格的引领作用,能够反映市场对未来铁矿石现货价格的预期,铁矿石期货价格通过以下路径对现货市场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

首先,铁矿石期货价格是市场上所有参与者共同决定的,包括以铁矿石贸易商和矿山为代表的铁矿石现货持有者、以钢铁企业为代表的铁矿石需求方及投机者等。铁矿石期货合约价格可以理解为是市场参与者认定的未来某一时点的铁矿石现货的价格,因此当铁矿石期货价格发生波动时,会带动现货价格发生波动。

其次,铁矿石期货价格实时反馈,相比于现货交易价格更加公开透明,加上铁矿石期货的参与主体数量多于现货交易主体,期货市场中信息传递效率更高,因此期货价格可以作为现货价格的指引。尤其是点价交易中,现货交易价格通过在期货价格上增加一个升贴水来实现定价,期货能够对现货价格产生指引作用,能够一定程度的稳定现货价格的波动。

2.铁矿石期货价格引领现货价格

为探究两者关系,我们对两者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分别以铁矿石现货价格为因变量,铁矿石期货价格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在95%的置信水平下协整检验基本完全通过,可以得出两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的结论,即铁矿石期货价格和铁矿石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对双方的关系方向,我们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分析。使用上述数据进行检验,结果如图表5所示。当原假设为“铁矿石期货价格不是铁矿石现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时,F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0,明显小于0.05,可以拒绝原假设。因此可以认为,在95%的情况下,铁矿石期货价格是铁矿石现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而当假设为“铁矿石现货价格不是铁矿石期货价格的格兰杰因果原因”时,F统计量对应的P值为0.0671,接受原假设。因此铁矿石现货价格不是铁矿石期货价格的格兰杰因果原因。

3.铁矿石期货提升价格透明度

作为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铁矿石价格涨跌牵动市场神经。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消费国,从绝对数量和增速水平来看,铁矿石市场对于我国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铁矿石进口11.07亿吨,占全球铁矿石供应的73%。自2008年以来,我国铁矿石进口年平均增速为6.74%。

2013年,铁矿石期货在大商所正式上市,铁矿石市场格局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期货市场帮助提高了铁矿石定价透明度,客观反映了现货市场供需变化。据数据显示,2013年前,铁矿石现货价格在普氏指数的定价模式下,月度波动率最高超过60%。在期货品种上市后,铁矿石期货为客户提供更多定制化的风险解决方案和贸易定价参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普氏指数定价带来的弊端,铁矿石现货价格波动率2014年达到20%。2015-2020年间波动率有所回升,也远低于前期水平。由于新冠肺炎对供需有所影响,近两年价格波动率重回高位。

自2013年铁矿石期货上市以来,铁矿石价格波动率的影响因素覆盖面更加全面,除市场供需关系这一根本因素,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政策法规的调整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等因素也逐渐被铁矿石波动率所反映。2020年-2022年的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铁矿石波动率出现明显增大,一方面反映出铁矿石波动率对市场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增强,另一方面也验证在铁矿石期货上市十年后,铁矿石价格波动率所囊括的市场因素在不断增加,反映出铁矿石期货对于提升价格透明度的有明显的作用,这对于未来继续平抑铁矿石波动率有着较好的指导意义。

四、磨砺以须铁矿石期货期权完善全球定价体系

1.产业参与程度日益加深

作为国家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期货市场为实体经济进行风险管理和服务,具有专业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从数据显示来看,铁矿石期货上市初期,逐步被投资者熟知,成交量及持仓量逐月上升,市场交投活跃。特别是2016年,在货币政策周期轮动切换时,市场敏锐地嗅到了铁矿石期货的交易机会,成交量与持仓量双双激增,达到上市以来的最高水平。2017年铁矿石价格持续攀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参与度,期货成交量超上市时的两倍,铁矿石期货市场的沉淀资金也相较上市时稳定的上升了一个台阶。随着期货市场发展,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的机构客户越来越多,产业参与程度越来越深,成交持仓比有所下降。

2019年12月9日,铁矿石期权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个黑色系场内期权。

在期货市场规模体量稳步扩大的同时,铁矿石期货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可交割品范围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大商所两次对铁矿石期货合约质量标准进行修改,标准品铁含量由62%降至61%,替代品允许交割范围有所扩大,更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铁矿石现货市场供需格局。

2.铁矿石期货期权的国际影响力扩大

由于我国钢铁产量迅猛增加,铁矿石进口量逐年递增。在此背景下,争夺铁矿石定价权,对我国钢铁行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铁矿石期货上市以来,价格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2016年11月1日,1万吨PB粉(铁矿石)以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主力1701合约加基差的定价方式在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成交。这意味着铁矿石现货贸易开始逐步向期、现互相影响的定价模式转变。之后,基差贸易开始在铁矿石现货交易中不断出现,成为引领铁矿石贸易的新趋势。“期货价格+基差”定价模式在铁矿石贸易中的运用,将促进铁矿石境内外市场的紧密结合,推动铁矿石期货定价功能更好发挥。

2018年5月4日,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正式实施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继原油期货之后,铁矿石期货国际化打响了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第二枪。在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后,铁矿石期货国际吸引力显现,境外经纪机构和交易者均持续增加,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实现了稳起步的目标。至2018年9月底,铁矿石期货市场已经吸引来自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等5个国家和地区的38家境外经纪机构,分别通过29家境内期货公司开展了53组委托业务备案。来自中国香港、新加坡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86家境外客户开户注册,57家境外客户参与交易。截至2018年9月底,境外交易者日均成交量7331手,日均成交额3.58亿元,日均持仓量3286手。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实现稳起步,国际“引力”增强。

铁矿石期货、期权的上市,对于加快建设铁矿石国际定价中心、进一步健全我国钢铁产业风险管理体系和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产生积极作用。

五、十年一剑铁矿石期货服务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砥砺十年,肩负使命,勇毅前行,乘风而上。铁矿石期货上市的十年,是铁矿石年消费量成倍增长的十年,是中国钢铁行业高速发展的十年,是钢铁产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化解过剩产能的十年,是国家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增长的十年,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十年。

在这十年里,铁矿石作为钢铁产业年需求量最大的原料,铁矿石期货和期权的上市及发展,不仅是为铁矿石生产、贸易、消费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更是补齐了钢铁行业核心产品期货上市品种的空白,完善了全产业链风险管理体系。

在这十年里,以铁矿石期货为纽带,汇聚价格信息中心和交易中心,价格信息中心为市场提供更加真实、高效便捷的期货现货价格指导,推动形成期现价格集聚、多种价差明显细分的多层次价格体系。交易中心融合场内交易和场外交易,创新大宗商品仓单、实货及衍生品等交易新模式,引入境外投资者,构建期货现货结合、场内场外协同、境内境外连通的市场新格局。

在这十年里,铁矿石期货在助力争夺大宗商品定价中心上走出了坚实步伐,国际铁矿石生产商和国内钢厂在铁矿石贸易合同定价中以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价格为基准,这是“中国价格”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步入新时代,中国式期货市场正在以全新的速度发展,必将为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期货力量。

THE END
1.十大资质正规现货贵金属交易所会员平台排名(最新版)高晟金业持有香港金银业贸易场AA级认可电子交易商资格,(行员编号183)致力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及便捷的现货黄金交易服务。投资者可通过网上平台系统进行国际黄金交易,轻松把握市场的投资良机。 结语:以上就是“十大资质正规现货贵金属交易所会员平台排名(最新版)”的详细信息。总之,在选择现货贵金属交易所会员平台时,投资者https://digi.china.com/digi/20241126/202411261608251.html
2.十大贵金属交易平台十大贵金属交易平台排行榜国内正规贵金属3、南方稀贵金属交易所首家国家认可的稀贵金属交易所 南交所是中国十大贵金属交易平台之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运营,获得了国务院“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验收,是第一家国家认可的稀贵金属交易所。现阶段南交所的交易品种包括白银、铟、铋、锑、稀土等29个品种,均为湖南省产量和储量占优势的稀贵金属http://www.zhuoyunkang.com/news/show-36012.html
3.央视再曝光现货投资骗局,如何识别现货平台的真假?现货骗局+现货本专题揭示了央视315平台历年来曝光的现货原油、现货白银投资骗局事件,同时还包括近年来兴起的a50指数骗局,恒指期货骗局,德指期货骗局等内容,帮助投资人更好的识别有关投资风险!嘉信盈泰芝商所(CME)会员经纪商通道,无点差、无滑点、无交易时间限制、无息加资金杠杆http://www.infointime.cn/07/infointime/con0013.htm
4.IIGF两会观点我国绿证交易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根据绿证认购交易平台的数据(图1-2),2021年我国补贴项目风电绿证和光伏绿证成交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93.2元/个、652.2元/个,非补贴项目风电绿证和光伏绿证的成交平均价格均为50元/个,补贴项目的绿证价格远高于非补贴项目的绿证价格。这种价格差异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从绿证制度的设立目的出发,实施绿证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日益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4871.htm
5.虚假现货交易平台电话忽悠客户投资加杠杆造成快速巨额亏损?近年来随着网络投资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交易平台通过各种方式吸引人们投资,一些平台甚至承诺只要投钱,就能稳赚不赔,这种投资真的靠谱吗?近日,安徽、山东等地的多名投资者报警称,自己被一个叫上海六盈金属有限公司的现货交易平台给骗了。 安徽滁州的刘女士从2016年9月份开始,就一直接到自称是上海六盈金属有限公司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d5iE5jlYapD1Tmk9GRXs170625
6.国际现货黄金投资入门平台精选榜!现货黄金,也被称为国际黄金或伦敦金,是一种深受投资者喜爱的即期交易品种。其市场规范、自律性强且法规健全,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公平、透明的交易平台。但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入门平台至关重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值得推荐的国际现货黄金投资入门平台吧! https://www.yoojia.com/ask/17-14205485998124355336.html
7.中国境内大多数现货平台已涉嫌诈骗非法经营罪110网律师根据《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进行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各地贵金属交易平台以现货交易为名全面开展集中竞价、电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集中式合约交易。他们全国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