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为“千万工程”立法,助力共同富裕乡村刘松永安村

11月27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浙江20多年来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求索之路,上升至法律层面,率先以立法为“千万工程”赋能增值。

下午,随着表决结束,《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正式通过。《条例》共8章58条,内容包括人居环境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优享、文化保护传承、村庄治理优化等民心所向的问题。

此刻会场外,杭州余杭区永安村,一批来自海南的考察团正学习“职业经理人”运营经验。作为全国率先实施这项改革的余杭,永安村四年前广发“英雄帖”,曾任上市企业高管的刘松竞聘成为乡村CEO。刘松说:“这几年,我们就围绕水稻全产业链在运营,村集体经营收入从2019年的73万提升到去年的557万,几乎是每年翻番。”

苕溪边的永安村,稻浪起伏,芦花摇曳。“乡村要振兴,还是要靠这批年轻人,扎根广袤农村。”得知鼓励“职业经理人共同参与乡村经营”被写入《条例》,永安村党总支书记张水宝十分欣喜。他说:“希望能把我们的这些模式复制出去,让更多地方实现共同富裕。”

《条例》将浙江以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牵引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经验固化,正是这次立法的初衷,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项永丹介绍,《条例》起草过程中,省人大曾赴嘉兴、安吉、天台等地开展立法调研,听取各地有关部门、基层立法联系点、农户等各方意见,同时还组织部分担任村干部的省人大代表进行专题座谈,对《条例》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项永丹说:“《条例》聚焦千万工程蕴含的理念、方法和机制,聚焦共同富裕系统性目标,聚焦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

2003年,“千万工程”在浙江拉开序幕。20多年来,全省乡村华丽蜕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431元提升到去年的40311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43缩小到去年的1.86。2018年,“千万工程”更是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浙江乡村的巨变,产业发展功不可没,共富工坊等创新经验层出不穷。

浙江南部山区丽水溪头村,最近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刚领回奖杯的村党总支书记曾志华介绍,他们正是通过“不灭窑火”共富工坊,以龙泉青瓷产业带动高山蔬菜、高山茶叶等业态“全面开花”。曾志华说:“我们的大方向是把瓷器、无影泉、高山野茶等资源整合起来,让村民在本村里就有就业机会。”

“我女儿现在也在传承龙窑烧制技艺,过这种幸福的慢生活。”溪头村古窑里民宿老板金朝军说兴奋地介绍,去年他经营的民俗营业额已经达到三百多万。

金朝军描绘的幸福生活,《条例》中也有所涉及。比如,第二章“人居环境提升”规范了农村生活垃圾管理体系,第五章“公共服务优享”更是细化到明确村镇等区域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等。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熊春文认为,从浙江经验到中国方案,这次立法在全国具有重要开创意义。熊春文说:“‘千万工程’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系统工程。这次立法为全国描绘未来乡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非常好的改革示范。”

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缙云县河阳乡村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月枝说:“《条例》全面总结了浙江20多年来实施‘千万工程’的经验,为浙江乡村全面振兴指明了方向,对国内外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浙江之声记者王娴、吴迪、马欣宇、祝荣韬)

THE END
1.“千万工程”成为浙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领——访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首席专家顾益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是促进城乡融合、推动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千万工程”全称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型城镇化与逆城http://www.zgxczx.cn/content_70011.html
2.念好新时代“山海经”!浙江三大“飞地”模式创新探路奔共富在模式上,如今,浙江探索出产业、科创、消薄三大主要“飞地”模式。 “产业飞地”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由浙江省统筹安排,由浙江省大湾区新区、省级高能级平台等相关产业发展平台,为山区26县提供一块不小于1平方公里的土地,“飞地”的建设用地指标由飞出地予以保障。 https://www.hzsc.com.cn/content/content_9579419.html
3.山东“大”,福建“新”,江苏“精”,浙江省石化产业是什么?浙江省作为中国崛起的化工大省,虽然在规模上无法与个别省份相比较,但也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和细分的竞争方向,所以,本文主要对浙江省的化工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予以找到浙江省化工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1 浙江省炼油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514/15/75284356_977150168.shtml
4.无界链接跨界融合共促浙江万亿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12月5日——8日,浙江省现代家居产业研究院院长、宁波市家居产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杨君渊、副秘书长梅发爱与协会新媒体部工作人员一行链接走访了省内中国轻纺城窗帘布艺协会、浙江省椅业协会、杭州临平家纺协会、杭州市家具商会、东阳市红木家具行业协会、嵊州市厨具行业协会、临海市休闲用品行业协会、永康市门业http://www.nbjjw.cn/show-29-1357-1.html
5.集群巡礼浙江省海宁市马桥街道:中国经编名镇坚定不移做优服务业“三园一中心”(沪浙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海宁科技园、海宁跨境电商产业园、马桥科创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打造税收超亿元楼宇2幢、超千万楼宇4幢,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从23.16%提高到32.81%。 持之以恒抓创新驱动2019年2月,以园区为主导的“浙江省海宁经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列http://m.wttai.com/informationDetail.html?informationId=25245
6.三万亿户外产业蓝海,浙江能占几成?浙氪观察基因+政策双驱带动之下,浙江户外产业的未来趋势会是什么模样?或许可以参考“隔壁”韩国的产业路径——无论是人口数量、土地面积、还是气候环境,浙江和韩国之间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 人口上来说,2022年,浙江总人口约为6577万人,韩国为5200万人;土地面积上,2022年浙江土地面积约为10.55万平方公里,韩国为10.33万平方公里https://36kr.com/p/2581817248048777
7.杭州高新区(滨江):发挥产业软硬一体优势浙江工业园区富芯项目是浙江省超大型产业重点项目,也是浙江省首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总占地约700亩,如此大的空间在高新区(滨江)几乎难以实现腾挪。然而通过合作园的形式,高新区(滨江)收获了1+1>2的裂变效应,既为高新区(滨江)拓展了产业增长空间,又可以带动区域共富。https://zj.cnipai.com/news/detail/30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