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探讨之前,我想先提及一些网站和品牌对“GoldPVD”的描述。
我读到,“GoldPVD”是将金和不锈钢分子直接融合,因而更坚硬、更防刮、更耐磨。
我读到,“GoldPVD”比之传统的“GoldPlated”更贵重、更可取。
我读到,“GoldPVD”比之传统的“GoldPlated”更不易受汗水和化学材料腐蚀。
似乎就差说“GoldPVD”是应对能源危机,恢复全球气候的最佳方案了(开个玩笑)。
(1)“GoldPlated”是什么意思?
一般而言,“GoldPlated”是指往金属、塑料、木材或任意普通材质表面涂覆金层,无论金层厚度如何,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可以是机械的,锤击或摩擦;可以是化学的,水银或电镀,又或者“简单”的汽化金的凝结,后者被称为“physicalvapor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简称:PVD。
所以,PVD只是一种特定镀金工艺!那么,“GoldPlated”和“GoldPVD”有区别吗?有!区别主要在于贵金属层的厚度和法律上的定义。
经常出差或者旅游,喜欢从国外带回一块金子作为礼品或纪念品的朋友应该知道:亚洲金和阿拉伯金不同,欧洲金和非洲金/美洲金不同,含金量不同,含量计量单位不同,合金不同,标记(如果存在的话)也不同。
不幸的是,对于贵金属(银、金、铂以及钯)制品的成分和牌号,没有全球公认的标准。1972年来的“ConventionontheControlandMarkingofArticlesofPreciousMetals”(贵金属制品控制与标志公约),也被称为“ViennaHallmarkingConvention”(维也纳公约)试图为此引入标准。但迄今只在极少数国家通过批准,其中就包括瑞士。
然而,这份公约仅适用于实金和实金合金制成品,而不包括只覆盖金层的制成品。对于后者,只能通过国家立法实施强制标准,但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做到这一点。不过,严重依赖出口,钟表珠宝业蓬勃发展的瑞士有兴趣制定规则,以确保瑞士制造的高品质。
瑞士有部法规名为“Edelmetallkontrollgesetz”,即“贵金属控制法规”,适用于所有大宗贵金属、贵金属合金以及(贵金属涂层)非贵重材料制成品。除了餐具和珠宝外,表壳和钟表零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法规对成分和标记都要有严格的标准。
与传统的电镀、化学或机械手段不同,PVD是指在真空条件下,令“蒸汽”形态的贵金属沉积在工件上。为实现这一效果,首先要采用某种技术手段(通常是低电压、大电流的电弧放电)使固态贵金属蒸发,然后引导蒸发物质及其反应产物凝结在工件上。采用PVD处理主要出于技术目的:超薄涂层可以保护工件免受腐蚀和磨损,影响摩擦,同时又不必重新计算整个工件的尺寸。
通常来讲,如果用于日常佩戴,稀薄的金层很快就会消磨殆尽。但是佩戴者不会注意到,为什么?金层下面还有另外一层:金色的非贵金属氮化钛(TiN)层。这层氮化钛平均厚度1微米,坚固耐刮。长期日常佩戴后,“GoldPVD”腕表拥有者所看到的,往往只是金色的氮化钛,而不是金,后者其实早就被磨掉了。
因此,瑞士法律不允许“GoldPVD”制品标注含金量(如克拉或585)或任何其他标记。
“GoldPVD”比“GoldPlated”更坚固吗?不!金就是金,金质地柔软。一般来讲金合金比纯金坚固,所以常见的18K(750)金表壳要比24K(999)金表壳更耐刮。举例来说,某些品牌自豪地宣称其“GoldPVD”层采用的都是24K金,保证纯度的同时也就明确:表壳上0.3微米厚的金层将会消失的更快。
然而我们也应当记得金层下的氮化钛层,它有一些积极属性。一方面,氮化钛极为坚固(比钢坚固的多);另一方面,氮化钛比金更加粗糙。氮化钛层看似平整,实则并非高度抛光。“凹陷”处的金层会受到“尖峰”的有效保护,而“尖峰”上的金层很可能数周甚至数日内就磨损掉了。因此,“GoldPVD”似乎要比“GoldPlated”坚固,但实际是一种花招。
“GoldPVD”比“GoldPlated”更能禁受汗水和化学材料腐蚀吗?不!还是那句话,金就是金。PVD处理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理论上讲,18K金合金更易腐蚀,这取决于合金材质(比如铜),但正如我们所见,24K金消失的更快,是金层下的氮化钛层保护钢免受腐蚀。
“GoldPVD”改变了钢的分子结构吗?不,当然没有!只是涂层,钢依然是钢,金依然是金。
(5)“GoldPVD”是一个骗局?
技术上讲不是,只要没有标记符号让人误作“doublé”或“plaqué”。但如果制造商和经销商试图营造一种“GoldPVD”比“doublé”或“plaqué”更贵更优的印象,那么就很像是在行骗了。
还有一些博客或论坛上自诩专家的人士,无论是参与生产还是销售腕表,出于自己的经济利益,罔顾事实,宣称“GoldPVD”腕表比“doublé”或“plaqué”腕表代表更高的金属价值,那就是一种误导。可能仍然难以在法律意义上定义为骗局,但无疑这是非常不道德的。(图/文腕表之家许朝阳)
赞成2楼的说法。
走过路过,涨涨知识。
知识贴学习啦~
如果把PVD吹上天那确实是误导。但是PVD最大的优点应该是没有难处理、大污染的电镀废液。这才是PVD大行其道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