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某金融机构从事非标业务的人士告诉记者,金交所的核心功能应该是促进金融资产交易业务,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金交所的主要业务是对定融产品进行备案。近些年这类产品已经收缩很多,加上监管持续整顿,通过地方金交所备案产品的业务也越来越难做。
近些年,在全国各地金交所备案发行的非标定向债务融资计划(以下简称“定融”)风险频发,该类产品大部分面向散户募集资金,埋下了大量风险隐患。
四地取消金交所业务资质
3月25日,西安、重庆、湖南、辽宁四地取消当地金交所业务资质,宣告这四地的金交所落幕。
重庆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取消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业务资质的公告》表示,为落实国家金融监管要求,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消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金融资产交易资质。取消后,重庆市不再存在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市场上部分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带有“产登”“产登信息”“产登管理”“产权交易”“产交信息”“结算”等字样的企业,未经国家有权部门依法许可,为非标债务融资活动提供登记备案等服务,属于“伪金交所”,存在较大风险。
金交所备案城投定融风险频发
3月份,成都市一位投资者向记者反映,其购买的成都市金堂县某城投发行的一款定融产品发生延期,备案登记机构为西藏产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这并非孤例。中证鹏元评级指出,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23年8月以来,定融逾期舆情共26起,主要集中于河南省洛阳市等地区。对于城投企业而言,高息融资工具实质可当作短期过桥资金,长期利用该融资渠道将会增加城投企业的财务负担,导致整体债务偿付压力加大。非标借款主要包括信托、资管、定融等融资,同一政府融资平台从上述三个通道上获得的融资成本差异不大,基本在10%左右,期限基本在2年以内。
据了解,发行定融产品的城投公司以AA及无评级级别主体为主,信用资质整体较低。由于部分地方城投债务压力较大,仍有部分城投依靠高息滚动续发“置换”存量债务。
据华安证券研报,截至2024年2月29日,基于对各类政信产品销售网站的信息汇总,2月内新纳入统计的定融产品累计19只。从主体视角来看,2月新增产品涉及发债城投1家,其中区县级主体10家,园区级主体3家;在主体评级方面,AA+等级主体有3家,AA等级主体有9家,AA-等级及其他等级主体有1家。
西政资本认为,近几年,非标定融产品令市场发展有些混乱,不利于行业的发展。这无疑给当地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另外,这类非标产品向散户募集,更是埋下了隐患。
存续备案产品将有序清理
上述四地金融监管部门的公告提示了“伪金交所”的风险,并要求除中央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交易场所外,其他地方交易场所或企业不得以“登记、备案”等多种名义,直接或间接为各类发行和销售非标债务融资产品提供服务和便利。
2019年2月,监管下发了《关于三年攻坚战期间地方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有关问题的通知》(清整办函[2019]35号)。
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部署推进“伪金交所”专项整治工作。
证监会表示,随着清理整顿工作持续深入,部分违规、非法财富管理机构或实体企业转而在一些“资产登记备案”公司(所谓“伪金交所”)登记备案产品合同后,向社会公开发行非标债务融资产品。这些“伪金交所”未经国家有权部门依法许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为非标债务融资活动提供登记备案等服务,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其金融风险和涉众风险不容忽视。
2023年12月,证监会表示,加强监管协同,依法将各类证券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厉打击“伪私募”,清理整顿金交所、“伪金交所”。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大型企业集团债务风险的监测监管。
后续,随着金交所业务的关闭,存续产品将如何处理?前述就职于上述四地之一的金融监管机构的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存续备案的产品会有序进行清理,不会突然停掉损害投资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