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位国内外嘉宾解读:面对当下全球艺术品市场,行业大咖都在探讨哪些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开幕式致辞

范迪安院长同时强调,作为中国第一个开设视觉艺术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中央美术学院师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学者对全球学术前沿热点问题展开交流,希望将艺术市场这一经典话题推到新的文化语境和经济环境之中。本次大会研究与探讨的成果更是对艺术管理人才培育的知识储备,“这既是一次学术研究和研讨,也是在人才培养上的一次教学交流。中央美术学院由衷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以建设一个全球性的艺术市场研究体系为目标,搭建未来中国艺术市场和全球艺术市场相连接的宽阔的平台。”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黄勇教授开幕式致辞

【制度分析】法规、制度与市场形构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书记杨杰主持论坛

随着世界各国艺术市场实践的发展,作为市场基本保障体系的艺术管理制度、艺术法律法规与市场形势构建,是当前探讨如何保障艺术市场正常运行绕不开的话题。

德国北威州科学与艺术研究院教授PeterM.LYNEN,演讲主题《艺术市场、艺术管理与艺术营销》

德国北威州科学与艺术研究院教授PeterM.Lynen通过对以德国为代表的联邦政府国家艺术市场进行研究,将西方传统的艺术市场、艺术管理和艺术营销体制现状呈现给听众,并试图探讨从体制层面对艺术市场分析的可能性。

立足于艺术品具有商品性质的基本论点、基于德国艺术市场的当前状况,PeterM.Lynen分别从纵向和横向进行了艺术市场在社会与体制层面的深入研究。纵向角度来看,Lynen教授从三个社会层面来分析德国艺术机制的内在成因:国家和政府、文创产业和公民群体。Lynen教授在演讲中提及,在建立联邦政府体制后,德国的艺术市场受到来自国家、各州政府、文化部门等诸多不同力量的多层管控。一方面,这使得德国的艺术市场具有极大的地区差异性,坐落于不同地区的艺术机构与艺术市场呈现了迥然不同的格局;另一方面,艺术机构与项目也能够获得更多来自不同层面的资金与政策支持。横向而言,Lynen教授以详细的数据作为支撑,列举了德国各地区、各门类的艺术在市场表现中的差异,并结合前面基于三个社会层面分析而导出的观点,对德国艺术市场现状成因作出了综合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拍卖中心主任刘双舟教授,演讲主题《艺术金融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刘双舟教授呼吁艺术金融从业人员跳出思维定式,并表达了他对未来艺术金融体制转变的殷切期望:“观念的转变是创新的前提,市场需求是创新的导向,效率和安全是创新标准,目的正当性是创新的底线。”

【资产分析】资产、价值、评估体系

意大利米兰语言与传播自由大学教授AlessiaZORLONI,演讲主题《国际艺术市场中的私人财富的影响》

意大利米兰IULM大学艺术市场管理执行主任AlessiaZorloni博士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私人博物馆建立热潮与公共机构之间的关系——切入引发对该议题的探讨,围绕“国际艺术市场中私人财富的影响”展开演讲。

在过去的几年中,AlessiaZorloni聚焦于世界各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对公众开放的、建立者在世的私人艺术博物馆,围绕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展开研究:是什么促使艺术收藏者建立私人博物馆私人博物馆如何通过收购和展览来定位自己在本土和全球文化领域的地位私人博物馆对艺术市场和公共博物馆有哪些影响

发言最后,Zorloni博士从商业角度谈到私人博物馆与市场和公共博物馆之间的关系。“在过去15年中,私人博物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局限于幕后角色,而是积极投入到生产中。相较于公共博物馆而言,私人博物馆有更大的独立性,尤其是在意识形态层面。私人博物馆的兴起,从博物馆学的角度来看,是对传统公共博物馆审美和机构体制的一种补充。但它的市场意义更值令人瞩目,它们通常与高净值人群有很大关联,且往往与艺术家的私人关系非常好,某种程度上私人博物馆的拥有者能反作用于市场、引导市场的审美趣味,从而鼓励艺术创作的创新。”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贾杲(西沐)教授,演讲主题《艺术品市场从艺术品交易到艺术财富管理》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上海大学)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贾杲(西沐)教授则以中国艺术市场作为观察中心,在演讲中表达了他对艺术品交易及艺术财富管理的独到见解。

【历史分析】历史、审美消费与市场交易

在以往有关于艺术市场的研讨中,往往会忽视艺术市场历史在艺术市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但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看待艺术市场的发展时,不难发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艺术品市场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围绕艺术市场与艺术商业展开的话题,也从不仅限于艺术与审美本身。此次大会中,来自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经济史和国际关系学JeroenEuwe教授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吴明娣教授则分别基于西方与中国的艺术市场历史进行了思想与学术的交流与碰撞,从经济史、收藏史、市场史与交易史等诸多层面对中西方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市场现象进行了分析与推断,为审美如何推动市场、艺术如何在社会中体现价值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方式。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经济史和国际关系学教授JeroenEUWE,演讲主题《政经危机时刻的繁荣与萧条: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艺术市场》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经济史和国际关系学JeroenEuwe教授带来了名为《政经危机时刻的繁荣与萧条: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艺术市场》的主题演讲。以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西方艺术市场为例,阐述了西方艺术市场在战争环境与和平年代中呈现出的截然不同的两种趋势,从而进一步挖掘影响艺术市场的深刻因素。

JeroenEuwe教授通过数据与图表分析得出在战争爆发前,十九世纪西方艺术市场的变化主要受艺术中介发展和艺术品市场国际化的影响。这使得十九世纪后期的西方艺术市场中,以艺术品经纪人为代表的中介机制愈发重要,主要表现在艺术中介数量增加、集群存在、专业化三方面。而到了二十世纪,情况则大有改变,战争对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和衰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战争对艺术市场的影响并非只是负面,相反,某种程度上它推动了艺术的发展:“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极大影响了市场。总体而言,当时市场受到了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此期间很多作品流失,从价格和出售数量上都影响了艺术市场。与此同时,战时货币政策的调整也直接导致了这些资金向艺术市场流动,人们更愿意将艺术品作为保值的储备,而不是纸币。”

通过对宏观经济的分析,JeroenEuwe教授总结了战前战后各个国家艺术市场的趋势,战争金融、税收、货币融资、就业、黑市等诸多因素都是影响艺术市场的重要因素。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明娣,演讲主题:“红学”与艺术市场研究从《红楼梦》看清中期权贵阶层的艺术品鉴藏与交易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明娣教授则带来了一场极具有东方特色的演讲——“红学”与艺术市场研究——从《红楼梦》看清中期权贵阶层的艺术品鉴藏与交易。

通过对《红楼梦》中清中期权贵阶层的艺术品鉴藏与交易状况的研究,吴明娣教授梳理出曹雪芹“朴而不俗,直而不拙”的鉴藏观念,以及背后所代表的中国文化中士大夫阶层对巧、精、雅艺术品的独特追求。以著作文本为基础入手,还原特定时代语境,从而考证历史脉络中艺术市场及艺术品收藏的细节和变迁,吴明娣教授的研究方式拓展了人们思考和研究艺术市场发展的参照维度。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跨界整合与产业生态

技术通过怎样的途径影响艺术发展,艺术市场是衡量未来发展走势的一个重要矢量。瑞士苏黎世大学艺术市场研究所主任NicolasGalley教授围绕《新技术与全球艺术市场:陷阱与前途》的主题展开了对新技术与全球化的探讨。

瑞士苏黎世大学艺术市场研究所主任、教授NicolasGALLEY,演讲主题《新技术与全球艺术市场:陷阱与前途》

NicolasGalley教授概括了全球化中艺术市场的发展与变化。全球化减少了文化之间的隔阂,新技术可以从技术层面帮助发展艺术市场,这一点在视觉艺术的传播上尤为明显。通过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为代表的案例研究,NicolasGalley教授认为,统一的全球艺术市场分化成了无数本地性特质明显的艺术市场。在何处交易、以何种手段交易成为了艺术品全球化的重要衡量指标。

而技术的进步直接影响并试图回答有关艺术全球化的问题。社交媒体、在线销售、电子货币、区块链等诸多技术不断推动艺术市场在技术手段上达到全球化。但技术为艺术提供了何种支持?NicolasGalley教授在演讲最后这样回答到:“艺术是一种形象,我们要找到一些新的方法来审视作品。全球化的含义就是缩短人和人的距离,让艺术与我们更近,并且我们可以利用技术作为一种未来新的工具帮助我们达到艺术的全球化。”

嘉德投资公司投资部总监马学东,演讲主题《新模式带来新增长?》

演讲最后,马学东强调:“制造需求是商业中介的本能。但艺术品市场交易的底层逻辑和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艺术品市场的本质还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艺术品建立精神、情感和金钱连接的桥梁。”

【结构分析】全球、区域与结构变迁

在前面的议题中,已经不乏有涉及全球化问题的探讨。英国苏富比艺术研究院艺术商业部主任IainRobertson教授带来了名为《21世纪艺术市场面临的挑战》的演讲,从文化崛起、新技术、政治经济学三方面展开论述,更系统地围绕其个人研究兴趣——亚洲文化的崛起来探讨全球艺术市场未来的走势与可能性。

英国苏富比艺术研究院艺术商业部主任IainROBERTSON,演讲主题《21世纪艺术市场面临的挑战》

IainRobertson教授首先提出,当今世界有相当可观的一笔艺术财富在亚洲集聚,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在中国,这当中传达出当代艺术将发生变化的讯息:纽约开始被洛杉矶取代、世界经济重心向北京倾斜、随着“一带一路”向中亚的延伸,中亚开发将成为未来艺术开发的重点,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地区潜力巨大……

从新技术的角度而言,毫无疑问,数字化交易在艺术市场具有独特优势,如避免套利,预防犯罪、伪造等。但一方面,技术减少了人们参与艺术展的机会,另一方面,数字化交易带来艺术品运输需求的减少,产业缩减很可能引发新的危机与问题。技术的介入是否会让艺术作品远离艺术本身,仍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技术发展到最后,无疑将涉及到寡头市场的垄断,由此引发的是工作机会减少或增加、消费行为变化等更深层的社会问题。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力教授,演讲主题《世界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全球化与在地全球化》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力教授则在其演讲《世界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全球化与在地全球化》中尝试对前面几位嘉宾发言中提到的问题作出回应。赵力教授的演讲围绕“全球在地化”“在地全球化”两个概念展开,通过数据证明,无论从增长的艺术品购买力方面,还是海外中国艺术品回流情况,二者都反映出全球艺术品市场不同地区之间日渐增强的依存度。

通过对中国与美国艺术品市场数据的横向比对,赵力教授总结了目前国内的艺术市场状况:二级市场交易活跃,一级市场较为薄弱。其中,拍卖市场影响力不容忽视,整体增长较为稳定,部分板块涨幅较大,尽管在成交率等方面仍有不足,但未来拍卖市场的预期较为乐观。而画廊市场则面临地域上分布不均衡,规模上经营管理不足,数量上销售额偏低等问题。

尽管部分数据上反映出中国艺术市场仍有待发展,赵力教授依然认为,目前我国正面临艺术品市场成长过程中的调整期,这是新兴艺术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基于这一观点,赵力教授总结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七大趋势:一,国际化格局将引领艺术市场发展;二,美育普及将扩大艺术市场需求;三,产业融合推动艺术市场进化;四,价值意识促进艺术市场行情分化;五,艺术财富管理成为市场新增长点;六,艺术科技助力市场创新;七,国家政策利好艺术市场拓展。

“我国目前正处于新兴艺术市场的成长过渡期,面对画廊、拍卖业、博览会几大主体的不均衡发展,从业者应该顺势而为,通过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寻找适合的解决之道,在日趋活跃的全球化进程中谋求良性发展。”赵力教授建议到。

研讨会首日演讲嘉宾合影

【系谱分析】展览、市场与当代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青年教师陈旷地博士主持

置身于市场中的艺术品,到底具有怎样的“商品”属性?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如何衡量?艺术品的拍卖价格是否与其艺术价值划等号?来自法国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的JeromeGlicenstein教授在《(不)在艺术市场中的艺术》的演讲中,强调了艺术市场语境下,艺术的美学价值与创造价值的重要性。“在今天的艺术品市场中,传统的美学价值已不是判断艺术品价值的唯一因素,艺术价值往往受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市场之外的角度分析存在于市场之中的艺术。而不能完全依照‘商品’的原则来看待艺术作品。”

法国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JeromeGlicenstein教授,演讲主题:《(不)在艺术市场中的艺术》

通过对经典艺术作品的市场数据分析,JeromeGlicenstein教授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人们常常认为,最好的作品就是最贵的,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市场中的共同观点。与之对应的问题是,如果作品没有交易出去,是否就代表着它不是好的作品?”答案是否定的,JeromeGlicenstein教授明确提出,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应当仅从其市场的供需与价格来衡量,“最好的作品确实是最贵的,但艺术作品的品质不能完全与经济价值等同。美学价值评估应当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JeromeGlicenstein教授认为,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商业价值无法全面反映作品的美学价值,因而要谴责仅把艺术品当作商品的意识。为了保护艺术品的特殊价值,应该必要的减少其对于市场的依赖。

因此,JeromeGlicenstein教授提出了建立“艺术市场多元价值观”的畅想:“虽然非营利、公共机构很少参与到市场行为中,但我们不能否认它们在市场价值观形成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贡献。在当今的艺术世界中,质疑艺术与艺术市场的关系已经不现实,很大程度上,艺术品的价值已经被展出价值所替代,但我依然认为,只有达到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平衡才能够推动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从非市场的角度来考虑处在市场中的艺术品。”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张正霖教授,演讲主题:《市场、事件与展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与展览技术的辩证关联(1990年代迄今)》

谈及全球艺术市场,我国艺术品市场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艺术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之快,新事物出现的频率之高,为世界瞩目。那么中国艺术市场是通过怎样的努力,取得这样的比较优势呢?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张正霖教授在其演讲《市场、事件与展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与展览技术的辩证关联(1990年代迄今)》中,从技术发展的视角切入,运用经济学理论模型,结合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历史诠释了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的原因。

在深入分析推动中国艺术市场飞跃发展的因素时,张正霖教授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鲁格曼(PaulKrugman),以及伯利兹(E.Brezis)、齐东(D.Tsiddon)三位学者于1993年提出的“蛙跳模型”,结合我国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提出的“后发优势理论”,解读我国艺术市场所取得的成就:“在全球贸易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优势不同。在发达国家,某一阶段中,现有技术的生产率往往会高于新技术的生产率,因此他们常会倾向于继续使用既有技术;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成本在某一时期均较低,可以从一开始就选择新的技术,从而在新的经济周期中获得技术优势。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艺术市场在后发起步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依靠制度和技术的创新,赶上乃至超越世界发展水平的原因。”

通过列举中国在1989年国务院通过的新政策《1989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1992年“92北京国际拍卖会”的举办、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公物处理实行公开拍卖的通知》、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成立等诸多中国艺术市场关键事件,张正霖教授进一步提出,中国艺术市场的后发优势体现在资本累积的速度、效率的提升、技术的创新这三个方面。同时,由于中国人口规模较大,广大的消费人群降低了中国进行交易的单位成本,这有利于艺术行业学习和转化西方模式,更快地形成具有国际化能力的市场格局。如今,中国艺术机构仍在不断创新,全球化、集群化、异业结合与互联网等趋势,所引发的技术与体制改革也还在不断探索之中,未来的中国艺术市场无疑会有更多增长点。而这种结构上的调整和创新,也正契合了本次大会的主题——“结构与创新”,引人深思。

【金融分析】金融、财富与经济分析

波兰波兹南经济大学市场研究与服务管理系SylwesterAndrzejBialowas教授,演讲主题:《艺术品交易与金融世界》

如果说数据是分析市场的必要依据,那么资本、金融和财富则是市场最直接的介入因素与前进动力。在《艺术品交易与金融世界》的演讲中,波兰波兹南经济大学市场研究与服务管理系SylwesterAndrzejBialowas教授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了艺术品市场与资本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通过各种关键数据介绍了艺术品市场的概况,第二部分则把波兰艺术品市场中自我核算的RSR方式与金融手段相对比,并在其中发现了诸如“垄断效应”“怀旧效应”这一类有趣的市场现象。

在分析以统计学模型介入艺术市场数据分析的方法时,Bialowas教授说到,“虽然统计学能够解决数据输出的问题,但在后期的研究中,我们所选择的衡量标准会直接影响导出的结果。具体一点来说就是,一个数据的基准年份是什么,会直接导致由该数据导出的市场预测结果的不同。”

演讲最后,通过分析艺术家在世时和去世后的拍卖数据,Bialowas教授给出了艺术家的死亡会导致作品价格上升的特殊现象。究其原因,“一是艺术家去世后作品数量只减不增,二是通过媒体报道人们会怀念这位艺术家。‘死亡效应’战胜了波兰的艺术品价格计算方式,这说明数据模型并不能够解决一切问题。”Bialowas教授强调,希望能有更多艺术家积极参与到市场调研中,让研究者进行长线数据收集,从而导出更客观科学的研究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黄隽教授,演讲主题:《中国艺术品投资收益:结构差异与宏观特征》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院长、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黄隽教授则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对艺术品市场进行了结构性的分析。在市场的公共认知中,艺术品市场往往被认为是顺周期的,还有一部分藏家认为,年代的久远能够成为衡量艺术品价值的标准。黄隽教授在其演讲《中国艺术品投资收益:结构差异与宏观特征》中阐述了她做该项研究的缘起以及对此类问题提出的新思考。

黄隽教授以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品市场为切入点,通过数据深刻解析了艺术品作为一种“精神消费品”和“另类投资资产”,与传统的金融产品的巨大区别。黄隽教授说到:“2008年既是中国经济的重要节点,也是艺术品市场经济的重要节点。2008年以后中国成为了中等收入国家,这意味着人们的消费模式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这是艺术品市场迎来春天的重要原因。”

【投资分析】收藏、投资与市场行动者

德国柏林科技大学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主任DorotheeWimmer教授,演讲主题:《全球研究观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艺术博物馆、艺术史与艺术市场》

21世纪以来,无论是艺术品交易体量、拍卖成交额,还是高净值人群数、观展人数上,都反映出当下艺术市场蓬勃发展的特征。德国柏林科技大学艺术市场研究中心主任DorotheeWimmer教授从博物馆引发的艺术市场行为出发,发表了名为《全球研究观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艺术博物馆、艺术史与艺术市场》的演讲。

DorotheeWimmer教授首先列举了新世纪全球艺术市场呈现的新变化:私人博物馆数量已经超过了公立博物馆,越来越多的艺术藏家出于投资融资的目的购买艺术品,足以见得艺术品的金融属性和作品质量都在不断提升。随后,Wimmer教授聚焦到艺术博物馆,以法国大革命以来法国的国家艺术政策为例,Wimmer教授介绍了国家主导的博物馆如何影响艺术品价值体系的建立。在建构博物馆的收藏展示体系的过程中,艺术品市场的价值导向也在历史潮流中不断被重建、更新。

谈及当下,DorotheeWimmer教授坦言,“在当今世界,艺术品的市场策略越来越全球化,全球性买家和全球范围内艺术与投资的顾问服务越来越普及,艺术中介在艺术市场中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购买建议。从客户群体和分析工具的变化来看,艺术市场不再单纯以博物馆的收藏导向为风向标,而逐渐向金融领域倾斜。”基于这些现象与趋势,DorotheeWimmer教授对传统的公共博物馆提出新时代下的新期望,希望公共博物馆将新的技术手段、传播方式和研究范围纳入自身建设和发展中来,思考转型模式,更积极地引导健康的艺术潮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博士生导师赵龙凯教授,演讲主题:《艺术品金融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博士生导师赵龙凯教授则从一个更加理性的角度看待艺术品金融化的内在根源。赵龙凯教授从“什么是金融、为什么艺术品要金融化、艺术品是否能够金融化”三个问题出发,对金融手段在艺术领域的实现进行了阐释和分析。

探究艺术品金融化的原因,赵龙凯教授认为,真正需要艺术品金融化的不是艺术家,而是金融中介。“金融中介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而技术和市场的变革使它自身发生了由关系型到交易型的转变,因此他们需要创造交易。现阶段最常见的交易型中介主要依赖议价能力来获利,这种利益的价值来自于他们所掌握的信息。”

在演讲最后,赵龙凯教授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品能否金融化这一问题的看法。作为一个金融学背景的学者,赵龙凯教授认为,现阶段在金融中介的推波助澜中,作品的艺术特性被削弱,金融产品行为被放大了。但由于艺术品本身具有特殊的价值评判标准,基于现代工业化诞生的金融化无法满足艺术品金融化需求,艺术品金融不应照搬传统的金融方式。“或许围绕艺术品的商业行为,始终应当基于对艺术的兴趣与审美趣味来展开。”

【比较分析】数据、指数与比较研究

韩国江南大学经济学科主任、美术市场研究所(AMR)所长徐镇洙教授,演讲主题:《经济波动与亚洲艺术市场的结构变迁》

作为研究艺术市场最直接的途径,对数据的解读几乎是每一位演讲者在汇报中都用到的分析手段。但数据背后的信息能够带给研究者何种启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本身所处的立场。韩国江南大学经济学科主任、美术市场研究所(AMR)所长徐镇洙教授在其演讲《经济波动与亚洲艺术市场的结构变迁》中,立足于亚洲艺术市场的发展与未来,对市场数据作出了有依据的推断和研究。

随着全球艺术市场重心的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艺术市场已经占据了重要位置,且呈现出日渐活跃的趋势,尤其在当代艺术领域更为明显。演讲最后,徐镇洙教授总结到:“我认为当代艺术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就是趣味、重要性、资本。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个要素在亚洲的市场都出现了,统一的亚洲市场下,未来将会分化出更加细致的地区性市场。宏观经济的变动下,亚洲市场将会迎来结构性变革。”

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西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健,演讲主题:《艺术品市场的数据会撒谎吗?》

随着全球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创新与持续发展,关于艺术品市场指数的量化研究越来越多。但这些指数所涉及到的数据,能否反映艺术品市场的真实情况呢?西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西南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健在其演讲《艺术品市场的数据会撒谎吗?》中对市场数据的可参考性提出了质疑。马健教授从七个角度分析了自己对数据真实怀疑的原因:艺术品的特殊性、名实不符的范围、内在有偏的样本、精心挑选的数据、未曾披露的信息、可被操纵的变量、易被扭曲的信号,最后给出了自己的结论与建议。

【机构分析】策展、美术馆与市场参与

红砖美术馆高级策展人、高级研究员JonasStampe,演讲主题:《机构与市场中的当代艺术》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演讲主题:《美术馆与艺术市场》

张子康馆长在演讲中指出,无论是对商业经营模式的取舍还是学术研究层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也面临着挑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希望通过努力让人们认知艺术家如何创造优秀艺术作品,应引导社会认知艺术品真正的内在价值,从而引导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当今商业、产业和经济大趋势的背景下,美术馆如何保持自身的判断和水准、持续完善自己独立的学术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应主动思考的问题。”

THE END
1.全球房价排行榜:1.中国香港,33.0万元/㎡2.摩纳哥,26.7万元/㎡3全球房价排行榜: 1.中国香港,33.0万元/㎡ 2.摩纳哥,26.7万元/㎡ 3.新加坡,21.2万元/㎡ 4.英国(伦敦市中心),16.4万元/㎡ 5.中国澳门,14.5万元/m2。 6.美国(纽约曼哈顿),13.8万元/㎡ 7.法国(巴黎),12.3万元/㎡ 8.瑞士(苏黎世),11.5万元/㎡ 9.日本(东京中心),10.7万元/㎡ 10.中国北京,10.5万元/㎡ 11https://weibo.com/5874483731/P2yoLmDDr
2.全球最贵的牛排是什么在哪里1)全球最贵的牛排是什么在哪里 神户牛排,在日本。 神户牛排:产自日本神户,这个牛从小就不吃草,而是喝啤酒促进血液循环,还有专人按摩,所以神户牛排的外观是像雪花状一样的肥瘦相间,纹路就像大理石一样,并不是像普通牛肉一样,肥瘦分开的,神户牛肉入口即化,每年的产量也很少,大部分出口欧美地区,中国进口很少。一般https://m.tianqiyubao4.com/news_5451798.shtml
3.世界物价最高的十大城市排行榜排行榜123网用户列举了世界物价最高的十大城市排行榜,为您推荐世界物价最贵的城市,其中包括奥斯陆、日内瓦、苏黎世、哥本哈根、新加坡等全世界物价最贵的城市,告诉您全球物价最高的城市是哪个,全球物价最贵的城市排行榜均为用户票选,供您参考。 【展开】https://web.phb123.com/city/GDP/vtqhfo6567.html
4.北京甲级写字楼租金飙涨涨幅达全球第一近日,香港DTZ戴德梁行研究部发布了《全球写字楼租务开支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香港继续成为全球写字楼租务开支最昂贵的市场,北京及上海(静安区)今年租务开支高居亚太区前十。其中,北京年度租务开支增长高达38%,在全球各商业区中涨幅最大。https://cs.loupan.com/html/news/201202/325287_2.html
5.全球动态:疾控专家:开展重点区域核酸检测仍是发现感染者的重要手段世界上最贵的兰花叫什么(中国最稀有最贵的一盆兰花图片) 2022-11-15 12件作品入围“艺韵北京”群众曲艺大赛决赛 2022-11-15 龙井茶属于什么茶类 西湖龙井茶叶的特点和功效作用 2022-11-15 即时焦点:亚马逊、联邦快递、金融业……全美大裁员不只在硅谷 2022-11-15 全球最资讯丨2022年第三季度金山软件净http://m.022net.com/ka/2022/1115/52357.html
6.香港回归20年经济发展纪实经济网过去20年,香港金融业整体规模和结构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由区域性金融中心向全球领先国际金融中心的跨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经营环境和国内金融中心迅速崛起的挑战。 实体经济长期低速增长带来的挑战。香港是全球最为典型的小规模开放经济,其重要特征是外部环境变化对内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1997年以来https://www.ceweekly.cn/2017/0626/195402.shtml
7.药材宝库探究全球最贵药材TOP50的内涵与市场价值药材宝库:探究全球最贵药材TOP50的内涵与市场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自然界赋予了人类无数珍贵的礼物——这些珍贵之物被我们称为“药材”。它们不仅是医学研究和治疗疾病不可或缺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一些特定https://www.9lb79xu0.cn/xian-wei-zuo-wu-zi-xun/552854.html
8.园区经济报告中国园区经济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1.4 不同区域园区建设焦点 1.4.1 重点城市群产业布局 1.4.2 园区投资区域格局 1.4.3 各区域园区建设趋势 第2章:中国园区经济市场环境及相关性分析 2.1 园区政策环境分析 2.1.1 园区政策环境分析 2.1.2 园区与政策相关性分析 (1)消除外部负效应 (2)维护园区秩序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27579.html
9.韩国高丽大学全球排名 区域排名 专业排名 7报考条件 语言学院 大学本科 研究生大学院 8知名校友 9词条图册 1历史沿革编辑 大韩帝国大臣李容翊像 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简称高丽大 (?),是韩国著名的私立研究型综合大学,设有两大校区,分别为安岩校区和世宗校区。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发起成员、http://baike.soso.com/v5752157.htm
10.全球迷走神经刺激(VNS)设备行业现状和前景分析报告将重点放在北美、欧洲、亚太等占主要市场份额的地区;清晰、深入地分析各区域迷走神经刺激(VNS)设备市场销量、销售额及增长率,并对各地区市场潜力和SWOT展开分析,同时对2023-2029年各地区迷走神经刺激(VNS)设备市场规模走向进行预测。该报告满足目标用户了解全球及中国迷走神经刺激(VNS)设备各细分市场的需求。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8926298.html
11.新昌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营业时间新昌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区域划分 区位优势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新昌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总建筑面积约为11万平方米,总投资近6.5亿元,主要由红星美凯龙时尚家具馆、红星美丽家精品建材生活广场和社区商业综合mall三大功能区组成,涵盖餐饮、娱乐、儿童城、社区超市、户外休闲、SOHO公寓、办公楼等多种业态,是集家居、建材、装饰设计、https://www.maigoo.com/citiao/454268.html
12.全球钻石宝石市场的巅峰之选探索最贵十大宝石在众多耀眼夺目的宝石中,十大最贵的宝石以其独特的光泽和稀有程度引人注目。这些宝石不仅因其价值而备受推崇,更是珠宝收藏家的梦想之物。以下是我们对这十大最贵宝石的一些探究。 钻石 首当其冲的是钻石,它不仅被誉为“永恒之王”,更是全球最昂贵的矿产之一。钻石由碳组成,其高硬度和折射率使得它散发出令人难以https://www.cscyufcr.cn/jian-shang/311679.html
13.全球最贵锦鲤后代来了,水产种业“广交会”在广州南沙开幕全球最贵锦鲤后代展出, 水族界的“国际时装盛典”来了 本届水产种博会现场设置了广州特色观赏鱼展区,分为锦鲤、热带鱼、海水观赏鱼、综合水族类、鱼我同学特别区等5个区域。来自世界各地的锦鲤、龙鱼、巨骨舌鱼、小丑鱼、珊瑚等五彩斑斓的观赏鱼在水中自由游弋。一场水族界的“国际时装盛典”吸引了许多现场观众驻足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411/23/c10278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