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美国每次对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金融收割,前奏都是美元货币宽松政策。请大家记住,每一次美元货币大放水,都一定会在此后进行一场金融收割。这对我们分析当前的金融局势,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既然大家都知道每次美元量化宽松,都是薅羊毛的前奏,那么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为什么不提前防范呢?或者说即便是提前做了防范,为什么依然无法避免被收割的命运呢?美国这招明牌打的有多高明?
要回答以上的问题呢,就要搞清楚美国为什么会开启量化宽松政策。跟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的是,美元的量化宽松并不是美联储仰仗着美国的军事实力强悍,强行向市场放水,如果是这样的话,别的国家不愿意,自然也就可以让多印出来的美元停在国门之外,美元想要收割也就无从谈起了。
事实上,美国每次执行货币宽松政策,印钞释放流动性呢,都是在顺应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至少从表面上看,美国似乎一直在以量化宽松拯救世界的经济。是世界各国求着美国进行货币宽松的。
在这里首先留一个问题给大家思考,对于经济运行而言,到底是货币总量更重要,还是货币的流动性更重要呢?就好比我们身体的血液快速流动一个道理,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流动性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货币总量只是一个数字,如果大家手里的钱都不动了,市场上的流动性也就枯竭了。当流动性变慢了,就好比人体的血液流速变慢了一个道理。人体血液流速变慢,会因为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足够的养分而迅速枯竭,而货币流动性不足,则会导致经济发展出问题。
就好像疫情爆发之后,全球的经济受到重创,民众马上意识到不能大肆消费了,必须存下点保命钱才行。这导致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生产下滑。银行不敢借贷,金融市场下滑。这个时候的钱沉淀在那里变成了死的,不再流动。市场就会因为缺乏流动性面临经济崩溃的危险。这个时候,只有重新注入流动性,为市场输血,才能够拯救经济,拯救金融市场。
那么在全球经济遇到危机的时候,谁有能力能够给经济注入流动性呢?答案就是美国,是美元。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是全世界经济的血液,世界上很多国家虽然发行自己的货币,但是只能在自己国内使用。而且很多国家的货币也跟美元绑定很深,自己能够供应多少货币的前提,是自己国家有多少外汇储备。因为美元占据了外汇储备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所以全球流动性的源头,就是美联储。
美联储背后的世界顶级金融寡头,可不仅仅是拿着印出来的美元买点商品和服务消费一下那么简单,他们所追求的,永远是稳定的世界货币铸币权。那么既然要稳定美元,势必就不能让美元因为量化宽松出现信用崩塌的情况。所以一定要为新印出来的美元找到资产作为锚定,这样才可以保障美元信用不崩塌,那么美国是怎么做的呢?
美联储一开始货币宽松,所有的美元就像得到了号令一样冲出国门,冲向全世界疯狂的在全球各地寻找投资标的。如果把各国的经济体比做水池,有的经济体大,有的经济体小,那么美元就像是水,当美联储打开了放水的阀门之后,大水漫灌冲下来,就会把各个水池灌满。这个时候全球各国就有了充裕的流动性,于是银行开始积极放贷,各个实体企业也开始扩工生产。消费者打工赚到钱,也积极消费,购买各种消费品和资产。经济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个时候呢,池塘里的鱼虾都得到了充足的养分,慢慢的就会长得膘肥体壮。在这一切的背后,实际上美联储一直在贪婪地看着。等鱼虾长肥了之后,美联储收网的时机也就到了。但是美国收网的时机非常有讲究,先决条件就是美国国内的经济复苏,因为没有美国国内的经济复苏,美国的收网的条件就不成立,原因是要美元回流美国,必须为回去的美元找到可以赚钱的地方才行!
这时候肯定有小伙伴不明白,难道美国人说收网,就能够做到收网吗?接下来我们看看美国的操作就明白了。美元大放水呢,一定伴随着低利率的,只有利率低了,拿到美元的成本才低,美元才能流向全世界。如果美国想要将散落在全世界的美元收回呢,只需要反向操作,提高利率就行了。美联储的加息就好比是发令枪,一声枪响,全世界的资本都会意识到美元要开始收紧流动性了,于是就会从全世界纷纷撤回美国。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钱一定会回到美国,而不是其他的国家呢?如果美元加息其他国家的货币也加息,是不是意味着美元就不会全部回去呢?
如果偶尔有那么几个国家不听话咋办呢?美国不是还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呢吗?不听话直接过去打一下就按了。如果能够碰上萨达姆这种不知死活的,还可以拉着小弟,在联合国扯大旗,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岂不是美滋滋。有人不服怎么办?没问题,只要拿着一小管洗衣粉说这是化学武器就行了。这样不但可以将破坏全球美元地位的国家给干掉,顺便还能将他们的石油收益抢走。何乐而不为呢?这么一系列手段使用下来,美国总是能够如愿以偿的将全世界的美元都赶回美国去。
美元走了之后,除了美国之外的国家呢,市场上就开始缺钱了。这个时候银行就会收紧流动性,企业没有现金流可能倒闭,而企业员工会因为失业之后而没钱消费。消费不振又会导致生产萎缩,如此恶性循环,一个国家的经济很快就会崩掉。优质资产大幅度贬值,股市崩溃,失业率高企,甚至出现社会动荡等后果。
在这个时候呢,原来回流美国的金融资本就会再次出征,像鲨鱼闻到血腥味一样,杀回那些经济崩溃的国家。疯狂的买入那些已经跌的一文不值的资产。这样,美元从放水到收网,基本上就走完了一个周期。美国就是通过这样的操作,毫不留情的收割了一波波带血的羊毛和韭菜。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超发出来的美元呢,从全世界换回了这么多优质的资产。而这些资产就变成了超发美元的信用背书。这个时候,美元会因为超发货币而丧失信用吗?这就是美国掌握货币霸权的好处,自己不用辛苦的劳作,就可以用薅全世界羊毛的方法凭空创造属于美国人的财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口那么少,却可以占据世界财富四分之一的原因。
很多小伙伴看到这里会说,你说的看上去跟真的一样,有没有真实的案例可以佐证你的观点呢?别着急,我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美国几次金融收割的历史。
美元从什么时候开始具备金融收割属性的呢?答案是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因为在这之前,美元是锚定黄金,美国有多少黄金就只能印多少美元,这个时候是不具备大肆印钞的基础。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进入了一个叫做无锚印钞的时代,没有了限制的美元在当时还是全球货币,所以美元就开始具备利用金融手段收割全世界的条件了。
美国这样的薅羊毛,第一次是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全球发展最繁荣的,除了东亚的日韩之外,还有一个是拉美。七十年代的拉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比如当时的阿根廷,就已经站在了发达国家的门槛上。自从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挣脱了黄金的束缚,再也没有了任何的羁绊。美联储大量印钞进入了拉美,刺激了当地的投资生产和就业。
说真的,美国第一次搞这一套呢,没把控好力度,结果是将拉美一下搞垮了。那根本就不是薅羊毛,连带着皮肉都一起给薅下来了。拉美国家直到现在,还他妈在那挺着呢,没办法,谁让美国收割的那么狠呢?这一次之后美国的经济学家还专门针对拉美国家发明了一个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名词。这哪里是什么陷阱啊?根本就是美国金融资本给害的!优质资产都成美国的了,拉美就是想发展,也没有发展基础了啊!
在这个过程中呢,美国就在那静静地看着,表现出来的战略定力远比现在美国要好得多。美国人就是在等一个时机,等待收割日本的时机。到80年代末期,美国签署广场协议几年之后,对日本的收割开始了,利率逐渐提升,美元开始从日本撤回美国。到了1991年,日本终于撑不住迎来了股市和楼市的全面崩盘。日本也在美国的这一波收割中,迎来了所谓失去的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破坏力直到现在依然存在。
第三次的目标是东南亚,美国在打压日本制造的同一时期呢,东南亚各国开始承接日韩的产业转移,到美国收拾完日本之后,这些国家已经发展的非常繁荣了。当日本90年代在金融战争中惨败之后呢,美国又把目标盯上了东南亚。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大量的热钱开始进入东南亚,不但进入实体行业,也涌入了当地的楼市和股市。在东南亚这头猪已经膘肥体壮了,以索罗斯为首的量子基金,开始疯狂的狙击东南亚的货币。以泰铢为起点,逐步蔓延到整个东南亚。连日韩也没有幸免于难。这就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导致大量的东南亚国家濒临破产,不得不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以美国高盛为首的金融寡头签订屈辱的经济条款,大量贱卖了本国的核心资产,经济主权开始被美国人掌控。东南亚各国在这次美国的收割中,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一下倒退了几十年。
其实97年美国收割的镰刀,也曾经挥舞到了香港。索罗斯也曾经一度狙击港币,想要完成对香港的收割,进而探一下中国大陆的底。然而不管美国出什么招,中国就是抓住一个根本不放,这就是对外汇和资本进行管制。所以这些对冲基金无论如何上蹿下跳,就是动不了人民币。不但如此,当时中央政府还以庞大的外汇储备支援港币绝地反击,最终打退了对冲基金的疯狂攻击。
1997年之前,外媒对中国的论调一直都是所谓的中国崩溃论。他们站在意识对立的角度上唱衰我国似乎就是政治正确的方法。然而1997年,索罗斯狙击港币失败。外媒的论调就一致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从所谓的中国崩溃论,转换成了中国威胁论,占不了你的便宜,收割不了你,打不垮你,你就成了威胁。这就是美国的的逻辑,傲慢,蛮横,并且不可理喻。
而美国最近的一次收割,也是大家记忆最深刻的,就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了。2008年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这就好比心脏骤然停止一般,全球经济血液的流动性,突然间就停止了流动,整个世界的经济面临休克的风险。那时候,美国再次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开启所谓的量化宽松,开始大量印钞放水,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美国在2008年到2014年之间,先后三次大规模印钞放水,一共向世界注入了四万亿美元的流动性
前面我们讲过,美联储每次启动货币宽松政策,也就意味着他的镰刀正在缓缓举起。货币宽松的幅度越大意味着镰刀举起的也就越高,收割的力度也就越大。而2008年启动的那次周期,美国收割的目标是谁呢?以那次美联储的放水规模而言,美国确实想玩一把大的,而美国那次想要收割的目标,也势必比上几次收割的目标更大。而08年开启的新一轮放水,最终演变成了2015年中美金融暗战。
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在加入世贸之后,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财富有了巨大的提升,在美国眼中,中国的经济成果就是最肥的那块肉,只要能将这块肉吞入腹中,就可以确保美国人再享受几十年。美国当时为了收割中国的这场世纪之战,已经准备了6年。
2015年美国试图收割中国失败,直接导致了美国民主党政府的倒台。2016年美国奇葩总统特朗普上台,大嘴特朗普将这一切都说了出来,这个时候,我们才明白了为什么美国对中国的政策发生了变动。此后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中美经济战争就是从特朗普时代打起来了的,直到现在也还没有结束。目前中美关系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我想就是现在正在进行中的第三次金融暗战。如果97年只是索罗斯狙击港币试探中国的话,那么2015年美国则是大肆对华金融攻击。而现在,则是美国延续上次没有完成的收割。那么这次又是怎么回事儿呢?有什么可以预见的结果吗?
我们知道,疫情爆发之后,美国进行了所谓无限货币宽松政策,美国这次一共加印了5万亿美元。是所有危机中印钞最多的一次。这次美国的目标是谁呢?
可以确定的是,美国本轮货币周期已经完成了对欧洲的收割。原因很简单,怂恿并挑起俄乌战争,就是为了将欧洲的资本驱赶到美国去。欧洲是目前美国始终没有大规模收割的地区,二战后经历了七八十年的发展,欧洲早就是最富有的存在了。本次美国之所以对欧洲下手,实在是因为美国已经因为疫情的打击撑不下去了。目前欧洲发生的事情足以说明一切,法国发生暴乱,德国数千家企业出走美国。
那么我们怎么看美国能不能成功收割一个国家呢?这就要说到美国收割的办法了。首先,美元进入一个国家,会通过推高这个国家资产的方式,完成收割前的准备。比如股市,房产等等。当美元加息开始,就等于告诉资本开始收割了,这个时候美国的资本就会在高位套现离场。留给被收割国家的就是股市和房市的双双暴跌。也就是说,美国的资本进入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将这个国家的股市和房市托起来,也就无法完成对这个国家的收割。相反的,一旦这个国家的股市和房市不但没有上升,还出现了下跌的情况,则说明美国进入这个国家的资本出现了被套牢的风险,别说收割了,这个时候想解套出来都是困难的。
第三,我国的房市在这几年已经表现出了颓势,根本不存在被收割的空间。第四,我国的外汇储备相对比较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资本出逃的情况。这一切都说明,我们在这次美国的收割周期中,没有被美国收割。而接下来到2024年上半年,美联储的加息就会结束,届时我们所面对的压力就会全面消失。
结语:我们通过梳理美国的货币政策和薅世界羊毛的历史,发现美国这个国家的政治和军事行动,实际上都是为了配合美国的货币政策。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每次对华战略发生转变,都是因为金融暗战导致的。从97年收割香港失败,到2015年中美金融暗战失败,再到最近无法完成对我国的收割。这种挫败感是美国从来没有过的。按照美国人的无理逻辑,我吃不掉你,你就是个威胁的理论,中美对抗在未来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而我们只需要顺应美元的周期规律,在美元放水的时候利用美元,在美元加息之前设定好防火墙,美国想通过金融战争击败我们就不可能。顺便也给在金融市场鏖战的朋友一个建议,一个国家的资产价格是随着美元周期波动的,什么时候美元放水,什么时候股市和房市就会上涨,什么时候美元降息,什么时候资产价格就会上涨。相反的,美元收紧货币政策之前,您就要考虑清掉手里的金融资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