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已经骑虎难下,不降息迟早爆掉,继续降息就是给中国做嫁衣

10月8日,备受期待的国庆假期结束后,中国股市迎来首个交易日的亮眼表现,沪指上涨4.59%,深证成指飙升9.17%,创业板指数更是狂涨17.25%。沪深两市的成交额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达到3.4万亿,创下历史记录。这种股市热潮不仅让资深股民顺利解套,也吸引了大量新股民纷纷入市,仿佛中国股市正迎来其历史上的第九次“疯牛”行情。

然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在为这一现象感到震惊与不安。过去两年半,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货膨胀,连续加息十几次,将利率推高至5%以上。但就在降息刚刚开始的时刻,美国最担心的局面出现了:随着利率的回调,美元资金像决堤的洪水般涌向中国市场。美国在支付了上万亿美元的利息后,却面临被中国吸走资本的窘境,心中自然极为不甘。

中国股市疯牛启动:美国措手不及

自9月20日美联储宣布降息后,中国股市开始显现涨势。仅几天后,中国央行宣布降准、降息,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并创设了新的政策工具来支持股票市场发展。此举为A股和H股注入了强劲动力,导致股市出现跳空上涨。国庆前夕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以涨停收盘,标志着这一轮强势上涨的高潮。节后第一个交易日,股市开盘即涨停,新老股民纷纷涌入市场,外国资本也紧随其后,排队等待机会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股市的疯牛现象让美联储倍感焦虑。50个基点的降息,便已让中国股市陷入如此疯狂的状态,而美国目前的基准利率仍维持在5.25%的高位。如果将利率调低至2022年加息前的0.25%,美联储不免担心中国股市会迎来更大的腾飞。

高息政策下的美国困局

美国坚持了两年多的高息政策,主要是为了避免大量国际资本逃离美国,涌入其他市场,尤其是中国。然而,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持续疲软,维持高利率已变得不可持续。面对高通胀和经济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美联储不得不选择降息。然而,降息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中国股市的迅猛上涨,这无疑给了美国当头一棒。

虽然美国仍试图通过各类经济数据(如非农就业数据)来挽回一些市场信心,高盛甚至乐观预测美国经济下滑的概率有所减少,但这种乐观似乎难以扭转资本外流的趋势。美联储即使继续降息,也无力阻挡资金涌向中国的步伐。

美国加息背后的全球影响

自2022年3月开始加息以来,美国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欧洲首当其冲,面临着俄乌战争和美联储加息的双重打击,大量资金逃离欧洲市场,部分资金流入美国。然而,欧洲制造业由于能源成本的急剧上升,也开始转向中国等国家寻求机会。同样遭遇收割的还有韩国、日本和越南。韩国在应对美联储加息的过程中,采取了加息保资本的措施,但却意外打击了本国的造船业,导致大量订单转移到中国。日本则被美国通过巴菲特用日元贷款砸盘的方式悄然收割,不仅金融市场遭遇打击,救市行动也被美国阻挠。

越南的经济问题则更多源于内外部压力的叠加,美国趁机收割越南的金融市场。其他如澳大利亚、英国等五眼联盟国家,也未能逃过美国的加息“割韭菜”行动。然而,在这一系列被收割的国家中,中国却显得尤为不同。

中国独立应对加息风暴

美国的加息本是旨在收割中国,通过资本外逃、房地产市场崩盘等方式对中国经济施压。然而,从2022年美联储开始加息到2023年底,中国不仅没有加息,反而持续降息,释放流动性,成功稳住了国内资本市场。尽管外资有所流出,但中国依然能够吸引大量国际资本,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

中国凭借其庞大的制造业体系和全球第一的出口规模,成功抵御了美国加息带来的冲击。以造船业为例,2023年中国接下了全球90%以上的订单,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制造业中的领先地位。同样,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太阳能设备等领域也表现强劲,全球市场份额遥遥领先。美国加息不仅未能打垮中国,反而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美国降息的两难处境

截至2024年9月,美国的国债总额已高达35.3万亿美元,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压力下,美联储不得不继续降息,以降低融资成本、刺激经济增长。然而,降息将导致资金进一步外流,尤其是流向中国的股市和制造业。美联储试图通过逐步降息来延缓这一过程,但最终美国将面临经济增长放缓、债务负担加剧的困境。

中国已为迎接这股资本潮流做好了准备。中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以及制造业将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领域。美联储在过去几年中加息所带来的资本积累,最终可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美金融战的攻守异位

在这场金融博弈中,中美的攻守局势已悄然发生转变。美国曾试图通过加息来压制中国经济,但中国的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依然保持强劲,资本市场也逐渐回暖。如今,美国只能选择降息,而中国则在等待这一时机,以迎接全球资本的流入。

从长期来看,中国在制造业和科技领域的持续投资将为其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而美国则可能面临债务危机和经济滞胀的双重挑战。这场中美金融战的最终结果或许还未到来,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资本的流动和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总之,美国的降息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被迫为中国市场输送了资本和动能。面对这样一场阳谋,美国可能别无选择,只能被迫跟随中国的经济节奏。在这场中美金融博弈中,谁能在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还需拭目以待。

THE END
1.为什么美国“收割”不了中国?除此之外大家更关注的是,有没有收割到中国呢? 说答案前先简单的聊聊,美国是怎么用美元潮汐收割全球的,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美元霸权 二战后英镑丧失了作为全球主流货币的地位,这时美国的经济规模已经独步全球;然后大家商量着把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货币,但加了一个限制条件,金本位,就是你每印1美元钞票就往美联https://www.hntv.tv/news/0/1859966151508713474
2.美元如何“收割”全世界美元对人民币创14年来新高最近随着美元持续走强,这样的段子又多了起来。虽然只是个段子,却简易明了地讲清楚了美元“收割”全球资产的过程:美国利用美元作为全球主要结算货币的霸权地位,一年逛吃逛喝下来,剩下的美元还能购买比一年前更多的中国商品和其他国家的商品。这意味着,这一年美国的“胡吃海喝”,最终是由其他国家来“买单”。 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575076370599206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