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Catal.:Pd/YPhos催化乙内酰脲与芳基氯化物的芳基化反应烷基衍生物

乙内酰脲单元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广泛存在于各类药物中。其中,5-芳基乙内酰脲类药物,如苯妥英、磷苯妥英、美芬妥英和乙妥英是众所周知的抗惊厥药物(Figure1)。同时,5-芳基乙内酰脲也是合成非天然氨基酸的关键中间体。

传统上,合成乙内酰脲的方法(如Bucherer-Bergs反应等),存在底物范围有限、需使用有毒氰化物等缺点,从而限制了反应的应用。2008年,Shi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铜催化二氮杂环丙烷衍生物与酯类化合物的α-氨基化反应,合成了相应的5-芳基乙内酰脲衍生物(Scheme1,a)。2018年,龚流柱课题组实现了该反应的不对称版本。然而,上述方法仅限于5-单取代衍生物的合成。2015年,Kawabata与Clayden课题组通过N-芳基脲衍生物的重排合成了5-芳基乙内酰脲衍生物(Scheme1,b-c)。Clayden课题组还报道了钯催化5-H-乙内酰脲的芳基化反应,合成了5,5-二取代乙内酰脲及其相应的芳基氨基酸,但该策略仅对高反应性的芳基碘化物有效(Scheme1,d)。近日,德国波鸿鲁尔大学ViktoriaH.Gessner与LukasJ.Gooen课题组报道了一种Pd/YPhos催化乙内酰脲与芳基氯化物的芳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乙内酰脲衍生物(Scheme1,e)。

首先,作者以5-甲基取代乙内酰脲1a与4-氯苯甲醚2a作为模型底物,对反应条件进行了大量的筛选(Table1)。筛选结果表明,当以[Pd(cinnamyl)Cl]2作为催化剂,keYPhos作为配体,NaHDMS作为碱,甲苯作为溶剂,在60℃下反应,可以93%的收率得到产物3aa。

在获得上述最佳反应条件后,作者对芳基氯底物2的范围进行了扩展(Table2)。研究表明,一系列不同电性取代的芳基氯、杂芳基氯和萘基氯,均可顺利进行反应,获得相应的产物3aa-3aq,收率为32-98%。其中,4-氰基取代的芳基氯(3ah)与2-甲氧基取代的芳基氯(3an),收率偏低。

紧接着,作者对乙内酰脲底物1的范围进行了扩展(Table3)。研究结果表明,一系列衍生自天然氨基酸或非天然氨基酸的底物,均可顺利进行反应,获得相应的产物3ba-3ia,收率为53-99%。

此外,作者以1j与氯苯作为模型底物,对单芳基化的配体进行了筛选(Scheme2)。筛选结果表明,使用pinkYPhos作为配体时,可以90%的收率获得单芳基化产物1i。

基于上述的研究的结果,作者对1j的串联官能团化反应进行了研究(Scheme3)。首先,当使用ethoxYPhos作为配体时,可以73%的收率得到双芳基化产物3jb。其次,当使用pinkYPhos作为配体时,可获得相应的单芳基化产物4ja、4jc和4jd,收率为69-79%。同时,单芳基化产物还可继续进行芳基化反应,获得相应的双芳基化产物5。单芳基化产物还可继续进行烷基化反应,获得烷基芳基取代的产物6。

随后,作者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研究(Scheme4)。竞争性实验表明,氧化加成比还原消除慢(Scheme4,a),转金属化为限速步骤(Scheme4,b)。同时,YPhos配体显著加速芳基氯化物的氧化加成,同时仍保持足够高的反应速率进行转金属化。

总结:德国波鸿鲁尔大学ViktoriaH.Gessner与LukasJ.Gooen课题组报道了一种Pd/YPhos催化乙内酰脲与芳基氯化物的芳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乙内酰脲衍生物。YPhos配体在钯催化氧化加成以及转金属化方面具有独特的活性。此外,通过不同配体与反应体系的组合,还可实现选择性的单芳基化、串联二芳基化和芳基化烷基化的串联过程。

论文信息:

Palladium-CatalyzedArylationofHydantoinswithArylChloridesEnabledbyYlide-FunctionalizedPhosphines(YPhos)

FlorianPapp,DanielSowaPrendes,SouravManna,Ann-KatrinSeitz,SofiyaKostiukovska,JulianLffler,ViktoriaH.Gessner,LukasJ.Gooen

THE END
1.五元含氮杂环芳香物质的制备方法专利名称:五元含氮杂环芳香物质的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 本发明是关于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式中,A为NR1或CH-X2 X1和X2各相互独立地为CO-OR2,CO-NR3R4或CN, R1和R2各相互独立地为氢、含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碳环基, R3和R4各相互独立地为含1-7个碳原子的烷基,含6-8个碳原子的芳基或含7-13个碳原https://www.xjishu.com/zhuanli/26/89103659.html
2.纳米人JACS:CuH催化剂合成五元吡咯环 MIT的Stephen L. Buchwald,匹兹堡大学的Peng Liu等报道了一种通过CuH催化的烯炔-腈偶联反应制备多取代吡咯的方法,这种合成方法对多种包括多种官能团的芳基底物、脂肪基底物有兼容性,并实现了高产率生成各种N-H吡咯产物。作者发现Cu基催化剂有效的促进了初始过程中的还原偶联反应和后续的http://www.nanoer.net/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4&id=18835
3.铜催化下“一锅法”合成氮丙啶和噻唑类化合物及氮丙啶开环反应因而,通过铜催化下乌尔曼反应“一锅法”合成杂环化合物成为当今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论文通过铜催化下的分子内偶联反应,运用“一锅法”合成策略成功地制备了七个氮丙啶类化合物和三个噻唑类化合物,并对氮丙啶类化合物的开环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以芳基异硫氰酸酯和2-溴烯丙胺为起始原料,得到的亲核加成产物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37-1016308329.htm
4.钯铜催化的碳氢键磺酰化反应及烯烃的胺或氧—乙酰氧化反应因此,发展新型烯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用以环脲和环异脲化合物的合成会更可取。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亚磺酸钠盐为磺酰化试剂实现钯、铜催化碳氢键直接磺酰化反应,以及钯、铜催化调控脲连接的烯烃的胺或氧-乙酰氧化反应,包括如下:1.铜催化sp2杂化的碳氢键直接磺硫化反应我们以PIPNH2为导向基、稳定易得的芳基亚磺酸钠为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7037584.nh.html
5.乙酰丙酮铜催化合成N取代芳基酰胺N-取代芳基酰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中间体.近年来,多利用交叉偶联反应合成含C—N键的化合物,其催化剂的选择备受关注[1-2].文献[3-5]以钯、镍作为催化剂,反应产率较高,但成本高,毒性较强,且局限性较大;因此,铜盐催化卤代芳烃和酰胺类化合物的C—N 偶联反应相继被报道,如碘化亚铜[6-9]、硫酸铜[10https://www.fx361.com/page/2014/0706/185244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