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互联网金融课程代码:ZX1627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程学分:2

学时:36理论学时:36实验实践学时:0

面向对象:金融学、保险学专业

先修课程:金融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理解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业务特点

三、课程考核要求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互联网金融》学时分配如下:

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第一章互联网金融概述

4

第二章互联网金融原理

第三章金融互联网化

第四章第三方支付与移动支付

第五章数字货币

第六章大数据及其在金融业的应用

第七章互联网借贷

第八章互联网众筹

第九章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

合计

36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点,使学生了解互联网金融产生背景、发展状况和业态范围,能够分析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业造成的影响,并对未来趋势做出一定的分析和判断。

本章教学重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征

本章教学难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节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背景

(二)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互联网金融的内涵

(一)什么是互联网

(二)什么是金融

(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特征

第三节互联网金融的范围

(一)金融机构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二)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金融服务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互联网金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从而帮助学生了解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框架和业务模式,培养其将前置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互联网金融原理分析的能力。

本章教学重点: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框架

本章教学难点:结合经典理论理解互联网金融发展特征

第一节金融创新与发展理论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规律

(二)互联网金融的底层技术

(三)技术创新与金融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互联网金融的经济学解释

(一)交易成本理论与互联网金融

(二)搜寻成本理论与互联网金融

(三)信息成本理论与互联网金融

(四)资源配置理论与互联网金融

第三节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框架

(一)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

(二)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处理

(三)互联网金融的资源配置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传统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以及非金融企业的互联网服务模式,使学生理解金融互联网化和互联网金融化的联系与区别,并能够分析各类业务模式对传统金融可能的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金融互联网化的模式

本章教学难点: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银行业的互联网化

(一)银行业的互联网技术应用

(二)手机银行的发展模式和典型案例

(三)互联网银行的发展模式和典型案例

第二节证券业的互联网化

(一)证券业的互联网技术应用

(二)网络证券的交易模式和国际比较

(三)互联网证券公司的发展模式和典型案例

第三节保险业的互联网化

(一)保险业的互联网技术应用

(二)网络保险的发展模式和典型案例

(三)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发展模式和典型案例

第四节非金融企业的金融化

(一)互联网金融门户平台的发展模式

(二)科技企业的互联网金融业务

(三)民间投资企业的互联网金融业务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使学生了解我国互联网支付领域的发展现状、底层技术以及对传统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并围绕互联网支付场景和生态分析其创新和监管必要性。

本章教学重点:支付系统模式的发展、创新和监管

本章教学难点:互联网支付模式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第三方支付

(一)第三方支付的概念和类型

(二)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

(三)第三方支付的技术变革及商业应用

第二节移动支付

(一)移动支付的概念和特点

(二)移动支付的类型和模式

(三)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历程和典型案例

第三节互联网支付与传统支付

(一)支付系统模式比较

(二)互联网支付的影响

(三)互联网支付的监管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数字货币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使学生了解数字货币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熟悉数字货币的职能及其与传统货币的区别,掌握数字货币的类别及对其对现有支付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和金融属性

本章教学难点: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影响

第一节数字货币的理论基础

(一)货币形态及支付制度的演变

(二)数字货币的职能和属性

(三)数字货币的类型和影响

第二节数字加密货币

(一)数字加密货币的发展历程

(二)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和金融特征

(三)比特币的缺陷及监管

(四)其他数字加密货币

第三节央行数字货币

(一)央行数字货币的产生背景

(二)央行数字货币与私人数字货币比较

(三)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模式比较

(四)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本章教学重点:大数据分析的特点

本章教学难点:大数据金融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节大数据概述

(一)大数据的产生背景

(二)大数据的概念与类型

(三)大数据分析的主要任务

第二节大数据在金融业的应用

(一)基于大数据的征信

(二)大数据在网络借贷中的应用

(三)大数据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

(四)大数据在保险精算中的应用

第三节典型案例分析

(一)阿里巴巴征信系统

(二)Kabbage和阿里小贷的模式比较

(三)我国大数据金融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网络借贷的基本概念和业务模式,使学生了解网络借贷的发展过程与现状,结合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案例分析,探讨网络借贷业务给传统金融带来的影响。

本章教学重点:网络借贷的运作机理、业务模式与业务流程

本章教学难点:P2P网络借贷的属性和风险

第一节网络借贷概述

(一)网络借贷的含义

(二)网络借贷的产生与发展

(三)网络借贷的特征

第二节网络借贷的业务模式

(一)网络借贷的典型模式

(二)网络借贷的衍生模式

(三)典型案例分析

第三节网络借贷的风险与监管

(一)网络借贷的影响

(二)网络借贷的风险类型

(三)网络借贷的风险控制和监管措施

本章教学重点:互联网众筹的运作机理、业务模式与业务流程

本章教学难点:互联网众筹融资的风险和法律框架

第一节众筹融资概述

(一)众筹融资的含义

(二)众筹融资的产生与发展

(三)众筹融资的特征和种类

第二节互联网众筹的业务模式

(一)众筹融资的运作模式

(二)众筹融资的交易程序

(三)众筹融资的风险与监管

第三节互联网众筹案例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互联网金融风险与监管的基本理论,使学生了解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熟悉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理解风险监管的基本逻辑和监管体系。

本章教学重点: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本章教学难点:互联网金融风险分类,与传统金融风险比较

第一节互联网金融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类型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与传统金融风险的异同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措施

第二节互联网金融监管

(一)金融监管理论基础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三)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系和立法现状

第三节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竞合关系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

(三)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五、课程学习指导与修读建议

本课程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内容上强调与时俱进,根据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强调案例教学法的运用,结合经典案例和最新案例,讲解重难点和新现象、新事件,使学生掌握网络拓展与创新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正确方法,对互联网金融理论和现实方面的一些问题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本课程特别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能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方法和基本理论,独立地分析评述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在课程学习期间,学生应及时了解互联网金融领域重要进展和重要新闻事件,并初步具有文献检索的能力。

六、推荐教材、阅读书目与电子资源

1.《互联网金融(第二版)》,李建军、郭豫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2.《互联网金融教学案例集》,郭福春、吴金旺、申睿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

4.《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问题研究》,许传华、徐慧玲、周文等编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年

5.《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李耀东、李钧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

6.《互联网金融手册》,谢平、邹传伟、刘海二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地址: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开发区杨桥湖大道8号明辩楼邮编430205

THE END
1.互联网金融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二、开设互联网金融的院校推荐: 1.成都锦城学院 成都锦城学院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转为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经四川省教育厅核准,报教育部备案,成都锦城学院明确办学属性为“非营利性”。学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https://m.gaokao.cn/gk-mb/20/8321
2.“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金融学课程是引导学生逐渐了解和掌握金融知识的内容学习。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学课程教学也必须要积极的进行教学创新和适时的改革,以实现对市场变化的精准贴合与知识的更新。本篇文章首先介绍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当前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学课程教学的现状,最后针对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WQY202012146.htm
3.广东白云学院谢少华副董事长率队赴广东金融学院学习考察11月27日下午,广东白云学院副董事长、副校长谢少华,副校长吴立平率领应用经济学院团队赴广东金融学院对保险学、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等专业申报以及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广东白云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刘佳,应用经济学院院长吴铁雄、副院长刘明飞、康艺之以及金融系相关教师参加了本次调研活动。调研小组一行受到广东金融学院副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12/02/c4377813.html
4.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介绍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金融产品营销、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实务、保险学、财务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网络金融与电子支付、互联网P2P金融、互联网金融理论与实务等。 四、专业优势: 1、专业前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由此催生了企业对于互联网整合营销的强烈需求,百度(Nasdaqhttp://www.fjgkedu.com/gkzzd/a/168757.html
5.互联网金融专业考公务员有什么岗位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有哪些互联网金融专业学什么互联网金融专业主要学互联网营销导论、互联网思维、新媒体营销、典型互联网工具使用、Web设计、Axure原型设计、互联网金融导论、金融工程等。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专业是传统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0519200.html
6.互联网金融教学大纲(通用6篇)近几年,“互联网金融”成为继O2O、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经济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领域。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不仅对我国现有金融体系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引起了传统金融企业的注意。我们将带你了解什么是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国内外发展以及各方对互联网金融的探讨。 1.互联网金融是什么 互联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1pz1dz1.html
7.2021年招生专业介绍【主干课程】金融学基础、会计基础、经济学基础、互联网金融、证券市场基础、金融企业会计实务、互联网金融支付、银行从业公共基础知识、金融数据统计分析、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与构架、小额信贷实务、保险理论与实务、互联网金融营销、投资与理财等。 【就业方向】可在传统金融行业、P2P行业、众筹融资行业、第三方支付行业、http://www.cqswxy.cn/info/1127/6531.htm
8.2022年招生专业介绍就业方向:为金融行业网点服务岗位,金融后台服务岗位、互联网金融企业前端服务岗位、金融营销岗位、养老金融服务岗位、金融科技企业、物流金融运营及风控岗位、实体企业投融资岗位。 财富管理 培养目标:本专业聚焦在财富管理方向,培养学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大数https://www.scpcfe.cn/info/1026/14626.htm
9.山东省第三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揭晓山东关注教育学 22.依法治教视野中的教授治学 作者:毕宪顺(鲁东大学) 赵凤娟(鲁东大学) 教育研究 2016年第10期 23.继续教育“立交桥”:框架与行动 作者:柳士彬(曲阜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 24.不教的教育学——“互联网+”时代教育学的颠覆性创新 https://www.jnnews.tv/p/63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