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可从关键方面支持中国式现代化

作者: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成现代化的经济目标要求,我们需要深化对金融支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规律遵循和实现方式的认识。

全面准确刻画基本实现现代化任务目标的内涵和路径,需要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立足于当代中国国情及其在经济社会方面的表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在多大程度上认识和理解经济发展预期的目标和面临的挑战,决定了我们能够多么有效地破解困难,抓住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对这些发展的新要求进行概括,我们就能深切了解金融可以从哪些关键方面支持中国式现代化。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保持经济增长的合理速度

随着2022年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经济发展新常态与人口发展新状况相汇合,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新常态增长轨道。一方面,由于劳动年龄人口以更快的速度减少,出现的劳动力短缺、人力资本改善和生产率提高速度放慢、资本回报率下降等情况,都将进一步降低GDP的潜在增长能力。另一方面,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也使需求侧因素特别是居民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常态制约。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稳定住潜在增长率,或者不能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就会使GDP的实际增长速度向下偏离合理和合意的区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应该适应供需两侧的这种新常态,以应对由此产生的新挑战,特别是在支持对象上,从项目本位和企业本位转向居民家庭本位。

转变金融基础功能和服务模式,追求高质量发展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增长,不再能够依靠不均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高质量发展至少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方面的标准。

从供给侧来看,经济增长不再由生产要素投入驱动,而是越来越依靠创新驱动和生产率的提高。与此相适应,金融发展的基础功能应该从动员资源转向支持创新,从培育和积累产能到创造性破坏,从以间接融资为主到更加倚重直接投资特别是风险投资,从重点支持大项目到更加包容、更加普惠的金融服务。

从需求侧来看,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既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予以保障,也要求金融转变功能和服务模式予以支持,特别是以创新向善的姿态,运用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增强金融的普惠性。

金融要摒弃趋大避小的倾向,以普惠金融思维促进共同富裕

为小农户、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千家万户提供金融服务,并不必然意味着“以小对小”的金融模式。在金融科技、(移动)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平台金融等新金融的发展新模式下,大量涌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业态,以互联网和大数据特有的趋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大幅度降低了金融业务的物质成本和交易费用,使业务范围在以往难以抵达的领域成为常态,从内涵和外延上扩大了金融的服务内容。

转变金融理念,拓展金融内涵,加快绿色转型,如期实现双碳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2035年做出了如下的目标描述: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无疑也是金融发展的目标和金融模式转变的方向。

为绿色发展、绿色转型服务,以及更广义而言为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投资目标服务,涉及一系列金融理念的转变和金融内涵的拓展。

一是这些领域具有私人收益与社会效益并存、外部效应特别突出的特点。例如,相比于经济学曾经广泛讨论的“公地悲剧”,气候变化问题足以被称为一个“地平线悲剧”,显现出超越传统的经济领域和商业视野的巨大外部性。

二是绿色转型和ESG投资始终伴随着创新活动,或者说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只有以金融的创新适应和引领,才能有效支持这些领域实体经济的创新发展。

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指导原则。

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导者和积极参与者,为涵盖面广泛的共建国家创造和改善设施联通条件,建设的重点通常集中在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倡议本身、指导原则和建设内容,都决定了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有着更高的质量标准。同时,由于涉及极其复杂和多样的问题、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风险控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需要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互惠互利的合作原则、商业化运作的方式有效结合起来。

THE END
1.中国智库网隆国强:深刻认识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24-10-24 国研中心资环所: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24-10-21 国研中心金融所:以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着力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24-10-21 国研中心企业所:坚持“两https://www.chinathinktanks.org.cn/
2.中金研究院中金研究院获邀出席2024“看中国 听世界”论坛并加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 2024-11-24 播客上新 | 美国大选:“Trump 2.0”的政策主张与资产含义 2024-11-23 对话「AI经济学」第十一期:AI风投从领先到落后的创新金融启示(上) 2024-11-22 https://cgi.cicc.com/video-activities/detail/56
3.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我所成果|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24)2024-11-01 【青年论坛 第20期】刘岩│中国银行业微观市场结构测算与分析:2003-20222024-10-30 《中国宏观金融分析》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发布2024-10-23 社科要闻 | 高翔率团访问巴西国际关系研究中心2024-10-16 G20智库论坛“全球治理与中巴合作”国际研讨会在里约热内卢举行http://ifb.cass.cn/newpc/tpxw/index.shtml
4.人民金融中国金融思想战线网人民金融-中国金融思想战线网-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金融思想战线”网由中国银保监会主管,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主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紧紧围绕金融思想和金融文化的发展主线,用文字、图片、视频、客户端等多种手段,记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http://www.cfthinkingfront.cn/rmjr.html
5.金融Finance经济参考网10月普惠金融-景气指数发布 各方协力共助实体经济发展 2024-11-27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 2024-11-26 三季度上市房企营收净利继续调整 2024-11-26 中国银协:2023年银行卡发卡量、交易额呈现触底回升态势 http://jjckb.xinhuanet.com/financial.htm
6.关于我们金融智库 - 关于我们 中金智库网络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是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证监会指导下,由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产业金融部发起设立的权威智囊团。目前,已为50多个金融机构提供过智库服务、人才培养及人才输送服务,为30家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与84家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建立起长期的多http://www.zgjrzk.cn/News/jrzk/gywm/gywm.shtml
7.中国金融智库http://bank.zgjrzk.com/http://bank.zgjrzk.com.cn/
8.金融智库·金融交易税:该不该收?如何收? ·专家称:热钱瞄上中国 要保持高度警惕 ·专家辩论2013年机会 看好股票多于楼市 ·张茉楠:中国经济新考题 重筑比较优势 ·专家:北交所不会分流A股资金 ·专家预测:今年GDP增长或为7.5% 智库列表更多>> 精彩言论 经济热点更多>> http://finance.ce.cn/jrzk/index.shtml
9.财新智库致力于成为中国金融基础设施建造商高尔基财新智库执行总裁、财新传媒副总裁高尔基在致辞中表示,财新智库正致力于成为中国新经济时代的金融基础设施建造商,业务围绕中国宏观经济的结构转型、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中国产业走出去、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四大主题展开。以下为高尔基在论坛上的致辞全文。 https://gorky.blog.caixin.com/archives/168947
10.国家金融智库博鳌论坛发布报告:中国离债务危机甚远——中国青年网中青在线海南博鳌3月24日电(记者 任明超 王林)“中国离债务危机甚远”,3月24日上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上发布《中国金融与发展报告——管理结构性减速过程中的金融风险》一书相关内容时称,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研究,中央政府几乎没有负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仍在被缓释,中https://t.m.youth.cn/?url=news.youth.cn/jsxw/201703/t20170324_9344787.htm
11.亿欧智库2023年中国金融信创发展研究报告3. 中国金融业信创挑战 4. 中国金融信创实践及典型案例研究 5. 中国金融信创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优秀案例 亿欧 亿欧是一家专注科技+产业+投资的信息平台和智库,为中外客户提供行业研究、创新咨询、数据产品、品牌公关等服务。亿欧拥有百万余企业高管用户,每年发布200余份不同产业创新的研究报告,客户覆盖70%的世界500强https://www.iyiou.com/research/202311301285
12.[中国新闻]全球智库看中国第四集:问路全球金融改革[中国新闻]张志军:呼吁台湾工商界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及其政治基础贡献心力2016-09-01 19:38:14 [中国新闻]全球智库看中国第四集:问路全球金融改革2016-09-01 19:37:14 [中国新闻]G20峰会期间将举行文艺演出2016-09-01 19:33:16 [中国新闻]G20峰会新闻中心今天启用2016-09-01 19:31:16 [中国新闻]易纲https://tv.cctv.com/2016/09/01/VIDERFENMqlR0AG2HaheUJya160901.shtml
13.中国金融知识仓库CFKD高校智库 民间智库 宏观经济研究院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行业研究 汽车能源化工金融行业房地产建筑与工程机械设备航空航天与国防交通运输信息通信网络农林牧渔容器与包装商业服务与用品家用轻工纺织服装住宿与餐饮食品饮料与烟草医药保健电气设备教育与科研公用事业园区开发贸易经销物流金属与采矿综合类 https://finance.cnki.net/
14.大国金融博弈,中国如何破解?金融变局的来自福卡智库金融变局的十大悖论追根溯源折射出现代金融理论断层的尴尬。大国金融博弈就看谁能为世界金融引领一种新规则、新模式。摆在中国金融面前的紧迫问题、破解金融变局十大悖论的关键,是绕开市场经济“最高阶段”,进行开宗立派级别的理论创新与应用实践。本报告还包含以下内容四大悖论横隔在中国金融面前https://weibo.com/1912961387/OAJiB5qx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