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政办发〔2020〕64号关于印发《青岛市城阳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关于印发《青岛市城阳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直各单位,省、市驻城阳各单位:

《青岛市城阳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20年11月24日

青岛市城阳区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和《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城阳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近年来,城阳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目前,城阳区宽带光纤网络、4G网络实现全覆盖。截至2019年底,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35.2万户,同比增加9.18%,其中100M光纤用户30.8万户,同比增加18.37%。5G网络初具规模,已建成和正式开通5G基站2090个,街道驻地、科研院所、商场、广场、产业园区等区域实现5G信号覆盖。

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目前,全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有16家。2019年,电子信息制造业总产值达52.7亿元;新认定及复审双软评估企业31家,计算机系统集成三级资质企业5家、四级资质企业5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三级资质企业3家、四级资质企业2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三级资质企业2家。

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两化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实施智能制造项目65个,新认定市级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项目)30项,1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和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1家企业被认定为青岛市两化融合“555”项目。截至2019年12月,市级“555”项目累计达到35个,占全市总数的13.6%。智慧农业引领乡村振兴。全国首家盐碱地改造与智慧农业相结合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城阳,引进院士专家23位。“后土云”农业操作系统上线发布,“九天芯”智能农业芯片投入使用,华为智慧农业物联网产业园一期主体封顶。依托青岛农业国际生命智慧谷建立国内首个智能基因组育种平台,引进国内外知名涉农企业34家。传统服务业企业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电子商务加快发展,“互联网+检验检测”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政策环境不断改善。近年来,城阳区相继出台了《城阳区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0-2022年)》《青岛市城阳区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关于促进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促进5G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城阳区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二)存在问题

目前,城阳区数字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尚未充分显现。

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有待增强。不少企业经营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商业价值,对企业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许多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缺乏信息化意识,遇到经营管理问题时往往想不到运用信息化手段来解决。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大中型企业应用刚起步,以单项应用为主,集成创新应用少。

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数字经济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许多企业信息技术人员偏少,而且主要从事网络和软硬件运维工作。

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有待培育。目前,城阳区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较小。企业高等级资质偏少,科技创新能力偏弱。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链有待完善。平台思维、生态思维有待强化,集聚行业资源和发展要素的能力有待提升。

电子商务有待发展。目前,城阳区大多数企业的电商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集团线上采购和淘宝、天猫、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第三方平台。许多企业没有专业的电商团队,电子商务交易额很小。在被调查的442家企业中,电子商务交易额在100万元以下的占70%。面向韩国、日本的跨境电商发展滞后,对接日韩的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数字经济组织管理有待加强。目前,城阳区数字经济工作体制机制还不能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全区数字经济发展缺乏统筹协调。对于数字经济这样的新生事物,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存在本领恐慌。

(三)面临形势

从全球来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共识,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城阳区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抢抓信息技术革命战略机遇,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从全国来看,中央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数字经济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新基建成为投资热潮。要求城阳区抓住机遇,及时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从山东来看,山东被国务院列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明确新旧动能转换的中心任务是“四新四化四提”。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出台了《山东省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意见》。要求城阳区把数字经济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攻方向,按照“四新四化四提”的要求发展数字经济。

从青岛来看,青岛是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发起“十五个攻势”。数字经济是数字青岛的重要内容,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城阳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助力新旧动能转换。

从城阳看,城阳区地处青岛胶州湾北岸中心区,被青岛新一轮发展战略定位为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区委区政府提出争当“十五个攻势”急先锋,全力抢占“五大高地”。要求城阳区努力成为青岛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二、先进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经验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贵阳、重庆、成都等地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城阳区学习借鉴。

北京。北京以中关村科技园为载体,大力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016年8月,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2020年7月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建设落地一批多领域应用场景,通过推广应用区块链技术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北京成立了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等行业协会,积极推进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

上海。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上海很重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早在2013年7月,上海市政府就制定了《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2016年9月又制定了《上海市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上海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提出打造全球智联网络的枢纽城市。从2018年开始,上海每年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此外,上海重视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制定了《上海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广州。广州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产业。2018年3月,广州市政府制定了《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广州集聚了一批区块链企业,区块链产业初具规模。广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了《广州市加快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的若干措施》。目前,广州在超高清视频、新一代通信及卫星导航、智能装备等数字经济细分行业都处在全国第一方阵。

深圳。深圳非常重视创新驱动,建立了一大批数字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载体,新型研发机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深圳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产业链很完善,特别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物联网产业,许多全国知名的物联网企业都在深圳。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秒批”改革,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货币试点,互联网金融、区块链金融走在全国前列。

杭州。杭州成立了由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杭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制定了《杭州市全面推进“三化融合”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行动计划(2018-2022年)》。杭州率先走出一条从“机器换人”到“工厂物联网”再到“企业上云”“ET工业大脑”的智能制造之路。杭州在全国率先建设“城市大脑”,提出打造“数字治理第一城”。此外,杭州在跨境电商、数字内容、数字创意产业等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

贵阳。近年来贵阳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在政策、标准、技术、人才等方面不断发力,是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大数据交易机构——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在地级市中率先建立了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率先制定了大数据地方法规——《贵阳市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的经验是“聚通用”,即汇聚数据、打破数据壁垒、深化大数据应用。贵阳通过招商引资,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引进了一大批大数据企业。贵阳每年举办数博会,成为双招双引的重要平台。

重庆。重庆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用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重庆是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规划建设了建设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级仙桃数据谷等产业园区,举办智博会,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强化数字经济组织管理,明确各部门、各街道分工,统筹推进全区数字经济发展。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园区和重点平台,抓重点,强弱项,补短板。

——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加快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全区各个行业的应用,创新企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开放公共数据资源,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跨界融合,提质增效。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发展数字经济结合起来。通过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城阳区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扶持、供需对接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强化企业在发展数字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市场需求。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区县中名列前茅。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数字经济成为城阳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成为引领城阳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打造青岛创新活力示范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国家智能制造引领区,在全市、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进程中走在前列。

表1城阳区数字经济发展量化目标

指标/目标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综合指标

数字经济总量增长率(%)

10%

11%

12%

13%

14%

15%

每年引进数字技术企业数量(家)

10

13

15

17

19

20

新基建

指标

5G基站数量(个)

23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架(个)

300

500

600

700

800

1000

数字产业化指标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数量(家)

18

22

25

27

30

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亿元)

60

65

70

80

90

100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亿元)

3

4

5

6

8

产业数字化指标

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比例(%)

45%

50%

55%

60%

65%

70%

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180

220

280

350

440

550

数字产业化稳步推进。到2025年,全区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三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培育6家省内领先的大数据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数字技术企业8家以上。

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应用ERP系统。培育8个行业知名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以上转型为智能工厂。跨境电商、新零售、无车承运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

(四)主攻方向

根据城阳区发展战略和产业基础,在数字基建方面,重点发展5G、数据中心和工业互联网。在数字产业化方面,重点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三大未来产业。在产业数字化方面,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跨境商务和智慧农业。

四、主要任务

(一)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1.升级改造传统信息基础设施

网络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光网城阳”“无线城阳”和“高清城阳”建设。对全区通信光网、宽带接入网和移动网络进行优化升级,大幅扩容升级城域网、骨干网和国际出口带宽,建成“高速、移动、安全、泛在、集约”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持续推进“宽带乡村”工程建设和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实施宽带网络“除盲补点”行动计划,改善农村地区上网条件。推进Wi-Fi扫盲补漏和质量优化,实现全区主要公共场所和产业园区Wi-Fi全覆盖。全面深化三网融合,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升级改造,增强窄带物联网接入支撑能力。统筹网络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形成共建共享机制。到2025年,全区建成“宽带+5G”双千兆网络。(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住房城市建设管理局、各街道办事处、城阳联通公司、城阳移动公司、城阳电信公司、城阳广电公司)

数据基础设施。依托城阳区数据交换平台汇聚政务数据资源,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建立和完善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宏观经济四大基础信息库,建设电子证照、社会信用、应急管理等专题数据库。完善政府数据治理体系,深化数据治理,建立政务数据采集、校核、清洗机制,提高数据质量。(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局)

2.加快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将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数字基建”)纳入城乡规划和自然资源空间规划,预留建设空间和用地。坚持“融合发展、创新模式、共建共享、以用促建”,创新“数字基建”投融资、建设和运营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进“数字基建”与城市公共设施的集约化建设和景观化设置。(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住房城市建设管理局、区大数据局、各街道办事处、城阳市政投资集团、城阳联通公司、城阳移动公司、城阳电信公司、城阳广电公司)

3.切实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

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完善制度设计,建立先进适用、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重点时期、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加强对党政机关、电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市政等重要行业和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防护,提升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能力。建立网络安全主动防御体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安全事件识别、态势感知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提高网络安全重大风险预警、研判和处置水平。组织开展全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检测和风险评估工作,保障工控安全。培育和发展数据加密、漏洞检测、安全评测、风险评估等网络安全产业。

贯彻落实《数据安全法》,对数据进行分级分类保护。开展数据安全能力成熟度评估,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使用、开放、共享等各环节网络安全的范围边界、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责任单位:区委网信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大数据局、城阳公安分局)

(二)围绕抢占五大高地,积极发展数字经济

1.围绕抢占创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高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

主动对接中日韩自贸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数字贸易。培育一批基础扎实,成长良好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推动城阳区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落实跨境电商专项扶持政策,加快建设青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城阳产业园等跨境电商产业园。引进和建设一批优质跨境电商服务平台,推广“互联网+外贸”模式。引导外贸企业运用大数据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开拓国际市场,规避国际贸易风险。加快数字贸易发展,争创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引进和培育一批软件外包、IT服务外包等数字服务出口企业,支持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开拓国际ICT服务市场。依托中韩交流合作“国际客厅”,吸引中韩数字技术企业来我区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科技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大数据局、区贸促会(日韩工作专班))

2.围绕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高地,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产业数字化转型

重点发展“一硬”(碳化硅等功率器件、核心芯片、模块及智能终端)“一软”(智能化系统软件)两大领域。建立“车-网-路”一体化核心系统智能仿真平台,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与多终端主动运维系统,建设具有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示范线,推动轨道交通行业降低运维成本、提升系统安全、优化运维管理,提高轨道交通装备集成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技术先进的轨道交通电气控制设备、通信信号系统等配套机电产品、轨道交通通信信号类专用特种电缆,实现产品升级换代。积极发展铁路数字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加大信号继电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提升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推进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制造,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提升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到2025年,轨道交通领域的数字技术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家。

3.围绕抢占全球智慧农业产业高地,积极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

实施数字农业示范工程,加快构建数字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促进农业组织化、信息化、规范化、品牌化。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大棚、数字化养殖场等。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水肥一体化等。加快建设华为智慧农业物联网产业园,依托华为智慧农业联合创新中心,加强农业数字化技术研发,打造智慧农业产业链与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支持大牧人、乐星等农业机械企业研制智能化农机产品,促进智慧农业设施设备产业发展。到2025年,实施数字农业示范项目15个,实施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10个,全区智慧大棚数量超过100个。(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上马街道办事处、城阳市政投资集团)

4.围绕抢占与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高地,加强与深圳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学习借鉴深圳发展数字经济的先进经验,积极承接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加大对深圳数字技术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打造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技术企业北上布局山东的“桥头堡”。与深圳合作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飞地经济”。从深圳柔性引进一批数字经济高端人才,与深圳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组建一批数字经济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载体。到2025年,从深圳招引30家数字技术企业,投资额超过20亿元,与深圳合作建立10家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载体。(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商务局、区大数据局、区双招双引中心)

5.围绕抢占青少年足球名城高地,发展“互联网+体育”和智慧体育

对在我区举办的青少年足球赛事进行网络直播。发展青少年足球大数据,提高运动员训练效果。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体育产业领域应用,支持企业研发和生产智能体育产品。丰富体育在线平台功能,向人民群众提供场馆预定、健身指导、运动分析、赛事参与、资源交流等综合服务。到2025年,建成青少年足球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区体育发展中心、城阳城发集团)

6.围绕攻克大交通体系建设难点,大力发展智慧交通

积极发展“互联网+交通”和智慧交通。建设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智能公交系统。用大数据治理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区交通状况。引进交通大数据领域领军企业和顶尖技术团队,运用大数据提供出行信息服务、交通诱导服务等增值服务,优化交通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监测全区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到2025年,智慧交通发展水平走在全省区县前列。(责任单位:区住房城市建设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局、城阳公安分局)

(三)围绕15大攻势,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1.围绕发起海洋攻势,发展智慧海洋

对标深圳市宝安区,加快发展海洋机器人等海洋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发挥胶州湾海产品丰富的优势,支持专业机构建立海产品电子交易平台,开展海产品大宗交易。依托中商惠民物联网产业园,发展海洋物联网,建设智慧海上养殖场。推进海洋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渔民和渔业公司提供海洋气象、水文等一体化信息服务。(责任单位:区海洋发展局)

2.围绕发起“双招双引”攻势,加大数字经济领域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

积极开展招商大走访,深入实施精准招商行动,争当“双招双引”攻势急先锋。完善社会化和中介机构招商体系,制定数字经济重点招商地图,采取联合招商、孵化招商、PFI招商、引导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小分队专业招商、以市场换招商、以数据换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和带动性强的企业和项目,并做好配套服务。加大对“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百强”“中国电子元件百强”等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的招引力度,吸引企业来城阳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重大项目。到2025年,引进“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企业10家,引进“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百强”企业5家,引进“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3家。(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大数据局、区双招双引中心、各街道办事处)

加大招引力度,引进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军人物、复合型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以及急需紧缺人才、实用型人才。对引进的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领域高端人才和优秀团队落实奖补政策。(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科技局、区双招双引中心)

3.围绕发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势,加快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进道路、桥梁等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构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车联网,打造一批适应无人驾驶汽车的智慧道路。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桥梁结构安全监测,自动识别超载货车。到2025年,建成基于车联网的智慧道路10条。(责任单位:区住房城市建设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局、城阳公安分局)

4.围绕发起军民融合发展攻势,推进数字经济领域的军民融合

打通“军转民”、“民参军”双向通道,培育一批军民融合领域的数字技术企业。吸引军工企业在我区建设信息技术类民品生产基地,促进军用技术成果民用化。依托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等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引导有关企业主动“民参军”,加快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培育军民融合领域的数字技术企业10家。(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5.围绕发起乡村振兴攻势,建设数字乡村

6.围绕发起突破平度莱西攻势,深化三地数字经济领域合作

开展“双招双引”对接协作,探索“飞地经济”模式,与平度和莱西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园,实现园区共建、利益共享、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平度、莱西联合开展一批数字经济合作项目。到2025年,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项目达到5个。(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大数据局、区双招双引中心)

7.围绕发起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商换市。积极发展网店设计、网络营销、物流配送等电商服务业,完善电子商务生态圈。引导传统商贸企业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开展O2O业务,建设智慧门店。倡导金融机构提高数字化应用水平,依法合规开展在线金融服务,为市场主体和个人提供精准服务。引进一批风投、创投机构,促进技术和资本对接。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区块链金融。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探索应用大数据完善金融风险防控监测手段。到2025年,引进风投机构20家,创投机构10家;培育工业互联网金融企业3家,供应链金融企业5家,区块链金融企业7家。(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城阳公安分局)

8.围绕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深入实施智能制造推进行动计划,建设一批技术改造、技术创新项目,创建一批智能互联工厂。着力发展智能化装备和智能化产品,推进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智能化。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快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实施重点领域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创新智能制造应用模式。建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引入知名智能制造服务商,完善智能制造服务体系。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实施“机器换人”计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用工成本。到2025年,建成智能互联工厂30个。(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

9.围绕发起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攻势,提升国有企业信息化水平

10.围绕发起壮大民营经济攻势,推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

大力推进民营企业信息化。组织编制《中小企业信息化指南》,对民营企业信息化进行分类指导。举办针对民营企业负责人的信息化培训班,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剖析、现身说法等方式,提高民营企业负责人对信息化商业价值的认识。组织举办供需对接活动,促进民营企业与信息化服务机构的合作。(责任单位:区民营经济发展局)

11.围绕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提升数字经济科技创新能力

在数字经济领域建设一批创新综合体、攻关基地等新型创新平台,争取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载体落户城阳,聚集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完善数字经济创新体系,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打造山东半岛数字技术科创高地。依托全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平台,促进数字经济领域的双创成果在区内转化。支持青岛国际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到2025年,数字经济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00件。(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局、区科技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市场监管局)

12.围绕发起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加快智慧城阳建设

加快推进城阳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构建一批具有城阳特色、示范意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新基建”,加快建设城域物联网、“城市大脑”。建立和完善数字城管系统,以信息化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结合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试点,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智慧街区创建活动,建设街区商圈信息服务中心、智慧客流监测系统、智慧泊车等项目。到2025年,全区实现“一网通办”、“一网通管”。(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局、各街道办事处)

13.围绕发起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大力发展数字内容和数字创意产业

14.围绕发起高效青岛建设攻势,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加快政务云建设,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政府,以信息化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习借鉴深圳经验,实施“秒批”改革。推行“互联网+监管”,发展智慧监管,优化营商环境。对市场主体实行“从注册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监管和服务,对自然人实行“从出生到死亡”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局、区市场监管局、区行政审批局、各街道办事处)

15.围绕发起“平安青岛”建设攻势,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程度

(四)培育和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打造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云计算、5G、区块链等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1.大数据产业

2.物联网产业

调动各类创新资源,加强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协同创新。引进物联网企业和技术联盟,加快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开放实验室建设,大力发展面向重点领域的物联网智能硬件及终端产品,构建涵盖传感器芯片、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应用服务等环节的物联网产业链。引导传统工业企业应用物联网技术,研制智能化产品,发展服务型制造。依托特色农业,发展农业物联网。推进物联网在工业、农业、水利、交通、环保、市政、安防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华为智慧农业物联网产业园、中青科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等物联网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城阳区物联网产业收入达到100亿元。(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大数据局、上马街道办事处)

3.人工智能产业

重点培育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人脸识别设备等人工智能重点产品和人工智能龙头企业,争当“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急先锋。加强城阳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建设人工智能创新载体。围绕智慧城阳建设,构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城阳区经济社会各领域应用,发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无人经济”。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具有城阳特色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积极发展金属切削加工机床、特种加工机床、铸锻焊热处理高档机床以及智能型数控系统与高性能功能部件等智能数控产业。推动人工智能在语音处理、图像识别、数据检索分析、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发展服务机器人,推广“无接触”服务方式。加强与百度自动驾驶、阿里云城市大脑、腾讯医疗影像、科大讯飞智能语音等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对接,推进产业化应用。支持中国信息化发展研究院、捷森电气智能控制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城阳区人工智能产业收入达到100亿元。(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双招双引中心、棘洪滩街道办事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城阳市政投资集团)

4.其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云计算产业。加快启迪云计算生态集群等项目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云服务提供商。整合全区云服务资源,通过购买服务或合作建设等方式,打造覆盖全区的公共云服务平台。开展云计算应用示范,推进政府上云和企业上云,打造“云上城阳”。到2025年,云计算产业收入达到50亿元。(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大数据局)

5G产业。加强5G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立5G创新创业基金,鼓励企业创新5G产品和服务。实施“5G+”行动计划,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车联网、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窄带物联网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加快佰才邦和5G时空信息产业园、5G创新大厦等项目建设,汇聚一批实力强、市场前景好的5G企业,形成青岛5G产业高地。到2025年,5G产业收入达到50亿元。(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大数据局、区双招双引中心、城阳街道办事处、城阳市政投资集团)

区块链产业。推进区块链技术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强区块链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区块链+”行动计划,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智慧党建、政务服务、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公检法司、海关、财税、公益慈善等领域的应用。运用区块链技术创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加快建设“信用城阳”。到2025年,引进区块链企业10家。(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大数据局、区双招双引中心)

(五)大力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

聚焦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等重点行业,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定制、服务型制造、云制造、共享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发展工业互联网

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面向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等重点行业开展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试点示范,推进工业互联网“进企业、入车间、连设备”。引进和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整合产品设计、生产工艺、设备运行、运营管理等数据资源,汇聚共享设计能力、生产能力、软件资源、科研仪器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强化新兴技术交叉融合,推动“5G+工业互联网”发展。到2025年,运用工业互联网建成数字化工厂50个,数字化车间100个,城阳区成为青岛“工业互联网之都”先行区。(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城阳市政投资集团)

2.发展工业大数据

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加快行业数据资源建设,推进工业数据的汇聚共享和开发利用。建设信息物理系统(CPS),建立机器间的连接以及人机连接,实现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网络的融合,推动制造业向基于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智能化转型。探索建立工业数据开放共享与安全保护机制,培育工业大数据服务企业,研发面向不同行业、不同环节的大数据分析产品和解决方案,选择重点行业、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开展大数据应用试点。到2025年,建成工业大数据中心3个、工业大数据典型应用场景10个,城阳区工业迈入“工业4.0”时代。(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六)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积极推进商贸流通、物流、金融、文化旅游、体育等服务行业信息化建设,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无车承运、互联网金融、智慧旅游和“互联网+体育”等。

1.商贸流通行业

建设一批电商直播基地,发展“宅经济”。依托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等产业集群以及正威集团贵金属区域交易中心等,发展B2B电子商务。支持本地电商平台发展,鼓励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扩大产品销路。支持蔬菜、水产品、建材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进行信息化改造升级,打造电子交易平台。推进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展O2O业务,建设智慧门店。发展无人商店、无人超市等新零售,促进消费升级。(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大数据局)

2.物流业

积极发展智慧物流和无车承运。引进一批电商物流龙头企业,探索发展货运无人机。鼓励企业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引导物流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模式,建立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城市智慧供应链体系。鼓励传统商贸、仓储、邮政、物流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工业企业和其他商贸流通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货物信息追溯等服务。抓好智能仓储系统、冷链物流中心建设。到2025年,引进无车承运企业1家,建成无人机配送示范区。(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局、区供销联社)

3.文化旅游业

实施数字文旅推进行动计划,发展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对全区公共文化设施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积极。规范发展网络直播产业、自媒体产业。指导A级旅游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涉旅企业积极借助VR、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增加智慧旅游功能,在智能旅游线路规划、智能旅游导览、特色文旅产品推送、数字消费、无感支付、网络营销推广等方面,满足游客和商家的个性化、智能化、定制化需求,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到2025年,建成数字图书馆4个,数字文化馆3个,数字体育馆2个,数字博物馆1个,智慧景区1个。(责任单位: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旅游发展中心、城阳城发集团)

(七)推动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优发展环境,完善产业链,构建生态圈。

1.促进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发展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社会组织、大型展会等平台作用,强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导入,形成一批优势突出、辐射带动性强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优化全区数字经济空间布局,建设一批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引进一批数字技术企业,打造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围绕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施数字经济“补链、强链、延链、建链”工程,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技术链、人才链“五链协同”。到2025年,建成数字经济方面的产业园区20个,特色小镇3个,双创基地2个,众创空间5个。(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科技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大数据局、区双招双引中心、各街道办事处)

2.促进数字技术企业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数字技术企业培育发展机制,形成大中小微不同规模企业协同共生的数字经济生态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逐步做大做强。实施“瞪羚计划”,重点支持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培育一批“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搭建多层次资本对接平台,推动优质企业股改、挂牌和上市,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龙头企业和独角兽企业。鼓励数字技术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响应“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加快构建“政府引导,平台赋能,龙头引领,机构支撑,多元服务”的联合推进机制。到2025年,培育数字经济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小巨人”企业50家,“单项冠军”7个,“隐形冠军”5个,上市企业3家,独角兽企业1家。(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科技局、区大数据局)

五、重点工程

(一)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结合“新基建”,加快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平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5G网络。开展5G网络大规模建设,为5G网络建设提供便利。开放电线杆、路灯杆、交通信号杆、视频监控杆等公共资源用于5G基站建设,实行“一杆多用”。到2021年底,实现城区5G网络全覆盖;到2022年底,实现全区5G网络覆盖;到2025年建成5G基站5000个。

数据中心。建设城阳区大数据中心,汇聚全区政务数据资源。引导各类数据中心向规模化、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行业数据中心1个,省级行业数据中心2个,市级行业数据中心3个,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架数量超过1000个。

云计算。加快推进启迪云计算总部建设,引进一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建设一批云计算中心或云计算平台。到2025年,建成云计算中心或云计算平台10个,区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全部迁移到区政务云。

工业互联网。结合城阳区重点产业,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打造“青岛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引领区。依托工业互联网,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互联工厂,提高生产现场控制、产线设备巡检、产品质量检测等效率。到2025年,建成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家,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实施工业互联网项目10个。

物联网。推进窄带物联网(NB-IoT)建设和应用。开展基于车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发展智慧交通。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城域物联网。推进城域物联网与城市公共设施功能集成,建立一批智慧管网系统,提高城市运行管理智慧化水平。支持涉农企业建设农业物联网,发展设施农业。到2025年,实施车联网项目10个,实施市政物联网项目5个。

人工智能。建设一批智能计算中心,以强大算力驱动人工智能模型对数据资源进行深加工。推进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数字驾驶舱”,加快构建“城市大脑”。适应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需求,在大型公共场所布置智能测温系统。到2025年,建成智能计算中心两个,建成具有城阳特色的“城市大脑”。

(二)电子信息产业倍增工程

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坚持龙头带动、生态培育、需求牵引,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制造业,提升产业链水平。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园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高铁移动通讯器材、海洋通信器材、轨道交通电子、机械电子、汽车电子等特色优势产业。面向高端设计、特色工艺制造、先进封测、关键设备和材料等领域,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基础电子元器件领域,重点发展数据传输模块、电力载波芯片、激光晶体等,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电子元器件研发和制造企业,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柔性电子产业,强化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结合。发挥区位优势,吸引日韩电子信息企业到城阳投资办厂。支持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到2025年,引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10家,全区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双招双引中心)

做优做精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依托华讯青岛天谷产业园等园区,重点发展工业软件、面向智能装备的嵌入式软件、智慧城市应用软件等行业应用软件以及系统集成、IT治理、电商服务、信用服务、在线心理咨询、在线检验检测等信息服务业。重点支持研发设计类、工业控制类、企业管理类等工业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和应用。规划建设城阳软件园,培育一批双软企业,支持软件企业取得信息系统集成、ITSS、CMMI等资质,提升高端软件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支持建设一批互联网双创平台,培育一批互联网初创企业。到2025年,规模以上软件企业数量达到20家,规模以上信息技术服务企业达到30家,全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双招双引中心、城阳市政投资集团)

(三)大数据产业培育和发展工程

引进和培育一批大数据企业,完善涵盖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交易等环节的大数据产业链。

数据采集。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化数据采集服务机构。支持专业机构面向市场需求,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社交网络平台等商业化平台,依法依规采集电商数据、社交数据、手机信号数据等。

数据存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先进、绿色、高效的大数据中心,发展数据云存储、异地容灾备份等业务,提供数据存储服务。

数据加工。引进和培育一批数据标注、数据整理、数据清洗、数据脱敏等数据加工企业。面向行业和企业实际需求,做大数据初加工市场,做强数据深加工市场。

数据分析。面向行业领域建立专业分析模型,研发新技术和新算法,面向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

数据可视化。引进和培育一批数据可视化企业,研发数据可视化技术,研制数据可视化工具产品和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展示效果佳的数据可视化服务。

数据交易。支持数据交易机构发展,建立健全数据产品评估、定价、交易等机制,不断优化数据流转服务。(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局、区双招双引中心)

到2025年,全区大数据企业数量超过12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0家;建成1个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交易额超过10亿元。

(四)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工程

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在线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平台经济。强化平台思维,善于找平台、建平台、用平台,在更高层次、更大空间整合行业资源和发展要素。培育一批国内知名的云计算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协同平台、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无车承运平台等生产性服务平台,发展一批国内领先的信息消费、家政服务、医养健康、心理咨询等生活性服务平台。结合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等重点产业,建立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提高供应链协同水平。2025年,纳入统计的平台数量达到10个。(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科技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大数据局、区双招双引中心、城阳市政投资集团)

共享经济。坚持共享发展理念,有序发展网约车、共享单车、共享民宿以及家政服务和旧物交换利用、知识技能共享、教育资源共享、医疗资源共享等生活类共享经济,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积极发展生产线、车间厂房、办公空间、研发仪器设备、备品备件共享等生产类共享经济,打造共享生产新动力。2025年,培育本地共享经济平台企业3家,共享经济平台用户超过30万。(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大数据局、城阳市政投资集团)

在线经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力发展远程办公、在线展览展示、生鲜电商、“无接触”配送、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支持远程办公应用推广和安全可靠的线上办公工具研发,满足日常性多方协同工作、异地协同办公需求,打造“随时随地”的在线办公环境。鼓励中小学购买并适当使用符合条件的社会化、市场化优秀在线课程资源,并纳入日常教学体系,开展基于线上智能环境的课堂教学试点。建设智慧医院,推进线上预约,检查、检验结果线上查询。推广慢性病互联网复诊、远程医疗、互联网健康咨询等模式,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25年,建成在线教育平台5个,建成互联网医院1家。(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教育体育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大数据局、城阳市政投资集团)

(五)重点行业数字赋能工程

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轨道交通、汽车制造、机械装备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2025年,三大重点行业超过70%的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汽车制造。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推动泊车辅助、并线辅助、距离控制、自适应悬挂等先进技术研发,提高汽车智能化水平。积极引进智能汽车研发机构,布局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支持整车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发展共享汽车、无车承运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青特等骨干企业引进新设备、采用新技术,加快向智能制造升级,研制新型智能特种汽车。

机械装备。引导企业运用物联网技术对机械装备进行远程故障诊断、在线运维等,提供增值服务,发展服务型制造。鼓励企业对传统机床进行数控化改造,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加快宇方机器人等项目建设。鼓励企业采用轻量化、低能耗、易回收先进工艺,提升产品精密性。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领域,重点发展变压器、整流器、电感器及其配套设备、配电开关及控制系统等,推进智能化、集成化发展。

其他行业。推进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家具、皮革、工艺品、水产品等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创新商业模式。鼓励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技改工作,促进生产方式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六)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工程

继续实施“企业上云”行动计划,全力推进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建立“云-网-端”数字化应用体系,为我区产业发展插上“云翅膀”。采取“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上云。引进云计算服务商,在工业设计、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云服务。支持市场化专业机构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中小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供应链协同平台、专利信息服务平台、B2B电商平台和无车承运平台等生产性服务平台。推广在线办公、网上接单、线上招聘等工作方式。到2025年,70%以上的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责任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管理

把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区委区政府“一号工程”来抓,切实强化对数字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精心谋划,狠抓落实。加强大数据专业工作力量,完善工作制度,创新推进机制,做好全区数字经济统筹协调、组织推进和考核督导等方面的工作,成立城阳区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成员单位依据各自职能进行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组建城阳区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实现我区数字技术企业抱团发展。(责任单位:区大数据局)

(二)强化政策扶持

金融政策。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市场和产业基金等作用,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阳区数字经济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方式,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优先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发展。(责任单位:区地方金融监管局)

人才政策。依托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实施数字经济本地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数字经济人才库,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落实好人才公寓、租房补贴、购房补助和购房优惠等政策。强化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数字经济实用型人才。(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土地政策。对纳入省、市、区重点项目名录的数字经济项目,优先保障其建设用地。(责任单位:区自然资源局)

能源政策。数字经济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不受电压等级、用电量限制。优先保障数字经济园区、数字技术企业和各类数字基础设施的电力接入。(责任单位:青岛北部供电中心)

(三)强化项目推进

深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千方百计上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后劲。

谋划建设大项目。谋划和遴选一批引领作用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行业影响大的数字经济“大、好、高”项目,建立区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库。完善项目论证、评审、验收、后评估等机制,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项目滚动发展机制。定期召开重大项目调度会,强化跟踪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对重大项目的支持政策鼓励实行“一事一议”。实行挂图作战,建立“全区一张图、一个项目一张表”工作格局。

要素支撑大项目。坚持多措并举,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瓶颈,保障数字经济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引进金融投资机构,加大数字经济重大项目推介力度。盘活低效闲置用地,优先满足数字经济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在有关企业申报的基础上,优先支持数字经济重大项目申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支撑计划等专项资金支持。(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局、区科技局、区自然资源局、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区大数据局、区双招双引中心)

(四)强化监督考核

由区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区督查考核中心对各街道、各部门落实本规划有关任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探索建立城阳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城阳区数字经济发展年度报告》。把数字经济列为区委重点督导事项和区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完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考核程序,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责任单位:区督查考核中心、区大数据局)

(五)强化氛围营造

各部门、各街道要按照职责分工,根据本规划的目标任务,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分解细化任务,明确完成时限,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THE END
1.2021十大贵金属交易平台app排名2021十大贵金属交易平台app排名 随着金融市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贵金属投资如今已经实现了多元化,如果投资者选择了电子化的投资产品,交易就必须通过不同的平台来完成,而平台好坏对投资的成败和资金安全都有着莫大的影响。金融产品讲求监管,尤其是对于有一定杠杆的保证金交易品种。在内地,正规平台必须是正规交易所的http://mp.cnfol.com/52486/article/1615369819-139710182.html
2.2021十大国内正规炒黄金交易平台排名榜单一览现货黄金投资的好处在艾德金业有限公司为香港金银业贸易场156号行员,持有AA类别市场交易营业执照,可经营现货黄金、现货白银等贵金属业务,是艾德控股集团成员之一。 行员编号:156号 行员资质:AA类 5、国泰金业 国泰金业有限公司是香港金银业贸易场AA类会员,致力于为专业及个人投资者提供最优质的杠杆式黄金、白银24小时现货交易服务。 https://xueqiu.com/8329014416/194773835
3.备受认可的国际十大黄金交易平台排名名单(2021版)10、国盛金业有限公司 国盛金业有限公司,简称(GS GOLD)总部位于中国香港,专注于全球投资者提供贵金属投资服务,国盛金业持有香港金银业贸易场AA类牌照。可合法经营伦、伦敦银等贵金属业务,所有交易均受到金银业贸易场的认可和监管,并受香港法律之管制。https://www.meipian.cn/3ajg9okr
4.国内十大正规伦敦金交易平台最新名单(2021版榜单)本文列举了2021年香港金银业贸易场认可的十大正规伦敦金交易平台,包括金荣中国、国盛金业、天誉金号等,这些平台均使用MT4交易软件,并受到香港法律和金银业贸易场的监管。投资者在选择平台时,可参考此名单并进行模拟交易以熟悉流程。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https://blog.csdn.net/jiuri11/article/details/118706204
5.期货股票虚拟币点位盘外汇贵金属交易平台去除短信【完整版】2021微盘微交易K线时间盘源码|期货|股票|虚拟币|点位盘|外汇贵金属交易平台|去除短信|本站优惠价 ¥5.00 0.0折 原价:¥1200.00 库存 销量 9998 2 服务 由"大量成品源码出售"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查看演示 最后刷新:2024-05-29 07:56:40 https://www.mentongwang.com/product/view13043.html
6.新华社金盛贵金属交易平台可靠吗社会新闻据报道|金盛贵金属交易平台可靠吗2024-11-24 22:57:19 来源: 杭州网 作者: 米克·贾格尔 杭州网记者 米克·贾格尔 报道 据guo际网qiu联合hui发布de《2021nian全球wang球报gao》,2021年全qiu参与wang球运dong的人kou有8718wan人,zhong国以1992万人cheng为全qiu网球can与人shu排名di二的guo家,jin次于meihttp://m.ruhrg.com/v/video/250570_20241123.shtml
7.日报金盛贵金属交易平台可靠吗社会新闻据报道|金盛贵金属交易平台可靠吗2024-11-27 09:17:43 来源: 澎湃网 作者: 许世友 澎湃网记者 许世友 报道 家zhu北京chao阳区de资深wang球爱hao者张xian生在jie受《huan球时bao》记zhe采访shi感慨,“原lai就不hao预约de网球chang,在zheng钦文duo冠后,更不hao约了。”他shuo:“wo经常da球的qiu馆最zao预约https://m.fosafer.com/v/video/44040766yfsE3.shtml
8.资讯周报:12月31号近期,在2021深圳罗湖区产业空间推介暨招商大会上获悉,2022年,罗湖区产业资金规模将增加50%,超过10亿元。 罗湖还将通过创意赋能,引领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共生共荣、创新发展,设立珠宝钻石原材料要素交易平台和文化创意产业平台,打造国际知名的珠宝玉石集散中心和湾区文化创意高地。 http://www.ysx99999.com/sys-nd/89.html
9.黄金交易app软件排行榜多特手游网【黄金交易app软件排行榜】榜单为玩家们带来好玩的 黄金交易app软件排行榜游戏 ,里面有微客黄金、黄金期货宝、宁夏银汇贵金属交易中心、颜如玉黄金屋智慧系统、等黄金交易app软件排行榜 游戏,喜欢的玩家赶紧来看看多特手游网小编带来的2021超好玩的 黄金交易apphttps://www.duote.com/top/rjtop4146/
10.2021年度十大最受欢迎外汇交易商行业友财网在众多的交易商之中,如何选择安全和可靠的交易平台,交易者同盟会基于监管、成本、交易工具、货币评估和实时数据,给大家介绍一下2021年度十大最受欢迎外汇交易商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供大家参考。 每周一至周五,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万外汇交易者,参与到令人兴奋的货币交易世界。这个全球上流动性最佳、每天交易额超过6万亿美https://www.yocajr.com/industry/2110
11.贵金属交易客户端中国光大银行贵金属交易客户端是中国光大银行推出的一款贵金属在线交易软件,是光大银行为贵金属交易提供的能够快捷下单、具有光大特色界面、可多种方式展示行情的交易工具。其用户为光大银行贵金属交易的客户,客户使用该工具可以进行贵金属的交易和查询等操作。本文档的目的在于描述光大银行贵金属交易客户端相关操作及界面展http://www.winwin7.com/soft/26668.html
12.国庆节贵金属有休市吗?2021年10月1日至7日银行贵金属交易时间安排2021年10月1日(星期五,国庆节)至10月7日(星期四)休市。10月9日(星期六)照常周末休市。9月30日(星期四)晚上无夜市交易。10月8日(星期五)起照常开市。 贵金属实物产品、积存贵金属 1. 品牌实物贵金属 按正常业务时间办理。9月30日至10月7日可正常下单,此期间订单将于10月8日起陆续发货(部分地区受疫情管http://www.southmoney.com/yinhang/yinhangzhishi/202110/16593552.html
13.今天黄金价格多少一克今日金价表2024年金价多少钱一克2024年11月29日今日黄金行情分析:今日金价小幅上涨,中东冲突及俄乌冲突不确定性和贸易担忧提振避险需求支撑金价,除此之外,市场看好12月美联储降息的前景推动金价走高。目前国际金价2655美元/盎司,国际铂金价格939美元/盎司,国际钯金价格985美元/盎司,国际银价30.57美元/盎司,香港金价24680港币/两,国内金价报价613.7元http://www.huangjinji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