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造假包装上市,大庄包装轿子上街,小股民最后抢着抬轿子,最后,才发现轿子里的金银财宝全不见了,是个空轿子,烂轿子!十多年来,中国股市本来就不符合股市应该具备的正确的基因和体系,到现在,越来越暴露出其不伦不类妖魔鬼怪的本性,吞噬了千万股民的财富。这何止是骗子,简直就是魔鬼。
中国股市2015年的“疯牛”行情,并不是一次正常业绩增长的大牛市,而是一场违背正常市场经济规律,将老百姓和企业存款引进股市的操作手段。但残酷的现实警示我们,中国整体经济并没有随着股市大涨而好转,接下来只能继续靠印炒票发股票来稳增长,当股市泡沫越吹越大,而经济状况又无法支撑股市价位时,美妙的“股市馅饼”最终会变成“股市深渊”,股民的下场就是跌入又一轮新的“庞氏骗局”之中。
详细说说中国股市的“庞氏骗局”:
所谓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欺诈,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利用这一招聚积钱财。是骗子以高投资回报为诱饵骗取投资,利用后来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回报支付给前面的投资者,制造赚钱假象,以诱使更多人加入的欺骗行为。一旦新加入的投资者减少或停止,资金链断裂,庞氏骗局就会崩渍。
中国股市新的庞氏骗局从去年的崩溃到今年的熔断,就在于后续资金跟进的规模和速度出了问题,也在于散户从疯狂渐趋理性。中国股市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健康的正常的市场,在中国股市上窜下跳的机构和个人都很清楚,中国股市就是一个圈钱造富欺诈掠夺的场所,无论赔赚都没有规律可循没有道理可说,任何机构或个人都只能随着大象起舞。
中国股市那些包装光鲜的公司,财务指标和真实业绩根本就经不起推敲,不要说什么创业板,既使监管严格的主板市场,也处处充斥着谎言和欺诈,一些早已资不抵债的公司,只要披着上市公司的皮,仍能在这个市场活得跟阔少似的有滋有味。正是这种现象无休止的蔓延,才导致上市公司的整体性堕落和清烂,那些看上去诱人的业绩有多少真实成份?有几家公司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是真实的是经得起推敲的?又有多少家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经营状况是值得信赖的?
中国股市早已成为投机者的乐园,由传闻、欺诈、内幕交易和一些大大小小的角色在其中把玩操控。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机构、散户都热衷于制造传播虚假的题材和业绩来哄抬股价,然后在喧嚣混乱的市场中获取暴利,在中国股市短短的交易史上,这样的故事已经重复上演了好多次,每一次都以散户付出惨痛的代价而匆匆收场。
中国股市设立的初衷,以服务国企脱贫解困,融资成了中国股市至高无上的使命,甚至成为唯一的功能。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甚至为了融资而不惜弄虚作假,管理部门也为融资圈钱大开方便之门,上市融资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种赤裸裸的抢钱行为。发展到如今,这种圈钱的本性并没有任何改变!无论是机构,还是上市公司,都深知中国股市只适合短期投机炒作,绝不能异想天开地进行所谓的价值投资或长期持有。
股市恶意圈钱的本性演绎到今天,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不仅表现为大股东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掠夺,随着创业板中小板的大规模上市,一批又一批的原始股东演绎了一轮又一轮的疯狂套现,许多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为亿万富豪千万富豪。
中国股市的暴富神话往往伴随着一大批散户的泪水和哭喊,而股市的传奇永远会有一个中国式的结局,当股市在创造财富神话的同时,也在把投机理念灌输给亿万股民,这样的股市,其实早已失去了正确的方向
A股市场投资难、监管难,根本原因只有两个:一是上市公司质量;二是投资者质量。
从表面上看,所谓短牛、快牛、疯牛,慢熊、长熊、死熊;炒小、炒新、炒差,新股不败;炒壳、赌壳、借壳、买壳、垃圾股死不退市;短线暴炒、快进快出、高频率换手、十炒九亏;信息造假、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屡打不绝;因为上市难,所以退市更难
这一切乱象的背后,根源只有两个:一是缺乏保质足量的上市资源;二是缺乏足够强大的机构投资者群体。
我国A股上市资源单一而短缺
上市公司的质与量,是一国股市的基石与生命线。
目前,我国A股市场IPO审核仍执行传统“工业版标准”,它仅适应大型成熟企业上市需要,而无法满足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企业上市的需要,这将无法适应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此外,我国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类上市资源短缺,而且我国A股市场暂时尚不肯接纳境外优秀企业来华上市,因此,A股上市资源无法保质足量。
A股投资者结构“散户化”
目前,我国A股市场散户交易额占比接近90%,这是一个典型的“散户市”。
“散户市”的主要特点是短炒、短线投机,他们更偏好于追涨杀跌、追逐短线收益率,散户没有价值投资理念,也没有长线投资习惯,他们总是频繁换手,不断买进卖出,这会导致反向操作、出错概率大增,这也是大多数散户“炒股”亏损的主要原因。
相反,机构市在机构之间展开博弈,机构具有资金优势、专家优势、信息优势,机构具有较强的估值定价话语权,而且它们大多崇尚价值投资和长线投资,因此,强大的机构投资者群体是市场运行的稳定器或压舱石。
“散户市”必然导致“政策市”,而散户市与政策市的“恶循环”,极大地阻止了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进程,也让A股市场乱象丛生,似乎永远无法成熟长大。
“木桶理论”是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水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一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低的那块木板。
又称“水桶原理”、“短板理论”、“水桶短板管理理论”,所谓“水桶理论”也即“水桶定律”,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木桶理论”与股市:在股票交易操作中,有的股民投资者善用技术指标、技术形态、基本分析等作为买卖依据,但缺乏综合性的判断思考如大盘分析、趋势分析、市场环境分析等,最终因这些不详解之处造成损失。另外例如投资者的缺点和优点相比,往往亏损就是你的缺点在犯错。
陷阱1:高送转引诱买入
在A股市场中,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吸引投资者,推出高送转(相当于港股的‘送红股’)的诱人游戏,许多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推出10送5或者10送10。
高送转可以降低股价和推动股票上涨,尤其是在牛市期间,推出高送转的公司更是相当多。有的公司尽管没有什么盈利,为了吸引投资者,他们也同样推出高送转,而正是高送转的概念导致许多不了解公司价值的投资者纷纷买入,结果陷入亏损。
陷阱2:小盘股炒作
因内地炒风盛行,许多投资机构和投资大户为了更好地获得收益,他们通常只买小盘股,流通股大约在数千万,市值在几十亿至一百亿以内的中小盘股票,因为他们投资数百万或者上千万就很容易将股票拉高甚至涨停,而大盘蓝筹股动辄上千亿,尽管业绩好市盈率低,他们却不感兴趣。因此,深市中的中小板及创业板便成为他们投资的重点和热点。许多投资大户往往选择盘子小、行业前景好和有概念股票集体介入。
陷阱3:业绩造假
尽管许多规定打击上市公司业绩造假,但是,一些公司仍然采取多种手法蒙蔽监管机构,进行财务造假,一旦被揭露出来,公司面临监管严厉制裁,投资者便出现巨大的损失。
陷阱4:高管辞职
一些内地上市公司高管之间出现股东纷争,导致创始人或者高管出走及离职,从而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重大不利影响,也令业绩受到冲击。因此,在投资前一定要先了解公司的高管团队是否优秀,是否存在高管或者股东内部矛盾等,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陷阱5:题材股横行
在A股市场中,题材股十分横行,因为它不注重公司业绩只重视题材和概念,许多中小盘题材股包括石墨烯、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和新能源等。
因石墨烯产业将逐步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锂电池、海洋工程等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因此,石墨烯一直以来成为市场炒作的热点题材股,但因2016年7月26日发文,要求遏制炒作石墨烯、虚拟现实等题材股,导致7月27日题材股集中暴跌,而创业板指数更是暴跌5.25%,A股有近80股跌停。
因此,在投资深股通时,一定要规避题材股风险,不要涉足和炒作。
陷阱6:庄家控盘
中小投资者们(散户)有个最大的特点:赚钱的时候他们赚得不多,而亏钱的时候他们却能亏很多。他们对大的趋势视而不见,反而对那些日常扰动(噪音)非常感兴趣,总是想着预测明天后天股市会如何个走势。
在中国中小投资者又被称之为“散户”,然而散户向来是“形散而神不散”,因为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思考问题的方式却非常类似,乐观的时候大家都无比的乐观,悲观的时候大家又无比的悲观。大盘一涨,就认为要破八千点,大盘一跌就认为要跌回两千点。
曾有研究指出,散户们在股价最高的时候,他们的净卖出很低;而在股价最低的时候,他们的净买入很低。言下之意就是,很多人在做“低抛高吸”的事情,而不是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
下面我们来设想一个股民老张的情况。本轮牛市将诞生上百万个类似老张的人物,因此希望你在读完之后,可以从此和老张绝缘。
话说老张开始炒股了,他之所以开始炒股,是因为他周边的人都开始炒股,而且其中好几个人还发财了。老张越看越眼红,于是也狠狠心,把银行里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最初的一两次尝试极为成功,老张随便在电视上看到某个分析师讲得似乎有道理,就跟着买,还真赚到钱了。老张很开心,想不到赚钱的速度可以这么快,而且赚钱可以这么容易,这真是要比上班好得多的买卖呀。于是老张再接再厉,又发现一个人人都说好的牛股,于是全力买入。买入当天就涨停,但收盘时竟然跌停,老张实在是经受不了这种折腾,急得团团转。第二天一早,老张就赶紧把这破股抛了,没想到这股票就一飞冲天,连续十个涨停。把老张气得天天想抽自己耳光。
老张觉得自己水平还有些欠缺,开始买各类炒股必胜大法的书看起来了,可结果是越看越迷糊,完全不知道这些书在说什么,而且那些个理论也非常复杂,写书的人往往把一两次获胜的经历大书特书,但实在看不出这少数几次经历就能总结出这么多道理。老张终于放弃了看书学习,他想既然别人比自己聪明,那自己只要跟着那些高手干就行了。于是老张开始到处打听消息,他什么消息都听,从盘子大小、利好利空新闻、政府官员讲话、潜在重组题材等等,从来不肯错过一个。
熊市开始后的日子是特别难耐的,以前门庭若市的交易大厅,现在人开始越来越少了,当初的热闹场景也不再出现。与此同时,他老婆对他的不满也越来越大,一有机会她就要对老张冷嘲热讽,因为他们大部分积蓄都被套牢在股市了。老张对此的反应是:一声不吭。心里想着:女人能知道什么。
此时的股市,成交量极小,股票每天跌也不会跌很多,就是那么慢慢的跌。老张感觉就像是一把钝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一点一点地要杀死他。但老张实在是不愿意止损出局,因为这意味着他不仅把赚到的钱全部拱手而出,连本钱都要损失大半。但与此同时,他老婆对他的“迫害”也升级了,因为他们常常碰到一些要用钱的地方,他老婆一想到钱都套在股市,这火就往上撞。现在老张想在床上碰他老婆,可以说是极难。
市场上“股民老张”将会有成千上万,只是希望你不是其中的一员。老张的问题出在,他竟然在熊市里长线持有,还记得上面提到的名言:“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么?老张正好相反,他是“截断利润,让亏损奔跑”。牛市唯一的策略就是持有,而老张成天想着买来卖去;熊市里应该远离股市,该干嘛干嘛,而老张却选择了长线持有。
老张在牛市里拿不住股票,赚了点小钱就想卖,卖完了就踏空,后悔了再去追涨。天天忙着做短线,赚了点小钱。可到熊市里反而开始价值投资长线持有了,结果越持有越亏损,最终亏了个干干净净。由于实在受不住这种煎熬,在下一轮大牛市到来之前,他又选择了清仓走人。怎一个惨字了得?
分清洗盘和出货是件很考功夫的事。很多人不仅无法完全正确判断出洗盘和出货,而且往往会在两者之间造成误会。当庄家洗盘的时候误以为是出货,慌忙出逃,结果眼睁睁看着到嘴的肥肉被别人抢走。而等到庄家出货了,又误以为那只不过是庄家在洗盘而已,在最危险的时候反而死抱股票,结果煮熟的鸭子又飞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让我们来从庄家的心态分析分析就明白了:庄家洗盘时定会千方百计动摇人们的信心,而出货时必将以最美好的前景给人以幻想。只有掌握好庄家是洗盘还是出货的规律,才能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尔虞我诈是股市的常态,各种谎言满天飞,一不小心就躺枪。要想在这个市场中顽强地生存下来,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仅要有唐僧般的虔诚,更要有悟空般的火眼金睛,否则,那些“妖怪”早把你割下来的肉吃的干干净净。
俗话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为了练就股市的火眼金睛,我们先从最常见的三种谎言着手,步步为营,不断提高股市的生存技能。
谎言1:KDJ金叉
刚开始炒股的人都迷信技术分析,尤其对简单直观的KDJ指标情有独钟。我们知道,从KDJ指标体系来讲,显示金叉是买入信号,显示死叉是卖出信号,一买一卖,票子到手。
但是,菜友们用脚丫子想想,真有这么简单吗?要是真是这么简单,那不是人人成股神,个个成富翁了吗?可能么?
别太天真了,KDJ指标是根据历史数据计算的,它只能代表过去,对未来的指导意义十分有限。
在实际的盘面中,金叉能瞬间变死叉,死叉也能瞬间变金叉。要是根据金叉来决定买入操作,不亏死才怪,所以,这个谎言一定要拆穿。
谎言2:强烈买入推荐评级
强烈买入推荐评级——这个关键词多见于券商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报告中,往往是基金经理或大佬们研究完上市公司后所得出的结论。刚才说了,股市就是一个你骗我我骗你的地方,券商、机构他们的研究报告究竟有多少地方可信呢?答案是可信度非常低!要不然为什么那么多散户在看完研究报告以后一买就亏?
甚至在某股票交流论坛中出现这样一个现象,股票一出利好大家就跑,一出利空大家就进(迷一样的散户心理,永远猜不透)。
所以,如果你看到自己的股票出现了这样一份标题非常醒目的研究报告,并且在结尾处写上一句“强烈推荐评级”,那么对不起,你的股票要跌了……
你想啊,证券机构多是卖方机构,只要千方百计地忽悠你买了,找到接盘侠,它就算达到目标了,零和博弈嘛,你不亏钱,他靠什么吃饭。
懂了?认真,你就输了!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农村套路多,村长不让说,草根我是不是知道的太多了?
谎言3:金九银十
事实上“金九银十”跟“红五月”一样,都不过是投资者盼望股市大涨的一厢情愿罢了。试想,如果大盘以大众的意志为转移的话,那岂不是人人都赚钱、人人都是股神啦!
这里再说句题外话,“红五月”和“金九银十”其实都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地方,相反,每年的6月、7月以及11月和12月往往是容易上涨的月份,成功率蛮高,大家可以自己去查历史。
谎言4:价值投资
在中国股市里,惟有投机才是理性的,任何投资的企图都是非理性的。
所以碰见以下情况,大家一定留个心眼,别再被骗了。
3)股价已经是高位时推荐该股票。
5)利用模糊的词语,试图浑水摸鱼。
1.短线频繁操作:很多股市交易者都会忽略一件事情,就是每次买卖交易都会产生一定的税费,包括印花税,交易所的费用,证券公司交易佣金。虽然这些费用单次比例并不算高,但是A股市由于散户频繁交易的习性非常严重,整体交易非常活跃。对于很多短线交易者来说日积月累之后,最终所产生的税费会是一笔极大的费用,会大量侵食本金。所以在证券公司开户时,很有必要争取较低交易费用,目前业内即使是小资金散户也可以很容易争取到万分之三左右的费率。
再则:频繁的短线交易从客观面上也可以反映出几个事实:
1.大多数交易并没有经过严谨的思考,完全的靠感觉成份非常大。
2.说明投资者在买卖股票时心理波动非常大,情绪并不稳定。
3.频繁交易还说明了交易者并没有很严格的操作纪律与理念,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交易者。
种种因素的叠加让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巨亏的股民都有频繁交易的操作习惯,这是我认为中国A股市场,普通股民亏损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原因。
2.道听途说,迷信各种小道消息,专家等等。
在资本市场最核心的资源并不是资金,而是信息。因为资本市场从来就不差钱,而信息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大盘或个股的走向。所以在证券市场上每天各种各样的利好利空消息,满天飞,很难判别真假。而股民由于在股市中处于弱势群体,由其是看到个人资产在股市中上下波动时,就更加希望获得一些能够帮助其获利的信息。而这一点会被各种机构,庄家,骗子所利用,通过散发虚假,半真半假的信息来影响部分股民的操作,来达到自已获取暴利的目的。
3.市场本身存在不公平现象
A股市场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改革,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问题依然突出,如:信息公开不严,内幕交易频发,公司高管与私募机构相互串连操纵市场,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股民保护机制缺乏等等。这些都客观造成了普通投资者成为了A股市场上的弱势群体,而获利能力与比例自然而然的就低。